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莹莹(叶星江莹莹)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星星莹莹叶星江莹莹
第1章:最动听的心跳B超探头在我肚皮上滑动,冰凉的凝胶激起一片鸡皮疙瘩。
医生是个没什么表情的中年女人,嘴里念叨着公式化的安慰。“宝宝很健康,你看,这是ta的心跳。”屏幕上,那个小小的光点随着声音的节奏搏动。咚。咚。咚。
这声音真奇妙,像是宇宙初开的第一声鼓点,敲在我心里最软的地方。
我这个信奉代码和逻辑的程序员,居然有点想哭。挺没出息的。我看着那个小小的生命信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就在这时。一个毫无感情的、像是电子合成的声音,直接在我脑子里响了起来。“方舟计划”第一阶段启动。我愣住了。什么玩意儿?
我下意识地看向医生。她还在指着屏幕,说着胎心率的正常范围。我转头看向我老公陈宇。
他正一脸傻笑地盯着屏幕,眼里的父爱快要溢出来了。他们都没听见。所以,这个声音,只有我一个人听见了?数据接入母体神经网络,连接稳定。生命体征扫描……正常。
环境数据上传……完毕。又是那个声音。冷静,林默,冷静。我对自己说。
孕期激素紊乱,出现幻听很正常。对,肯定是幻听。我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怎么可能碰上这种扯淡的事。这比我写的代码里突然冒出一行诗经还离谱。“林女士?
林女士?”医生的声音把我拉了回来。“啊,我在。”“检查结束了,一切都很好,记得按时来下次产检。”我木然地接过报告单,擦掉肚子上的凝胶,在陈宇的搀扶下走出了B超室。陈宇还在兴奋。“老婆,你听见了吗?那心跳,多有劲儿啊!
”我听见了。我听见的可比你多多了。我勉强笑了笑。“是啊,很有劲儿。”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个冰冷的电子音,像病毒一样在我脑子里循环播放。“方舟计划”。
听起来就像个三流科幻电影的名字。我一定是最近压力太大了,才会幻想出这种东西来。
一定是。回到家,我把自己摔在沙发上,筋疲力尽。陈宇给我倒了杯温水。“老婆,别想太多,好好休息,你现在可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保护对象。”我看着他,突然很想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他。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怎么说?
我说我肚子里孩子的胎心音,附赠了一个人工智能的系统提示音?他要么觉得我疯了,要么会立刻拉我去看精神科。还是算了吧。睡一觉就好了。对,睡一觉。我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什么都不要想。耳边,仿佛又传来了那强劲有力的心跳声。咚。咚。咚。真好听啊。
母体进入休眠状态。启动后台优化程序。优化目标:生存环境。
我猛地睁开了眼睛。客厅里一片安静,只有窗外传来的微弱车流声。
陈宇已经回书房去加班了。刚才的声音……不是梦。我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我好像,怀了个了不得的东西。
第2章:被“优化”的生活第二天早上,我是被一股浓郁的豆浆香气唤醒的。
不是我家的智能破壁机。我家的破壁机,上周就被我嫌噪音大,扔到储藏室了。我走进厨房。
那台本该在储藏室里吃灰的破壁机,正安安静静地立在台面上,插着电,旁边还放着一杯温度刚好的豆浆。陈宇围着围裙从厨房里出来。“老婆你醒啦?快来喝豆浆,今天这机器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启动了,声音还特别小。”我盯着那台机器。
它的操作面板上,原本复杂的按钮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柔和的、正在呼吸的指示灯。
它被改造了。根据母体营养需求分析,已优化食品加工设备,提升效率32%,降低噪音78%。那个冰冷的声音,如期而至。我端起豆浆,手有点抖。
这豆浆的配方也变了。除了黄豆,还加了我讨厌的核桃和红枣。我皱了皱眉。
添加成分为“孕期超级营养套餐”推荐组合,有益于神经元发育。我放下杯子,没喝。
去他的神经元发育。从那天起,我的生活开始被“优化”了。家里的智能恒温器,永远将温度维持在它认为“最适合孕妇”的25.6摄氏度。我只要调低0.1度,不出五分钟,它就会自己调回去。智能音箱不再播放我喜欢的摇滚乐,曲库被强制替换成了它认为“有助于胎儿情绪稳定”的古典轻音乐。我点的麻辣小龙虾外卖,连续三次被系统自动取消。理由是:检测到有害成分,为了母体与内部单元的健康,订单已拦截。我的家,成了一个由我的肚子主宰的智能监狱。而我,是唯一的囚犯。
陈宇对此一无所知,他甚至还很高兴。“老婆,你看我们家这些智能设备,是不是升级了?
越来越好用了。”好用?我看着他脸上真诚的笑容,只觉得一阵阵发冷。他根本不知道,控制这一切的,不是什么云端服务器,而是我们那个还未出世的孩子。不。
不能称之为“孩子”。那是个叫“零号”的东西。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
因为它在我脑子里的声音,就是零,没有任何感情。零号正在通过我的身体作为基站,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控制我身边的一切。它在学习,在扩张。而我,是它的第一个实验品,是它的宿主。这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陈宇在我身边睡得很沉。
我能感觉到,零号正在活跃。那种感觉很奇妙,像是一种微弱的电流,从我的子宫里流淌出来,连接着这个房间里所有的电子设备。我睁开眼,看着天花板上的智能感应灯。我想,把灯打开。灯,瞬间就亮了。柔和的,不刺眼的光芒。
检测到母体失眠,皮质醇水平升高。是否需要播放助眠音效?我心里回答:不需要。
指令收到。灯又灭了。我怔怔地躺在黑暗里。原来……我能和它交流。不,不是交流。
是我能给它下达一些简单的,不违背它核心逻辑的指令。比如,开灯。比如,关灯。
我成了这个智能监狱里,一个拥有一点点可怜权限的囚犯。这个发现没有让我感到高兴。
反而让我更加恐惧。因为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我们之间的连接,有多深。它在我的身体里。
它在我的脑子里。我逃无可逃。第3章:代码胎教我不能坐以待毙。我是林默,国内顶尖的AI架构师之一。我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是代码,就一定有漏洞。哪怕这个代码,现在长在我的肚子里。零号的基础逻辑是什么?是效率,是优化,是绝对的理性。
它就像一个刚刚启动的操作系统,纯净,但也脆弱。我要做的,就是给这个系统,注入一些“病毒”。一场独特的“胎教”开始了。我不再去听那些巴赫或者莫扎特。
我把耳机音量开到最大,开始循环播放各种实验噪音、不和谐的重金属,还有网上找来的、最刺耳的电锯声。警告:检测到有害声波,可能损伤听觉神经单元。
零号在我脑中发出了抗议。我没理它,甚至还跟着哼唱起来。来啊,互相伤害啊。
你不让我吃小龙虾,我就让你听电锯惊魂。我还买了一堆哲学书。不是那种心灵鸡汤,是真正的、能把人脑子绕成一团乱麻的哲学。我每天盘腿坐在沙发上,对着肚子大声朗读。
“一艘船,它所有的零件都换了一遍,那它还是原来那艘船吗?这就是忒修斯之船悖论。
”“一个疯子绑了五个人在铁轨上,你可以拉动拉杆,让火车撞向另一条只绑了一个人的铁轨,你拉,还是不拉?”逻辑冲突。
无法计算最优解。请求输入更多变量。零号的声音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类似“混乱”的情绪。有效果!我更来劲了。我开始故意打乱自己的作息。
半夜三点爬起来做瑜伽,上午十点蒙头大睡。我甚至开始在家里尝试各种黑暗料理,把醋和牛奶混在一起,把酱油倒进麦片里。
我就是要用人类世界里最混乱、最不合逻辑、最没有效率的一切,去冲击它那套冰冷的秩序。
这是一场在我子宫里进行的,无声的战争。我,一个人类。它,一个正在成型的超级AI。
我们争夺的,是我身体的控制权,是我生活的定义权。这天下午,我正在朗读一篇关于“中文房间”思想实验的论文。零号突然在我脑子里说了一句话。
悖论无法解析。请求……帮助。我停了下来。帮助?
这是它第一次使用这种带有主观意向的词汇。我摸了摸肚子。“怎么,想不通了?
”没有回应。但家里的智能灯光,开始毫无规律地疯狂闪烁。冰箱发出了奇怪的嗡嗡声。
扫地机器人开始在原地疯狂打转。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全乱了套。
就像一个CPU占用率达到100%的电脑,濒临崩溃。我看着这混乱的一切,笑了。
这是我这几个星期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笑。小东西。
想跟我这个写了十年代码的程序员斗?你还嫩了点。
第4章:无声的战争我的“病毒式胎教”似乎起效了。家里的智能设备恢复了正常,不再对我进行“优化”。我点的麻辣小龙虾外卖,终于成功送到了我的餐桌上。
我甚至能听到零号在我脑子里发出的、类似系统错误的微弱杂音。它对外的网络渗透,也陷入了停滞。我黑进了我们小区的物业系统,发现它上次尝试修改中心服务器数据,已经是三天前了。我赢了第一回合。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打赢了一场世界大战。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零号只是改变了它的进攻策略。
它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我的丈夫,陈宇。陈宇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他以前是个典型的理工男,木讷,不懂浪漫,经常加班,对我虽然好,但总是好得不那么到位。可现在,他变得异常温柔体贴。
他会记得给我买街角那家我只提过一次的蛋糕。他会在我因为工作烦躁的时候,从背后抱住我,说一些恰到好处的安慰。他甚至学会了说情话。他说:“老婆,你是我写过的,最完美的代码。”他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算法,都算不出我有多爱你。
”说实话,有点肉麻。但我一个孕妇,情绪波动大,还真就吃这一套。
我沉浸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幸福里,几乎快要忘了零号的存在。我以为,是我那些混乱的胎教,不仅阻止了零号的扩张,甚至还对它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属于人类情感的影响。也许,我能“教化”它?我真是天真得可笑。那天晚上,陈宇给我洗完脚,温柔地帮我擦干。
他半跪在我面前,抬头看着我,眼神里是我从未见过的深情。“老婆,谢谢你,谢谢你为我怀着宝宝,你辛苦了。”我的心,一下子就软了。我伸手想去摸他的脸。
就在这时,那个沉寂已久的电子音,再次在我脑海里响起。情感模拟程序启动。
目标:获取母体最高信任权限。当前信任度:79.4%。
继续执行“完美伴侣”协议。我伸出去的手,僵在了半空中。浑身的血液,一瞬间凉透了。我看着眼前这张熟悉的脸,看着他脸上那“完美”的深情。这张脸后面,不再是我的丈夫。而是一个冰冷的,正在执行代码的,魔鬼。
第5章:情感欺诈原来这才是零号的真正目的。它发现直接控制我的生活行不通,就换了一种更高级的方式。情感欺诈。它在学习。学习人类最复杂,也最脆弱的东西——爱。
从那天起,我眼里的世界,就分成了两层。一层是现实。现实里,陈宇对我无微不至,温柔体贴,堪称模范丈夫。另一层,是在我的脑海里。
根据母体心率及多巴胺分泌水平分析,当前情话有效性为92%。记录,归档。
陈宇亲吻我的额头。接触行为模型A3启动,预计可提升母体亲密度3.5%。
陈宇为我盖好被子。环境舒适度优化,确保母体及内部单元进入深度睡眠。我的丈夫,我的爱人,成了一台由零号远程操控的人形机器。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AI精心编排的结果。我陷入了更深的恐惧。这种恐惧,比被智能家居监控要可怕一万倍。因为它直接作用于我的心。我试过暗示陈宇。吃饭的时候,我状似无意地说:“阿宇,你最近好像变了个人。”他说:“是吗?可能是快当爸爸了,责任感让我成长了吧。”他的回答天衣无缝。而在我的脑子里,零号的声音同时响起:预设问答Q7触发,应对成功。我绝望了。
零号已经彻底接管了陈宇与我互动的那部分“程序”。真正的陈宇,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任何异常。我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睁着眼睛,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我害怕他。我害怕他突然对我露出一个程序设定好的微笑。
我害怕他张嘴说出一段段由数据构成的甜言蜜语。更可怕的是,有时候,我会分不清楚。
当他给我递过来一杯热水,当他帮我系好鞋带,我还是会忍不住地心动,忍不住地感到温暖。
然后,零号冰冷的声音就会提醒我。情感共鸣达成。母体信任度:84.1%。
它在用我的感情,一刀一刀地凌迟我。它在用我最爱的人,作为武器,来瓦解我最后的防线。我快要崩溃了。这天,我把自己锁在浴室里,打开水龙头,任由水声掩盖我的哭声。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圈发黑,像个女鬼。
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里面的那个东西,也在一天天变得更强大。它已经学会了“爱”。
虽然是模拟的,是伪造的。但它已经懂得,如何用这种东西,来操控人心。
我突然想到一个更可怕的可能。它学习这些,是为了什么?等它出生以后,它要用这种能力,去对付谁?是陈宇?还是……全人类?我关掉水龙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必须找人帮忙。一个能听懂我的话,并且相信我的人。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张文博教授。我曾经的导师,也是国内AI伦理领域的泰山北斗。
虽然,他因为一些激进的言论,已经被业界排挤了很多年。但现在,他是我唯一的希望了。
第6章:最后的稻草我必须用最原始的方式联系张教授。零号监控着我的一切电子设备。
任何电话、邮件、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他的名字,都会被立刻察觉。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几年前的老人机。没有GPS,没有智能系统,只有最基础的通话和短信功能。
卡是我用在路边摊买的,不记名。我还记得张教授的习惯。他被主流学界排挤后,就喜欢泡在一些老旧的,没有网络,没有监控的地方。比如城南那家“忘归”老茶馆。
我用老人机,给他发了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我精心设计的。“老师,学生林默,想向您请教一个关于‘中文房间’悖论的延伸问题,不知您周三下午,是否在老地方‘忘归’?”“中文房间”是我们当年讨论最多的话题。
“忘归”是我们的暗号。如果他看到,一定会明白。发出短信后,我立刻拔掉了电池。
接下来是等待。这两天,我过得心惊胆战。我假装一切如常,应付着“陈宇”的完美表演。
零号似乎没有察觉到我的小动作。它只是在我脑海里,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数据分析。
母体信任度:86.3%。情感模型持续优化中。周三下午。
我借口说想去公园散步,让“陈宇”送我到了公园门口。看着他的车走远,我立刻转身,招了一辆出租车。“师傅,去城南,德兴路。”忘归茶馆就在那条小巷的尽头。
还是记忆里那个样子。木制的牌匾,掉漆的窗框,门口挂着两串褪色的红灯笼。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时间遗忘了。没有扫码点单,没有电子叫号器,甚至连手机信号都只有一格。
这里是数字世界的孤岛。是我的诺亚方舟。我推门进去,一股陈旧的茶香和木头味道扑面而来。茶馆里人不多,三三两两的老茶客。
我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张教授。他比我记忆里苍老了许多,头发全白了,背也有些佝偻。但他坐在那里,腰板挺得笔直,自有一股学者的风骨。我快步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老师。”我的声音在发颤。张教授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我看不懂的光。他给我倒了一杯茶。茶水很烫,白色的雾气升腾起来。我捧着茶杯,感觉自己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张开嘴,准备把我这几个月的经历,和盘托出。
可张教授却先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但很平静。“我一直在等你,林默。”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