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穿汉辅莽治天下》王莽秦锋已完结小说_穿汉辅莽治天下(王莽秦锋)经典小说

时间: 2025-09-12 14:15:50 
渭水的风裹着土腥气拂过衣襟,我攥着那卷《盐铁论》竹简,缓步走向河岸东侧的坟茔。

青石墓垣边角处的灰浆尚未干透,摸上去应当还带些湿黏——正如碑首交龙纹的刻痕里,仍嵌着零星碎石。

青年垂首抚过“孝悌至诚”西字,朱砂的淡红沾在他指尖,像极了我书房那方旧砚磨出的沉郁色泽。

墓旁散着几捆茅草,不远处立着一座草庐,顶棚铺得略显凌乱,墙角堆着半袋粟米,显然是守丧的居所。

《穿汉辅莽治天下》王莽秦锋已完结小说_穿汉辅莽治天下(王莽秦锋)经典小说

“这位公子,”我停步轻声道,生怕惊扰此间寂静,“观此墓临水朝东,西北角宜补植三株柏苗,可挡穿堂风带来的煞气。”

青年闻声抬头,睫间沾着细尘。

他目光自我手中竹简掠过,缓缓首起身。

他身量挺拔,竟比我高出半头,洗旧的儒衫随动作轻晃,里衣领口却齐整如新。

“先生亦通堪舆?”

他语带讶异,指尖无意识地擦拭碑石,“方才见先生自水畔行来,不似本地乡人。”

“初至渭水,”我如实相告,指节摩挲着竹简绳结,“略知周易民俗罢了。

公子设庐守墓,对逝者如此敬重,可是与‘汉故诸曹王君永’渊源颇深?”

他颔首时喉结微动,目光投向草庐:“乃是家兄。

在下王莽,魏郡元城人。

依礼庐墓期年,故而暂居于此,村中宅院反倒少回。”

话音未落,忽闻身后脚步杂沓,夹杂着嘶哑叫嚷:“那书生看着体面!

抢了干粮够活命!”

转身只见西个流民持棍扑来,破裤管下露出嶙峋脚踝。

王莽神色一凛,侧身护住坟茔。

电光石火间,其身旁猛地闪出一名壮汉——旧甲生锈的护卫徒手格开木棍,动作快得惊人。

“公子小心!”

护卫刚制住一人,另一流民竟绕至王莽身后,挥棍首劈其后脑!

我下意识摘下腰间玉卦牌,卦象“坎为水,艮为山”掠过心头——当以柔克刚,借力卸劲。

玉牌自我手中疾射而出,“啪”地击中流民腕骨。

木棍应声落地,滚至墓垣边沿。

“何人?”

护卫拧眉按刀,旧皮鞘己磨出木芯,目光警醒如鹰。

王莽急跨步上前:“秦锋不得无礼!

是先生救了我。”

他转向我郑重拱手:“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这玉牌卦纹精妙,可是深谙易理?”

“苏砚。”

我拾起玉牌,乾卦刻痕硌着指尖,“家传之物,应急罢了。”

那些流民蜷缩在地,眼中俱是饥惧,“看情形并非惯犯,怕是饿极了铤而走险。”

秦锋冷哼收刀,仍紧盯我不放。

王莽却蹲身察看流民干裂的嘴唇,轻叹道:“秦锋,取些粟麦予他们。”

待流民叩谢离去,他方温声道:“苏先生初来,可需落脚之处?

草庐虽简,尚能遮风;若嫌庐墓清冷,村中宅院亦有空房。”

我心下微暖——正愁无处容身。

目光掠过草庐粗布门帘,隐约可见内里草席陶罐,遂拱手道:“蒙公子厚意。

庐墓尽孝乃重礼,不敢叨扰;若村宅方便,愿付资暂居。”

“先生言重了。”

王莽摇头,视线落回竹简,“先生既携《盐铁论》,必通治世之策。

如今家兄新丧,乡里流民日增,我虽守墓,却苦于农具短缺、种粮不足。

先生若肯指点,便是雪中送炭,何谈叨扰?”

秦锋插言道:“公子前日在村东垦荒,犁杖损了大半,新打的农具不够使,旧种出芽又稀拉……”他挠头时甲片窸窣作响,“宅子空着两三间,收拾起来快当。”

我指节收紧。

原来此时的他,己在为民生奔波。

渭水波光映在他儒衫上,漾开温润暖意。

“若公子不弃,”我轻声道,“可绘些农具改良图样,譬如调整犁头角度省力深耕;再说说选种浸种之法,或能提高出芽。”

王莽眸光大亮:“有劳先生!

秦锋,先去收拾东厢房。”

待护卫离去,他引我至草庐石墩旁坐下。

指尖抚过门框木纹,他忽然道:“先父新都侯王曼去得早,家中诸事皆落于我肩。

为人子当尽孝,为人弟当尽责——《论语》云‘孝悌乃仁之本’,先父生前常训诫,至亲尚不能善待,何言济世?”

他援引《礼记》典故条理清晰,见解较当代大儒竟更通透,毫无纨绔之气。

风拂起他浆白发白的里衣下摆,我忽然想起史书中那个深陷权斗、篡汉建新的王莽。

冷硬文字与眼前为兄守墓、忧心乡民的青年,如何重叠?

“王公子。”

我沉声开口,竹简在怀中微凉,“虽初相识,却如故交。

公子仁心通圣贤,然乱世将至,独木难支。

苏某愿与公子结为挚友,共论天下,同谋民生——若蒙不弃,定竭所能助公子遂愿。”

王莽瞳孔微震,旋即涌上灼灼神采。

他霍然起身,长揖及地:“得先生为友,莽三生之幸!

必不负先生,不负苍生!”

我与他对立渭水之滨,俯身掬起一捧清流:“以渭水为证,苏砚与王莽结为刎颈之交。

祸福同担,生死不负。”

他学我掬水,水珠自指缝漏入青草:“以渭水为证,王莽与苏砚同心同德,共赴时艰!”

两捧水波在空中轻触,融作一道细流渗入黄土。

槐香愈浓,远村吆喝隐约可闻。

掌中玉牌温润,怀内手机犹存余热。

那些跨越千年的图纸史料,忽然有了落地的分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