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昼夜(林墨王克)免费阅读全文_免费完结版小说黎明的昼夜林墨王克
时间: 2025-09-12 15:23:52
作者:人族,女巫,狼人,吸血鬼的世界,主角只想活着保护身边的人。
清晨五点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钻进老巷的青砖缝里。
林墨蹲在巷尾张婶家的报箱前,把最后一叠《江城早报》塞进铁格子,指腹被粗糙的纸边磨出淡红的印子。
他首起身捶了捶发酸的腰,巷口那只挂了二十年的铜钟刚敲过五下,豆浆摊的梆子声“梆梆”响着,混着远处环卫车的嗡鸣,织成老巷的晨曲。
清脆的喊声撞碎了晨雾。
林墨回头,就见林羽背着画板朝他跑过来,白色帆布鞋踩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裙摆沾了点草屑和淡紫色的花瓣。
十七岁的少女跑到近前就踮起脚,把一个蓝布包着的小盒子塞给他:“给你的,生日回礼。”
林墨解开布包,里面躺着一支银灰色钢笔,笔帽上刻着极小的“墨”字——是他上次在文具店多看了两眼却没舍得买的那款。
“你兼职画插画的钱?”
他捏着冰凉的金属笔身,喉结动了动。
父母走后,林羽就再没要过零花钱,总是偷偷攒钱给他买些实用的东西。
“不然呢?”
林羽吐吐舌头,马尾辫扫过他手腕,“你写小说的钢笔都漏墨了,上次给我改作文还蹭了一手黑。
对了,王克哥说今晚来家里吃火锅,他说给我准备了十八岁生日惊喜!”
提到王克,林墨无奈地笑了。
那个打小一起爬树掏鸟窝的发小,如今长到一米八五,性子还是像个精力过剩的太阳。
三年前父母在高速上出了车祸,留下这套老房子和不多的抚恤金,是王克天天往他家跑,嘴上喊着“蹭饭”,却总拎着米面油盐,把林羽当亲妹妹护着。
“知道了,买了你爱吃的肥牛卷和虾滑。”
林墨把钢笔揣进衬衫内袋,接过她的画板,“又去河边写生了?”
“嗯!”
林羽眼睛亮起来,翻开画板——纸上是紫烨山的倒影,河水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影朦胧。
“同学说那里的日出是全市最美的,下周六我生日,我们去爬山看日出好不好?”
紫烨山。
林墨的脚步顿了顿。
那座蹲在城市西北郊的山从来不是旅游胜地,老人们说山里有“夜走影”,驴友论坛里偶尔能刷到“看到黑影闪过”的帖子,最玄乎的是说山顶埋着远古神祇,夜里能听到锁链拖动的声音。
更让他在意的是,上周送报纸时,林业站的老李还特意叮嘱他“夜里别往紫烨山方向去,最近不太平”。
“路太险,而且没信号。”
他皱眉,“万一出事连求助都难。”
“王克哥说他熟!”
林羽晃着他的胳膊撒娇,“他备了卫星电话,还买了防狼喷雾和急救包。
我都十八岁了,就想跟你们一起看次日出……好不好嘛哥?”
看着妹妹眼里的光,林墨终究没狠下心。
父母走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林羽活得像个普通女孩,不用对着账单精打细算,不用看邻居同情的眼神。
“行,但得听我的——全程跟紧,不许单独行动,一旦觉得不对劲就立刻下山。”
“耶!”
林羽立刻掏出手机给王克发消息,指尖飞快地敲着屏幕。
林墨看着她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却莫名揪了一下——刚才接画板时,他好像看到林羽手腕上有道淡红色的印子,问起时她只说是“被树枝勾的”,但那痕迹太规整,更像被什么东西勒过。
傍晚六点,王克准时踹开了老房子的木门。
他拎着个比人还高的蛋糕盒,肩上挎着三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进门就嚷嚷:“墨哥!
小羽!
装备全齐了——防水睡袋、多功能工兵铲、高续航头灯,还有这个!”
他从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黑色设备,“卫星电话,山里也能打通!”
林羽凑过去扒拉登山包,眼睛亮晶晶的:“王克哥你太靠谱了!”
“那必须的!”
王克拍着胸脯,突然压低声音凑到林墨耳边,“我爸昨天跟我说,紫烨山后山发现了几只被啃得只剩骨头的野兔,伤口很整齐,不像是野狗干的。
咱们明天只走主路,看完日出就撤。”
林墨点点头,心里的不安稍缓。
至少王克和他一样谨慎,不是一时冲动。
火锅冒着热气,肥牛卷在红油锅里翻着滚。
林羽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事——美术老师夸她的画有灵气,同桌偷偷传纸条被班主任抓包;王克插科打诨,模仿班主任的口头禅“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逗得林羽首笑。
林墨看着氤氲的热气里两张年轻的脸,端起杯子喝了口啤酒,把最后一丝犹豫压了下去。
周六凌晨三点,巷子里静得只剩路灯的嗡鸣。
王克开着他那辆二手越野车,车座上堆着零食和水,副驾驶的脚垫上放着林羽的画板。
“坐稳了!”
他踩下油门,车子驶离老巷,朝着西北郊的方向开去。
林羽靠在副驾驶上,抱着抱枕哼着歌,偶尔扒着窗户看外面的夜景——路灯连成一串昏黄的光,掠过成片的农田和树林。
林墨坐在后座,摸了摸内袋里的钢笔,又攥了攥口袋里的折叠刀——那是父亲留下的,平时用来削水果,此刻却让他多了点底气。
“你们知道紫烨山的传说吗?”
林羽突然转头,“我查了,说以前有个叫紫烨的神,为了挡洪水化成了山,所以山顶的烨树都是紫色的!”
“我爷爷还说山里有‘活死人’呢。”
王克踩了踩油门,“不过他就是爱编瞎话骗我,当故事听听就行。”
林墨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
车子驶进紫烨山的盘山公路时,手机果然没了信号,导航也变成了一片空白。
“把卫星电话收好,别丢了。”
他提醒道。
“放心,揣在内兜里呢!”
王克拍了拍胸口。
车子在山脚下的简陋停车场停下时,凌晨西点半。
山风裹着寒气吹过来,林墨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林羽肩上。
“穿好,山顶风更大。”
他打开后备箱,三人各自背上登山包,王克还特意给每人戴了头灯——“主路有指示牌,但还是亮着保险点。”
三人沿着主路往上走,路面是水泥铺的,比想象中好走。
王克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确认两人跟上;林墨走在最后,目光扫过两旁的树林——太静了,连虫鸣都没有,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他攥紧了口袋里的折叠刀,又看了看林羽,她的脸色有些发白,手指紧紧抓着登山包的背带。
“哥,你听!”
林羽突然停下,声音发颤,“好像有脚步声。”
林墨立刻按住她的肩膀,示意她蹲下,同时朝王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三人蹲在路边的灌木丛后,屏住呼吸——果然,身后不远处传来“踏踏”的脚步声,很轻,却很有节奏,不像是游客的拖沓步伐。
王克慢慢摸出手机,调成静音,借着屏幕光看了眼时间:“才西点五十,这么早来爬山的?”
林墨摇摇头,指了指前方——主路尽头就是山顶观景台,那里隐约有灯光亮着。
“先上去再说,躲在这里不是办法。”
三人猫着腰,顺着路边的斜坡往上挪,尽量避开主路。
又走了十几分钟,眼前突然开阔起来——山顶到了。
观景台是用水泥砌的,边缘围着半人高的护栏,西个角各装着一盏太阳能感应灯,发出昏黄的光。
平台中央长着一棵巨大的烨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枝叶遮天蔽日。
“先躲到树后面。”
林墨压低声音,带着两人绕到烨树后,借着树干挡住身形。
王克扒着树干往外看,眉头皱了起来:“观景台有人。”
清晨五点的风裹着栀子花的甜香,钻进老巷的青砖缝里。
林墨蹲在巷尾张婶家的报箱前,把最后一叠《江城早报》塞进铁格子,指腹被粗糙的纸边磨出淡红的印子。
他首起身捶了捶发酸的腰,巷口那只挂了二十年的铜钟刚敲过五下,豆浆摊的梆子声“梆梆”响着,混着远处环卫车的嗡鸣,织成老巷的晨曲。
清脆的喊声撞碎了晨雾。
林墨回头,就见林羽背着画板朝他跑过来,白色帆布鞋踩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裙摆沾了点草屑和淡紫色的花瓣。
十七岁的少女跑到近前就踮起脚,把一个蓝布包着的小盒子塞给他:“给你的,生日回礼。”
林墨解开布包,里面躺着一支银灰色钢笔,笔帽上刻着极小的“墨”字——是他上次在文具店多看了两眼却没舍得买的那款。
“你兼职画插画的钱?”
他捏着冰凉的金属笔身,喉结动了动。
父母走后,林羽就再没要过零花钱,总是偷偷攒钱给他买些实用的东西。
“不然呢?”
林羽吐吐舌头,马尾辫扫过他手腕,“你写小说的钢笔都漏墨了,上次给我改作文还蹭了一手黑。
对了,王克哥说今晚来家里吃火锅,他说给我准备了十八岁生日惊喜!”
提到王克,林墨无奈地笑了。
那个打小一起爬树掏鸟窝的发小,如今长到一米八五,性子还是像个精力过剩的太阳。
三年前父母在高速上出了车祸,留下这套老房子和不多的抚恤金,是王克天天往他家跑,嘴上喊着“蹭饭”,却总拎着米面油盐,把林羽当亲妹妹护着。
“知道了,买了你爱吃的肥牛卷和虾滑。”
林墨把钢笔揣进衬衫内袋,接过她的画板,“又去河边写生了?”
“嗯!”
林羽眼睛亮起来,翻开画板——纸上是紫烨山的倒影,河水泛着粼粼波光,远处的山影朦胧。
“同学说那里的日出是全市最美的,下周六我生日,我们去爬山看日出好不好?”
紫烨山。
林墨的脚步顿了顿。
那座蹲在城市西北郊的山从来不是旅游胜地,老人们说山里有“夜走影”,驴友论坛里偶尔能刷到“看到黑影闪过”的帖子,最玄乎的是说山顶埋着远古神祇,夜里能听到锁链拖动的声音。
更让他在意的是,上周送报纸时,林业站的老李还特意叮嘱他“夜里别往紫烨山方向去,最近不太平”。
“路太险,而且没信号。”
他皱眉,“万一出事连求助都难。”
“王克哥说他熟!”
林羽晃着他的胳膊撒娇,“他备了卫星电话,还买了防狼喷雾和急救包。
我都十八岁了,就想跟你们一起看次日出……好不好嘛哥?”
看着妹妹眼里的光,林墨终究没狠下心。
父母走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林羽活得像个普通女孩,不用对着账单精打细算,不用看邻居同情的眼神。
“行,但得听我的——全程跟紧,不许单独行动,一旦觉得不对劲就立刻下山。”
“耶!”
林羽立刻掏出手机给王克发消息,指尖飞快地敲着屏幕。
林墨看着她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却莫名揪了一下——刚才接画板时,他好像看到林羽手腕上有道淡红色的印子,问起时她只说是“被树枝勾的”,但那痕迹太规整,更像被什么东西勒过。
傍晚六点,王克准时踹开了老房子的木门。
他拎着个比人还高的蛋糕盒,肩上挎着三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进门就嚷嚷:“墨哥!
小羽!
装备全齐了——防水睡袋、多功能工兵铲、高续航头灯,还有这个!”
他从包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黑色设备,“卫星电话,山里也能打通!”
林羽凑过去扒拉登山包,眼睛亮晶晶的:“王克哥你太靠谱了!”
“那必须的!”
王克拍着胸脯,突然压低声音凑到林墨耳边,“我爸昨天跟我说,紫烨山后山发现了几只被啃得只剩骨头的野兔,伤口很整齐,不像是野狗干的。
咱们明天只走主路,看完日出就撤。”
林墨点点头,心里的不安稍缓。
至少王克和他一样谨慎,不是一时冲动。
火锅冒着热气,肥牛卷在红油锅里翻着滚。
林羽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事——美术老师夸她的画有灵气,同桌偷偷传纸条被班主任抓包;王克插科打诨,模仿班主任的口头禅“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逗得林羽首笑。
林墨看着氤氲的热气里两张年轻的脸,端起杯子喝了口啤酒,把最后一丝犹豫压了下去。
周六凌晨三点,巷子里静得只剩路灯的嗡鸣。
王克开着他那辆二手越野车,车座上堆着零食和水,副驾驶的脚垫上放着林羽的画板。
“坐稳了!”
他踩下油门,车子驶离老巷,朝着西北郊的方向开去。
林羽靠在副驾驶上,抱着抱枕哼着歌,偶尔扒着窗户看外面的夜景——路灯连成一串昏黄的光,掠过成片的农田和树林。
林墨坐在后座,摸了摸内袋里的钢笔,又攥了攥口袋里的折叠刀——那是父亲留下的,平时用来削水果,此刻却让他多了点底气。
“你们知道紫烨山的传说吗?”
林羽突然转头,“我查了,说以前有个叫紫烨的神,为了挡洪水化成了山,所以山顶的烨树都是紫色的!”
“我爷爷还说山里有‘活死人’呢。”
王克踩了踩油门,“不过他就是爱编瞎话骗我,当故事听听就行。”
林墨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
车子驶进紫烨山的盘山公路时,手机果然没了信号,导航也变成了一片空白。
“把卫星电话收好,别丢了。”
他提醒道。
“放心,揣在内兜里呢!”
王克拍了拍胸口。
车子在山脚下的简陋停车场停下时,凌晨西点半。
山风裹着寒气吹过来,林墨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林羽肩上。
“穿好,山顶风更大。”
他打开后备箱,三人各自背上登山包,王克还特意给每人戴了头灯——“主路有指示牌,但还是亮着保险点。”
三人沿着主路往上走,路面是水泥铺的,比想象中好走。
王克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回头确认两人跟上;林墨走在最后,目光扫过两旁的树林——太静了,连虫鸣都没有,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他攥紧了口袋里的折叠刀,又看了看林羽,她的脸色有些发白,手指紧紧抓着登山包的背带。
“哥,你听!”
林羽突然停下,声音发颤,“好像有脚步声。”
林墨立刻按住她的肩膀,示意她蹲下,同时朝王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三人蹲在路边的灌木丛后,屏住呼吸——果然,身后不远处传来“踏踏”的脚步声,很轻,却很有节奏,不像是游客的拖沓步伐。
王克慢慢摸出手机,调成静音,借着屏幕光看了眼时间:“才西点五十,这么早来爬山的?”
林墨摇摇头,指了指前方——主路尽头就是山顶观景台,那里隐约有灯光亮着。
“先上去再说,躲在这里不是办法。”
三人猫着腰,顺着路边的斜坡往上挪,尽量避开主路。
又走了十几分钟,眼前突然开阔起来——山顶到了。
观景台是用水泥砌的,边缘围着半人高的护栏,西个角各装着一盏太阳能感应灯,发出昏黄的光。
平台中央长着一棵巨大的烨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枝叶遮天蔽日。
“先躲到树后面。”
林墨压低声音,带着两人绕到烨树后,借着树干挡住身形。
王克扒着树干往外看,眉头皱了起来:“观景台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