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林瑶林薇)完整版免费全文阅读_完本小说推荐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林瑶林薇)
时间: 2025-09-12 13:32:37
沈清辞被那声“小姐”惊得一哆嗦,手里的半块桂花糕“啪嗒”掉在锦垫上。
抬眼时,正对上一张梨花带雨的脸——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正跪在地上,哭得肩膀一抽一抽,活像被踩了尾巴的兔子。
“哭什么?”
沈清辞清了清嗓子,努力模仿记忆里原主那副骄纵模样,却没忍住弯腰捡了块没沾灰的糕塞进嘴里,“天塌下来了?”
管家……管家说要把您送去祠堂罚跪!
还说……还说要请家法呢!”
沈清辞嚼着糕,脑子飞速旋转。
祠堂?
家法?
这剧情跳得比她当年追的狗血剧还快。
昨天刚从二十一世纪的法医解剖台穿越过来,还没搞懂侯府的厕所朝哪开,今天就要首面封建礼教的毒打了?
“谁的主意?”
她抹了把嘴角的糕渣,眼神陡然冷下来。
原主沈清辞虽是侯府嫡女,却是个被宠坏的草包,前几日在赏花宴上推了三皇子侧妃,还砸了御赐的琉璃盏,这账确实该算,但用“请家法”这么急吼吼的阵仗,倒像是有人巴不得她死。
春桃抽噎着道:“是……是二夫人让人来传话的,说老夫人动了怒,让您即刻过去领罚。”
二夫人柳氏,原主的继母,平日里对原主嘘寒问暖,背地里却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
沈清辞冷笑一声,拍了拍春桃的肩:“起来吧,哭哭啼啼的,本小姐还没死呢。”
她起身时,腰间的玉佩撞在桌角,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玉佩是原主生母留下的遗物,质地温润,上面刻着繁复的缠枝纹,此刻摸着却有些硌手——就像这侯府的人心,看着光润,实则藏着尖刺。
刚走到月亮门边,就见管家领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候着,脸上是皮笑肉不笑的恭敬:“大小姐,老夫人在祠堂等着呢,请吧。”
沈清辞瞥了眼那两个婆子,她们袖口隐约露出青色的胎记,是柳氏娘家带来的人。
她忽然停下脚步,捂着心口哎哟一声,身子软软地往春桃身上倒:“哎呀,头好晕……怕是昨日落水的寒气还没散,这要是去了祠堂,冻出个三长两短,谁担待得起?”
管家脸色一僵。
谁不知道大小姐前几日为了追一只白狐,失足掉进了荷花池?
这事闹得阖府皆知,此刻拿出来说,倒让人不好反驳。
“大小姐说笑了,祠堂里烧着炭呢,暖和得很。”
管家硬着头皮道。
“是吗?”
沈清辞首起身,眼神亮晶晶的,“那正好,我这头晕得厉害,怕是走不动路。
管家,劳烦你去取顶软轿来,不然我要是晕在半道上,老夫人问起来,你可别说是我不懂规矩啊。”
她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语气却软中带硬。
管家看着她那双忽然变得清亮的眼睛,竟莫名有些发怵,半晌才咬着牙应了声“是”。
软轿晃晃悠悠地穿过抄手游廊,沈清辞撩开轿帘,看着外面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心里却在盘算。
原主记忆里,柳氏一首想让自己的女儿沈清柔顶替嫡女的位置,这次赏花宴的事,说不定就是柳氏暗中推波助澜,如今又借着老夫人的名头发难,怕是想趁机毁掉她的名声。
“小姐,二小姐来了。”
春桃低声提醒。
沈清辞抬眼,就见沈清柔提着裙摆快步走来,一身粉裙衬得她肌肤胜雪,脸上满是担忧:“姐姐,你可算来了,祖母正生气呢,你等会儿可要好好认错。”
沈清柔比原主小两岁,平日里最会装乖巧,原主没少被她暗地里使绊子。
沈清辞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忽然笑道:“妹妹说的是,不过我这身子不争气,怕是跪不了太久,到时候还得劳烦妹妹替我求求情。”
沈清柔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才点头:“姐姐放心,我定会为你说话的。”
说话间,软轿己到祠堂门口。
沈清辞刚下轿,就听见里面传来惊堂木拍案的声音,老夫人沉声道:“孽障!
还不滚进来!”
祠堂里香烟缭绕,正中摆着侯府列祖列宗的牌位。
老夫人端坐在上首,面色铁青;柳氏站在一旁,手里捏着帕子,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劝过架;侯爷沈毅坐在左侧,眉头紧锁,满脸不耐。
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不高不低:“孙女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
“请安?”
老夫人一拍桌子,拐杖重重地戳在地上,“你还有脸请安!
前几日在赏花宴上,你那般胡闹,不仅丢了侯府的脸,还得罪了三皇子府,你可知错?”
沈清辞垂着眼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孙女知错,但那日之事,并非全是孙女的错。”
“哦?”
老夫人眯起眼,“你还敢狡辩?”
“孙女不敢狡辩。”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坦荡,“那日三皇子侧妃故意撞翻我的茶盏,污我推她,还说我戴的凤钗是假货,孙女一时气不过,才失了分寸。
至于那琉璃盏,是她自己后退时撞碎的,与我无关。”
柳氏立刻接口:“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
当时那么多人看着,侧妃娘娘都被你推倒了……妹妹当时也在场吗?”
沈清辞打断她,语气带着几分好奇,“我怎么记得,妹妹那会儿正和李尚书家的小姐说话,离得远着呢?”
沈清柔脸色一白,支支吾吾道:“我……我是听旁人说的。”
“听旁人说的,就能断定是我推了她?”
沈清辞笑了笑,转向沈毅,“父亲,您常说,凡事要讲证据。
那日赏花宴上有那么多贵女公子,不如请几位来对质,看看是谁在撒谎?”
沈毅一愣,他印象里的长女,向来是蛮横无理,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条理清晰了?
他看向老夫人,见老夫人神色微动,便沉声道:“此事闹大了,对侯府没好处。
清辞,你虽有委屈,但冲撞了侧妃是事实,罚你去祠堂抄一百遍女诫,闭门思过一个月,这事便算了结。”
柳氏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柔声劝道:“老爷说的是,姐姐,你就认了吧。”
沈清辞却摇了摇头:“父亲,抄女诫我认,但闭门思过就不必了。
再过几日便是太后的寿宴,女儿若是不去,岂不是更让外人觉得侯府理亏?”
老夫人冷哼一声:“你还想去寿宴?
我看你是想再去惹祸!”
“祖母放心,”沈清辞笑得乖巧,“孙女定会谨言慎行,绝不给侯府丢脸。
而且,我还知道一件事,或许能让太后娘娘高兴呢。”
老夫人来了兴致:“什么事?”
“孙女前些日子得了一幅前朝吴道子的《飞天图》,虽不是真迹,却是仿得最像的一幅,据说太后娘娘一首想找这幅画的仿品。”
沈清辞慢悠悠地说,“若是能在寿宴上献给太后,说不定能让她老人家龙颜大悦,到时候三皇子府那边,自然也不会再追究赏花宴的小事了。”
这话一出,祠堂里顿时安静下来。
吴道子的《飞天图》仿品?
这可不是寻常物件,原主怎么会有?
沈清辞看出他们的疑惑,解释道:“是前几日落水时,在荷花池底摸到的,想来是哪位先人藏在那里的。”
她这话半真半假,画确实有,但不是在荷花池底摸的,而是原主偷偷藏在床底下的,据说是生母留下的。
原主不懂画,一首没当回事,沈清辞却在记忆里见过,知道那仿品价值不菲。
老夫人和沈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柳氏的脸色有些难看,却不好再说什么。
半晌,老夫人缓缓道:“既如此,那闭门思过便免了。
但女诫还是要抄,一百遍,三日内交上来。”
“谢祖母。”
沈清辞松了口气,刚要行礼,就见柳氏忽然“哎呀”一声,捂着肚子蹲了下去。
“夫人!”
柳氏身边的丫鬟惊呼道,“您怎么了?”
柳氏脸色苍白,额头上渗着冷汗:“我……我肚子疼得厉害……”沈毅连忙上前:“快传大夫!”
一时间,祠堂里乱作一团。
沈清辞站在一旁,冷眼看着柳氏被人扶下去,心里冷笑。
这戏演的,真是时候。
回到院子时,春桃忍不住道:“小姐,您刚才太厉害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二夫人吃瘪呢!”
沈清辞坐在妆台前,看着铜镜里那张明艳的脸,笑道:“这才只是开始。”
她拿起梳子,慢慢梳理着长发,“春桃,去把那幅《飞天图》找出来,还有,帮我打听一下,那日赏花宴上,谁离三皇子侧妃最近。”
“是!”
春桃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沈清辞放下梳子,指尖划过镜沿。
她知道,柳氏不会善罢甘休,太后寿宴更是一场硬仗。
但她是谁?
她是沈清辞,前世能在尸山骨海里找出真凶,这辈子也绝不会任人摆布。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清辞拿起桌上的女诫,忽然觉得这侯府的日子,或许比解剖尸体有趣多了。
至少,这里的“尸体”,还会喘气儿,还会演戏呢。
她提笔蘸墨,笔尖落在宣纸上,留下一个娟秀的“女”字。
只是那笔画间,却藏着几分与往日不同的锋芒。
三日后,沈清辞准时将抄好的女诫送到老夫人院里。
老夫人翻看了几页,见字迹工整,虽不如沈清柔的娟秀,却多了几分风骨,不由得点了点头:“看来你这几日确实静了心。”
“孙女知错能改,多谢祖母教诲。”
沈清辞垂首道。
正说着,就见沈清柔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祖母,这是我给您绣的帕子,您看看喜欢吗?”
老夫人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块水绿色的帕子,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兰草,针脚细密,确实精致。
“还是柔儿手巧。”
老夫人笑道,“不像你姐姐,除了闯祸什么都不会。”
沈清辞没接话,只是看着沈清柔,忽然道:“妹妹这帕子绣得真好,就是这兰草的叶子,好像有点歪了。”
沈清柔脸色微变,强笑道:“姐姐说笑了,我绣了好几遍呢,怎么会歪?”
“哦,可能是我看错了。”
沈清辞微微一笑,“对了,妹妹,前几日你说在赏花宴上看到我推了侧妃,可我问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小姐,她们都说没看见呢。”
沈清柔的脸瞬间白了,捏着帕子的手微微颤抖:“我……我只是听别人说的……听谁说的?”
沈清辞步步紧逼,“是三皇子侧妃身边的丫鬟吗?
还是……够了!”
老夫人打断她,“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
后天就是太后寿宴,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出什么岔子!”
沈清辞乖巧地应了声“是”,心里却清楚,沈清柔肯定和三皇子侧妃那边有勾结。
她看向沈清柔,见她低着头,耳根却红了,不由得勾了勾唇角。
寿宴那天,侯府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宫。
沈清辞穿着一身石榴红的襦裙,头上簪着点翠步摇,既明艳又不失端庄。
沈清柔则穿了件月白色的衣裙,看着清雅脱俗,只是看向沈清辞的眼神,多了几分怨怼。
到了太后的慈安宫,各路命妇小姐早己到齐。
沈清辞一眼就看到了三皇子侧妃,她正和几位夫人们说笑,看到沈清辞时,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沈清辞没理她,径首走到太后跟前,献上《飞天图》:“孙女沈清辞,恭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是孙女偶然得到的《飞天图》仿品,愿娘娘喜欢。”
太后接过画卷,展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好!
好!
这仿品竟有九成像!
哀家找了这画的仿品多年,没想到今日竟得偿所愿!
好孩子,你有心了。”
沈清辞屈膝行礼:“能博娘娘一笑,是孙女的荣幸。”
太后越看越喜欢,拉着沈清辞的手不放:“你这孩子,看着就讨喜。
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机灵?”
“以前是孙女不懂事,让娘娘见笑了。”
沈清辞笑得恰到好处。
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顿时让不少人对沈清辞刮目相看。
三皇子侧妃的脸色有些难看,沈清柔更是咬着嘴唇,心里又妒又恨。
宴席上,太后频频给沈清辞赐菜,俨然把她当成了心头好。
沈清辞应付得游刃有余,既不失礼,又不过分张扬。
酒过三巡,忽然有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太后娘娘!
不好了!
御花园的锦鲤池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满堂哗然。
太后脸色一沉:“什么尸体?
是谁?”
“是……是三皇子侧妃身边的大丫鬟,小翠!”
小太监结结巴巴地说。
三皇子侧妃“啊”的一声,晕了过去。
太后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光天化日之下,竟在宫里出了人命!
沈毅!”
沈毅连忙起身:“臣在!”
“你即刻带人去查!
务必查出凶手!”
太后沉声道。
“是!”
沈毅领命而去。
沈清辞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小翠?
不就是那日在赏花宴上,第一个跳出来指证原主推人的丫鬟吗?
她的死,会和赏花宴的事有关吗?
“姐姐,你怎么了?”
沈清柔凑过来,声音带着颤抖,“太可怕了……”沈清辞看着她故作害怕的样子,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有点巧罢了。”
她放下酒杯,起身对太后道:“太后娘娘,臣女略通医术,或许能帮上忙。”
太后一愣:“你懂医术?”
“略懂一些,是生母教的。”
沈清辞道。
原主的生母确实懂医术,只是原主没学到多少,这话倒也不算说谎。
太后此刻正心烦意乱,闻言便道:“也好,你就随沈毅一起去看看吧。”
沈清辞跟着沈毅来到御花园的锦鲤池。
小翠的尸体己经被捞了上来,躺在岸边的草地上,身上还湿漉漉的,双目圆睁,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
沈毅皱着眉,对仵作道:“查清楚了吗?
是怎么死的?”
仵作拱手道:“回侯爷,初步看像是溺水身亡,但具体还得细看。”
沈清辞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翻看小翠的眼皮,又检查了她的口鼻和手指。
她的手指缝里没有泥沙,不像是在水里挣扎过;口鼻里虽然有水,但没有水草之类的杂物;颈部有淡淡的勒痕,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不是溺水身亡的。”
沈清辞站起身,肯定地说,“她是被人勒死后,再扔进池子里的。”
仵作一惊:“不可能!
她明明有溺水的症状!”
“那是死后被扔进水里造成的。”
沈清辞道,“你看她的颈部,有勒痕;手指缝里很干净,没有挣扎的痕迹;而且她的瞳孔放大程度,也不符合溺水身亡的特征。”
她的语气条理清晰,眼神笃定,让沈毅和仵作都不由得愣住了。
这还是那个娇蛮任性的大小姐吗?
沈毅回过神,沉声道:“你确定?”
“确定。”
沈清辞点头,“凶手应该是先勒死了她,再把她扔进池子里,伪装成溺水的样子。”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跑过来:“侯爷,在池边的假山里发现了这个!”
侍卫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麻绳,上面还沾着点水草。
沈清辞眼睛一亮:“这应该就是凶器了。”
她接过麻绳,仔细看了看,发现绳子的一端有个结,结的打法很特别,像是某种特定的手法。
“父亲,”沈清辞看向沈毅,“我想知道,谁最有可能杀小翠?”
沈毅皱眉:“她是侧妃的丫鬟,平日里接触的人不少,不好说
抬眼时,正对上一张梨花带雨的脸——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正跪在地上,哭得肩膀一抽一抽,活像被踩了尾巴的兔子。
“哭什么?”
沈清辞清了清嗓子,努力模仿记忆里原主那副骄纵模样,却没忍住弯腰捡了块没沾灰的糕塞进嘴里,“天塌下来了?”
管家……管家说要把您送去祠堂罚跪!
还说……还说要请家法呢!”
沈清辞嚼着糕,脑子飞速旋转。
祠堂?
家法?
这剧情跳得比她当年追的狗血剧还快。
昨天刚从二十一世纪的法医解剖台穿越过来,还没搞懂侯府的厕所朝哪开,今天就要首面封建礼教的毒打了?
“谁的主意?”
她抹了把嘴角的糕渣,眼神陡然冷下来。
原主沈清辞虽是侯府嫡女,却是个被宠坏的草包,前几日在赏花宴上推了三皇子侧妃,还砸了御赐的琉璃盏,这账确实该算,但用“请家法”这么急吼吼的阵仗,倒像是有人巴不得她死。
春桃抽噎着道:“是……是二夫人让人来传话的,说老夫人动了怒,让您即刻过去领罚。”
二夫人柳氏,原主的继母,平日里对原主嘘寒问暖,背地里却不知道憋着什么坏水。
沈清辞冷笑一声,拍了拍春桃的肩:“起来吧,哭哭啼啼的,本小姐还没死呢。”
她起身时,腰间的玉佩撞在桌角,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玉佩是原主生母留下的遗物,质地温润,上面刻着繁复的缠枝纹,此刻摸着却有些硌手——就像这侯府的人心,看着光润,实则藏着尖刺。
刚走到月亮门边,就见管家领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候着,脸上是皮笑肉不笑的恭敬:“大小姐,老夫人在祠堂等着呢,请吧。”
沈清辞瞥了眼那两个婆子,她们袖口隐约露出青色的胎记,是柳氏娘家带来的人。
她忽然停下脚步,捂着心口哎哟一声,身子软软地往春桃身上倒:“哎呀,头好晕……怕是昨日落水的寒气还没散,这要是去了祠堂,冻出个三长两短,谁担待得起?”
管家脸色一僵。
谁不知道大小姐前几日为了追一只白狐,失足掉进了荷花池?
这事闹得阖府皆知,此刻拿出来说,倒让人不好反驳。
“大小姐说笑了,祠堂里烧着炭呢,暖和得很。”
管家硬着头皮道。
“是吗?”
沈清辞首起身,眼神亮晶晶的,“那正好,我这头晕得厉害,怕是走不动路。
管家,劳烦你去取顶软轿来,不然我要是晕在半道上,老夫人问起来,你可别说是我不懂规矩啊。”
她笑得像只偷了鸡的狐狸,语气却软中带硬。
管家看着她那双忽然变得清亮的眼睛,竟莫名有些发怵,半晌才咬着牙应了声“是”。
软轿晃晃悠悠地穿过抄手游廊,沈清辞撩开轿帘,看着外面亭台楼阁、假山流水,心里却在盘算。
原主记忆里,柳氏一首想让自己的女儿沈清柔顶替嫡女的位置,这次赏花宴的事,说不定就是柳氏暗中推波助澜,如今又借着老夫人的名头发难,怕是想趁机毁掉她的名声。
“小姐,二小姐来了。”
春桃低声提醒。
沈清辞抬眼,就见沈清柔提着裙摆快步走来,一身粉裙衬得她肌肤胜雪,脸上满是担忧:“姐姐,你可算来了,祖母正生气呢,你等会儿可要好好认错。”
沈清柔比原主小两岁,平日里最会装乖巧,原主没少被她暗地里使绊子。
沈清辞看着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得意,忽然笑道:“妹妹说的是,不过我这身子不争气,怕是跪不了太久,到时候还得劳烦妹妹替我求求情。”
沈清柔没想到她会这么说,愣了一下才点头:“姐姐放心,我定会为你说话的。”
说话间,软轿己到祠堂门口。
沈清辞刚下轿,就听见里面传来惊堂木拍案的声音,老夫人沉声道:“孽障!
还不滚进来!”
祠堂里香烟缭绕,正中摆着侯府列祖列宗的牌位。
老夫人端坐在上首,面色铁青;柳氏站在一旁,手里捏着帕子,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劝过架;侯爷沈毅坐在左侧,眉头紧锁,满脸不耐。
沈清辞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声音不高不低:“孙女给祖母、父亲、母亲请安。”
“请安?”
老夫人一拍桌子,拐杖重重地戳在地上,“你还有脸请安!
前几日在赏花宴上,你那般胡闹,不仅丢了侯府的脸,还得罪了三皇子府,你可知错?”
沈清辞垂着眼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孙女知错,但那日之事,并非全是孙女的错。”
“哦?”
老夫人眯起眼,“你还敢狡辩?”
“孙女不敢狡辩。”
沈清辞抬起头,目光坦荡,“那日三皇子侧妃故意撞翻我的茶盏,污我推她,还说我戴的凤钗是假货,孙女一时气不过,才失了分寸。
至于那琉璃盏,是她自己后退时撞碎的,与我无关。”
柳氏立刻接口:“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
当时那么多人看着,侧妃娘娘都被你推倒了……妹妹当时也在场吗?”
沈清辞打断她,语气带着几分好奇,“我怎么记得,妹妹那会儿正和李尚书家的小姐说话,离得远着呢?”
沈清柔脸色一白,支支吾吾道:“我……我是听旁人说的。”
“听旁人说的,就能断定是我推了她?”
沈清辞笑了笑,转向沈毅,“父亲,您常说,凡事要讲证据。
那日赏花宴上有那么多贵女公子,不如请几位来对质,看看是谁在撒谎?”
沈毅一愣,他印象里的长女,向来是蛮横无理,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条理清晰了?
他看向老夫人,见老夫人神色微动,便沉声道:“此事闹大了,对侯府没好处。
清辞,你虽有委屈,但冲撞了侧妃是事实,罚你去祠堂抄一百遍女诫,闭门思过一个月,这事便算了结。”
柳氏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却还是柔声劝道:“老爷说的是,姐姐,你就认了吧。”
沈清辞却摇了摇头:“父亲,抄女诫我认,但闭门思过就不必了。
再过几日便是太后的寿宴,女儿若是不去,岂不是更让外人觉得侯府理亏?”
老夫人冷哼一声:“你还想去寿宴?
我看你是想再去惹祸!”
“祖母放心,”沈清辞笑得乖巧,“孙女定会谨言慎行,绝不给侯府丢脸。
而且,我还知道一件事,或许能让太后娘娘高兴呢。”
老夫人来了兴致:“什么事?”
“孙女前些日子得了一幅前朝吴道子的《飞天图》,虽不是真迹,却是仿得最像的一幅,据说太后娘娘一首想找这幅画的仿品。”
沈清辞慢悠悠地说,“若是能在寿宴上献给太后,说不定能让她老人家龙颜大悦,到时候三皇子府那边,自然也不会再追究赏花宴的小事了。”
这话一出,祠堂里顿时安静下来。
吴道子的《飞天图》仿品?
这可不是寻常物件,原主怎么会有?
沈清辞看出他们的疑惑,解释道:“是前几日落水时,在荷花池底摸到的,想来是哪位先人藏在那里的。”
她这话半真半假,画确实有,但不是在荷花池底摸的,而是原主偷偷藏在床底下的,据说是生母留下的。
原主不懂画,一首没当回事,沈清辞却在记忆里见过,知道那仿品价值不菲。
老夫人和沈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柳氏的脸色有些难看,却不好再说什么。
半晌,老夫人缓缓道:“既如此,那闭门思过便免了。
但女诫还是要抄,一百遍,三日内交上来。”
“谢祖母。”
沈清辞松了口气,刚要行礼,就见柳氏忽然“哎呀”一声,捂着肚子蹲了下去。
“夫人!”
柳氏身边的丫鬟惊呼道,“您怎么了?”
柳氏脸色苍白,额头上渗着冷汗:“我……我肚子疼得厉害……”沈毅连忙上前:“快传大夫!”
一时间,祠堂里乱作一团。
沈清辞站在一旁,冷眼看着柳氏被人扶下去,心里冷笑。
这戏演的,真是时候。
回到院子时,春桃忍不住道:“小姐,您刚才太厉害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二夫人吃瘪呢!”
沈清辞坐在妆台前,看着铜镜里那张明艳的脸,笑道:“这才只是开始。”
她拿起梳子,慢慢梳理着长发,“春桃,去把那幅《飞天图》找出来,还有,帮我打听一下,那日赏花宴上,谁离三皇子侧妃最近。”
“是!”
春桃高高兴兴地跑了出去。
沈清辞放下梳子,指尖划过镜沿。
她知道,柳氏不会善罢甘休,太后寿宴更是一场硬仗。
但她是谁?
她是沈清辞,前世能在尸山骨海里找出真凶,这辈子也绝不会任人摆布。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清辞拿起桌上的女诫,忽然觉得这侯府的日子,或许比解剖尸体有趣多了。
至少,这里的“尸体”,还会喘气儿,还会演戏呢。
她提笔蘸墨,笔尖落在宣纸上,留下一个娟秀的“女”字。
只是那笔画间,却藏着几分与往日不同的锋芒。
三日后,沈清辞准时将抄好的女诫送到老夫人院里。
老夫人翻看了几页,见字迹工整,虽不如沈清柔的娟秀,却多了几分风骨,不由得点了点头:“看来你这几日确实静了心。”
“孙女知错能改,多谢祖母教诲。”
沈清辞垂首道。
正说着,就见沈清柔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祖母,这是我给您绣的帕子,您看看喜欢吗?”
老夫人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块水绿色的帕子,上面绣着栩栩如生的兰草,针脚细密,确实精致。
“还是柔儿手巧。”
老夫人笑道,“不像你姐姐,除了闯祸什么都不会。”
沈清辞没接话,只是看着沈清柔,忽然道:“妹妹这帕子绣得真好,就是这兰草的叶子,好像有点歪了。”
沈清柔脸色微变,强笑道:“姐姐说笑了,我绣了好几遍呢,怎么会歪?”
“哦,可能是我看错了。”
沈清辞微微一笑,“对了,妹妹,前几日你说在赏花宴上看到我推了侧妃,可我问了当时在场的几位小姐,她们都说没看见呢。”
沈清柔的脸瞬间白了,捏着帕子的手微微颤抖:“我……我只是听别人说的……听谁说的?”
沈清辞步步紧逼,“是三皇子侧妃身边的丫鬟吗?
还是……够了!”
老夫人打断她,“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
后天就是太后寿宴,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别出什么岔子!”
沈清辞乖巧地应了声“是”,心里却清楚,沈清柔肯定和三皇子侧妃那边有勾结。
她看向沈清柔,见她低着头,耳根却红了,不由得勾了勾唇角。
寿宴那天,侯府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宫。
沈清辞穿着一身石榴红的襦裙,头上簪着点翠步摇,既明艳又不失端庄。
沈清柔则穿了件月白色的衣裙,看着清雅脱俗,只是看向沈清辞的眼神,多了几分怨怼。
到了太后的慈安宫,各路命妇小姐早己到齐。
沈清辞一眼就看到了三皇子侧妃,她正和几位夫人们说笑,看到沈清辞时,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沈清辞没理她,径首走到太后跟前,献上《飞天图》:“孙女沈清辞,恭祝太后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是孙女偶然得到的《飞天图》仿品,愿娘娘喜欢。”
太后接过画卷,展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好!
好!
这仿品竟有九成像!
哀家找了这画的仿品多年,没想到今日竟得偿所愿!
好孩子,你有心了。”
沈清辞屈膝行礼:“能博娘娘一笑,是孙女的荣幸。”
太后越看越喜欢,拉着沈清辞的手不放:“你这孩子,看着就讨喜。
以前怎么没见你这么机灵?”
“以前是孙女不懂事,让娘娘见笑了。”
沈清辞笑得恰到好处。
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顿时让不少人对沈清辞刮目相看。
三皇子侧妃的脸色有些难看,沈清柔更是咬着嘴唇,心里又妒又恨。
宴席上,太后频频给沈清辞赐菜,俨然把她当成了心头好。
沈清辞应付得游刃有余,既不失礼,又不过分张扬。
酒过三巡,忽然有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太后娘娘!
不好了!
御花园的锦鲤池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满堂哗然。
太后脸色一沉:“什么尸体?
是谁?”
“是……是三皇子侧妃身边的大丫鬟,小翠!”
小太监结结巴巴地说。
三皇子侧妃“啊”的一声,晕了过去。
太后一拍桌子:“岂有此理!
光天化日之下,竟在宫里出了人命!
沈毅!”
沈毅连忙起身:“臣在!”
“你即刻带人去查!
务必查出凶手!”
太后沉声道。
“是!”
沈毅领命而去。
沈清辞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小翠?
不就是那日在赏花宴上,第一个跳出来指证原主推人的丫鬟吗?
她的死,会和赏花宴的事有关吗?
“姐姐,你怎么了?”
沈清柔凑过来,声音带着颤抖,“太可怕了……”沈清辞看着她故作害怕的样子,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有点巧罢了。”
她放下酒杯,起身对太后道:“太后娘娘,臣女略通医术,或许能帮上忙。”
太后一愣:“你懂医术?”
“略懂一些,是生母教的。”
沈清辞道。
原主的生母确实懂医术,只是原主没学到多少,这话倒也不算说谎。
太后此刻正心烦意乱,闻言便道:“也好,你就随沈毅一起去看看吧。”
沈清辞跟着沈毅来到御花园的锦鲤池。
小翠的尸体己经被捞了上来,躺在岸边的草地上,身上还湿漉漉的,双目圆睁,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
沈毅皱着眉,对仵作道:“查清楚了吗?
是怎么死的?”
仵作拱手道:“回侯爷,初步看像是溺水身亡,但具体还得细看。”
沈清辞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翻看小翠的眼皮,又检查了她的口鼻和手指。
她的手指缝里没有泥沙,不像是在水里挣扎过;口鼻里虽然有水,但没有水草之类的杂物;颈部有淡淡的勒痕,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不是溺水身亡的。”
沈清辞站起身,肯定地说,“她是被人勒死后,再扔进池子里的。”
仵作一惊:“不可能!
她明明有溺水的症状!”
“那是死后被扔进水里造成的。”
沈清辞道,“你看她的颈部,有勒痕;手指缝里很干净,没有挣扎的痕迹;而且她的瞳孔放大程度,也不符合溺水身亡的特征。”
她的语气条理清晰,眼神笃定,让沈毅和仵作都不由得愣住了。
这还是那个娇蛮任性的大小姐吗?
沈毅回过神,沉声道:“你确定?”
“确定。”
沈清辞点头,“凶手应该是先勒死了她,再把她扔进池子里,伪装成溺水的样子。”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跑过来:“侯爷,在池边的假山里发现了这个!”
侍卫手里拿着一根细细的麻绳,上面还沾着点水草。
沈清辞眼睛一亮:“这应该就是凶器了。”
她接过麻绳,仔细看了看,发现绳子的一端有个结,结的打法很特别,像是某种特定的手法。
“父亲,”沈清辞看向沈毅,“我想知道,谁最有可能杀小翠?”
沈毅皱眉:“她是侧妃的丫鬟,平日里接触的人不少,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