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婆家嫌弃的剧本,我成了他们高攀不起的人(周美娟朵朵)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_完本小说写着婆家嫌弃的剧本,我成了他们高攀不起的人周美娟朵朵
时间: 2025-09-12 13:24:03
1 佛脐香之谜天启七年暮春,南京城的雨黏得像抹了层冷猪油,裹着大报恩寺塔的铜铃响,往人骨头缝里钻。
我叫清衍,是寺里最末等的洒扫沙弥,每天天不亮就得扛着竹扫帚,绕着九层高的琉璃塔清扫砖缝里的落叶——住持无垢师父说,这塔藏着佛顶骨舍利,砖缝里的每粒尘埃都沾着佛性,扫慢了就是对佛的不敬,要遭天谴。
可这“佛性”里,最近总掺着股怪香。
不是檀香的清苦,也不是沉香的醇厚,是种甜得发腻的异香,像蜜裹着熬化的猪油,闻着让人头晕,还总想起些模糊的片段——比如陌生的刀光贴着脖子过,比如滚烫的液体浇在胳膊上,疼得皮肉“滋滋”响,每次想抓牢这些画面,又像烟似的散了,只留下满手的冷汗。
了尘师父守塔三十年,头发白得像霜染,平时话不多,只喜欢坐在塔下的石凳上擦佛珠,佛珠被他盘得油亮,泛着琥珀光。
前几天雨夜,他跟往常一样去塔心检查舍利的封印,回来就不对劲了,眼神发直,手里的佛珠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捡,嘴里反复念“脂膏、梵文、疼”,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发现他昏在禅房里,手边放着块指甲盖大的琥珀色膏脂,闻着就是那股怪香,膏脂上还沾着点塔砖的碎屑。
无垢住持让人把了尘师父抬去偏殿静养,只跟我们说“了尘年迈,染了风寒,心神不宁”,可我看见抬他的僧众袖口沾着点金粉似的东西,闻着就是那股怪香,还带着点腥气,像血混了油,黏在布上抠都抠不下来。
那天夜里,轮到我值夜洒扫。
雨还在下,打在琉璃塔壁上,“嗒嗒”响,像有人用指甲敲砖。
我扛着扫帚走到塔基下,刚想清扫砖缝里的积水,就看见最底层的塔砖缝里,渗着些金红色的东西——不是水,是种脂膏,顺着砖缝往下流,在青石板上积成小洼,像融化的琥珀,还泛着微光。
我蹲下去,想摸一摸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指尖刚碰到脂膏,就觉得温乎得像刚捂热的手,软乎乎的,还带着点弹性,不像砖石缝里该有的东西。
更吓人的是,脂膏里有细密的梵文在转,是《心经》里的句子,“色即
我叫清衍,是寺里最末等的洒扫沙弥,每天天不亮就得扛着竹扫帚,绕着九层高的琉璃塔清扫砖缝里的落叶——住持无垢师父说,这塔藏着佛顶骨舍利,砖缝里的每粒尘埃都沾着佛性,扫慢了就是对佛的不敬,要遭天谴。
可这“佛性”里,最近总掺着股怪香。
不是檀香的清苦,也不是沉香的醇厚,是种甜得发腻的异香,像蜜裹着熬化的猪油,闻着让人头晕,还总想起些模糊的片段——比如陌生的刀光贴着脖子过,比如滚烫的液体浇在胳膊上,疼得皮肉“滋滋”响,每次想抓牢这些画面,又像烟似的散了,只留下满手的冷汗。
了尘师父守塔三十年,头发白得像霜染,平时话不多,只喜欢坐在塔下的石凳上擦佛珠,佛珠被他盘得油亮,泛着琥珀光。
前几天雨夜,他跟往常一样去塔心检查舍利的封印,回来就不对劲了,眼神发直,手里的佛珠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捡,嘴里反复念“脂膏、梵文、疼”,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第二天一早,就有人发现他昏在禅房里,手边放着块指甲盖大的琥珀色膏脂,闻着就是那股怪香,膏脂上还沾着点塔砖的碎屑。
无垢住持让人把了尘师父抬去偏殿静养,只跟我们说“了尘年迈,染了风寒,心神不宁”,可我看见抬他的僧众袖口沾着点金粉似的东西,闻着就是那股怪香,还带着点腥气,像血混了油,黏在布上抠都抠不下来。
那天夜里,轮到我值夜洒扫。
雨还在下,打在琉璃塔壁上,“嗒嗒”响,像有人用指甲敲砖。
我扛着扫帚走到塔基下,刚想清扫砖缝里的积水,就看见最底层的塔砖缝里,渗着些金红色的东西——不是水,是种脂膏,顺着砖缝往下流,在青石板上积成小洼,像融化的琥珀,还泛着微光。
我蹲下去,想摸一摸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指尖刚碰到脂膏,就觉得温乎得像刚捂热的手,软乎乎的,还带着点弹性,不像砖石缝里该有的东西。
更吓人的是,脂膏里有细密的梵文在转,是《心经》里的句子,“色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