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澄镇飞回了金凤凰彩蛋小说结尾+附加(金禧林祈越)清爽版阅读
他许下的生日愿望是希望两人离婚。他希望能梦想成真,可惜他们却以不想他受到伤害的名义,将这段破碎的婚姻拖到了他高考后。
他们不约而同地一脸愧疚,他却如释重负,一切终于结束了,但还不到四十八小时,他们却将各自的新欢领到他面前,为他庆祝金榜题名。
他突然觉得好累,就连金禧的手也没力气握下去。
方老师擦了擦眼泪,“你怕你俩会像你爸妈一样,最终走到离婚的地步。但是你又不是你爸妈,小禧就更不是了。她被全家人宠着,别看赵丽红天天骂小禧,你看着吧,要换了别人,她指定第一个冲上去给人一耳光……小禧也护着她妈,护着她姑姑,护着金歌,将来也会护着你。”
见林祈越没搭腔,方老师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多少,又加重了语气,“臭小子!你要是这次再搞砸……”
话还没说完,便听到闷闷的一声,“知道了——”
金禧改造旧家具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事先她将家具根据修复程度做分类,较为完整的,如楸木的衣柜,她就简单擦了擦,喷了薄薄一层清漆,保留中古原味,放在房间里,阳光照进来美得像一幅画。
橱柜方凳这些被蛀虫啃噬严重的部位,就得用木头打磨换新,实在无力挽救的,就只能放弃。
除了一些基本的旧家具修复,金禧还突发奇想把一些利用率低的家具,如樟木箱子改造成客厅茶几,和新买的布艺沙发搭配,也很和谐。
脑洞越喂越大,所需零件和工具开始五花八门起来,她和林祈越跑了不少地方,但许多合金件不单卖,只能批发,批发几百几千件起步,金禧想着不划算,就给上海的陈师傅去了电话,简单说明情况后,他二话没说就应下了。
陈师傅问她:“心情恢复了吗?”
金禧想了想,回答说:“嗯。”
不知什么时候,她把修复老家具当做日常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全身心投入,被失业失恋搅得跌宕起伏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老物件带给金禧的震撼不止如此,有天她突发奇想,旧家具回收成本比较低,修复改造再售出,或许也会是一条路子。
不过她率先开启了自媒体时代,她学着陈师傅把过程用手机拍下来,剪短视频开账号,当然刚开始的播放量很低,低到惨绝人寰的地步,好在她现在心态极佳。
这事她谁都没提,除了天天来监工的林祈越。
说是监工,实际上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干,搬木头,调机器,甚至连工作餐都是他准备好的。
林祈越把老太太送回了家,想着金禧应该来不及吃午饭,马不停蹄地往老屋赶。
推门就看到她正把一块重木头往院子里搬,他赶紧放下保温桶,把木头接了过去。
金禧擦了擦汗,“方老师怎么样了?”
“没什么大事,换个高血压的药就好了。”林祈越把木头靠边放,刚直起腰就听见金禧说要干家具回收。
林祈越差点闪到腰,“你要干嘛?”
金禧在吭哧吭哧打磨门扇的边,调了十几次也合不上,烦躁地说:“回收旧家具!你不都听见了吗!”
“你一个大学生去干回收,家里同意吗?”
“狭隘了啊,新闻上不是还有大学生卖猪肉成亿万富翁的。我家姑姑和金歌都好说,我妈那儿……”金禧顿了顿,也没这个自信能说服她。
赵丽红小学毕业没什么文化,那时工厂倒闭后找不到活,要不是因为家里有孩子孕妇张嘴等着吃饭,她才不会去干回收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儿。金禧尤记起学生时代,赵丽红最常说的话就是让她好好读书,才不会一辈子干脏活累活,奈何她实在没读书的天赋,为此赵丽红还失眠许久,当听老师说走艺术生文化分要求低,即使当时家里周转困难也毫不犹豫给她报班学画画。
后来金禧吊车尾考上上海的大学,她还是第一次见赵丽红哭得那么惨烈。
要是让赵丽红知道她倾尽一切扶持的女儿可能会走上她的老路,这比杀了她还难受。
金禧摆摆手,不想思考以后的事,“这个想法现在还只是雏形,真要做这行……一堆麻烦事,想想就烦。”
他没忍住问她:“还回上海吗?”
“再说吧。”金禧放下砂纸,用力一推,还是没合上,“我还没想好。”
“先吃饭。”林祈越摘下手套,把保温桶打开,里头是他半小时前从小饭馆打包回来的饭菜,还冒着热气。
金禧起身走到饭桌前坐下,摘下口罩,呛人的醋味钻入鼻腔,本以为饿过了劲,现在肚子咕噜咕噜响,又有胃口了。
金禧只爱吃东澄的糖醋排骨,排骨裹上面衣炸得脆脆的,糖醋汁要够酸够甜,才对味。
金禧摘下手套,手往衣服上蹭了蹭,从林祈越手里接过筷子,“是在十字路口那家炒菜店买的吗?”
林祈越点了点头说:“嗯,狗鼻子还挺灵的。”
“你才狗,嗅着味去的吧。”金禧睨了他一眼,也不耽误她吃,三两下就吐个骨头。
林祈越也不跟她抢,从小到大只要饭桌上有这道菜,基本大半都会进她的肚子,见她手上还沾着木屑,又从里掏出湿纸巾专心致志帮她擦手。
他擦完一个,金禧就自觉换手,他们太过熟悉,类似的场景在他们之间重复过太多次,但擦完后两人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金禧不尴不尬地把手缩回来,好像感觉到全身的血在往脸上涌,视野里模模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她随便夹了块东西往嘴里塞,嚼了半天。
呸!是生姜。
金禧又装作没事人似的看了看身边的人,俊逸的侧脸专注地嚼着米饭,菜是一口没动。
12.“前”女友
金禧接到客户私信,乐得差点从床上跌下来。
一位名叫“札柴西”的网友在她的樟木箱子改造的茶几视频底下留了言,几次沟通下来他表达了强烈的购买意愿,当下就付了定金。
金禧想了想,家里库房刚好有两个闲置的樟木箱子,那是姑姑的嫁妆。晚上吃饭的时候她跟金兰提了一嘴,不提她要回收改造的事,就说有个朋友要买。
金兰喝一口汤,“拿走!拿走!不要钱,我还嫌这两个箱子碍事呢。”
金禧嘿嘿笑出声,掏出手机给姑姑发了个红包。
对门进屋的日子还没到,金禧提前打了声招呼,借着林祈越家的院子,花了三天的时间改造完拍了图发过去。她还没谈好运输方式,约了几家快递公司均报价不菲。第一笔生意就要倒贴。
就在她犯难的时候,札柴西说要上门来取,问她工作室的地址。金禧看了看他的 IP,在同个省份,两人一对线,札柴西就在距离东澄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古村里开民宿。
天下竟有这样的巧合,两人加上了微信。
同时,金禧迅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创意,一个名校毕业生,大龄“圣”女回乡,骑着三轮车做家具回收。标签够噱头,够夸张。
一旦打定了主意,闷头去干就行。
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合适的商铺做工作室,离东澄不要太远,最好在镇子上,方便她在村里搜罗古色古香的旧家具。
看她这些日子每天都早出晚归,金兰和赵丽红还嘀嘀咕咕,还以为她失业失恋后遗症爆发了,但又觉得她的精神头十足,看着并不像。
有天,金禧不知不觉坐着公交到了造船厂,底下一排空空荡荡的商铺,她扒着窗户一间一间看着,还真的找到了,大概五十几个平方,不大,胜在两面有窗,光线好适合拍视频。
她当即掏出手机给张峰打电话。
“什么!”张峰惊讶的变了形的声从听筒传来,“你等我一下,大概半小时。”
金禧老老实实坐在广场上的阶梯等人,远眺发现她的店面斜对角有家咖啡店,装修工人进进出出的。
不到一会儿,张峰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船厂商铺的负责人,老何。
看他拿钥匙开了门,她和张峰就跟了进去,和在外面看到的相差无几,里头还有一间小的。
“多少钱一年?”
“报价两万五,给你便宜两千。都是东澄出来的,你还是张书记的发小,就不兜圈了。”老何看了张峰一眼,“兄弟,够良心吧。”
金禧从里间出来,是挺良心。
张峰拍了拍老何的肩,“物业呢,还有这儿的用电用水情况,你再给我兄弟说说。”
老何把大致情况都说了一遍,又问她租铺子的用途。
“旧家具修复。”
“嚯,还是头一回听说。”
“主要拍视频。”
“真稀奇,有人看吗?”老何有点缺心眼。
金禧就把号分享给两人,又多了两个关注,她笑着:“两位家里有旧家具可以跟我说,我上门拉。”
“老何,再便宜点。我兄弟可是放弃了上海高薪,回来报效家乡呢。”
金禧面不改色听张峰扯谎,心里却想着她的金库挥霍完就又要滚回上海了。
老何思索了一会儿,又出去打了个电话,“这样吧,两万一,行吗?”
张峰还想再砍一千,就听见金禧果断的声音,“签合同吧。”
合同是在店里签的,租期一年,金禧当下就付了一年租金,非常果断。她是这样想的,钱都花了就来不及后悔了。
老何把钥匙交给金禧,跟她确定商铺装修的问题,店铺是极简风,也不用装修,她只要买几块背景,拍摄灯,再买几个架子就行。
金禧摇摇头,老何打电话让水电下午就上门检查,走之前他还说:“小金,有事给哥打电话啊。”
“谁是你妹!”张峰踢了一脚,他急着回单位,也一道走了。
金禧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定下来,下午就去林祈越家把工具搬到店里,工具不少,还要随时提防家里人突然出来,她搬的不易,最后找五金店何叔帮忙找了辆小货车才全部运走。
一天下来,就花出去不少钱
相关Tags: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