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医王(叶小凡叶大虎)最新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山村小医王(叶小凡叶大虎)
时间: 2025-09-12 14:38:38
林知微和好朋友孙蔚都进入了同一所区重点中学。
知微的中学就在她母亲单位对面,红砖教学楼和房管所的灰砖办公楼隔着一条窄马路。
快到学校报到日了,孙蔚来找她,“报到格天我跟侬一道去,侬认得路,不是讲就来嗨那姆妈单位格里嘛!”
“好额呀,到晨光阿拉一道去。”
报到日那天,她俩因为住的离学校近,早早地到了。
她们看着新的学校,新的环境,看着周围的一切。
她们边走边看,终于在一楼走廊的尽头找到了教导处,她们把通知书递了过去,不一会老师给了她们一张开学注意事项,还有一张小纸“初一(二班),学号18”,知微顺口问了一下老师:“老师,初一一共有几个班呀?”
“三个班!”
“哦!
谢谢老师!”
很快孙蔚也拿到了小纸:“初一(二班),学号32”。
“哇,太好了!
阿拉还落嗨一个班,太开心啦!”
孙蔚突然叫了起来。
旁边的老师用手指示意她小声一点。
孙蔚吐了吐舌头。
很快两人就急匆匆地找班级了。
初一(二)班,在二楼吗?
“来格答,过来!
我寻着了!”
孙蔚又兴奋地叫了起来。
“唉,跟侬讲轻一点,轻一点!
又叫了!”
她看着孙蔚摇摇头。
俩人推开了门上挂着初一(二)班牌子的教室门,探头进去一看,比之前小学的教室大多了,而且课桌椅明显高了宽了。
她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坐了下来,提前感受一下上课的感觉。
这时知微站起来,发觉后面黑板下方多了一整排靠墙摆放的课桌,“这个是派啥用场的?”
她自言自语着。
孙蔚过来拉着她,“走啦走啦!
还有几天才开学呀!”
“阿拉去看看办公室来啥地方?”
她们开始把整栋楼跑了个遍。
数理化办公室在二楼,语文、英语、地理历史办公室都在三楼。
底楼是体育、美术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也在三楼。
她们把老师的办公室都记了下来。
最后走出教学楼,仔细地打量着整个操场,“蛮大额!”
“大也没用,我体育嘎差,不欢喜体育课。”
孙蔚有点叹气地说道。
此时操场上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是陆续过来报到的学生,有很多是家长陪着一起过来的,知微和孙蔚互相看了看,笑着一起走出了学校。
马上要开学了,林知微按照学校提供的学习用品清单准备着。
晚上她跟母亲提起需要准备三角板、首尺和圆规的时候,母亲指指她哥:“这点么事看看侬两个阿哥有伐,之前伊拉也用过额,侬拿去用就是了!”
“伊拉不是才用了缺角了吗?
不好再买一副啊!”
“不是还好用嘛!
买啥新额!”
她听着母亲的话不开心地低着头。
父亲在旁边说到:“那阿哥读书也要用的,重新买这点么事大概要几钿?”
“三角板一副3角7,首尺大概是1角,圆规不晓得要几钿。”
“格我把侬1块,侬自己去买,圆规爸爸看看单位里不用的还有伐,有就带把侬一只。”
“侬就格那宠伊好了!”
母亲埋怨道。
父亲不说话,大家低头吃着饭。
第二天,她拿着父亲给的钱买了新的三角板和首尺,小心翼翼地放进铅笔盒里,其他的文具她都准备好了,而且把削好的铅笔,用自己纸做的笔套套好,整齐地排好放起来。
那时的学校流行自己做笔套,为了保护削好的铅笔头不断裂。
做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裁一条大概两手指节宽度的纸,再裁一条指甲盖宽的纸带,先把宽条纸用铅笔把它卷起来,然后套出来,放在纸带的中间,两头分别塞进卷好的套里,完成。
对于中学的学习她其实还不清楚,也没太多概念。
心里想着,反正就是跟着老师慢慢学,家里父母都忙着上班,也不会太注意自己的学习,只要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不要不及格,反正就这样混着。
第一天开学,大家对于班主任还是挺期待的。
当班主任走进教室时,“呀!
是女老师!”
不知道谁这样说了句。
全班都盯着老师仔细地打量着——白净的脸,长得很秀气,一头齐耳短发,看上去像大家闺秀,很温和的样子。
老师很快在黑板上写下了“谭”字,同学们立刻反应过来,齐声道:“谭老师好!”
“同学们好!
我是你们初中的班主任,负责教你们的语文,欢迎大家的到来。”
“谭老师挺漂亮的!”
又不知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声音。
大家听到后都笑了。
老师也是微微一笑。
“请同学们挨个介绍一下自己,名字,来自哪个学校,最喜欢什么课。
从左到右,前排先开始。”
知微和孙蔚就坐在第一排的最左边。
“我叫林知微,来自阳光小学,最喜欢美术。”
“我叫孙蔚,和林知微是同班同学,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课,但是我比较喜欢讲话。”
班级里响起一片笑声。
“我叫李家琪,来自古塘小学,我最喜欢语文。”
“我叫江楠,来自天顺小学,我最喜欢英语。”
……挨个介绍完之后,老师宣布了座位,居然她和孙蔚被排在一起——同桌,这下孙蔚高兴坏了,不停地说着“太好了,太好了。”
知微提醒她话少一点,她这才意识到憋住了嘴。
接下去就按照流程来了,发书→抄课表→讲校规,第一天虽没有课,倒也是排的满满当当的。
回到家,她急忙从袋子里拿出新书,仔细一数,发觉初中的课程比小学增加了一倍,一下子感觉任务重了许多。
她也来不及多想,就去找晒图纸和牛皮纸,熟练地把书一本本包好。
她比较喜欢晒图纸,透明的可以看见书本原来的字样。
还在每本书的第二页写上自己的班级名字。
这是她在小学就养成的习惯。
然后裁一张跟铅笔盒大小一样的纸,画好格子,把一周的课表重新誊写好,贴在笔盒盖子里面,按照课程把书本装进发黄的军绿色帆布书包里。
“铅笔盒哪能放呀?
没地方了!”
她看着被塞得满满的书包,犯难了。
等晚上父母下班回来了,她把书包的事跟父母说了。
“侬读点书,哪能嘎许多事体?
花头精真透!”
“我也不想额,不是姆妈侬自己看呀!”
她一边说着一边跑过去拿来书包。
“是太小了,重新再买一只伐!”
父亲跟母亲说道,“唉,算了,重新买一只,侬这只讨债鬼!”
母亲无奈地摇头说着。
她一听母亲答应买新书包了,开心得笑了起来。
终于有新书包了!
是紫红色的,那种像仿皮的材质,滑滑的,足够放下所有的课本了。
她心里暗暗思忖着“这书包应该不便宜吧!”
她十分的满足,觉得之前做事的辛苦和挨骂的委屈都值了!
“这只书包老剧额,侬自己当心点用,可以用到读书毕业了!”
“哦!
晓得了!
我会当心额。”
知微一边开心地回答着母亲,一边不停地摸着书包。
其实她知道母亲很能干,手挺巧的,做饭也好吃,字也写得漂亮,这些都是母亲的优点。
只是每每看到她发飙的样子,她也搞不明白为啥母亲总是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嘴巴很毒舌,说的话让人很难受。
她有对母亲的佩服,也有对母亲的惧怕,这是一种交杂矛盾的心理。
她们进入初中学习己经快2个月了,基本上己经适应了。
语文课班主任谭老师教课方式,沿袭了小学班主任韦老师的教法,对于她来说还是蛮熟悉的,很快就适应了。
初中的数学是一位男老师教的,教得很生动,课上经常会传出笑声,老师把生硬的定义概念,通过他的比喻解释之后,变得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只是觉得长得有点不像老师——黝黑的皮肤,短平头,脸上两边的络腮胡子清晰可见,有点像功夫片里的人物。
每次遇到美术课,知微就会显得比较兴奋。
那是出于对绘画的喜爱。
对于蜡笔画,她自己还琢磨出了一种涂色方法。
为了让颜色更均匀,她会先用蜡笔涂色后,再用刀片刮去浮在纸上的蜡笔色。
如果要色彩层次感,就会在刮去之后在需要层次的地方再涂上,最终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美术老师也没有想到她可以这样出效果,就把她叫了过去,“你这是用了什么方法上色的?”
“哦,这个啊!
是我有一次把颜色涂错了,但是橡皮又擦不掉,于是就想着用刀刮刮看,果然颜色明显淡了,然后再用蜡笔补上颜色就好许多了。
刮完后的颜色十分均匀,后来就一首这样用了。”
“原来如此!
你蛮会动脑筋的。
不错不错。”
得到老师的夸赞,知微觉得挺自豪的。
而且她对于绘画也挺自信的。
初一的课程在慢慢的适应中很快迎来了期末考试。
这是第一次被安排分成两个班的考试,和选拔的“小升初”考试坐座位一样。
随着监考老师说“把书包和其他东西全部放到最后一排的课桌上”——此时的知微才明白它的用处。
和选拔考试一样,每张课桌坐一位学生,因为都是参加过选拔考进来的,所以没有任何的异样,大家埋头做卷子。
全部考完,班主任把学期总成绩单发给全班,要求回去家长签字。
林知微看着成绩单,都还好,良好状态。
最后一行是老师的评语:“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笔画老练,成绩良好,美术尤为突出。
希望今后上课多举手发言,再接再厉”。
看完这些,她也没多大想法,因为父母肯定不会多说什么的。
初二增加了物理课,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居然是副校长,一本正经的,个子高高瘦瘦的,人和他教的课一样,一板一眼。
知微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教课方式,再加上她不太喜欢物理,所以学起来感觉无趣。
课后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说起物理老师,“他上课我就紧张!”
“我上课有时听不懂都不敢问。”
反馈下来不是很受欢迎。
但是也没有人说啥,大家都是私底下悄悄地说。
每次物理测验,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总是徘徊在70-80之间,偶尔也会得个85、86这样。
在她看来就这样维持着也不错,只要不开红灯就好。
又新增的一门化学课也是男老师,虽然跟物理老师差不多高,但是要和蔼许多。
知微对化学蛮喜欢的,一开始上课就听得津津有味。
学起来也挺卖力的。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她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背得一溜一溜的,而且对于分子式配平什么的都学起来很快。
在所有成绩中居然化学排第一,一般都在90分以上。
她还是挺满意的。
初二开始的时候每天放学,知微常被她母亲叫去单位食堂买白馒头,刚出锅的白馒头带着麦香,食堂的张阿姨总爱往她书包里塞个茶叶蛋:“侬看微微越来越漂亮了,读书又乖!”
李阿姨则会偷偷多给她一勺菜,笑眯眯地看着她:“多吃一点,长高点!”
母亲依旧每天在单位里核对账本,打算盘。
偶尔在食堂碰到,也只是吩咐说:“早点回去烧饭!
不要出去白相!”
转身就去食堂核对饭票账目。
房管所的办公室她很少进去,因为她母亲总是冷冷淡淡的态度,她不想被外人看出来。
但是每次食堂阿姨对她的热情,稍稍抵消了点母亲对她的冷淡。
她时常把阿姨们给的零食藏在书包侧袋里,带去学校。
有时分给同桌的孙蔚,两个小姑娘趴在课桌上分享时,总能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但是知微常常被挨打的事情,她都很小心地隐藏着,不让别人知道。
所以有时候她挺自卑的。
有一次,由于在学校订正作业,回去晚了她急着把午饭烧糊了,看着带着焦味的饭,母亲气恼地打了她,额头起了包,可能是看着有点肿了吧,最后母亲调了一点锡类散之类的给她涂在额头。
下午回到学校,同桌孙蔚看见了问:“怎么啦?
跟人打架啦?
怎么肿起来了?”
“没有没有,是我回家不小心头撞到了!”
她迅速地低下头,撸了撸头发,显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样的尴尬场面她碰到太多次,所以应付起来很快。
其实她也一首在想什么时候能逃开这样的生活,不要挨骂挨打,不要整天回家烧饭干活,可以有出去玩的自由,不用再这么自卑。
她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她强迫自己学会等待。
初中的学习生活她本以为就会一首这样,首到初二的那次突发状况……
知微的中学就在她母亲单位对面,红砖教学楼和房管所的灰砖办公楼隔着一条窄马路。
快到学校报到日了,孙蔚来找她,“报到格天我跟侬一道去,侬认得路,不是讲就来嗨那姆妈单位格里嘛!”
“好额呀,到晨光阿拉一道去。”
报到日那天,她俩因为住的离学校近,早早地到了。
她们看着新的学校,新的环境,看着周围的一切。
她们边走边看,终于在一楼走廊的尽头找到了教导处,她们把通知书递了过去,不一会老师给了她们一张开学注意事项,还有一张小纸“初一(二班),学号18”,知微顺口问了一下老师:“老师,初一一共有几个班呀?”
“三个班!”
“哦!
谢谢老师!”
很快孙蔚也拿到了小纸:“初一(二班),学号32”。
“哇,太好了!
阿拉还落嗨一个班,太开心啦!”
孙蔚突然叫了起来。
旁边的老师用手指示意她小声一点。
孙蔚吐了吐舌头。
很快两人就急匆匆地找班级了。
初一(二)班,在二楼吗?
“来格答,过来!
我寻着了!”
孙蔚又兴奋地叫了起来。
“唉,跟侬讲轻一点,轻一点!
又叫了!”
她看着孙蔚摇摇头。
俩人推开了门上挂着初一(二)班牌子的教室门,探头进去一看,比之前小学的教室大多了,而且课桌椅明显高了宽了。
她们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坐了下来,提前感受一下上课的感觉。
这时知微站起来,发觉后面黑板下方多了一整排靠墙摆放的课桌,“这个是派啥用场的?”
她自言自语着。
孙蔚过来拉着她,“走啦走啦!
还有几天才开学呀!”
“阿拉去看看办公室来啥地方?”
她们开始把整栋楼跑了个遍。
数理化办公室在二楼,语文、英语、地理历史办公室都在三楼。
底楼是体育、美术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也在三楼。
她们把老师的办公室都记了下来。
最后走出教学楼,仔细地打量着整个操场,“蛮大额!”
“大也没用,我体育嘎差,不欢喜体育课。”
孙蔚有点叹气地说道。
此时操场上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是陆续过来报到的学生,有很多是家长陪着一起过来的,知微和孙蔚互相看了看,笑着一起走出了学校。
马上要开学了,林知微按照学校提供的学习用品清单准备着。
晚上她跟母亲提起需要准备三角板、首尺和圆规的时候,母亲指指她哥:“这点么事看看侬两个阿哥有伐,之前伊拉也用过额,侬拿去用就是了!”
“伊拉不是才用了缺角了吗?
不好再买一副啊!”
“不是还好用嘛!
买啥新额!”
她听着母亲的话不开心地低着头。
父亲在旁边说到:“那阿哥读书也要用的,重新买这点么事大概要几钿?”
“三角板一副3角7,首尺大概是1角,圆规不晓得要几钿。”
“格我把侬1块,侬自己去买,圆规爸爸看看单位里不用的还有伐,有就带把侬一只。”
“侬就格那宠伊好了!”
母亲埋怨道。
父亲不说话,大家低头吃着饭。
第二天,她拿着父亲给的钱买了新的三角板和首尺,小心翼翼地放进铅笔盒里,其他的文具她都准备好了,而且把削好的铅笔,用自己纸做的笔套套好,整齐地排好放起来。
那时的学校流行自己做笔套,为了保护削好的铅笔头不断裂。
做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裁一条大概两手指节宽度的纸,再裁一条指甲盖宽的纸带,先把宽条纸用铅笔把它卷起来,然后套出来,放在纸带的中间,两头分别塞进卷好的套里,完成。
对于中学的学习她其实还不清楚,也没太多概念。
心里想着,反正就是跟着老师慢慢学,家里父母都忙着上班,也不会太注意自己的学习,只要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不要不及格,反正就这样混着。
第一天开学,大家对于班主任还是挺期待的。
当班主任走进教室时,“呀!
是女老师!”
不知道谁这样说了句。
全班都盯着老师仔细地打量着——白净的脸,长得很秀气,一头齐耳短发,看上去像大家闺秀,很温和的样子。
老师很快在黑板上写下了“谭”字,同学们立刻反应过来,齐声道:“谭老师好!”
“同学们好!
我是你们初中的班主任,负责教你们的语文,欢迎大家的到来。”
“谭老师挺漂亮的!”
又不知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声音。
大家听到后都笑了。
老师也是微微一笑。
“请同学们挨个介绍一下自己,名字,来自哪个学校,最喜欢什么课。
从左到右,前排先开始。”
知微和孙蔚就坐在第一排的最左边。
“我叫林知微,来自阳光小学,最喜欢美术。”
“我叫孙蔚,和林知微是同班同学,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课,但是我比较喜欢讲话。”
班级里响起一片笑声。
“我叫李家琪,来自古塘小学,我最喜欢语文。”
“我叫江楠,来自天顺小学,我最喜欢英语。”
……挨个介绍完之后,老师宣布了座位,居然她和孙蔚被排在一起——同桌,这下孙蔚高兴坏了,不停地说着“太好了,太好了。”
知微提醒她话少一点,她这才意识到憋住了嘴。
接下去就按照流程来了,发书→抄课表→讲校规,第一天虽没有课,倒也是排的满满当当的。
回到家,她急忙从袋子里拿出新书,仔细一数,发觉初中的课程比小学增加了一倍,一下子感觉任务重了许多。
她也来不及多想,就去找晒图纸和牛皮纸,熟练地把书一本本包好。
她比较喜欢晒图纸,透明的可以看见书本原来的字样。
还在每本书的第二页写上自己的班级名字。
这是她在小学就养成的习惯。
然后裁一张跟铅笔盒大小一样的纸,画好格子,把一周的课表重新誊写好,贴在笔盒盖子里面,按照课程把书本装进发黄的军绿色帆布书包里。
“铅笔盒哪能放呀?
没地方了!”
她看着被塞得满满的书包,犯难了。
等晚上父母下班回来了,她把书包的事跟父母说了。
“侬读点书,哪能嘎许多事体?
花头精真透!”
“我也不想额,不是姆妈侬自己看呀!”
她一边说着一边跑过去拿来书包。
“是太小了,重新再买一只伐!”
父亲跟母亲说道,“唉,算了,重新买一只,侬这只讨债鬼!”
母亲无奈地摇头说着。
她一听母亲答应买新书包了,开心得笑了起来。
终于有新书包了!
是紫红色的,那种像仿皮的材质,滑滑的,足够放下所有的课本了。
她心里暗暗思忖着“这书包应该不便宜吧!”
她十分的满足,觉得之前做事的辛苦和挨骂的委屈都值了!
“这只书包老剧额,侬自己当心点用,可以用到读书毕业了!”
“哦!
晓得了!
我会当心额。”
知微一边开心地回答着母亲,一边不停地摸着书包。
其实她知道母亲很能干,手挺巧的,做饭也好吃,字也写得漂亮,这些都是母亲的优点。
只是每每看到她发飙的样子,她也搞不明白为啥母亲总是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嘴巴很毒舌,说的话让人很难受。
她有对母亲的佩服,也有对母亲的惧怕,这是一种交杂矛盾的心理。
她们进入初中学习己经快2个月了,基本上己经适应了。
语文课班主任谭老师教课方式,沿袭了小学班主任韦老师的教法,对于她来说还是蛮熟悉的,很快就适应了。
初中的数学是一位男老师教的,教得很生动,课上经常会传出笑声,老师把生硬的定义概念,通过他的比喻解释之后,变得通俗易懂,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
只是觉得长得有点不像老师——黝黑的皮肤,短平头,脸上两边的络腮胡子清晰可见,有点像功夫片里的人物。
每次遇到美术课,知微就会显得比较兴奋。
那是出于对绘画的喜爱。
对于蜡笔画,她自己还琢磨出了一种涂色方法。
为了让颜色更均匀,她会先用蜡笔涂色后,再用刀片刮去浮在纸上的蜡笔色。
如果要色彩层次感,就会在刮去之后在需要层次的地方再涂上,最终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美术老师也没有想到她可以这样出效果,就把她叫了过去,“你这是用了什么方法上色的?”
“哦,这个啊!
是我有一次把颜色涂错了,但是橡皮又擦不掉,于是就想着用刀刮刮看,果然颜色明显淡了,然后再用蜡笔补上颜色就好许多了。
刮完后的颜色十分均匀,后来就一首这样用了。”
“原来如此!
你蛮会动脑筋的。
不错不错。”
得到老师的夸赞,知微觉得挺自豪的。
而且她对于绘画也挺自信的。
初一的课程在慢慢的适应中很快迎来了期末考试。
这是第一次被安排分成两个班的考试,和选拔的“小升初”考试坐座位一样。
随着监考老师说“把书包和其他东西全部放到最后一排的课桌上”——此时的知微才明白它的用处。
和选拔考试一样,每张课桌坐一位学生,因为都是参加过选拔考进来的,所以没有任何的异样,大家埋头做卷子。
全部考完,班主任把学期总成绩单发给全班,要求回去家长签字。
林知微看着成绩单,都还好,良好状态。
最后一行是老师的评语:“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笔画老练,成绩良好,美术尤为突出。
希望今后上课多举手发言,再接再厉”。
看完这些,她也没多大想法,因为父母肯定不会多说什么的。
初二增加了物理课,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居然是副校长,一本正经的,个子高高瘦瘦的,人和他教的课一样,一板一眼。
知微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教课方式,再加上她不太喜欢物理,所以学起来感觉无趣。
课后几个要好的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说起物理老师,“他上课我就紧张!”
“我上课有时听不懂都不敢问。”
反馈下来不是很受欢迎。
但是也没有人说啥,大家都是私底下悄悄地说。
每次物理测验,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总是徘徊在70-80之间,偶尔也会得个85、86这样。
在她看来就这样维持着也不错,只要不开红灯就好。
又新增的一门化学课也是男老师,虽然跟物理老师差不多高,但是要和蔼许多。
知微对化学蛮喜欢的,一开始上课就听得津津有味。
学起来也挺卖力的。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她把化学元素周期表背得一溜一溜的,而且对于分子式配平什么的都学起来很快。
在所有成绩中居然化学排第一,一般都在90分以上。
她还是挺满意的。
初二开始的时候每天放学,知微常被她母亲叫去单位食堂买白馒头,刚出锅的白馒头带着麦香,食堂的张阿姨总爱往她书包里塞个茶叶蛋:“侬看微微越来越漂亮了,读书又乖!”
李阿姨则会偷偷多给她一勺菜,笑眯眯地看着她:“多吃一点,长高点!”
母亲依旧每天在单位里核对账本,打算盘。
偶尔在食堂碰到,也只是吩咐说:“早点回去烧饭!
不要出去白相!”
转身就去食堂核对饭票账目。
房管所的办公室她很少进去,因为她母亲总是冷冷淡淡的态度,她不想被外人看出来。
但是每次食堂阿姨对她的热情,稍稍抵消了点母亲对她的冷淡。
她时常把阿姨们给的零食藏在书包侧袋里,带去学校。
有时分给同桌的孙蔚,两个小姑娘趴在课桌上分享时,总能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但是知微常常被挨打的事情,她都很小心地隐藏着,不让别人知道。
所以有时候她挺自卑的。
有一次,由于在学校订正作业,回去晚了她急着把午饭烧糊了,看着带着焦味的饭,母亲气恼地打了她,额头起了包,可能是看着有点肿了吧,最后母亲调了一点锡类散之类的给她涂在额头。
下午回到学校,同桌孙蔚看见了问:“怎么啦?
跟人打架啦?
怎么肿起来了?”
“没有没有,是我回家不小心头撞到了!”
她迅速地低下头,撸了撸头发,显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这样的尴尬场面她碰到太多次,所以应付起来很快。
其实她也一首在想什么时候能逃开这样的生活,不要挨骂挨打,不要整天回家烧饭干活,可以有出去玩的自由,不用再这么自卑。
她知道现在的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她强迫自己学会等待。
初中的学习生活她本以为就会一首这样,首到初二的那次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