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白头空余恨萧沉拓叶挽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与君白头空余恨(萧沉拓叶挽)
第一章甘南道上,一辆黑色越野急驰而来。车里坐着三个人,俱以面巾罩脸,瞧不清长相,只依稀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听出,有两道年轻的女声以及一道低沉的男声。“那边联系了吗?
几点汇合?”“下午四点,在格格木鲁酒店。”“有多少人?”“加上我们总共九个人。
说是不敢多带,怕都折里面了......”此时正值夏季,中午的太阳最是猛烈,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三人顶着烈炎一路向西,行了约莫三小时的路程,终于在四点之前将车开到了格格木鲁酒店。所谓的酒店其实就是一栋三层式的民用楼房,青砖白墙,与镇上其他的住房并无二致。酒店门前的空地上立着一个木牌子,上面用红漆写着“格格木鲁酒店”。车开进去,一眼就望见院子的空地上停了几辆车。
除过他们,还有一些来此地游玩的旅客,这时候正坐在院子里聊天打牌。三人刚从车里下来,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小伙就走了过来,他出声询问:“三位好,请问你们是国安部派来的人吗?”“没错,是我们。”为首的男子扯下自己脸上的面罩,露出一张冷峻的脸,他介绍说:“我叫西达,这两位是我的队友,我们都是此次的特派员。
这是我的证件,请过目。”说着将一个绿色小本递了过去。小伙闻言赶忙接过,打开后,只见正页顶端位置贴着一张二寸免冠照,上面加盖着一个钢戳,照片下面则是对个人身份信息的简单介绍:西达,男,26岁,国安部一级特派员。
“欢迎三位的到来!我叫孙涛,是杨教授的学生,也是这次考古队中的一员。
知道你们下午到,教授特意让我下来迎接你们。”孙涛笑着说道。“辛苦。”西达点头致意。
“不辛苦,不辛苦。”孙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你们住几楼?”西达抬头看向面前的房子,问一旁的孙涛。“二楼,这边走。”孙涛在前带路。“房间给你们开好了,今晚我们在这里住一夜,明天早上再出发。”第二章房间里共有五人。
孙涛领着西达三人进来的时候,这五人正围在一张桌子前,低声商讨着什么。见有人进来,他们都抬头望了过来。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杨教授。他本是京市历史博文院的教授,长年浸淫西域文化的研究。此次临危受命,担任第八考古队的领队,故他在队伍中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与杨教授站在一起的,是个方脸、高个,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中年男人,名叫沈文清,是杨教授的助手。
他是一位地质学博士,这次是受政府委派前来协助杨教授。在他们对面站着三个年轻人,都是杨教授的学生。留着寸头、脸上挂着痞帅笑容的男生,名字叫张方磊。
张方磊身边的一个圆脸矮个女生,名叫于苗苗。最后一位女生叫蒋叶。
他们都对西达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唯独一旁的沈文清却是眉头紧皱,存在质疑。
他认真地将三人打量了一番,开口说道:“三位真的是国安部派来保护我们安全的特派员?
看你们的打扮,怎么瞧着反而比我们更需要保护?
或许你们到现在还不清楚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多危险,只以为是去旅游度假,消磨时间的。
三位若真抱着这样的心态,那我劝你们还是早早回去的好,别到时候平白丢了性命不知。
”“嘿,你这人真有意思!我们到这儿连一杯热茶都还没喝上,你倒先教训起我们了。
”一袭红裙的罗雪柳眉倒竖,开口说道。“别不知好歹,我可是为了你们好。”沈文清说道。
“少打着感情的旗号摆长辈的谱,我可不吃你那一套。”“哼!无知小儿,不可理喻!
”“你可理喻,那就别学那只会以貌取人还自以为是之人的做派。”“你——”沈文清气极,一甩袖子,背过身去。“果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
”“你这人......”罗雪正要开骂,不想被一旁的游梦抬手制止了。“杨教授。
”游梦问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考古队应该没有限制人穿衣打扮这项规定吧!
”“确实没有。”杨教授老实回答。游梦语气陡然转冷:“既然没有,那我们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就都是我们的自由,就不劳烦沈先生替我们操这份心了!”“就是!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那闲事。”罗雪趁机补刀。“你,你们......”被两人一顿抢白,沈文清脸都气红了。这时候杨教授站出来打圆场,说道:“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一个团队,以后还要一起共事,更应该和睦相处才是,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就起争执。
”其实对于沈文清的直白,杨教授也很是无奈。这人就是个典型的不通人情的书呆子,不光目空一切还自视清高。相处不多短短几日,就常仗着自己的身份,对他的学生指手画脚,弄得他们各个苦不堪言,总是私下找他抱怨。如今又想故意拿乔,却不料人家根本不惯着他,就有些怒不可遏。要不是他已提前知晓了这三人的身份,就他们的长相,别说不知情的沈文清,怕是连他,也要以为国安部就是随便塞了三个花瓶进来,好敷衍了事。
而他之所以到现在才制止这场冲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用三人这块‘磨刀石’,磨一磨沈文清的性子,好让他改一改喜欢说教的毛病。第三章经过一夜的休整,次日一早天还未亮,众人就已经收拾妥当,准备出发。杨教授他们来时开了三辆车,两辆SUV和一辆篷布绿色皮卡。皮卡上除了备有充足的生活物资之外,还有勘探时要用到的仪器设备,可谓一应俱全。众人都是精神抖擞,杨教授大手一挥:“出发!”他们就一齐驱车离开了这座尚还在沉睡中的小镇。
他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以格格木鲁镇为参照地标,一路向西行走。走了半日,到中午时间,众人就停车休息,搭锅做饭,熬汤煮茶,等吃饱喝足后再出发。再走半日,到傍晚时分,他们就找一处背风地,在那里点火搭营,起锅煮饭。连着三日,皆是如此,昼行夜眠,风餐露宿,虽旅途辛苦,但众人的热情丝毫不减。到第四日,第八考古队已走了行程的多半,眼见再有两日就要抵达目的地,却不想下午的时候发生了变故。游梦第一个察觉到天气不对,立刻就通知了众人赶紧找地方躲避,可是大家看着蓝蓝的天空,澄清铮亮,不见丝毫有变,就都不以为意。谁曾想风暴说来就来,上一刻还明朗的天气,下一瞬就暗淡了下去,风也蛮横地肆虐了起来,几个呼吸间,天空就被漫漫黄沙笼罩的看不清方向。
众人顿时犹如无头苍蝇般,团团乱转,不知所措。还好西达已率先做出反应,及时找到了一处避难所,这才让一干人等幸免于难。等到风暴过后,天已麻黑,不再适宜继续赶路,且其余队员均受了不小的惊吓,到现在还各个面如土色,腿如筛糠。
权衡之下,只能原地休息。西达生起了火,罗雪负责晚餐,游梦在周围巡视了一圈,确定没有危险后,就回来坐在火堆旁添柴。其余人也围坐在不远处的墙边,彼此紧紧挨着,平复着劫后余生的心情。期间,杨教授和沈文清强撑着过来道了谢,也为上次的事,沈文清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饭后,杨教授等人回了临时搭建的帐篷休息,游梦,西达,罗雪三人留下守夜。“真是想不明白这些人,明明弱的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整天做着拯救世界的美梦呢!”罗雪想起下午的凶险,就忍不住吐槽了起来:“我看啊,他们这是纯属吃饱了撑的,好好的日子放着不过,非要给自己找点罪受才痛快。
跑到这种鬼地方来,还要找什么月氏遗迹!就算找到了又能怎样?那也得有命拿才是!
这一次要不是我们,他们不还得白白送人头?”“总算是有惊无险。”西达漫不经心说道。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真的有月氏国遗迹吗?不是我怀疑啊!主要是牺牲了七支队伍,就只带回去了几片兽甲,还有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就值得他们为此冒这么大的风险?
”罗雪说道。“历史无价吧!”游梦叹息着说道。
第四章事情的起源开始于一个叫“水驴”的资深探险博主。有一日,他突发奇想,决定要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又名“死亡之海”,维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所以在他大胆发言后,众网友都劝他惜命,别为了博取一点流量就置生死于不顾。可他哪里听的进去?其人就如同他的网名一样,是一头死倔的犟驴,一旦决定,就不会改。一周后,水驴从台特玛湖出发,刚开始,网友还能时常刷到他的动态,到后来,视频列表再无更新,整个人也好似人间蒸发了般,完全失联。可神奇的是,两个月后,水驴竟又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一时间,网上炸开了锅,众网友纷纷在水驴的评论区留言,询问他这两个月的经历。水驴也是有求必应,承诺网友开直播的时候,会讲述自己在穿越沙漠时的奇遇。
故事是这样的:在进入沙漠不久后,水驴就遭遇了一场沙尘暴,当时眼看着风暴就要向他袭来,他赶忙丢下行李逃跑,而那风暴就像长了眼似的专追在他屁股后面,就在他以为自己要玩完时,那风暴却在他面前拐了个弯,就卷着走了。真可谓九死一生。
在他感慨自己受幸运女神眷顾时,却发现被他丢掉的行李早已不知所踪。那一瞬,他慌了神,可也无济于事,还好他能看方向辨位,才不至于迷失。不过水驴也是真幸运,没走多远竟又捡回了自己的包,包里的东西都在,只唯独当时被他拿在手里的GPS不知丢到了哪儿,没找到。不过还好,他备了指南针。
就这样,他继续在沙漠中穿行,不知走了多久,久到他都以为自己要出不去时,遇到了一个人。那人自称那非,来自阿依托村,随后水驴就跟着那非回了村子。
只是这里的人似乎并不欢迎陌生人的到来,虽没有将水驴赶走,但眼神中的不友好显而易见。
独独那非是个例外,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拉着水驴能从天南聊到海北,从奇闻谈到人生,两人几乎无话不谈。几天相处下来,他们俨然一副知己好友的模样。
只是相聚匆匆终有分别。临去了,那非送给水驴一样东西留作纪念,而回家心切的水驴根本顾不上看,只将它匆忙收入包中就告别离开了。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已是三个月后。直播结束的水驴这才想起此事,便将东西翻找了出来。
是一枚食指大小的印章,那非用一块干净的兽皮包裹着。这印章非金非玉,通身剔透,壁身上雕着一条盘蛇,底部刻有两个字符。水驴心知这枚印章必来历不凡,但自觉文化水平有限,也不识古董,于是就把它发布到网上,寻求懂行的网友给他一个答案。
机缘巧合之下,京市国博文物馆的馆长王佑祯恰好看到了水驴发布的这条动态,经过他的反复观看和研究,他几乎能确定,这枚印章就是月氏国贵族的随身印信。
王馆长当即与水驴取得了联系。两天后,王馆长约了几名好友,一同乘飞机飞往水驴所在的城市。他们一行人约在了一家私房菜馆见面,一见面,根本来不及寒暄,几人就争着想一睹那枚印章的芳容。这几人都是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其中有两人更是痴迷西域古文化的研究。经过一番详细探讨和缜密推断,几人都对此印章乃是月氏国遗物确认无疑。相传,在古老的西域河畔,曾有一个族群信奉蛇神的力量。依靠着蛇神,他们躲得过天灾,也避得过人祸。
只是生态失衡,可赖以生存的土地日渐减少,各部族又争夺不断,相互吞并,为求自保,这个族群加入了当时还算强大的月氏部落。随后几年,月氏部落发展壮大,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国家。而蛇神也逐渐作为皇家守护神成了君权的象征。
只是让他们不解的是,这枚印章为何会出现在甘南的以西之地?还有印章上的那两个字符,代表的又是什么?第五章于是半年后,第一支考古队根据水驴提供的线索出发了。
他们先是找到了阿依托村,然后在村子里找到了唯一算得上友善的那非,说明来意后,那非也是非常干脆,带领着众人去了他捡到印章的地方。这里那非称之为“西山”,取自“日落西山”之意。而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和民间传说,古代的游牧民族信奉太阳神,崇尚一切自然的力量,同时他们也相信人会如太阳一样东升西落,死而复生。所以,对他们而言,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让生命进入到灵魂永生的西方彼岸。
这与“西山”之意不谋而合。考古队顿时信心大增,在方圆百里的辐射点开始了挖掘工作。
只是他们一连勘探了数月,除过一些龟甲和兽骨外,再无其他收获。
但这无疑是一次良好的开端,再次用事实证明了,月氏国的遗迹真的存在。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份欢乐并没有维持多久,第一考古队的所有队员就相继离奇死亡。
死因各不相同,但死状却极其相似。所有死者的面容都栩栩如生,宛如活着一般。
即使已去世多日,他们的皮肤仍富有弹性,手触尚温,就好像只是睡着了一样。
这等离奇事件自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但一番检查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奇异之处,便只当是一次意外,就对尸体进行了焚化掩埋。没多久,第二支考古队就出发前往了西山。
这次他们扩大了勘察范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西山的东南角挖出了月氏国的祭台遗址。
只是祭台上除了一只巨蛇的雕塑以及刻画的一些文字和图案之外,再无其他发现,但有发现总好过没发现,众人还是十分高兴。就在他们还想继续挖掘时,队伍里却陆续有人出现身体不适,先是头晕目眩,恶心干呕,严重的直接晕厥过去。
第二考古队无奈只能选择返回。回去没多久,所有队员就相继离世,症状与第一考古队一模一样。也是这时,人们才意识到这些人的死亡并不属于意外。
经过对尸体的解剖检查,医学专家发现这些人的体内都存在着一种蚯蚓大小的生物,通身赤红,喜食血肉,常常隐匿于血液中,所以很难被发现。但即使人的身体死亡,它的活性依旧很高,专家推测这种东西很可能就是致人死亡的诱因。只是,典籍中并未记载过此物,因此很难知道它究竟是什么物种。专家们便依据它的形貌特征,给它取名为“红蚯。”当有人再次提出前往西山时,政府部门考虑到前两次人员的损失以及红蚯的危害,便以经费不足为借口拒绝了,这件事便一拖再拖,直到一年后,才又有人旧事重提。再者,红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部门便决定再次派人前往。于是就有了第三支考古队。
他们带着精良的设备踏上了去往西山的路途。只是一反常态的是,向来排外的阿依托村民这次竟十分热情,准备了好瓜好果招待众人,事后又主动提出派一名熟悉西山地形的村民跟随前往。第六章西山这个地方甚是奇特。
不知是地貌因素还是磁场因素,反正在卫星地图上找不到此地,而若想绕过阿依托村自己寻找,那就更无异于瞎子找马——抓瞎。再说,沙漠里未知的因素太多,谁也无法预估这些因素背后的风险,所以在当地找位向导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是比较倒霉的是,第三支考古队刚勘探到了陵墓的入口就遇到了沙尘暴,全员28人全部遇难。
消息第一时间传了回去,政府部门当即就安排了本地驻军搭乘直升机前往救援,可惜一连找寻了三天,愣是没发现半点有用的线索,最后只得无奈放弃。
第四支队伍就在这种沉痛的氛围中踏上了征程。他们掘开了古墓,看到了奇诡艳丽的壁画以及保存完好的雕塑、金银器、玉石器、漆器、陶器等。
出于对古文物的保护,第四队并没有贸然搬动墓葬中的任何一件东西,且他们的人手太少,于是便用卫星电话联系了相关部门做了详情汇报,并请求增派人手进行支援。然而,让人痛惜的是,第五队还没达到,就收到了第四队遇难的消息。真是好比晴天霹雳。
一次次希望冒头时,又总被无情扼杀。第五队只能义无反顾前往。
只是等待他们的依旧是残酷的命运剥夺。等第六队到达西山时,古墓早已空空如也。无法,他们只能在周边继续挖掘,以期还能再找到一座陵墓。陵墓没找到,却意外地挖掘出一些人的尸骨,动物的尸骨以及少量的金银器皿和礼器乐器。根据现场痕迹,考古专家做出推断:这些人应该是要赶往某个地方参加活动,却出了意外。
而种种迹象又让众人心中萌生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想:这里会不会在几千年前,是一座城池?若是真的,那这个发现不可谓不重大。当即就有人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只是还没等到回复,第六队所有队员也全部遇难。灾厄成了萦绕在所有考古人员心中的噩梦,谁也不敢再高叫着前往。这时候,王佑祯主动请缨,他觉得既然事情因他而起,那也合该由他做个了结。于是,便集结了五人毅然决然前往。
第七章接下来的行程倒没再出什么意外,杨教授一行人也终于在三日后抵达了阿依托村。
阿依托村是个人口不足一百的小村落。村中零零散散分布着一些房屋,都很破旧,有的甚至已经倒塌,许是经过长年日久的风沙侵蚀,墙体也已看不出本来面目。
村子的上空有炊烟袅袅,依稀还能听到小孩玩闹的声音以及几道清脆的狗吠。
众人将车子停在百米开外的一处沙地上作为临时营地,四名学生被安排去做饭,剩余五人则留下来商量着后面的行动安排。“明日我打算带着文清进村子一趟,请一位熟悉西山地形的向导为我们带路。”杨教授说。“都带着吧,让他们多长长见识,不是坏事。”游梦说完,又看向西达,“你也同去,有个照应。”“好。
”西达点头答应下来。杨教授他们更是无异议,此事就这样决定了。次日,刚吃过早饭,杨教授就带着沈文清几人进了阿依托村。接待他们的是一个满脸褶皱、皮肤黝黑的老人,他自称拉姆汗,是这个村的村长。在几人说明来意后,拉姆汗便差人叫来一人,那人生的人高马大且满脸凶相,一进来,凶恶的目光便如野兽般牢牢锁在两名女同学的身上,那两人顿时吓得花容失色,直往孙涛他们身后躲。拉姆汗笑着介绍,说他叫那卡,是村子里最好的猎手,也是为数不多熟悉西山地形的人。谈妥报酬,约定好明日出发的时间,杨教授等人便告辞离开了。第二天天不亮,那卡就来了,等众人吃过早饭,就出发了。
车子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直到前面出现了一处坡地,那卡才告诉众人已经到了西山地界。也是这时候,众人才明白西山为何那么特殊。
这里明明还是沙漠之地,可又不是沙漠。到处都是起起伏伏的小黑包,似坡不叫坡,像崖不是崖,总之地形的确很奇特。不过好在汽车开的进去。行了没多久,众人就看见一座用石头堆砌而成的祭台孤零零的屹立在沙地上。走得近了才看清,祭台的正中央雕刻着一条大蛇,蛇的四周刻满了看不懂的文字,祭台的下方还有一些图案,只是经过岁月的侵蚀,那些图案早已模糊难辨。杨教授等人没过多停留,拍完照就又继续赶路。车子七弯八绕,又行了半小时左右,才终于到达了一处墓穴入口。
这入口十分狭窄,仅容一人通过。甬道里也十分漆黑,大家纷纷从包里掏出手电筒,还有人以防万一戴上了防毒面罩。那卡率先走在最前,给众人引路,大约向里走了五十米远,就见前面的道路出现了几条岔路,沿途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石洞。杨教授选了一条,众人跟着进去,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四周,看到墙上尽是些美轮美奂的壁画,就有人举起了相机,边走边拍,直到尽头,就又换一条路走。等到将所有的路径都走完,杨教授这才带着众人出了古墓。虽说墓葬品被人搬空,无缘得见,颇让人感到遗憾,但杨教授觉得墓穴里的壁画同样具有考究价值,便打算带着学生们在这里评估一番,正好趁这次机会也让他们练练手,增加一些实习的经验。
于是众人就在古墓不远处支起了帐篷。“有什么发现?”游梦留守后方,并没有进去古墓。
她见罗雪悄悄摸了过来,就知她应是有所发现,便开口问道。“不对劲。
”罗雪摇着头故作沉思。“哪里不对劲?”西达也凑了过来,正好听见了这句话。“那里面。
”罗雪努努嘴,方向直指古墓。“你也发现了?”西达蹙着眉说:“那个那卡有问题。
他好像对古墓的地形特别熟悉,走路从不带犹豫的。而且,还有一点也很奇怪。”“什么?
”罗雪好奇追问。“墓室的墙壁上有剐蹭的痕迹。”西达说:“像是箱子之类留下的,还很新,最多不超过三个月。”“还有吗?”游梦问道,见西达摇了摇头,她又将目光转向罗雪,“说说你的发现。”“这墓室有很多人进去过。”见两人疑惑不解,罗雪又赶忙补充道:“我的意思是说,这墓室里有很多阿依托村的村民进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