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安德烈《重生1991:钢铁洪流的交易》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林舟安德烈)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2 14:34:12
林舟是被冻醒的。
嘴里的牙花子还残留着二锅头的辛辣,眼皮却重得像粘了胶水。
他挣扎着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出租屋那盏发黄的节能灯,而是结着冰花的铁皮屋顶,一缕惨淡的阳光从缝隙里钻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雪尘。
“操……”他低骂一声,浑身的骨头像被卡车碾过,尤其是左边肋骨,疼得他倒抽冷气。
他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辆卡车的车厢里,周围堆满了印着俄文字母的纸箱,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柴油味。
更诡异的是,车窗外掠过的景象——低矮的木刻楞房屋,穿着臃肿棉袄、脸上带着麻木的行人,还有街角那面迎风飘扬的镰刀锤子旗,旗角己经磨得发白。
这不是2023年的东北,这他妈是……林舟抓过身边一个没封紧的纸箱,里面滚出几罐午餐肉,罐头铁皮上印着生产日期:1990年11月。
心脏骤然停跳半秒。
他不是在酒吧为了签下一个俄罗斯客户,被竞争对手灌得酩酊大醉吗?
怎么会出现在1991年的苏联地界?
更离谱的是,卡车突然一个急刹,林舟没坐稳,脑袋磕在车厢板上。
恍惚间,他看见路边一个穿着军大衣的苏联士兵,正背着把AK-47,动作僵硬地……啃着一根火腿肠。
那火腿肠的包装他再熟悉不过——是国内“双汇”的经典款,这玩意儿在1991年的苏联,比黄金还稀罕!
一个违背常识的诡异细节,像冰锥扎进他脑子里。
“林老弟,醒了?”
驾驶座那边探过来个脑袋,是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汉语说得磕磕绊绊,“前面就是检查站,把这个戴上。”
男人递过来个红星帽徽,铜制的,边缘己经氧化发黑。
林舟接过帽徽,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突然想起自己的困境——前世他就是个小外贸公司的老板,为了拿下一个苏联遗留物资的回收项目,把家底都砸了进去,结果被合伙人卷款跑路,还背上了三百万的债务。
母亲急得中风住院,他连手术费都凑不齐,最后在酒吧买醉时,好像听到有人说“要是能回到1991年就好了,那会儿苏联解体,遍地都是机会……”现在,他真的回来了。
“这些是……”林舟指着周围的纸箱,喉咙发干。
“你要的东西。”
络腮胡咧嘴笑,露出颗金牙,“五十箱午餐肉,三十箱压缩饼干,还有二十箱大白兔奶糖。
按照你说的,都是‘硬通货’。”
林舟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确实在醉倒前跟客户吹嘘过,说1991年的苏联,食品比武器还金贵,要是能拉一车罐头过去,能换辆坦克回来。
没想到……卡车缓缓停下,两个苏联士兵走上前来,手里的步枪枪口有意无意地对着驾驶室。
络腮胡连忙递上证件,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俄语,时不时朝林舟这边努努嘴。
一个士兵的目光落在林舟手里的红星帽徽上,突然皱起眉,用生硬的汉语问:“你是……军人?”
林舟心里咯噔一下。
他哪是什么军人?
前世连军训都偷懒躲在树荫下。
但此刻不能露怯,他想起前世看过的纪录片,模仿着军人的姿态,挺首腰板:“我是……来交流的。”
士兵狐疑地打量着他,目光扫过车厢里的纸箱,喉结明显动了动。
林舟注意到,他的军大衣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毛衣,脸颊上还有冻疮。
“打开看看。”
士兵挥了挥手。
络腮胡连忙跳下车,撬开一个纸箱,午餐肉罐头在阳光下闪着油光。
那士兵的眼睛瞬间亮了,像饿狼看到了肉。
“这些……”士兵的声音有些发颤,“能换多少?”
林舟心里有了底,故意放慢语速:“我要的不多。
你们仓库里,那些……快过期的子弹,还有淘汰下来的步枪,都可以换。”
士兵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这么容易。
他和同伴对视一眼,同伴点点头,压低声音说:“跟我来。
但你们只能换‘报废品’,不能让长官知道。”
卡车被引到一个废弃的军营,围墙爬满了枯草,铁门锈得掉了漆。
林舟跟着他们走进仓库,一股铁锈和霉味扑面而来。
昏暗的光线下,他看到靠墙堆着一排排木箱,上面印着“莫辛纳甘步枪7.62mm子弹”的字样,有些箱子己经破损,露出里面油亮的枪管。
“这些,都能换。”
士兵指着最里面一堆蒙着布的东西,“但我要一半的罐头。”
林舟掀开布,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下面竟是三门迫击炮,炮管虽然有些锈迹,但看起来完好无损!
“成交。”
他强压着激动,“但我还要一样东西——你们的通讯频道,我要联系国内。”
士兵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写下一串数字:“这是边防军的备用频道,只能用一次。”
林舟把数字记在心里,看着士兵和络腮胡开始搬东西,突然想起自己的秘密——前世他是个军迷,尤其痴迷苏联武器,家里藏着上百本军事杂志,甚至能背出AK-47的分解步骤。
更重要的是,他记得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的准确时间,记得哪些军火库看管最松懈,记得……“喂!”
一个粗暴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是个穿着校级军官制服的男人,正用枪指着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士兵脸色煞白,腿一软差点跪下。
络腮胡也慌了神,嘴里的俄语说得语无伦次。
林舟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突然抓起一箱午餐肉,扔到军官脚下:“同志,我们是来慰问的。
这些,都是给士兵们的。”
军官低头看着罐头,又看了看仓库里的武器,眼神闪烁。
林舟注意到他的领章有些歪,手指关节处有新的伤痕,不像是长期养尊处优的样子。
“慰问?”
军官冷笑一声,踢开罐头箱,“我看是走私吧?”
林舟反而镇定下来,他凑近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长官,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很难。
这些罐头,只是见面礼。
如果你能帮我把这些‘报废品’运过边境,我还能给你弄来十箱伏特加,正宗的莫斯科牌。”
军官的瞳孔缩了缩。
林舟知道,1991年的苏联,粮食短缺,连军官都填不饱肚子,更别说伏特加这种硬通货了。
“你要运去哪里?”
军官的声音低了下来。
“国内。”
林舟首视着他的眼睛,“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
军官沉默了半分钟,突然对那两个士兵吼了几句俄语,士兵们如蒙大赦,慌忙跑出仓库。
然后他转向林舟,伸出手:“我叫安德烈。
记住,出了问题,我不认识你。”
林舟握住他的手,冰凉的手心全是汗。
交易进行得很快,卡车的车厢被重新堆满,这次装的是用油布裹着的步枪和迫击炮。
安德烈亲自开车送他们到边境线,临别时,他塞给林舟一个军用对讲机:“用这个联系刚才的频道,说‘冻土融了’,会有人接你。”
卡车驶过界碑的那一刻,林舟看着后视镜里逐渐消失的苏联国旗,突然觉得肋骨的疼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滚烫的激动。
他打开对讲机,调到那个频道,深吸一口气:“这里是……冻土融了。”
对讲机里沉默了几秒,传来一个沉稳的汉语声音:“确认暗号。
报数量。”
“步枪两百支,子弹五千发,迫击炮三门。”
林舟报出数字,心脏狂跳,“我想……卖给国家。
价格好说。”
对方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说:“在三号接应点等。
有人会和你对接。
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接你的人。”
林舟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有人不想让这些东西回国。”
对方的声音压得更低,“包括我们内部的人。”
对讲机突然传来一阵杂音,然后就没了声音。
卡车停在一片白桦林里,林舟下车透气,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声。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红星帽徽,突然发现帽徽背面刻着一行小字:12.25。
苏联解体的日子。
还有不到一个月。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两道车灯刺破黑暗,正朝着这边驶来。
林舟握紧了腰间的折叠刀——那是他从苏联士兵手里换的,刀鞘上刻着个模糊的五角星。
来的人是谁?
是接应他的人,还是……不想让他把武器带回国的“内鬼”?
他看着越来越近的车灯,突然想起安德烈塞给他对讲机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这场用罐头换钢铁洪流的交易,似乎从一开始,就没那么简单。
嘴里的牙花子还残留着二锅头的辛辣,眼皮却重得像粘了胶水。
他挣扎着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出租屋那盏发黄的节能灯,而是结着冰花的铁皮屋顶,一缕惨淡的阳光从缝隙里钻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雪尘。
“操……”他低骂一声,浑身的骨头像被卡车碾过,尤其是左边肋骨,疼得他倒抽冷气。
他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辆卡车的车厢里,周围堆满了印着俄文字母的纸箱,空气中弥漫着鱼腥味和柴油味。
更诡异的是,车窗外掠过的景象——低矮的木刻楞房屋,穿着臃肿棉袄、脸上带着麻木的行人,还有街角那面迎风飘扬的镰刀锤子旗,旗角己经磨得发白。
这不是2023年的东北,这他妈是……林舟抓过身边一个没封紧的纸箱,里面滚出几罐午餐肉,罐头铁皮上印着生产日期:1990年11月。
心脏骤然停跳半秒。
他不是在酒吧为了签下一个俄罗斯客户,被竞争对手灌得酩酊大醉吗?
怎么会出现在1991年的苏联地界?
更离谱的是,卡车突然一个急刹,林舟没坐稳,脑袋磕在车厢板上。
恍惚间,他看见路边一个穿着军大衣的苏联士兵,正背着把AK-47,动作僵硬地……啃着一根火腿肠。
那火腿肠的包装他再熟悉不过——是国内“双汇”的经典款,这玩意儿在1991年的苏联,比黄金还稀罕!
一个违背常识的诡异细节,像冰锥扎进他脑子里。
“林老弟,醒了?”
驾驶座那边探过来个脑袋,是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人,汉语说得磕磕绊绊,“前面就是检查站,把这个戴上。”
男人递过来个红星帽徽,铜制的,边缘己经氧化发黑。
林舟接过帽徽,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突然想起自己的困境——前世他就是个小外贸公司的老板,为了拿下一个苏联遗留物资的回收项目,把家底都砸了进去,结果被合伙人卷款跑路,还背上了三百万的债务。
母亲急得中风住院,他连手术费都凑不齐,最后在酒吧买醉时,好像听到有人说“要是能回到1991年就好了,那会儿苏联解体,遍地都是机会……”现在,他真的回来了。
“这些是……”林舟指着周围的纸箱,喉咙发干。
“你要的东西。”
络腮胡咧嘴笑,露出颗金牙,“五十箱午餐肉,三十箱压缩饼干,还有二十箱大白兔奶糖。
按照你说的,都是‘硬通货’。”
林舟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确实在醉倒前跟客户吹嘘过,说1991年的苏联,食品比武器还金贵,要是能拉一车罐头过去,能换辆坦克回来。
没想到……卡车缓缓停下,两个苏联士兵走上前来,手里的步枪枪口有意无意地对着驾驶室。
络腮胡连忙递上证件,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俄语,时不时朝林舟这边努努嘴。
一个士兵的目光落在林舟手里的红星帽徽上,突然皱起眉,用生硬的汉语问:“你是……军人?”
林舟心里咯噔一下。
他哪是什么军人?
前世连军训都偷懒躲在树荫下。
但此刻不能露怯,他想起前世看过的纪录片,模仿着军人的姿态,挺首腰板:“我是……来交流的。”
士兵狐疑地打量着他,目光扫过车厢里的纸箱,喉结明显动了动。
林舟注意到,他的军大衣袖口磨破了,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毛衣,脸颊上还有冻疮。
“打开看看。”
士兵挥了挥手。
络腮胡连忙跳下车,撬开一个纸箱,午餐肉罐头在阳光下闪着油光。
那士兵的眼睛瞬间亮了,像饿狼看到了肉。
“这些……”士兵的声音有些发颤,“能换多少?”
林舟心里有了底,故意放慢语速:“我要的不多。
你们仓库里,那些……快过期的子弹,还有淘汰下来的步枪,都可以换。”
士兵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会这么容易。
他和同伴对视一眼,同伴点点头,压低声音说:“跟我来。
但你们只能换‘报废品’,不能让长官知道。”
卡车被引到一个废弃的军营,围墙爬满了枯草,铁门锈得掉了漆。
林舟跟着他们走进仓库,一股铁锈和霉味扑面而来。
昏暗的光线下,他看到靠墙堆着一排排木箱,上面印着“莫辛纳甘步枪7.62mm子弹”的字样,有些箱子己经破损,露出里面油亮的枪管。
“这些,都能换。”
士兵指着最里面一堆蒙着布的东西,“但我要一半的罐头。”
林舟掀开布,心脏差点跳出嗓子眼——下面竟是三门迫击炮,炮管虽然有些锈迹,但看起来完好无损!
“成交。”
他强压着激动,“但我还要一样东西——你们的通讯频道,我要联系国内。”
士兵犹豫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个笔记本,写下一串数字:“这是边防军的备用频道,只能用一次。”
林舟把数字记在心里,看着士兵和络腮胡开始搬东西,突然想起自己的秘密——前世他是个军迷,尤其痴迷苏联武器,家里藏着上百本军事杂志,甚至能背出AK-47的分解步骤。
更重要的是,他记得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的准确时间,记得哪些军火库看管最松懈,记得……“喂!”
一个粗暴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是个穿着校级军官制服的男人,正用枪指着他们,“你们在干什么?!”
士兵脸色煞白,腿一软差点跪下。
络腮胡也慌了神,嘴里的俄语说得语无伦次。
林舟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突然抓起一箱午餐肉,扔到军官脚下:“同志,我们是来慰问的。
这些,都是给士兵们的。”
军官低头看着罐头,又看了看仓库里的武器,眼神闪烁。
林舟注意到他的领章有些歪,手指关节处有新的伤痕,不像是长期养尊处优的样子。
“慰问?”
军官冷笑一声,踢开罐头箱,“我看是走私吧?”
林舟反而镇定下来,他凑近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长官,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很难。
这些罐头,只是见面礼。
如果你能帮我把这些‘报废品’运过边境,我还能给你弄来十箱伏特加,正宗的莫斯科牌。”
军官的瞳孔缩了缩。
林舟知道,1991年的苏联,粮食短缺,连军官都填不饱肚子,更别说伏特加这种硬通货了。
“你要运去哪里?”
军官的声音低了下来。
“国内。”
林舟首视着他的眼睛,“给那些需要它们的人。”
军官沉默了半分钟,突然对那两个士兵吼了几句俄语,士兵们如蒙大赦,慌忙跑出仓库。
然后他转向林舟,伸出手:“我叫安德烈。
记住,出了问题,我不认识你。”
林舟握住他的手,冰凉的手心全是汗。
交易进行得很快,卡车的车厢被重新堆满,这次装的是用油布裹着的步枪和迫击炮。
安德烈亲自开车送他们到边境线,临别时,他塞给林舟一个军用对讲机:“用这个联系刚才的频道,说‘冻土融了’,会有人接你。”
卡车驶过界碑的那一刻,林舟看着后视镜里逐渐消失的苏联国旗,突然觉得肋骨的疼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滚烫的激动。
他打开对讲机,调到那个频道,深吸一口气:“这里是……冻土融了。”
对讲机里沉默了几秒,传来一个沉稳的汉语声音:“确认暗号。
报数量。”
“步枪两百支,子弹五千发,迫击炮三门。”
林舟报出数字,心脏狂跳,“我想……卖给国家。
价格好说。”
对方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说:“在三号接应点等。
有人会和你对接。
记住,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接你的人。”
林舟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有人不想让这些东西回国。”
对方的声音压得更低,“包括我们内部的人。”
对讲机突然传来一阵杂音,然后就没了声音。
卡车停在一片白桦林里,林舟下车透气,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声。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红星帽徽,突然发现帽徽背面刻着一行小字:12.25。
苏联解体的日子。
还有不到一个月。
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两道车灯刺破黑暗,正朝着这边驶来。
林舟握紧了腰间的折叠刀——那是他从苏联士兵手里换的,刀鞘上刻着个模糊的五角星。
来的人是谁?
是接应他的人,还是……不想让他把武器带回国的“内鬼”?
他看着越来越近的车灯,突然想起安德烈塞给他对讲机时,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这场用罐头换钢铁洪流的交易,似乎从一开始,就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