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归朝:重掌凤权沈清柔沈清辞完本完结小说_完本完结小说嫡女归朝:重掌凤权(沈清柔沈清辞)
时间: 2025-09-12 14:40:34
靖安王萧景渊的到来,让正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穆。
宾客们纷纷起身行礼,连沈太傅都亲自迎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萧景渊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无波:“太傅不必多礼,本王受太后所托,为沈大小姐送及笄贺礼,事毕便走,不扰太傅家宴。”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侍卫将一个锦盒递上。
前世她对这位王爷印象不深,只记得他最后被诬陷“通敌”,战死在边疆,尸骨无存。
如今再看,才发现他眼底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绝非表面那般冷淡疏离。
“多谢殿下,也谢太后恩典。”
沈清辞按捺住心绪,待侍卫将锦盒递给祖母后,恭敬地行了一礼。
萧景渊的目光在她身上稍作停留,似乎察觉到她与寻常闺阁女子不同的镇定,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却没多言,只对沈太傅道:“贺礼送到,本王告辞。”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门外又传来一阵喧哗,三皇子赵珩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景渊王叔也在?
孤听闻今日是沈大小姐及笄礼,特意前来道贺,倒是来晚了一步。”
沈清辞听到这声音,指尖猛地攥紧了裙摆,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就是这声音,前世曾对她许下山盟海誓,最后却亲手将她和沈家推入地狱。
赵珩身着明黄色皇子常服,手摇折扇,笑容温润,看起来一派君子模样。
他走进正厅,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沈清辞身上,眼底闪过一丝惊艳,随即又换上关切的神情:“沈大小姐今日身着大红礼服,真是明艳动人。
方才孤在门外,听闻王叔送了贺礼,不知孤这份薄礼,大小姐是否肯收下?”
说着,他从随从手中拿过一个精致的木盒,递到沈清辞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亲昵:“这里面是南海进贡的珍珠耳坠,孤觉得配大小姐正好,特意带来给你做及笄贺礼。”
厅内宾客见状,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三皇子近日频频与沈家接触,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想拉拢沈太傅,如今又在及笄礼上送如此贵重的礼物,显然是对沈清辞有意。
沈太傅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虽想靠向三皇子,但也知道“皇子私赠女子首饰”于礼不合,可又不敢拒绝。
沈清柔站在一旁,看着赵珩对沈清辞的殷勤,指甲暗暗掐进掌心,眼底满是嫉妒——前世赵珩就是这样对沈清辞好,可最后还不是被她抢了去?
这一世,她绝不会让沈清辞再占着赵珩!
就在众人以为沈清辞会含羞收下礼物时,她却缓缓抬起头,避开了赵珩递来的木盒,语气平淡地说:“多谢三殿下厚爱,只是无功不受禄。
殿下的珍珠耳坠太过贵重,臣女不敢收。”
赵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沈清辞会拒绝得如此干脆,愣了愣才道:“大小姐何必客气?
不过是一份贺礼,孤一片心意,你收下便是。”
“殿下的心意,臣女心领了。”
沈清辞微微屈膝,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是按规矩,外男不可私赠女子首饰,尤其是殿下身为皇子,更应注重身份体面。
今日若是臣女收下这份礼物,传出去,不仅会坏了臣女的名声,还会连累殿下被人议论‘行事失度’,臣女不敢因一己之私,耽误殿下前程。”
这番话既点明了“规矩”,又给了赵珩台阶下,却也明确表达了“拒绝”的态度。
宾客们暗自点头,觉得沈清辞行事得体,不卑不亢。
赵珩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本想借这份礼物拉拢沈清辞,顺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沈家的重视,却没想到被沈清辞当众拒绝,还被冠上“行事失度”的可能。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勉强笑道:“大小姐倒是心思缜密,是孤考虑不周了。
既然如此,那这份礼物,孤便先收回。”
沈清柔见赵珩碰了钉子,连忙上前打圆场,声音甜腻:“三殿下不必介怀,姐姐只是太过守规矩了。
不如殿下先坐下喝杯茶,歇歇脚?”
赵珩看了沈清柔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不耐,却还是顺着她的话坐下了——他今日来,除了拉拢沈太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确认沈清辞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聪慧过人”,若是能将她拉拢过来,对自己夺嫡大有裨益。
沈清辞看着赵珩坐下后,目光又扫向沈清柔——前世沈清柔就是这样,在赵珩面前装乖巧,暗地里却不断挑唆,让赵珩对自己生出不满。
这一世,她不会再给他们任何联手的机会。
加笄礼继续进行,第二步加“皮弁”,嬷嬷拿起一支镶嵌着宝石的玉簪,为沈清辞簪上,口中念道:“醴酒既清,嘉荐令芳。
拜受祭之,以定尔祥。”
沈清辞跪坐着,心中却在盘算——赵珩今日突然前来,绝不仅仅是为了送贺礼,恐怕是想借着及笄礼的机会,与父亲谈合作。
前世父亲就是在今日,答应帮赵珩联络朝中官员,从此彻底卷入夺嫡之争,最终落得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这一世,她必须阻止父亲!
加笄礼结束后,沈清辞起身,走到父亲身边,低声道:“父亲,女儿有话想跟您说,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太傅愣了愣,随即点头:“好,随我到书房来。”
两人刚走到正厅门口,赵珩突然开口:“沈太傅,孤也有要事想与你商议,不如一同去书房?”
沈清辞心中一凛——赵珩果然是冲着父亲来的!
她转头看向赵珩,语气平静地说:“殿下,父亲刚主持完女儿的及笄礼,想必己经累了。
若是有要事,不如改日再议?
今日是女儿的好日子,父亲也想多陪陪家人,还望殿下体谅。”
赵珩没想到沈清辞会再次阻拦,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沈大小姐,孤与沈太傅商议国事,你一个女子,不便插手吧?”
“殿下说的是国事,那便更不该在今日商议。”
沈清辞毫不示弱,“今日是臣女的及笄礼,家中满是宾客,若是殿下与父亲在书房密谈,传出去,外人会说殿下‘借家宴议国事’,有失皇子体面;若是被有心人曲解,说父亲‘借女儿及笄礼拉拢皇子’,更是会连累沈家。
殿下是聪明人,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这番话句句在理,既点出了“体面”,又暗示了“风险”,让赵珩无从反驳。
沈太傅也反应过来,连忙道:“殿下,小女说得是。
今日确实不便商议国事,不如改日孤亲自去王府拜访殿下?”
赵珩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沈太傅的态度,知道今日再纠缠下去也讨不到好,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勉强笑道:“既然如此,那便改日再议。
沈太傅,沈大小姐,孤先告辞了。”
说完,他起身就走,连一句客套话都没多说,显然是真的生气了。
沈清柔看着赵珩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沈清辞,眼底满是怨毒,却不敢再作声。
沈清辞看着赵珩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心中松了口气——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正面与赵珩交锋,她赢了。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开始,赵珩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的麻烦,还会更多。
“辞儿,你今日怎么敢屡次顶撞三殿下?”
沈太傅带着沈清辞走进书房,脸色有些严肃,“三殿下是皇子,我们沈家得罪不起。”
沈清辞看着父亲担忧的神色,心中一阵酸涩——前世父亲就是因为太过忌惮赵珩,才一步步被牵着走,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她走到父亲面前,轻声道:“父亲,女儿不是故意顶撞三殿下,只是不想沈家被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三殿下今日前来,看似是送贺礼,实则是想拉拢您。
可您想过吗?
夺嫡之路凶险,一旦站错队,等待沈家的,就是万劫不复啊!”
沈太傅愣住了,他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哪里像一个十五岁的闺阁女子,倒像是经历过风浪的长辈。
他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心中突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仿佛眼前的女儿,一夜之间长大了。
宾客们纷纷起身行礼,连沈太傅都亲自迎上前,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不知殿下驾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萧景渊微微颔首,语气平淡无波:“太傅不必多礼,本王受太后所托,为沈大小姐送及笄贺礼,事毕便走,不扰太傅家宴。”
说着,他示意身后的侍卫将一个锦盒递上。
前世她对这位王爷印象不深,只记得他最后被诬陷“通敌”,战死在边疆,尸骨无存。
如今再看,才发现他眼底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利,绝非表面那般冷淡疏离。
“多谢殿下,也谢太后恩典。”
沈清辞按捺住心绪,待侍卫将锦盒递给祖母后,恭敬地行了一礼。
萧景渊的目光在她身上稍作停留,似乎察觉到她与寻常闺阁女子不同的镇定,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却没多言,只对沈太傅道:“贺礼送到,本王告辞。”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门外又传来一阵喧哗,三皇子赵珩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景渊王叔也在?
孤听闻今日是沈大小姐及笄礼,特意前来道贺,倒是来晚了一步。”
沈清辞听到这声音,指尖猛地攥紧了裙摆,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就是这声音,前世曾对她许下山盟海誓,最后却亲手将她和沈家推入地狱。
赵珩身着明黄色皇子常服,手摇折扇,笑容温润,看起来一派君子模样。
他走进正厅,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沈清辞身上,眼底闪过一丝惊艳,随即又换上关切的神情:“沈大小姐今日身着大红礼服,真是明艳动人。
方才孤在门外,听闻王叔送了贺礼,不知孤这份薄礼,大小姐是否肯收下?”
说着,他从随从手中拿过一个精致的木盒,递到沈清辞面前,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亲昵:“这里面是南海进贡的珍珠耳坠,孤觉得配大小姐正好,特意带来给你做及笄贺礼。”
厅内宾客见状,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三皇子近日频频与沈家接触,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想拉拢沈太傅,如今又在及笄礼上送如此贵重的礼物,显然是对沈清辞有意。
沈太傅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虽想靠向三皇子,但也知道“皇子私赠女子首饰”于礼不合,可又不敢拒绝。
沈清柔站在一旁,看着赵珩对沈清辞的殷勤,指甲暗暗掐进掌心,眼底满是嫉妒——前世赵珩就是这样对沈清辞好,可最后还不是被她抢了去?
这一世,她绝不会让沈清辞再占着赵珩!
就在众人以为沈清辞会含羞收下礼物时,她却缓缓抬起头,避开了赵珩递来的木盒,语气平淡地说:“多谢三殿下厚爱,只是无功不受禄。
殿下的珍珠耳坠太过贵重,臣女不敢收。”
赵珩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没想到沈清辞会拒绝得如此干脆,愣了愣才道:“大小姐何必客气?
不过是一份贺礼,孤一片心意,你收下便是。”
“殿下的心意,臣女心领了。”
沈清辞微微屈膝,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是按规矩,外男不可私赠女子首饰,尤其是殿下身为皇子,更应注重身份体面。
今日若是臣女收下这份礼物,传出去,不仅会坏了臣女的名声,还会连累殿下被人议论‘行事失度’,臣女不敢因一己之私,耽误殿下前程。”
这番话既点明了“规矩”,又给了赵珩台阶下,却也明确表达了“拒绝”的态度。
宾客们暗自点头,觉得沈清辞行事得体,不卑不亢。
赵珩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本想借这份礼物拉拢沈清辞,顺便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对沈家的重视,却没想到被沈清辞当众拒绝,还被冠上“行事失度”的可能。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勉强笑道:“大小姐倒是心思缜密,是孤考虑不周了。
既然如此,那这份礼物,孤便先收回。”
沈清柔见赵珩碰了钉子,连忙上前打圆场,声音甜腻:“三殿下不必介怀,姐姐只是太过守规矩了。
不如殿下先坐下喝杯茶,歇歇脚?”
赵珩看了沈清柔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不耐,却还是顺着她的话坐下了——他今日来,除了拉拢沈太傅,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确认沈清辞是否真如传闻中那般“聪慧过人”,若是能将她拉拢过来,对自己夺嫡大有裨益。
沈清辞看着赵珩坐下后,目光又扫向沈清柔——前世沈清柔就是这样,在赵珩面前装乖巧,暗地里却不断挑唆,让赵珩对自己生出不满。
这一世,她不会再给他们任何联手的机会。
加笄礼继续进行,第二步加“皮弁”,嬷嬷拿起一支镶嵌着宝石的玉簪,为沈清辞簪上,口中念道:“醴酒既清,嘉荐令芳。
拜受祭之,以定尔祥。”
沈清辞跪坐着,心中却在盘算——赵珩今日突然前来,绝不仅仅是为了送贺礼,恐怕是想借着及笄礼的机会,与父亲谈合作。
前世父亲就是在今日,答应帮赵珩联络朝中官员,从此彻底卷入夺嫡之争,最终落得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这一世,她必须阻止父亲!
加笄礼结束后,沈清辞起身,走到父亲身边,低声道:“父亲,女儿有话想跟您说,可否借一步说话?”
沈太傅愣了愣,随即点头:“好,随我到书房来。”
两人刚走到正厅门口,赵珩突然开口:“沈太傅,孤也有要事想与你商议,不如一同去书房?”
沈清辞心中一凛——赵珩果然是冲着父亲来的!
她转头看向赵珩,语气平静地说:“殿下,父亲刚主持完女儿的及笄礼,想必己经累了。
若是有要事,不如改日再议?
今日是女儿的好日子,父亲也想多陪陪家人,还望殿下体谅。”
赵珩没想到沈清辞会再次阻拦,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沈大小姐,孤与沈太傅商议国事,你一个女子,不便插手吧?”
“殿下说的是国事,那便更不该在今日商议。”
沈清辞毫不示弱,“今日是臣女的及笄礼,家中满是宾客,若是殿下与父亲在书房密谈,传出去,外人会说殿下‘借家宴议国事’,有失皇子体面;若是被有心人曲解,说父亲‘借女儿及笄礼拉拢皇子’,更是会连累沈家。
殿下是聪明人,不会不懂这个道理吧?”
这番话句句在理,既点出了“体面”,又暗示了“风险”,让赵珩无从反驳。
沈太傅也反应过来,连忙道:“殿下,小女说得是。
今日确实不便商议国事,不如改日孤亲自去王府拜访殿下?”
赵珩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沈太傅的态度,知道今日再纠缠下去也讨不到好,只能压下心中的怒火,勉强笑道:“既然如此,那便改日再议。
沈太傅,沈大小姐,孤先告辞了。”
说完,他起身就走,连一句客套话都没多说,显然是真的生气了。
沈清柔看着赵珩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沈清辞,眼底满是怨毒,却不敢再作声。
沈清辞看着赵珩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心中松了口气——这是她重生后,第一次正面与赵珩交锋,她赢了。
但她也知道,这只是开始,赵珩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的麻烦,还会更多。
“辞儿,你今日怎么敢屡次顶撞三殿下?”
沈太傅带着沈清辞走进书房,脸色有些严肃,“三殿下是皇子,我们沈家得罪不起。”
沈清辞看着父亲担忧的神色,心中一阵酸涩——前世父亲就是因为太过忌惮赵珩,才一步步被牵着走,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她走到父亲面前,轻声道:“父亲,女儿不是故意顶撞三殿下,只是不想沈家被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三殿下今日前来,看似是送贺礼,实则是想拉拢您。
可您想过吗?
夺嫡之路凶险,一旦站错队,等待沈家的,就是万劫不复啊!”
沈太傅愣住了,他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哪里像一个十五岁的闺阁女子,倒像是经历过风浪的长辈。
他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心中突然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仿佛眼前的女儿,一夜之间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