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共途,与你并肩至顶峰(苏晚陆时衍)全本免费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星光共途,与你并肩至顶峰(苏晚陆时衍)
时间: 2025-09-12 14:34:53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带着凉意浸进皮肤。
苏晴握着镰刀,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山路上,草叶上的露珠沾了满鞋,走起路来“咯吱”作响。
后山不算高,却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平日里除了放牛的孩子和砍柴的汉子,很少有人来。
苏晴却对这里熟得很——上一世她被王瘸子打跑后,好几次躲在这里偷偷哭,对哪片坡长着能吃的野菜、哪棵树结着野果,记得清清楚楚。
这种野菜叶子肥厚,贴地生长,开着细碎的小黄花,不仅能凉拌吃,据说还能治拉肚子,县城供销社偶尔会收,给的价钱不高,却足够让她攒下几个零花钱。
果然,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她发现了好几丛长势茂盛的马齿苋。
苏晴眼睛一亮,蹲下身,用镰刀小心翼翼地割着根茎,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刚干农活的姑娘——上一世在王家,地里的活计她可没少干。
篮子渐渐满了,绿油油的马齿苋透着新鲜的水汽。
苏晴首起身捶了捶腰,刚要往回走,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她心里一紧,握紧了镰刀。
这后山虽说没什么猛兽,可万一遇到村里的无赖,以她一个姑娘家的力气,怕是难以应付。
“谁在那儿?”
苏晴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颤。
响动停了。
过了片刻,一个清瘦的身影从树后走了出来。
是个年轻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的小臂上沾着泥土。
他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半篓草药,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一双眼睛很亮,像山涧里的清泉,正带着点惊讶望着她。
苏晴愣住了。
是陆建军?
她记得这个人。
他是村里唯一的知青,听说父母是城里的干部,几年前下放到青山村,住在村尾的知青点。
他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白天跟着社员下地,晚上就躲在屋里看书。
上一世苏晴对他没什么印象,只记得他后来好像回城了,具体什么时候走的、走了之后怎么样,她一概不知。
陆建军显然也认出了她,微微蹙了下眉:“苏晴?
你怎么在这里?”
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清朗朗的,带着点书卷气。
“我……我来挖点野菜。”
苏晴放下镰刀,有点不自然地拢了拢额前的碎发。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更没想到他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陆建军的目光落在她的篮子上,看到满满一篮马齿苋,眼里闪过一丝诧异:“这种野菜性子凉,吃多了会闹肚子,你们家……缺粮了?”
苏晴心里咯噔一下。
她只知道这野菜能吃、能换钱,却忘了它的性子。
上一世在王家,她顿顿吃野菜,闹过好几次肚子,只是那时候被生活磋磨得麻木了,竟没把这当回事。
“不是,”她赶紧解释,“听说供销社收这个,想挖点去换点钱。”
陆建军“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只是转身从竹篓里拿出一小把草药递给她:“这个是艾草,晒干了泡水喝,能治马齿苋的凉性。
你要是挖得多,回去记得配着喝。”
那艾草带着淡淡的药香,叶片厚实,一看就是精心采的。
苏晴愣了愣,下意识地接过来:“谢谢你,陆知青。”
“不用叫我陆知青,叫我建军就行。”
他笑了笑,眼角有浅浅的纹路,“你一个姑娘家来后山不安全,早点回去吧。”
苏晴点点头,心里却有点暖。
上一世她活得像个透明人,除了被打骂,很少有人会对她说这样的话。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刚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回头问:“陆……建军,你知道供销社现在还收马齿苋吗?
多少钱一斤?”
陆建军想了想:“前几天听公社文书说过,好像收,一毛五一斤。
不过要洗干净,不能带土。”
一毛五一斤!
苏晴心里一阵激动。
她这篮子野菜少说也有五斤,能换七毛五分钱呢!
这对现在的她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谢谢你!”
她真心实意地说了句,扛起篮子快步往山下走。
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陆建军挠了挠头,有点疑惑。
他印象里的苏晴,总是低着头,说话细声细气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今天怎么像是变了个人?
眼神亮得惊人,说话也干脆利落,一点都不像传闻中那个逆来顺受的姑娘。
他摇了摇头,把这归结为自己的错觉,转身继续往山里走。
他的竹篓里,除了草药,还有一本藏在底下的《政策与法规》——那是他托人从城里带来的,里面讲了不少关于个体经营的新规定,他总觉得,这日子要变了。
苏晴一路小跑下了山,刚到村口,就看见张寡妇叉着腰站在大槐树下,看见她就阴阳怪气地喊:“哟,这不是苏家的大姑娘吗?
大清早的往山里跑,是去会哪个野男人了?”
张寡妇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一辈子没嫁人,就靠嚼舌根过日子,谁家里有点风吹草动,经她的嘴一说,就能传出十个八个版本。
上一世苏晴遇到她,总是低着头赶紧走,可今天,苏晴却停下了脚步。
她知道,对付这种人,越躲越会被欺负。
“张婶说笑了,”苏晴把篮子往身前挪了挪,露出里面的马齿苋,“我去后山挖点野菜,想换点钱给我弟买本子。
您要是没事干,不如帮我看看这野菜够不够秤?”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亮,周围几个纳鞋底的老太太都听见了,纷纷朝这边看。
张寡妇没想到她敢接话,还把话说得这么明白,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说:“看啥看?
我就是随口一说。”
“随口一说也不能瞎说话呀。”
苏晴微微一笑,“我爹娘教我,做人要本分,不能背后说人闲话。
张婶您说对不?”
这话堵得张寡妇哑口无言,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狠狠瞪了苏晴一眼,扭着腰走了。
周围的老太太们都笑了,其中一个跟苏家还算沾点亲的李奶奶开口道:“晴丫头长大了,懂事了。
这野菜确实能换钱,婶子帮你择择,保证供销社挑不出毛病。”
“谢谢李奶奶!”
苏晴心里一喜,连忙把篮子递过去。
她知道,这一步,她走对了。
想要在村里站稳脚跟,光靠硬气还不够,还得让大家看到她的本分和本事。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苏晴看着手里的艾草,又想起陆建军那双清亮的眼睛,心里忽然有了点底气。
或许,这一世,真的会不一样。
苏晴握着镰刀,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山路上,草叶上的露珠沾了满鞋,走起路来“咯吱”作响。
后山不算高,却长满了半人高的野草,平日里除了放牛的孩子和砍柴的汉子,很少有人来。
苏晴却对这里熟得很——上一世她被王瘸子打跑后,好几次躲在这里偷偷哭,对哪片坡长着能吃的野菜、哪棵树结着野果,记得清清楚楚。
这种野菜叶子肥厚,贴地生长,开着细碎的小黄花,不仅能凉拌吃,据说还能治拉肚子,县城供销社偶尔会收,给的价钱不高,却足够让她攒下几个零花钱。
果然,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她发现了好几丛长势茂盛的马齿苋。
苏晴眼睛一亮,蹲下身,用镰刀小心翼翼地割着根茎,动作熟练得不像个刚干农活的姑娘——上一世在王家,地里的活计她可没少干。
篮子渐渐满了,绿油油的马齿苋透着新鲜的水汽。
苏晴首起身捶了捶腰,刚要往回走,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她心里一紧,握紧了镰刀。
这后山虽说没什么猛兽,可万一遇到村里的无赖,以她一个姑娘家的力气,怕是难以应付。
“谁在那儿?”
苏晴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颤。
响动停了。
过了片刻,一个清瘦的身影从树后走了出来。
是个年轻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工装,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的小臂上沾着泥土。
他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半篓草药,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一双眼睛很亮,像山涧里的清泉,正带着点惊讶望着她。
苏晴愣住了。
是陆建军?
她记得这个人。
他是村里唯一的知青,听说父母是城里的干部,几年前下放到青山村,住在村尾的知青点。
他不爱说话,总是独来独往,白天跟着社员下地,晚上就躲在屋里看书。
上一世苏晴对他没什么印象,只记得他后来好像回城了,具体什么时候走的、走了之后怎么样,她一概不知。
陆建军显然也认出了她,微微蹙了下眉:“苏晴?
你怎么在这里?”
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清清朗朗的,带着点书卷气。
“我……我来挖点野菜。”
苏晴放下镰刀,有点不自然地拢了拢额前的碎发。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更没想到他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陆建军的目光落在她的篮子上,看到满满一篮马齿苋,眼里闪过一丝诧异:“这种野菜性子凉,吃多了会闹肚子,你们家……缺粮了?”
苏晴心里咯噔一下。
她只知道这野菜能吃、能换钱,却忘了它的性子。
上一世在王家,她顿顿吃野菜,闹过好几次肚子,只是那时候被生活磋磨得麻木了,竟没把这当回事。
“不是,”她赶紧解释,“听说供销社收这个,想挖点去换点钱。”
陆建军“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只是转身从竹篓里拿出一小把草药递给她:“这个是艾草,晒干了泡水喝,能治马齿苋的凉性。
你要是挖得多,回去记得配着喝。”
那艾草带着淡淡的药香,叶片厚实,一看就是精心采的。
苏晴愣了愣,下意识地接过来:“谢谢你,陆知青。”
“不用叫我陆知青,叫我建军就行。”
他笑了笑,眼角有浅浅的纹路,“你一个姑娘家来后山不安全,早点回去吧。”
苏晴点点头,心里却有点暖。
上一世她活得像个透明人,除了被打骂,很少有人会对她说这样的话。
她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刚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回头问:“陆……建军,你知道供销社现在还收马齿苋吗?
多少钱一斤?”
陆建军想了想:“前几天听公社文书说过,好像收,一毛五一斤。
不过要洗干净,不能带土。”
一毛五一斤!
苏晴心里一阵激动。
她这篮子野菜少说也有五斤,能换七毛五分钱呢!
这对现在的她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谢谢你!”
她真心实意地说了句,扛起篮子快步往山下走。
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陆建军挠了挠头,有点疑惑。
他印象里的苏晴,总是低着头,说话细声细气的,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今天怎么像是变了个人?
眼神亮得惊人,说话也干脆利落,一点都不像传闻中那个逆来顺受的姑娘。
他摇了摇头,把这归结为自己的错觉,转身继续往山里走。
他的竹篓里,除了草药,还有一本藏在底下的《政策与法规》——那是他托人从城里带来的,里面讲了不少关于个体经营的新规定,他总觉得,这日子要变了。
苏晴一路小跑下了山,刚到村口,就看见张寡妇叉着腰站在大槐树下,看见她就阴阳怪气地喊:“哟,这不是苏家的大姑娘吗?
大清早的往山里跑,是去会哪个野男人了?”
张寡妇是村里有名的长舌妇,一辈子没嫁人,就靠嚼舌根过日子,谁家里有点风吹草动,经她的嘴一说,就能传出十个八个版本。
上一世苏晴遇到她,总是低着头赶紧走,可今天,苏晴却停下了脚步。
她知道,对付这种人,越躲越会被欺负。
“张婶说笑了,”苏晴把篮子往身前挪了挪,露出里面的马齿苋,“我去后山挖点野菜,想换点钱给我弟买本子。
您要是没事干,不如帮我看看这野菜够不够秤?”
她的声音不大,却清亮,周围几个纳鞋底的老太太都听见了,纷纷朝这边看。
张寡妇没想到她敢接话,还把话说得这么明白,脸上有点挂不住,讪讪地说:“看啥看?
我就是随口一说。”
“随口一说也不能瞎说话呀。”
苏晴微微一笑,“我爹娘教我,做人要本分,不能背后说人闲话。
张婶您说对不?”
这话堵得张寡妇哑口无言,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狠狠瞪了苏晴一眼,扭着腰走了。
周围的老太太们都笑了,其中一个跟苏家还算沾点亲的李奶奶开口道:“晴丫头长大了,懂事了。
这野菜确实能换钱,婶子帮你择择,保证供销社挑不出毛病。”
“谢谢李奶奶!”
苏晴心里一喜,连忙把篮子递过去。
她知道,这一步,她走对了。
想要在村里站稳脚跟,光靠硬气还不够,还得让大家看到她的本分和本事。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苏晴看着手里的艾草,又想起陆建军那双清亮的眼睛,心里忽然有了点底气。
或许,这一世,真的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