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娘春娘(良田深处有乾坤)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良田深处有乾坤完整版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2 14:23:34
霉味。
刺鼻的霉味混合着潮湿的泥土腥气,粗暴地灌入鼻腔,搅得胃里阵阵翻涌。
禾娘是被一阵尖锐的绞痛惊醒的 。
那痛感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她空空如也的胃里拧麻花,一圈,又一圈,榨干最后一丝力气。
这不是农科院窗明几净的实验室,没有无菌操作台的金属冷光,也没有营养液散发的淡淡甜香。
指尖下意识地动了动,触感粗糙得骇人。
不是平滑的实验床,而是某种草秆编织物,硌人得很。
她稍一用力,指尖便触到草席下一片冰凉坚硬的碎石 。
碎石……这不是农科院实验室 。
轰!
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入脑海。
饥荒、苛捐杂税、瘟疫……破败的茅草屋,卧病在床咳血而亡的父亲,还有一个总是沉默地流泪、用一双瘦弱的臂膀将他们护在身后的女人……娘亲。
原主也叫禾娘,一个在这场天灾人祸中被活活饿死的十六岁农家少女。
而她,沈禾,二十一世纪的农学女博士,高产杂交水稻项目的核心成员,在一次实验事故中,竟离奇地穿越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少女身上。
胃部的绞痛再次袭来,真实得让她无法再自欺欺人。
她真的……来到了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古代。
“呜……姐姐……饿……”黑暗中,一道微弱、带着哭腔的童声响起,像一只无助的小猫在呜咽 。
是小弟!
记忆深处,那个瘦弱的身影立刻清晰起来。
她的小弟,沈山,今年才五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长久的饥饿,瘦得只剩下一双格外大的眼睛,黑沉沉的,看不到一点光。
禾娘的心像是被一只大手攥紧了,疼得喘不过气。
前世作为孤儿的她,从未体会过这种血脉相连的牵挂,可此刻,这具身体里残留的情感,让她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生出了无限的怜惜和保护欲。
她挣扎着坐起身,眼前一阵发黑,身体虚弱得像是被抽空了骨头。
她扶着冰冷的土墙,踉跄着朝哭声传来的方向摸索过去。
“小山,别哭,姐姐在。”
她的声音干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一开口便撕扯着喉咙。
摸到一角同样冰冷的草席,和一个瘦小得让人心疼的身体,禾娘将小山轻轻揽入怀中。
孩子单薄得像一片枯叶,浑身滚烫,是饿久了引发的低热。
“姐姐……小山饿……肚子里有虫子在咬……”小山在她怀里蹭了蹭,声音细若蚊蚋,却字字句句都像烙铁一样烫在禾娘心上。
禾娘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她用自己冰凉的手贴着小山滚烫的额头,笨拙地哄着:“小山乖,虫子很快就睡着了,你也睡,睡着了就不饿了。”
这句原主记忆里常说的话,此刻听来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小山却似乎信了,哭声渐渐止住,只是身体还在微微抽搐,小手紧紧攥着她破旧的衣角,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感受着怀里生命的脆弱,禾娘那颗属于现代人的、被知识和理性填满的心,第一次被一种名为责任的情感彻底占据。
她不能死,更不能让这个孩子死。
必须找到吃的!
安抚好小弟,禾娘重新站起身,借着从墙壁破洞里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开始打量这个所谓的“家”。
家徒西壁这个词,用在这里都显得奢侈。
这只是一间用黄泥和茅草胡乱搭起来的窝棚,西面漏风,头顶的茅草稀稀拉拉,仿佛随时都会塌下来。
屋里除了一张破烂的草席和一个缺了口的瓦罐,再无他物。
这就是她的起点?
一个地狱级的开局。
禾娘苦笑一声,压下心头的绝望,开始凭着记忆在屋里搜寻。
她记得,自从父亲病逝,那个刻薄的奶奶赵老太婆便以“克夫”的罪名,将她们母子三人赶出了主屋,扔到了这间废弃的柴房,任由她们自生自灭。
家里的粮食,都由赵老太婆死死把着。
她的手在冰冷的地面和墙角摸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终于,在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简易灶台后面,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粗麻布袋的边缘。
禾娘心中一喜,费力地将它拖了出来。
袋子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分量。
她颤抖着解开袋口,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比屋子里的味道更甚。
借着月光,她看清了里面的东西——小半袋粟米,也就是小米 。
只是这些米己经不能称之为米了,它们大多呈暗黄色,表面附着着一层灰绿色的霉菌,有些甚至己经结成了硬块 。
禾娘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作为农学博士,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霉变粮食的危害。
黄曲霉素,一种强致癌物,只需微量就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对小山这样虚弱的孩子来说,这无异于穿肠毒药。
可……若是不吃,他们今晚就可能饿死。
吃是慢性自杀,不吃是立刻等死。
这就是绝境。
禾娘死死地攥着布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种霉菌的毒性,计算着存活的概率,可所有的科学知识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冰冷而残酷。
就在她天人交战之际,身后那扇由几根木条拼凑成的“门”发出了“吱呀”一声轻响。
禾娘浑身一僵,像一只被惊动的野兽,下意识地将粮袋死死护在身后。
赵老太-婆那张刻薄的脸瞬间浮现在她脑海中,若是被她发现这点“私藏”,恐怕连这发霉的口粮都保不住。
然而,从门缝里挤进来的,却是一个同样瘦削的身影。
来人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她先是探头看了看,确定小山睡着了,才松了口气,快步走到禾娘身边。
是娘亲,春娘。
她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可眼角的皱纹却深得像刀刻一般,头发枯黄,脸色蜡黄,常年的劳作和饥饿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岁不止。
“禾娘,你醒了?”
春娘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疲惫和关切,“小山怎么样了?”
“娘。”
禾娘喊了一声,喉咙干涩。
面对这个记忆中总是默默流泪的女人,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酸楚。
“还在发热,刚刚哭着说饿。”
她如实回答。
春娘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疼惜和无力。
她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小心翼翼地递到禾娘面前。
“快,趁热给小山喂点,我刚从锅底刮出来的,没让你奶奶看见。”
碗里,是小半碗清可见底的米汤 。
与其说是米汤,不如说是涮锅水,浑浊的液体里飘着几粒屈指可数的米星子。
可就是这样一碗米汤,却让禾娘的眼睛瞬间模糊了。
她知道,这恐怕是春娘从自己那份本就少得可怜的口粮里省下来的。
在这个家里,她这个“克夫”的寡妇,地位连牛马都不如。
“娘,你……”禾娘的声音哽咽了。
“别说了,快去吧。”
春娘不由分说地将碗塞进她手里,碗壁还带着一丝温热,“你和小山都饿了好几天了,再不吃点东西,身子就垮了。”
说完,她又警惕地朝主屋的方向望了一眼,压低声音道:“这半袋米你藏好,千万别让你奶奶发现了。
明天我想办法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挖点野菜。”
交代完,她便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将那扇破门轻轻带上。
温热的触感从碗壁传来,一首暖到禾娘的心底。
她低头看着碗里那几不可见的米粒,忽然觉得,这比她前世见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贵。
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这冰冷绝境中,一个母亲倾其所有的爱。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碗,走到小山身边,轻轻将他唤醒。
“小山,起来喝点东西。”
闻到米汤的香气,小山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干裂的嘴唇翕动着,本能地凑了过来。
禾娘用手指做勺,一点一点地将温热的米汤沾起,送进小弟的嘴里。
小山贪婪地吮吸着,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味的甘露。
一碗清汤很快见了底,小山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滚烫的额头似乎降下了一些温度,他满足地咂咂嘴,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眉头舒展了许多。
禾娘将碗里最后一滴米汤用舌尖舔净,一股淡淡的米香在味蕾上化开,空荡荡的胃似乎也得到了一丝慰藉。
她放下碗,目光重新落在那半袋发霉的粟米上。
这一次,她的眼神不再是迷茫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为了小弟,为了这个受尽苦难的母亲,也为了自己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她必须活下去。
不,不仅仅是活下去。
她要带着他们,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沈禾,农学博士的灵魂,在这一刻,与这个十六岁的古代农女禾娘,彻底融为了一体。
她将粟米小心地藏回原处,然后走到墙角的破洞边。
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瘦削的脸庞上,映出一双亮得惊人的眸子。
她的视线越过低矮的院墙,望向远处黑沉沉的山峦。
那里,才是她的战场,是她的希望。
饥饿的绞痛依然存在,但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
从明天起,这片贫瘠的土地,将见证一个来自现代的农业奇迹,如何从绝境中,开出花来。
刺鼻的霉味混合着潮湿的泥土腥气,粗暴地灌入鼻腔,搅得胃里阵阵翻涌。
禾娘是被一阵尖锐的绞痛惊醒的 。
那痛感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她空空如也的胃里拧麻花,一圈,又一圈,榨干最后一丝力气。
这不是农科院窗明几净的实验室,没有无菌操作台的金属冷光,也没有营养液散发的淡淡甜香。
指尖下意识地动了动,触感粗糙得骇人。
不是平滑的实验床,而是某种草秆编织物,硌人得很。
她稍一用力,指尖便触到草席下一片冰凉坚硬的碎石 。
碎石……这不是农科院实验室 。
轰!
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冲入脑海。
饥荒、苛捐杂税、瘟疫……破败的茅草屋,卧病在床咳血而亡的父亲,还有一个总是沉默地流泪、用一双瘦弱的臂膀将他们护在身后的女人……娘亲。
原主也叫禾娘,一个在这场天灾人祸中被活活饿死的十六岁农家少女。
而她,沈禾,二十一世纪的农学女博士,高产杂交水稻项目的核心成员,在一次实验事故中,竟离奇地穿越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少女身上。
胃部的绞痛再次袭来,真实得让她无法再自欺欺人。
她真的……来到了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古代。
“呜……姐姐……饿……”黑暗中,一道微弱、带着哭腔的童声响起,像一只无助的小猫在呜咽 。
是小弟!
记忆深处,那个瘦弱的身影立刻清晰起来。
她的小弟,沈山,今年才五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长久的饥饿,瘦得只剩下一双格外大的眼睛,黑沉沉的,看不到一点光。
禾娘的心像是被一只大手攥紧了,疼得喘不过气。
前世作为孤儿的她,从未体会过这种血脉相连的牵挂,可此刻,这具身体里残留的情感,让她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孩子生出了无限的怜惜和保护欲。
她挣扎着坐起身,眼前一阵发黑,身体虚弱得像是被抽空了骨头。
她扶着冰冷的土墙,踉跄着朝哭声传来的方向摸索过去。
“小山,别哭,姐姐在。”
她的声音干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一开口便撕扯着喉咙。
摸到一角同样冰冷的草席,和一个瘦小得让人心疼的身体,禾娘将小山轻轻揽入怀中。
孩子单薄得像一片枯叶,浑身滚烫,是饿久了引发的低热。
“姐姐……小山饿……肚子里有虫子在咬……”小山在她怀里蹭了蹭,声音细若蚊蚋,却字字句句都像烙铁一样烫在禾娘心上。
禾娘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她用自己冰凉的手贴着小山滚烫的额头,笨拙地哄着:“小山乖,虫子很快就睡着了,你也睡,睡着了就不饿了。”
这句原主记忆里常说的话,此刻听来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小山却似乎信了,哭声渐渐止住,只是身体还在微微抽搐,小手紧紧攥着她破旧的衣角,仿佛那是他唯一的依靠。
感受着怀里生命的脆弱,禾娘那颗属于现代人的、被知识和理性填满的心,第一次被一种名为责任的情感彻底占据。
她不能死,更不能让这个孩子死。
必须找到吃的!
安抚好小弟,禾娘重新站起身,借着从墙壁破洞里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开始打量这个所谓的“家”。
家徒西壁这个词,用在这里都显得奢侈。
这只是一间用黄泥和茅草胡乱搭起来的窝棚,西面漏风,头顶的茅草稀稀拉拉,仿佛随时都会塌下来。
屋里除了一张破烂的草席和一个缺了口的瓦罐,再无他物。
这就是她的起点?
一个地狱级的开局。
禾娘苦笑一声,压下心头的绝望,开始凭着记忆在屋里搜寻。
她记得,自从父亲病逝,那个刻薄的奶奶赵老太婆便以“克夫”的罪名,将她们母子三人赶出了主屋,扔到了这间废弃的柴房,任由她们自生自灭。
家里的粮食,都由赵老太婆死死把着。
她的手在冰冷的地面和墙角摸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终于,在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简易灶台后面,她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粗麻布袋的边缘。
禾娘心中一喜,费力地将它拖了出来。
袋子很轻,几乎感觉不到分量。
她颤抖着解开袋口,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比屋子里的味道更甚。
借着月光,她看清了里面的东西——小半袋粟米,也就是小米 。
只是这些米己经不能称之为米了,它们大多呈暗黄色,表面附着着一层灰绿色的霉菌,有些甚至己经结成了硬块 。
禾娘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作为农学博士,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霉变粮食的危害。
黄曲霉素,一种强致癌物,只需微量就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对小山这样虚弱的孩子来说,这无异于穿肠毒药。
可……若是不吃,他们今晚就可能饿死。
吃是慢性自杀,不吃是立刻等死。
这就是绝境。
禾娘死死地攥着布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她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分析着每一种霉菌的毒性,计算着存活的概率,可所有的科学知识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冰冷而残酷。
就在她天人交战之际,身后那扇由几根木条拼凑成的“门”发出了“吱呀”一声轻响。
禾娘浑身一僵,像一只被惊动的野兽,下意识地将粮袋死死护在身后。
赵老太-婆那张刻薄的脸瞬间浮现在她脑海中,若是被她发现这点“私藏”,恐怕连这发霉的口粮都保不住。
然而,从门缝里挤进来的,却是一个同样瘦削的身影。
来人动作很轻,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她先是探头看了看,确定小山睡着了,才松了口气,快步走到禾娘身边。
是娘亲,春娘。
她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可眼角的皱纹却深得像刀刻一般,头发枯黄,脸色蜡黄,常年的劳作和饥饿让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了十岁不止。
“禾娘,你醒了?”
春娘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疲惫和关切,“小山怎么样了?”
“娘。”
禾娘喊了一声,喉咙干涩。
面对这个记忆中总是默默流泪的女人,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酸楚。
“还在发热,刚刚哭着说饿。”
她如实回答。
春娘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疼惜和无力。
她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豁了口的粗瓷碗,小心翼翼地递到禾娘面前。
“快,趁热给小山喂点,我刚从锅底刮出来的,没让你奶奶看见。”
碗里,是小半碗清可见底的米汤 。
与其说是米汤,不如说是涮锅水,浑浊的液体里飘着几粒屈指可数的米星子。
可就是这样一碗米汤,却让禾娘的眼睛瞬间模糊了。
她知道,这恐怕是春娘从自己那份本就少得可怜的口粮里省下来的。
在这个家里,她这个“克夫”的寡妇,地位连牛马都不如。
“娘,你……”禾娘的声音哽咽了。
“别说了,快去吧。”
春娘不由分说地将碗塞进她手里,碗壁还带着一丝温热,“你和小山都饿了好几天了,再不吃点东西,身子就垮了。”
说完,她又警惕地朝主屋的方向望了一眼,压低声音道:“这半袋米你藏好,千万别让你奶奶发现了。
明天我想办法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挖点野菜。”
交代完,她便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将那扇破门轻轻带上。
温热的触感从碗壁传来,一首暖到禾娘的心底。
她低头看着碗里那几不可见的米粒,忽然觉得,这比她前世见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贵。
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这冰冷绝境中,一个母亲倾其所有的爱。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碗,走到小山身边,轻轻将他唤醒。
“小山,起来喝点东西。”
闻到米汤的香气,小山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干裂的嘴唇翕动着,本能地凑了过来。
禾娘用手指做勺,一点一点地将温热的米汤沾起,送进小弟的嘴里。
小山贪婪地吮吸着,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味的甘露。
一碗清汤很快见了底,小山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滚烫的额头似乎降下了一些温度,他满足地咂咂嘴,再次沉沉睡去,这一次,眉头舒展了许多。
禾娘将碗里最后一滴米汤用舌尖舔净,一股淡淡的米香在味蕾上化开,空荡荡的胃似乎也得到了一丝慰藉。
她放下碗,目光重新落在那半袋发霉的粟米上。
这一次,她的眼神不再是迷茫和绝望,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为了小弟,为了这个受尽苦难的母亲,也为了自己这来之不易的第二次生命,她必须活下去。
不,不仅仅是活下去。
她要带着他们,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沈禾,农学博士的灵魂,在这一刻,与这个十六岁的古代农女禾娘,彻底融为了一体。
她将粟米小心地藏回原处,然后走到墙角的破洞边。
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瘦削的脸庞上,映出一双亮得惊人的眸子。
她的视线越过低矮的院墙,望向远处黑沉沉的山峦。
那里,才是她的战场,是她的希望。
饥饿的绞痛依然存在,但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
从明天起,这片贫瘠的土地,将见证一个来自现代的农业奇迹,如何从绝境中,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