薛玉裴二郎小说薛玉裴二郎热门小说完整版阅读
他已经参加过县试和府试考了童生,可惜因身体状况,无法继续参加院考了。
读书人总是令人仰慕的,我从他这里不仅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还识得不少字。
两年之后我满十五岁,裴婶娘给了我一个玉镯,说要给我和大郎操办婚事。
我是没意见的,但是大郎不愿意。
他那时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常常一句话没说完,就咳出了血。
他对婶娘说:「我的身体自个儿知道,怕是不成了,莫要害了玉娘,她在我心里跟小桃一样,我一直把她当妹妹。」
裴婶娘哭晕过去,醒来就问我,还愿不愿意嫁给大郎?
我一边抹泪一边点头:「当初买我,不就是要给大郎哥做媳妇的吗?」
婶娘止不住哭:「玉娘啊,莫要怪我,我们家全指望你了。」
我是跟裴家二郎成的亲。
不不不,应该说裴家二郎是代替他哥跟我拜的堂,因为那时大郎已经命不久矣,虚弱得不能下床。
我来裴家两年,那是第一次见二郎。
他比我大两岁,生得相貌端正,姿如玉树。
早在他爹还活着的时候,就把他送去从军了。
心里有愧,愈加不安,第二天天没亮,我就起身去了县城。
那天运气不好,什么活计都没找到,直到快午时,才见一家书肆在喊人抄书。
抄十张才给一文钱,但是书肆的人说要求不高,字迹工整即可。
我心动了,明知肚子里没有二两香油,还是去了。
馆里乌压压坐了十几人,大家都在埋头抄书,唯有我,在挠头皮。
我太高看自己了,大郎虽然教过我识字,可事实上我的字写得歪扭七八,碰到一些生涩难懂的,面面相觑,它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旁边一身穿褐色布衫的青年,正认真抄录,我忍不住瞥了一眼,跟大郎一样的好笔法,字迹行云流水,跃然纸上。
我幽幽道——
你写得可真好。
青年抬头看我,冷不丁四目相对,他脸红了。
我意识到此举十分唐突,赶忙道:抱歉,无心之举,我只是想问一下,这个字念什么?
我指了指范本上的一页,青年先是一愣,继而道:这是个翀字,鹄飞举万里,一飞翀昊苍,意为直飞。
他声音清润,还挺好听,我忍不住又问:我看大家抄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书肆为何要抄这么多?
青年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此乃京中康王殿下的新词集,风靡华京,各路州府争相表现,想在康王殿下面前露脸,姑娘放心抄,字写得差一些也不要紧,书肆也只是做做样子给洮州郡看,其实根本卖不出那么多。
哦哦。我放心地坐回了身子,朝他一笑,多谢。
青年书生脸皮薄,忙道:姑娘不必客气。
我天生不是挣这钱的命,旁人下笔如有神地抄了快一本,我还在硬着头皮抄第五张。
最后实在扛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
馆子里很静,所以这声响大了一些,我没好意思抬头,故作镇定继续抄书。
不多时,旁边突然伸过一只手,手上帕子干净,里面放了块炊饼。
是那个青年书生。
我抬头看他,他赫然道:姑娘不嫌弃的话,可以先垫一垫。
饿极了的时候,谁会嫌弃呢。
我也有些脸红,最终饥饿战胜了羞耻,伸手将那饼子拿了过来。
谢谢,我真的太饿了,就不跟您客气了。
那日,书肆掌柜看着我勉强抄完的十张纸,嘴角抽了又抽,十分不情愿地给了我一文钱。
而我为了挣这一文钱,不仅嘴角抽搐,手腕也抽搐。
再熬半月,裴二叔应该就能寄钱过来了。
他在边疆当兵,属中等兵役,一天有七十文钱,一个月的军饷是二两一钱。
想到这里,我去了县城衙门,找到衙役赵大叔,厚着脸皮问他借了一贯钱。
我是看在你死去公爹的面子上才借给你的,你可得记得还,我也不容易,家里还有个瘸腿的闺女。
赵叔放心,我一定还,薛玉是守信之人。
……
如此又过了快二十天,裴二郎终于寄来了四两银子。
从驿站军差手中接过银子,我眼泪都要掉出来了。
县城买了整只烧鸡和一块酱肉,回去切好装盘子里,吃到嘴里的那刻,小桃哭得好大声——
啊啊啊,太香了!我舌头要香掉了!感谢我二哥!感谢他祖宗十八代!
……
手里有了钱,我没有再去县城找活干,而是在家摆弄起了闲置在院子角落里的老旧水磨盘。
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以水冲转,可磨碎谷物。
从前婶娘还在时,我为她敷膝盖,曾听她反复讲起过裴家做豆花的手艺。
井水泡豆,豆子磨成稠浆,搓到发响,然后用大细箩和细布滤两遍。
大锅旺火烧、文火煮,浆汁表皮凝结皱皮时停火。
熟石膏研成细粉,兑水搅匀同煮好的浆汁一起倒入瓦缸……
县城狮子巷南街集市,商铺林立,摊贩几乎摆到了州桥,最是热闹。
书肆抄书那日,管赵大叔借了钱,我是一路哭着回裴家的。
那一文钱挣得太勉强太辛苦,长久的压抑,让我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