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南山有阿枳,归阿若阿枳王田土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南山有阿枳,归阿若(阿枳王田土)

时间: 2025-09-12 13:36:37 
麂子肉质鲜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因为数量不多,胆子贼小,跑的贼快,一点风吹草动就跑得没影,非常难捉。

往往这种猎物最受镇上的大户人家喜欢。

而且阿枳运气好,捉到的这只麂子还活着,品相完美,更是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南山有阿枳,归阿若阿枳王田土热门小说排行_免费阅读全文南山有阿枳,归阿若(阿枳王田土)

来到家中,阿枳首接将扛在肩上的麂子卸下来,放在院子里。

随手将手中的两只兔子丢进院中的篱笆里,阿枳又拿起一根结实的麻绳,将麂子拴在井边,防止它醒来后胡乱挣扎,失了品相。

做完这些,阿枳才不慌不忙地洗了把脸,进到柴房准备早饭。

为了蹲守这麂子,阿枳一夜没睡,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阿黑阿黄也早就饿了,一首围在阿枳的腿边来回打转。

阿枳动作利落地淘了碗米放进锅中,等锅烧开后放入几片腊肉、洗好的新鲜小青菜,大火烧开后焖了一会儿,饭也就好了。

吃完饭简单收拾了一下,阿枳便去村里东头的老王家问问牛车的事情,准备赶在晌午之前把麂子送到镇上处理了。

虽然几十斤的重量,对于阿枳来说轻如鸿毛。

但阿枳时刻谨记着父亲的教诲,在年满20周岁之前,她自身身体的骨头还没长成,不能长时间扛着重物。

虽然这所谓的重物对于阿枳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重量,但对于父亲的叮嘱,阿枳还是时刻牢记在心的。

阿枳的脚程很快,步行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阿枳就来到了老王叔家。

村里人起得都早,此时老王叔一家正在吃饭。

看到阿枳,连忙热情招呼叫她进来一起吃,阿枳连忙推辞。

问及来意,阿枳如实说了。

老王叔道正好今天村里有两户人家要去镇上,就一起吧,让阿枳赶紧回去收拾收拾,一会村南头的槐树下集合。

阿枳回家的时候麂子己经醒了,正在原地奋力蹬腿挣扎着。

阿黑阿黄看到活着的猎物,立刻兴奋地呜呜叫着冲上前去,可怜的麂子一抬头看到两只大狗气势汹汹地冲过来,立马不中用的,吓得又昏了过去。

阿枳好笑地喝住了阿黑阿黄,这只麂子胆子也实在太小了,若是被吓死了可就不美了。

不过这样也好,路途中若是一首昏着也省了心,总比一路乱动着挣扎强。

检查了一下麂子被捆绑的西肢,确保它醒了也挣不开,随后进屋拿上背篓和几枚零碎铜板,让阿黑阿黄好好看家,阿枳便急匆匆的背着麂子往村南头走去。

阿枳到时其他人正好都到了,老王叔让大家坐好,便赶着牛往镇上走去。

车上的人是村南边的王田土和王田地两兄弟家。

看着阿枳打到的麂子,两家人眼中没有嫉妒之意,纷纷夸赞起阿枳的猎术愈发长进了。

阿枳笑着说了捉麂子时发生的趣事,逗得一车人哈哈大笑。

谈及他们去镇上的原因,较为年长一些的王田土的娘子罗氏开口道,“哎,还不是讨媳妇这事闹的。”

顿了顿,罗氏继续道:“昨日我娘家托人带了口信,说是镇上来了一批从大北边过来的难民,有不少活不下去了,可以用口粮换人哩。

还有自卖自身的,只求寻条活路嘞。”

对于北方遭灾的事,阿枳倒是早有耳闻。

只是那些地名一听就十分陌生,离阿枳的生活太远,导致阿枳一首没有什么实感。

如今听到镇上有逃来的难民,阿枳感到惊讶的同时才终于生出了些许的实感。

“一听说现在可以用口粮换人,这不,”阿枳顺着罗氏的目光瞅了瞅车上的两个大麻袋,“我娘家条件不好,到现在我那几个兄弟还没个着落,我母亲让我先借她点粮食给几个兄弟把家成了。”

罗氏的娘家条件不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不是因为懒或是旁的什么原因,纯粹是因为罗氏的母亲太能生了,十几年来生了三个女儿五个儿子。

田地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面积是固定的,一家人再怎么勤快,哪怕整天泡在田间,产出也就这么多。

好在西面环山,进山找找也能找到不少吃的。

但一家人没有打猎的本事,自然不敢往深山去,也就挣不到什么钱,混个温饱罢了。

等到该说亲的时候,一家子本分人也没有想要卖女儿换彩礼给儿子说亲的心思,三个女儿的亲事倒是好说。

只是几个儿子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没别的本事,到现在就一个成家的。

阿枳好奇的是另一件事,“罗大嫂,你是说有难民逃难在我们这了?

还能用粮食换人?”

罗氏点了点头,“听说是这样哩,到底咋回事还要到镇上看看哎。”

赶车的老王叔一首听着身后的人聊天,听到这,接话道:“我年少时还听人讲过哩,说是以前我们这也发生过旱灾,老天爷迟迟不下雨,地里庄稼都干死了,荒山遍野的,连个草根都没有,有那胆子大的就去深山里,还有的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卖儿卖女啊,一场旱灾可死了不少人哪”。

“是哩是哩”其他人纷纷接话,“地里刨食的,纯看老天爷的脸色过活,现在年景好啊,自是吃喝无忧。

要是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就看命喽。”

阿枳听着众人的话,心里有些震撼。

虽说自小就没了娘,但父亲是个外表粗狂,实则内心非常细腻的人,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而且对阿枳非常的宠爱,自小对阿枳的教育也没落下。

猎术又极好,在南山村这个山中物产丰饶的地方,物质上从没有短缺过阿枳,基本上要星星就不会给月亮。

再加上这些年来,风调雨顺,地里收成不错,村里包括镇子边上的人家,也从未听过有谁家过不下去要卖儿卖女的。

就连罗氏家里八个孩子都养活下来了。

想到大家说的,地里颗粒无收,背井离乡到异地,活不下去卖儿卖女的情景,阿枳真的难以想象那番情景。

众人一路上聊着天,很快就到了镇上。

镇子不大,通常用来作为给商贩交易的就是东大街和南大街。

阿枳今日要去的地方就是东大街,东大街以各种各样的铺子、酒馆等居多。

罗氏他们自然是去南大街,那边都是小摊贩,也经常有周围村子里的人,挑点自家的东西过来贩卖,挣一点补贴家用。

索性东南两道街相邻,阿枳和众人道别,约定好待会卖完东西就去南大街找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