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李珍(重生八六,携空间养崽,教训渣男)免费阅读无弹窗_重生八六,携空间养崽,教训渣男陈康李珍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时间: 2025-09-12 14:22:36
梅雨还没停。
青石板路缝隙里积着暗绿色的水,倒映着“砚心斋”褪色的匾额。
我蹲在柜台后,用竹镊子夹着宣纸,修补一本光绪年间的《水经注》。
指尖刚触到书页,柜台抽屉突然“咔嗒”响了一声——那是放《诡录》的抽屉,我明明锁了。
桌上那本刚收来的线装《论语》突然无风自翻,哗啦啦停在第三十七页,纸面浮现出暗红色的掌印——比常人手掌大一圈,指节处有模糊的纹路,像被水浸过的墨迹。
这是三天前那个老太太拿来的书。
她说老伴去世后,这本书总在半夜发出翻页声,有次她醒来看见书摊在床头,封面上印着个湿淋淋的掌印。
我当时给了她五十块,心里清楚这是《诡录》要收的东西,却没料到它会主动冒头。
抽屉里的烟越来越浓,《诡录》的皮革封面在烟雾里若隐若现。
我刚要伸手去拿,那本《论语》突然“啪”地合上,封面上的掌印竟渗了出来,像血珠似的滴在桌面上。
每一滴落地的瞬间,店里的温度就降一分,窗玻璃上慢慢凝起白霜,把巷口的雾气都映成了冷白色。
“客人留步。”
我猛地抬头,看见一个穿灰棉袄的老太太站在门口,是三天前卖书的人。
她的脸比上次更白,嘴唇泛着青,手里攥着个布包,指节捏得发白。
“我……我要赎书。”
她的声音像被冻住的冰碴,“那书不能留,我家老头子昨晚托梦,说手疼。”
我还没开口,她突然盯着我身后的书架尖叫起来:“在那儿!
在那儿!”
我回头时,正看见书架第三层的书在剧烈晃动,一本《史记》从中间裂开,暗红色的掌印赫然印在翻开的书页上,掌纹里还沾着几缕灰白色的头发。
更吓人的是,书架旁的铜镜里,我的肩膀上竟多了个模糊的黑影——那影子没有脸,只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正慢慢按向我的后颈。
“别回头!”
我想起《诡录》里的记载,猛地抄起案上的朱砂瓶,反手往肩膀上泼去。
朱砂粉碰到黑影的瞬间,铜镜里“滋啦”冒起黑烟,黑影像被烧着的纸似的缩成一团,而我后颈突然传来针扎似的疼,像有无数细针在扎皮肤。
老太太己经瘫坐在地上,布包掉在一旁,里面滚出个青花瓷碗,碗底印着和书里一样的掌印。
“是他的碗……”她抖着嗓子说,“老头子生前总用这碗喝茶,下葬时我偷偷放进去的,前天挖出来,碗底就有这印子。”
我这才明白,掌印鬼不是附在书上,是附在老太太老伴的遗物上。
书和碗都是媒介,现在它要找新的宿主——要么是我,要么是老太太。
抽屉里的《诡录》突然发烫,皮革封面的纹路里渗出暗红色的光。
我咬牙拉开抽屉,刚把《诡录》捧出来,那本《论语》突然腾空而起,书页像刀片似的划向老太太的脸。
我伸手去挡,指尖被书页割破,血珠滴在《诡录》的空白页上,瞬间晕开成一行黑字:“名称:掌印鬼。
形态:无形,以掌印为引,附于死者遗物。
特性:掌印所及之处,器物会渗出暗红色水渍,宿主后颈会出现针刺痛感,三日内若不驱离,掌印会渗入骨髓,宿主将成为新的‘遗物’。”
文字刚显完,店里的灯突然灭了。
窗外的雾气涌进来,在地面上积成薄薄的水层,水里倒映出无数个掌印,像荷叶似的从门口往柜台蔓延。
我摸出打火机,火光里看见老太太的棉袄后心,正慢慢浮现出一个暗红色的掌印,她的眼睛己经开始发首,嘴角机械地往上扯,像提线木偶。
“拿桃木剑!”
我冲她喊,手指却摸空了——桃木剑还在里屋。
这时,《诡录》突然自己翻页,空白页上浮现出一行新字:“破法:取宿主随身之物,蘸朱砂,按在掌印中心,念‘归墟’。”
老太太怀里掉出个银镯子,是她老伴送的。
我捡起镯子,蘸了朱砂,刚要往她后心按去,铜镜里的黑影突然扑了出来。
这次我看清了,那黑影没有身体,只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指缝里缠着灰白色的头发,掌心是深不见底的黑。
我侧身躲开,银镯子“当啷”掉在地上,朱砂撒了一地。
黑影的掌风扫过柜台,《水经注》的残页被吹得漫天飞,每一片纸上都瞬间印上掌印,像被血浸过的枫叶。
老太太己经站了起来,首勾勾地盯着我,双手慢慢抬起,掌心对着我——她的手掌上,正浮现出和黑影一样的暗红色掌印。
“归墟。”
我突然想起《诡录》里的字,弯腰捡起银镯子,蘸着地上的朱砂,猛地按在老太太的后心。
她的身体剧烈颤抖,后心的掌印像被烧红的烙铁烫过似的,发出“滋啦”的声响,冒出的黑烟里裹着细碎的尖叫,像老鼠被踩住尾巴。
铜镜里的黑影突然缩成一团,猛地撞向书架。
《史记》的书页全被震开,无数掌印从书页里涌出来,在空中聚成一只更大的手掌,往我头顶拍来。
我把《诡录》举在头顶,书页自动翻到记录掌印鬼的那一页,血写的文字突然发光,像烧红的铁丝,在空气中划出道道红光。
“你本是民国年间饿死的账房,因贪墨主人钱财,被人断手而死,魂魄附在掌印上,竟还敢害人性命!”
我盯着那只巨掌,突然想起《诡录》里未显完的文字——这些诡怪的来历,似乎都藏在《诡录》的字缝里。
巨掌猛地顿住,掌心的黑影开始扭曲,像被揉皱的纸。
我趁机把银镯子按在《论语》的封面上,朱砂顺着掌印的纹路渗进去,书页里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暗红色的水渍顺着书页往下流,在地面上汇成一滩血,然后慢慢蒸发,只留下个淡褐色的掌印,像晒干的水渍。
店里的温度慢慢回升,窗玻璃上的白霜化了,留下一道道水痕。
老太太瘫坐在地上,后心的掌印己经淡成了浅红色,像块褪色的胎记。
我把《论语》里印着掌印的那页撕下来,夹进《诡录》里,刚触到皮革封面,那页纸就像被吸进去似的,消失在《诡录》里,只留下一行新字:“掌印鬼,收。”
老太太缓过劲来,抱着银镯子哭了半天,说要把老伴的遗物都烧了。
我看着她踉跄着走出店门,青石板路上的水倒映着她的影子,后面没有跟着任何东西。
我回到柜台后,翻开《诡录》。
记录掌印鬼的那页,除了之前的文字,还多了一行小字:“城南废园,有‘画皮’,三日必现。”
窗外的雨还在下,巷口的雾气又浓了。
我摸了摸后颈,那里的刺痛感还没消,像有个细小的掌印,印在皮肤下面。
我把桃木剑从里屋拿出来,靠在柜台边,又往朱砂瓶里添了些新磨的朱砂——三天后的城南废园,看来又有一场硬仗要打。
《诡录》的皮革封面在灯光下泛着暗红光,像藏着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个被雾气笼罩的城市。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爷爷留下的不仅是这家旧书店,还有一本永远填不满的诡怪录,和一场没有尽头的守护。
青石板路缝隙里积着暗绿色的水,倒映着“砚心斋”褪色的匾额。
我蹲在柜台后,用竹镊子夹着宣纸,修补一本光绪年间的《水经注》。
指尖刚触到书页,柜台抽屉突然“咔嗒”响了一声——那是放《诡录》的抽屉,我明明锁了。
桌上那本刚收来的线装《论语》突然无风自翻,哗啦啦停在第三十七页,纸面浮现出暗红色的掌印——比常人手掌大一圈,指节处有模糊的纹路,像被水浸过的墨迹。
这是三天前那个老太太拿来的书。
她说老伴去世后,这本书总在半夜发出翻页声,有次她醒来看见书摊在床头,封面上印着个湿淋淋的掌印。
我当时给了她五十块,心里清楚这是《诡录》要收的东西,却没料到它会主动冒头。
抽屉里的烟越来越浓,《诡录》的皮革封面在烟雾里若隐若现。
我刚要伸手去拿,那本《论语》突然“啪”地合上,封面上的掌印竟渗了出来,像血珠似的滴在桌面上。
每一滴落地的瞬间,店里的温度就降一分,窗玻璃上慢慢凝起白霜,把巷口的雾气都映成了冷白色。
“客人留步。”
我猛地抬头,看见一个穿灰棉袄的老太太站在门口,是三天前卖书的人。
她的脸比上次更白,嘴唇泛着青,手里攥着个布包,指节捏得发白。
“我……我要赎书。”
她的声音像被冻住的冰碴,“那书不能留,我家老头子昨晚托梦,说手疼。”
我还没开口,她突然盯着我身后的书架尖叫起来:“在那儿!
在那儿!”
我回头时,正看见书架第三层的书在剧烈晃动,一本《史记》从中间裂开,暗红色的掌印赫然印在翻开的书页上,掌纹里还沾着几缕灰白色的头发。
更吓人的是,书架旁的铜镜里,我的肩膀上竟多了个模糊的黑影——那影子没有脸,只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正慢慢按向我的后颈。
“别回头!”
我想起《诡录》里的记载,猛地抄起案上的朱砂瓶,反手往肩膀上泼去。
朱砂粉碰到黑影的瞬间,铜镜里“滋啦”冒起黑烟,黑影像被烧着的纸似的缩成一团,而我后颈突然传来针扎似的疼,像有无数细针在扎皮肤。
老太太己经瘫坐在地上,布包掉在一旁,里面滚出个青花瓷碗,碗底印着和书里一样的掌印。
“是他的碗……”她抖着嗓子说,“老头子生前总用这碗喝茶,下葬时我偷偷放进去的,前天挖出来,碗底就有这印子。”
我这才明白,掌印鬼不是附在书上,是附在老太太老伴的遗物上。
书和碗都是媒介,现在它要找新的宿主——要么是我,要么是老太太。
抽屉里的《诡录》突然发烫,皮革封面的纹路里渗出暗红色的光。
我咬牙拉开抽屉,刚把《诡录》捧出来,那本《论语》突然腾空而起,书页像刀片似的划向老太太的脸。
我伸手去挡,指尖被书页割破,血珠滴在《诡录》的空白页上,瞬间晕开成一行黑字:“名称:掌印鬼。
形态:无形,以掌印为引,附于死者遗物。
特性:掌印所及之处,器物会渗出暗红色水渍,宿主后颈会出现针刺痛感,三日内若不驱离,掌印会渗入骨髓,宿主将成为新的‘遗物’。”
文字刚显完,店里的灯突然灭了。
窗外的雾气涌进来,在地面上积成薄薄的水层,水里倒映出无数个掌印,像荷叶似的从门口往柜台蔓延。
我摸出打火机,火光里看见老太太的棉袄后心,正慢慢浮现出一个暗红色的掌印,她的眼睛己经开始发首,嘴角机械地往上扯,像提线木偶。
“拿桃木剑!”
我冲她喊,手指却摸空了——桃木剑还在里屋。
这时,《诡录》突然自己翻页,空白页上浮现出一行新字:“破法:取宿主随身之物,蘸朱砂,按在掌印中心,念‘归墟’。”
老太太怀里掉出个银镯子,是她老伴送的。
我捡起镯子,蘸了朱砂,刚要往她后心按去,铜镜里的黑影突然扑了出来。
这次我看清了,那黑影没有身体,只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指缝里缠着灰白色的头发,掌心是深不见底的黑。
我侧身躲开,银镯子“当啷”掉在地上,朱砂撒了一地。
黑影的掌风扫过柜台,《水经注》的残页被吹得漫天飞,每一片纸上都瞬间印上掌印,像被血浸过的枫叶。
老太太己经站了起来,首勾勾地盯着我,双手慢慢抬起,掌心对着我——她的手掌上,正浮现出和黑影一样的暗红色掌印。
“归墟。”
我突然想起《诡录》里的字,弯腰捡起银镯子,蘸着地上的朱砂,猛地按在老太太的后心。
她的身体剧烈颤抖,后心的掌印像被烧红的烙铁烫过似的,发出“滋啦”的声响,冒出的黑烟里裹着细碎的尖叫,像老鼠被踩住尾巴。
铜镜里的黑影突然缩成一团,猛地撞向书架。
《史记》的书页全被震开,无数掌印从书页里涌出来,在空中聚成一只更大的手掌,往我头顶拍来。
我把《诡录》举在头顶,书页自动翻到记录掌印鬼的那一页,血写的文字突然发光,像烧红的铁丝,在空气中划出道道红光。
“你本是民国年间饿死的账房,因贪墨主人钱财,被人断手而死,魂魄附在掌印上,竟还敢害人性命!”
我盯着那只巨掌,突然想起《诡录》里未显完的文字——这些诡怪的来历,似乎都藏在《诡录》的字缝里。
巨掌猛地顿住,掌心的黑影开始扭曲,像被揉皱的纸。
我趁机把银镯子按在《论语》的封面上,朱砂顺着掌印的纹路渗进去,书页里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暗红色的水渍顺着书页往下流,在地面上汇成一滩血,然后慢慢蒸发,只留下个淡褐色的掌印,像晒干的水渍。
店里的温度慢慢回升,窗玻璃上的白霜化了,留下一道道水痕。
老太太瘫坐在地上,后心的掌印己经淡成了浅红色,像块褪色的胎记。
我把《论语》里印着掌印的那页撕下来,夹进《诡录》里,刚触到皮革封面,那页纸就像被吸进去似的,消失在《诡录》里,只留下一行新字:“掌印鬼,收。”
老太太缓过劲来,抱着银镯子哭了半天,说要把老伴的遗物都烧了。
我看着她踉跄着走出店门,青石板路上的水倒映着她的影子,后面没有跟着任何东西。
我回到柜台后,翻开《诡录》。
记录掌印鬼的那页,除了之前的文字,还多了一行小字:“城南废园,有‘画皮’,三日必现。”
窗外的雨还在下,巷口的雾气又浓了。
我摸了摸后颈,那里的刺痛感还没消,像有个细小的掌印,印在皮肤下面。
我把桃木剑从里屋拿出来,靠在柜台边,又往朱砂瓶里添了些新磨的朱砂——三天后的城南废园,看来又有一场硬仗要打。
《诡录》的皮革封面在灯光下泛着暗红光,像藏着无数双眼睛,正盯着这个被雾气笼罩的城市。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爷爷留下的不仅是这家旧书店,还有一本永远填不满的诡怪录,和一场没有尽头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