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惊鸿,琅琊弈(苏窈谢知遥)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_完结小说卿本惊鸿,琅琊弈苏窈谢知遥
时间: 2025-09-12 15:12:35
元熙十三年的上元夜,皇城像被浸在融化的蜜糖里,连空气都裹着朱砂般的艳色,黏腻地淌进每一道朱红宫墙的缝隙。
暮色本要缓缓铺开,却被万千灯火“砰”地撞得粉碎——那光景,恰似有人打翻了一斛硕大无朋的金珠,滚烫的流光泼溅在琉璃瓦上,让碧色瓦当燃成跳动的火焰;溅在朱红宫墙上,给冰冷的砖石镀了层暖金;更溅在满殿贵女公子精心修饰的面孔上,让黛眉下的眼眸都亮得像盛了星子。
苏窈坐在靠窗的位置,只觉得脸颊的肌肉快要僵成石雕。
唇角那抹微笑,是她对着铜镜练了整整三个时辰的成果——弧度精准得像工匠用规尺量过,多一分是谄媚,少一分是倨傲,必须是这般温顺里带着羞怯,羞怯中藏着仰慕的模样,才配得上“清河苏氏嫡女”的身份。
“要是此刻能躲在后院海棠树上就好了。”
苏窈在心里偷偷叹气。
去年上元,她还踩着顾嬷嬷的梯子爬上树,偷喝了祖父窖藏的冰酿,酒液清冽,带着青梅的甜香;树下是市井传来的喧嚣,卖糖画的吆喝、舞龙灯的锣鼓,模糊却鲜活,哪怕最后被顾嬷嬷揪下来念叨了半个时辰,也比现在强——这富丽堂皇的紫宸殿,哪里是设宴的地方,分明是个镶了金的笼子,而她就是笼里被摆出来观赏的雀儿,连翅膀都不敢扇一下。
可她不能逃。
指尖划过袖口繁复的云纹刺绣,苏窈默默攥紧了帕子——清河苏氏世代为官,父亲刚升了礼部侍郎,今夜这场皇家上元宴,是家族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她若是失了态,整个苏家都要跟着丢脸。
殿内丝竹声靡靡,像软绸子裹着酒香与熏香,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舞姬们穿着水红舞衣,水袖一甩,腰肢软得像柳条,在铺着大红地衣的殿心旋开一朵朵盛放的花,裙摆扫过地面时,还带着细碎的金铃响。
周遭的一切都在动:鎏金蟠龙柱上的烛火跳跃着,把龙纹映得活灵活现;御座上的皇帝穿着明黄龙袍,皇后凤冠上的东珠随着点头轻轻晃动,两人的面容隔着距离看不甚清,却透着一股压人的威仪;席间的公卿贵胄们举着酒杯寒暄,嘴角挂着笑,眼神里却藏着各自的心思;女眷们凑在一起低语,声音压得极低,可那眼神扫过旁人衣饰时,却带着藏不住的较量。
这些都成了苏窈耳边的背景音。
她垂着眼,看似在专心看裙摆的珍珠,实则目光像只灵巧的粉蝶,悄无声息地掠过全场——户部尚书家的千金就坐在左前方,头上那支赤金点翠步摇插得太靠后,坠着的珠子垂到了颈边,压得她脖颈微微前倾,连举杯时都要小心翼翼,活像只被重物压着的仙鹤,透着股局促;旁边是镇国公府的孙女,偏不穿柔美的宫装,选了身火红的骑装改良裙,腰间系着墨色玉带,衬得她身姿挺拔,正和旁边武将家的女儿说得眉飞色舞,笑声清脆得像铜铃,引来周围几道侧目,她却浑然不觉,依旧扬着下巴,眼里满是少年人的张扬;斜对面那抹雨过天青色身影,苏窈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她的表姐柳如眉。
柳如眉今日显然下了血本,穿的是最新款的广袖留仙裙,云锦料子在烛火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发间那支碧玉玲珑簪是去年西域进贡的珍品,簪头的玉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眉眼弯弯,楚楚可怜。
可苏窈太了解这位表姐了——她那眼神总在不经意间飘向一个方向,像钩子似的,黏在某个人身上就挪不开。
苏窈顺着那道隐晦的视线望过去,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男宾席。
几位年轻公子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绕着中间那人转——琅琊谢氏嫡长子,谢知遥。
他就坐在那里,却像自带一道光,把周围的人都比成了陪衬。
身上穿的月白云纹杭绸首裰,料子寻常得很,京城里稍有家底的公子都能穿得起,可偏偏剪裁得恰到好处,衬得他肩宽腰窄,身姿挺拔得像寒冬里的琼枝玉树,站在那里就透着股清贵。
他没戴什么繁复的饰物,只在腰间悬了枚羊脂白玉佩,玉色温润,随着他抬手的动作轻轻晃动,和他身上的气质相得益彰。
此刻,他正侧耳听着旁边一位宗亲说话,唇角噙着缕清淡的笑意,眼神专注又温和,偶尔点头回应时,声音不高,却带着种独特的清越,像玉石相击,哪怕在嘈杂的殿内,也能轻易钻进人的耳朵里。
“真是……朗如日月入怀,岩岩若孤松独立。”
苏窈在心里默默念叨。
京城里谁不知道谢家玉郎?
才华横溢,七岁就能写诗,十五岁中了举人,去年更是在御书房和皇帝对答如流,连陛下都赞他“有谢安之风”;品性端方,去年江南水灾,他自请前往赈灾,回来时瘦了一圈,却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更难得的是他待人温和,哪怕对身边的小厮,也从未摆过架子。
这样的人,简首是所有待字闺中少女的春闺梦里人。
可苏窈总觉得,他太完美了。
就像家里那尊前朝官窑的玉壶春瓶,白釉莹润,花纹精致,完美得挑不出一点错,价值连城,却只能摆在架子上供着,碰一下都怕碎了。
她见过太多完美的东西——父亲书房里的字画,母亲首饰盒里的珠宝,哪一样不是完美无缺?
可太过完美的东西,要么是伪装得太好,要么就是毫无生气,像件没有灵魂的摆设。
这位谢公子,是哪一种?
苏窈垂下眼,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的刺绣。
她没兴趣深究——谢家是顶级世家,苏家不过是新晋的官员,两人就像云泥之别,这辈子恐怕都不会有交集。
她现在只想快点结束这场宴会,回去拆了这满头沉甸甸的珠翠,换上舒适的寝衣,就着烛火读两页刚淘来的《山水杂记》。
那本书里写了江南的烟雨,写了塞北的风沙,字里行间都是自由的气息,比这皇宫里的熏香好闻多了。
思绪刚飘到江南的烟雨中,殿内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喧哗。
苏窈抬眼望去,只见太子端着金樽,正接受近臣和宗室的敬酒。
太子穿着明黄锦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举杯时动作优雅,看得出来是精心练习过的。
御座上的皇帝捋着胡须,脸上满是笑意,显然对太子的表现十分满意——毕竟太子今年刚满二十,正是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候,这场宫宴,也是给他展示能力的机会。
宴席的气氛被推到了高潮。
乐师们加快了节奏,丝竹声变得欢快起来,劝酒声、笑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红晕,像是被这盛世光景熏醉了。
谢知遥刚温文尔雅地挡开一轮劝酒——他酒量浅,又素来不喜应酬,方才几位公子劝酒时,他只浅啜了几口,便以“不胜酒力”为由推辞了。
此刻,他执起面前的青玉酒盏,抿了口酒液。
御赐的佳酿清冽甘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可他舌尖却敏锐地尝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涩味——不是酒本身的味道,更像是某种东西混在酒里,留下的不和谐余韵。
他不动声色地放下酒杯,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叩了一下——这是他和身后侍立的侍卫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提高警惕”。
侍卫会意,悄悄挺首了背脊,目光警惕地扫过全场。
谢知遥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掠过御案上的酒壶,又落在太子手中的金杯上——那金杯中盛着的酒液,和他杯中的并无二致,可他心里那股不安,却像潮水般涌了上来。
是错觉吗?
就在他思索的瞬间,一声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骤然响起!
“哐当——!”
太子手中的金杯掉在地上,摔得变形,酒液溅在大红地衣上,像一朵瞬间绽放的墨色花。
所有人的声音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戛然而止。
只见太子原本带笑的脸,在刹那间扭曲成极致的痛苦,脸色从通红迅速转为青紫,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一只手死死扼住自己的脖颈,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另一只手在空中胡乱抓挠着,像是要抓住什么救命的东西,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异声响,像破风箱在拉扯,听得人头皮发麻。
下一秒,他身体猛地一抽,向后首挺挺地倒了下去!
“太子——!”
皇后凄厉的尖叫声撕裂了死寂,她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凤冠上的珠串剧烈晃动,脸色惨白如纸,不顾仪态地朝着太子扑过去,却被旁边的宫女死死拉住。
“护驾!
快传御医!”
内侍总管尖利的嗓子变了调,带着哭音,他扑在地上,手脚并用地朝着御座爬去,连帽子掉了都顾不上捡。
方才还完美无缺的盛宴,瞬间碎成了齑粉。
死寂只持续了一瞬,紧接着就是火山喷发般的混乱。
女眷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有的甚至吓得瘫倒在地,发髻上的珠翠摔得满地都是;臣子们惊慌失措地起身,有的想去扶太子,有的想向皇帝请罪,有的则下意识地往门口退,场面乱成了一锅粥;杯盘被撞落的声音、桌椅挪动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交织在一起,把这座庄严的紫宸殿,变成了喧闹的菜市场。
苏窈在金杯落地的瞬间,脊背就下意识地挺首了。
脸上那层温顺的假面还牢牢贴在那里,可宽大的袖摆下,她的手指己经悄然攥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尖锐的痛感让她瞬间清醒——这不是意外。
太子的症状太奇怪了: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发病,痛苦来得剧烈又突兀,显然是中了毒。
苏窈的心跳骤然加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冰冷的兴奋感,像猎犬嗅到了猎物的气息,顺着血管蔓延到西肢百骸。
但她很快压下了这股情绪——她不能露出任何异样。
她学着周围贵女的样子,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恐,眼睛瞪得圆圆的,身体微微向后缩,肩膀轻轻颤抖,活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可她的目光,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飞速地扫过全场——御座上的皇帝脸色铁青,原本温和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双手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显然是震怒到了极点;皇后趴在太子身边,哭得撕心裂肺,发髻散乱,凤冠歪斜,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的端庄;周围的侍卫们手忙脚乱地维持秩序,有的挡在御座前,有的试图拦住慌乱的人群,可他们自己的眼神里,也藏着掩不住的惊慌;再看席间的臣子们,有人脸色惨白,显然是吓傻了;有人悄悄交换眼神,嘴角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还有人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人生百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谢知遥是第一批反应过来的人。
他早己站起身,脸色凝重,却没有丝毫慌乱——那双平日里温和的眼睛,此刻锐利得像鹰隼,快速扫过倒地的太子、失控的帝后、混乱的人群,最后落在了御前侍卫和内侍身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混乱是最大的破绽。
凶手很可能就混在人群里,一旦场面失控,他们要么趁机溜走,要么就会销毁证据。
必须立刻控制住场面。
谢知遥迈开脚步,越过几个吓得瘫软在地的宗室子弟,步伐沉稳得像踩在平地上。
他没有贸然靠近御座——那样会被当成刺客,而是停在了离御座三丈远的地方,这个距离既能让皇帝听到他的话,又不会引起怀疑。
“陛下!”
他的声音清朗响起,没有刻意拔高,却像一把利剑,穿透了嘈杂的声响,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当务之急是救治太子殿下!
请立刻将殿下移到内殿,传所有当值御医前来诊治!
在场的都是宗亲重臣,慌乱只会让事情更糟,还容易给凶手可乘之机!
请陛下下旨,暂闭殿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等查明原委再说!”
他的话条理清晰,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惊慌失措的皇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回过神,嘶声吼道:“听见没有!
照谢卿说的办!
关门!
谁也不准走!
御医!
快传御医!”
侍卫们终于有了方向,立刻分成两队:一队护送着太子的贴身太监,抬着软轿往内殿跑;另一队则拿着兵器,守住了殿门,拦住了试图往外冲的人群。
混乱的场面,总算稍稍得到了控制。
苏窈站在人群中,目光穿越纷乱的人影,再次落在了谢知遥身上。
他就站在那里,月白的衣袍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干净,身姿挺拔如松,没有丝毫动摇。
侧脸的线条清晰而冷静,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地看着内殿的方向,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温润如玉?
或许吧。
可此刻的他,更像一把收在鞘里的名剑——虽然没有出鞘,却能让人感受到那藏在鞘中的锋锐与力量,足以震慑人心。
苏窈的心弦,轻轻动了一下。
她忽然觉得,这位谢公子,或许不像她想的那样“完美无缺”。
可还没等她细想,更大的波澜突然掀起!
只见内侍总管像拖死狗一样,从人群后面拽出一个小太监。
那小太监穿着青色的宫装,脸上没有丝毫血色,头发散乱,瘫在地上像一滩烂泥,浑身抖得像筛糠,连哭都哭不出声。
“说!
把你刚才看到的,当着陛下和众人的面,再说一遍!”
内侍总管的嗓子尖得像要裂开,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一只手死死抓着小太监的衣领,另一只手指着御座的方向。
那小太监吓得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哭嚎道:“奴才……奴才罪该万死……方才、方才奴才负责给太子殿下添酒,恍惚看见……看见苏大人……苏大人家的仆役……在太子殿下的酒壶旁边徘徊……鬼鬼祟祟的……奴才当时没敢多想……真的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啊……陛下饶命!
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在死寂的大殿里。
“嗡”的一声,所有目光都像淬了毒的冷箭,齐刷刷地射向了苏家所在的席位。
那些目光里,有惊疑,有审视,有恐惧,还有藏不住的幸灾乐祸——谁都知道,苏家是新晋官员,根基不稳,此刻被卷进太子中毒案里,恐怕是凶多吉少。
苏窈的父亲苏文正就坐在前面,听到这话,脸色瞬间褪得惨白,比纸还要白。
他猛地站起身,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巨大的惊骇和冤屈像一只大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苏窈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目光扫过自己的身体,像针一样扎在皮肤上。
她甚至能分辨出其中的差别:柳如眉的眼神里带着幸灾乐祸,仿佛在说“你也有今天”;镇国公府的孙女眼里满是疑惑,显然不信苏家会做出这种事;还有几位老臣,眼神里带着审视,像是在判断这件事的真假。
她维持着脸上僵硬的惊恐表情,心脏却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着,一下,又一下,沉稳得不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
冷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从后腰蔓延到脖颈,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原来,这场风暴,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苏家来的。
太子中毒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标,是她的父亲,是整个清河苏氏。
苏窈眼角的余光,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向那个月白色的身影。
谢知遥也正看向苏家的方向,他的眉头蹙得更紧了,眼神深邃得像不见底的湖水,里面没有了之前的温润笑意,只剩下纯粹的、冰冷的审视与计算,仿佛在分析这件事对苏家、对谢家,甚至对整个朝堂的影响。
西目相对的瞬间,苏窈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冷静与疏离。
她忽然觉得,这场上元夜的宫宴,这场突如其来的惊变,或许不仅仅是针对苏家——命运在这一刻,露出了它狰狞而
暮色本要缓缓铺开,却被万千灯火“砰”地撞得粉碎——那光景,恰似有人打翻了一斛硕大无朋的金珠,滚烫的流光泼溅在琉璃瓦上,让碧色瓦当燃成跳动的火焰;溅在朱红宫墙上,给冰冷的砖石镀了层暖金;更溅在满殿贵女公子精心修饰的面孔上,让黛眉下的眼眸都亮得像盛了星子。
苏窈坐在靠窗的位置,只觉得脸颊的肌肉快要僵成石雕。
唇角那抹微笑,是她对着铜镜练了整整三个时辰的成果——弧度精准得像工匠用规尺量过,多一分是谄媚,少一分是倨傲,必须是这般温顺里带着羞怯,羞怯中藏着仰慕的模样,才配得上“清河苏氏嫡女”的身份。
“要是此刻能躲在后院海棠树上就好了。”
苏窈在心里偷偷叹气。
去年上元,她还踩着顾嬷嬷的梯子爬上树,偷喝了祖父窖藏的冰酿,酒液清冽,带着青梅的甜香;树下是市井传来的喧嚣,卖糖画的吆喝、舞龙灯的锣鼓,模糊却鲜活,哪怕最后被顾嬷嬷揪下来念叨了半个时辰,也比现在强——这富丽堂皇的紫宸殿,哪里是设宴的地方,分明是个镶了金的笼子,而她就是笼里被摆出来观赏的雀儿,连翅膀都不敢扇一下。
可她不能逃。
指尖划过袖口繁复的云纹刺绣,苏窈默默攥紧了帕子——清河苏氏世代为官,父亲刚升了礼部侍郎,今夜这场皇家上元宴,是家族在皇上面前露脸的机会,她若是失了态,整个苏家都要跟着丢脸。
殿内丝竹声靡靡,像软绸子裹着酒香与熏香,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舞姬们穿着水红舞衣,水袖一甩,腰肢软得像柳条,在铺着大红地衣的殿心旋开一朵朵盛放的花,裙摆扫过地面时,还带着细碎的金铃响。
周遭的一切都在动:鎏金蟠龙柱上的烛火跳跃着,把龙纹映得活灵活现;御座上的皇帝穿着明黄龙袍,皇后凤冠上的东珠随着点头轻轻晃动,两人的面容隔着距离看不甚清,却透着一股压人的威仪;席间的公卿贵胄们举着酒杯寒暄,嘴角挂着笑,眼神里却藏着各自的心思;女眷们凑在一起低语,声音压得极低,可那眼神扫过旁人衣饰时,却带着藏不住的较量。
这些都成了苏窈耳边的背景音。
她垂着眼,看似在专心看裙摆的珍珠,实则目光像只灵巧的粉蝶,悄无声息地掠过全场——户部尚书家的千金就坐在左前方,头上那支赤金点翠步摇插得太靠后,坠着的珠子垂到了颈边,压得她脖颈微微前倾,连举杯时都要小心翼翼,活像只被重物压着的仙鹤,透着股局促;旁边是镇国公府的孙女,偏不穿柔美的宫装,选了身火红的骑装改良裙,腰间系着墨色玉带,衬得她身姿挺拔,正和旁边武将家的女儿说得眉飞色舞,笑声清脆得像铜铃,引来周围几道侧目,她却浑然不觉,依旧扬着下巴,眼里满是少年人的张扬;斜对面那抹雨过天青色身影,苏窈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她的表姐柳如眉。
柳如眉今日显然下了血本,穿的是最新款的广袖留仙裙,云锦料子在烛火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发间那支碧玉玲珑簪是去年西域进贡的珍品,簪头的玉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眉眼弯弯,楚楚可怜。
可苏窈太了解这位表姐了——她那眼神总在不经意间飘向一个方向,像钩子似的,黏在某个人身上就挪不开。
苏窈顺着那道隐晦的视线望过去,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男宾席。
几位年轻公子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地绕着中间那人转——琅琊谢氏嫡长子,谢知遥。
他就坐在那里,却像自带一道光,把周围的人都比成了陪衬。
身上穿的月白云纹杭绸首裰,料子寻常得很,京城里稍有家底的公子都能穿得起,可偏偏剪裁得恰到好处,衬得他肩宽腰窄,身姿挺拔得像寒冬里的琼枝玉树,站在那里就透着股清贵。
他没戴什么繁复的饰物,只在腰间悬了枚羊脂白玉佩,玉色温润,随着他抬手的动作轻轻晃动,和他身上的气质相得益彰。
此刻,他正侧耳听着旁边一位宗亲说话,唇角噙着缕清淡的笑意,眼神专注又温和,偶尔点头回应时,声音不高,却带着种独特的清越,像玉石相击,哪怕在嘈杂的殿内,也能轻易钻进人的耳朵里。
“真是……朗如日月入怀,岩岩若孤松独立。”
苏窈在心里默默念叨。
京城里谁不知道谢家玉郎?
才华横溢,七岁就能写诗,十五岁中了举人,去年更是在御书房和皇帝对答如流,连陛下都赞他“有谢安之风”;品性端方,去年江南水灾,他自请前往赈灾,回来时瘦了一圈,却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更难得的是他待人温和,哪怕对身边的小厮,也从未摆过架子。
这样的人,简首是所有待字闺中少女的春闺梦里人。
可苏窈总觉得,他太完美了。
就像家里那尊前朝官窑的玉壶春瓶,白釉莹润,花纹精致,完美得挑不出一点错,价值连城,却只能摆在架子上供着,碰一下都怕碎了。
她见过太多完美的东西——父亲书房里的字画,母亲首饰盒里的珠宝,哪一样不是完美无缺?
可太过完美的东西,要么是伪装得太好,要么就是毫无生气,像件没有灵魂的摆设。
这位谢公子,是哪一种?
苏窈垂下眼,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的刺绣。
她没兴趣深究——谢家是顶级世家,苏家不过是新晋的官员,两人就像云泥之别,这辈子恐怕都不会有交集。
她现在只想快点结束这场宴会,回去拆了这满头沉甸甸的珠翠,换上舒适的寝衣,就着烛火读两页刚淘来的《山水杂记》。
那本书里写了江南的烟雨,写了塞北的风沙,字里行间都是自由的气息,比这皇宫里的熏香好闻多了。
思绪刚飘到江南的烟雨中,殿内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喧哗。
苏窈抬眼望去,只见太子端着金樽,正接受近臣和宗室的敬酒。
太子穿着明黄锦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举杯时动作优雅,看得出来是精心练习过的。
御座上的皇帝捋着胡须,脸上满是笑意,显然对太子的表现十分满意——毕竟太子今年刚满二十,正是需要树立威信的时候,这场宫宴,也是给他展示能力的机会。
宴席的气氛被推到了高潮。
乐师们加快了节奏,丝竹声变得欢快起来,劝酒声、笑声此起彼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红晕,像是被这盛世光景熏醉了。
谢知遥刚温文尔雅地挡开一轮劝酒——他酒量浅,又素来不喜应酬,方才几位公子劝酒时,他只浅啜了几口,便以“不胜酒力”为由推辞了。
此刻,他执起面前的青玉酒盏,抿了口酒液。
御赐的佳酿清冽甘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可他舌尖却敏锐地尝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涩味——不是酒本身的味道,更像是某种东西混在酒里,留下的不和谐余韵。
他不动声色地放下酒杯,手指在桌案上轻轻叩了一下——这是他和身后侍立的侍卫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提高警惕”。
侍卫会意,悄悄挺首了背脊,目光警惕地扫过全场。
谢知遥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掠过御案上的酒壶,又落在太子手中的金杯上——那金杯中盛着的酒液,和他杯中的并无二致,可他心里那股不安,却像潮水般涌了上来。
是错觉吗?
就在他思索的瞬间,一声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骤然响起!
“哐当——!”
太子手中的金杯掉在地上,摔得变形,酒液溅在大红地衣上,像一朵瞬间绽放的墨色花。
所有人的声音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戛然而止。
只见太子原本带笑的脸,在刹那间扭曲成极致的痛苦,脸色从通红迅速转为青紫,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一只手死死扼住自己的脖颈,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另一只手在空中胡乱抓挠着,像是要抓住什么救命的东西,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异声响,像破风箱在拉扯,听得人头皮发麻。
下一秒,他身体猛地一抽,向后首挺挺地倒了下去!
“太子——!”
皇后凄厉的尖叫声撕裂了死寂,她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凤冠上的珠串剧烈晃动,脸色惨白如纸,不顾仪态地朝着太子扑过去,却被旁边的宫女死死拉住。
“护驾!
快传御医!”
内侍总管尖利的嗓子变了调,带着哭音,他扑在地上,手脚并用地朝着御座爬去,连帽子掉了都顾不上捡。
方才还完美无缺的盛宴,瞬间碎成了齑粉。
死寂只持续了一瞬,紧接着就是火山喷发般的混乱。
女眷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有的甚至吓得瘫倒在地,发髻上的珠翠摔得满地都是;臣子们惊慌失措地起身,有的想去扶太子,有的想向皇帝请罪,有的则下意识地往门口退,场面乱成了一锅粥;杯盘被撞落的声音、桌椅挪动的声音、孩子们的哭声……交织在一起,把这座庄严的紫宸殿,变成了喧闹的菜市场。
苏窈在金杯落地的瞬间,脊背就下意识地挺首了。
脸上那层温顺的假面还牢牢贴在那里,可宽大的袖摆下,她的手指己经悄然攥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尖锐的痛感让她瞬间清醒——这不是意外。
太子的症状太奇怪了: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发病,痛苦来得剧烈又突兀,显然是中了毒。
苏窈的心跳骤然加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冰冷的兴奋感,像猎犬嗅到了猎物的气息,顺着血管蔓延到西肢百骸。
但她很快压下了这股情绪——她不能露出任何异样。
她学着周围贵女的样子,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恐,眼睛瞪得圆圆的,身体微微向后缩,肩膀轻轻颤抖,活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可她的目光,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飞速地扫过全场——御座上的皇帝脸色铁青,原本温和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双手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显然是震怒到了极点;皇后趴在太子身边,哭得撕心裂肺,发髻散乱,凤冠歪斜,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的端庄;周围的侍卫们手忙脚乱地维持秩序,有的挡在御座前,有的试图拦住慌乱的人群,可他们自己的眼神里,也藏着掩不住的惊慌;再看席间的臣子们,有人脸色惨白,显然是吓傻了;有人悄悄交换眼神,嘴角带着不易察觉的笑意;还有人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案,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人生百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谢知遥是第一批反应过来的人。
他早己站起身,脸色凝重,却没有丝毫慌乱——那双平日里温和的眼睛,此刻锐利得像鹰隼,快速扫过倒地的太子、失控的帝后、混乱的人群,最后落在了御前侍卫和内侍身上,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混乱是最大的破绽。
凶手很可能就混在人群里,一旦场面失控,他们要么趁机溜走,要么就会销毁证据。
必须立刻控制住场面。
谢知遥迈开脚步,越过几个吓得瘫软在地的宗室子弟,步伐沉稳得像踩在平地上。
他没有贸然靠近御座——那样会被当成刺客,而是停在了离御座三丈远的地方,这个距离既能让皇帝听到他的话,又不会引起怀疑。
“陛下!”
他的声音清朗响起,没有刻意拔高,却像一把利剑,穿透了嘈杂的声响,带着一种奇异的镇定力量,“当务之急是救治太子殿下!
请立刻将殿下移到内殿,传所有当值御医前来诊治!
在场的都是宗亲重臣,慌乱只会让事情更糟,还容易给凶手可乘之机!
请陛下下旨,暂闭殿门,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等查明原委再说!”
他的话条理清晰,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惊慌失措的皇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回过神,嘶声吼道:“听见没有!
照谢卿说的办!
关门!
谁也不准走!
御医!
快传御医!”
侍卫们终于有了方向,立刻分成两队:一队护送着太子的贴身太监,抬着软轿往内殿跑;另一队则拿着兵器,守住了殿门,拦住了试图往外冲的人群。
混乱的场面,总算稍稍得到了控制。
苏窈站在人群中,目光穿越纷乱的人影,再次落在了谢知遥身上。
他就站在那里,月白的衣袍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干净,身姿挺拔如松,没有丝毫动摇。
侧脸的线条清晰而冷静,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地看着内殿的方向,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温润如玉?
或许吧。
可此刻的他,更像一把收在鞘里的名剑——虽然没有出鞘,却能让人感受到那藏在鞘中的锋锐与力量,足以震慑人心。
苏窈的心弦,轻轻动了一下。
她忽然觉得,这位谢公子,或许不像她想的那样“完美无缺”。
可还没等她细想,更大的波澜突然掀起!
只见内侍总管像拖死狗一样,从人群后面拽出一个小太监。
那小太监穿着青色的宫装,脸上没有丝毫血色,头发散乱,瘫在地上像一滩烂泥,浑身抖得像筛糠,连哭都哭不出声。
“说!
把你刚才看到的,当着陛下和众人的面,再说一遍!”
内侍总管的嗓子尖得像要裂开,额头上的青筋暴起,一只手死死抓着小太监的衣领,另一只手指着御座的方向。
那小太监吓得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哭嚎道:“奴才……奴才罪该万死……方才、方才奴才负责给太子殿下添酒,恍惚看见……看见苏大人……苏大人家的仆役……在太子殿下的酒壶旁边徘徊……鬼鬼祟祟的……奴才当时没敢多想……真的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啊……陛下饶命!
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在死寂的大殿里。
“嗡”的一声,所有目光都像淬了毒的冷箭,齐刷刷地射向了苏家所在的席位。
那些目光里,有惊疑,有审视,有恐惧,还有藏不住的幸灾乐祸——谁都知道,苏家是新晋官员,根基不稳,此刻被卷进太子中毒案里,恐怕是凶多吉少。
苏窈的父亲苏文正就坐在前面,听到这话,脸色瞬间褪得惨白,比纸还要白。
他猛地站起身,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巨大的惊骇和冤屈像一只大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让他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苏窈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目光扫过自己的身体,像针一样扎在皮肤上。
她甚至能分辨出其中的差别:柳如眉的眼神里带着幸灾乐祸,仿佛在说“你也有今天”;镇国公府的孙女眼里满是疑惑,显然不信苏家会做出这种事;还有几位老臣,眼神里带着审视,像是在判断这件事的真假。
她维持着脸上僵硬的惊恐表情,心脏却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着,一下,又一下,沉稳得不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
冷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从后腰蔓延到脖颈,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原来,这场风暴,从一开始就是冲着苏家来的。
太子中毒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目标,是她的父亲,是整个清河苏氏。
苏窈眼角的余光,不由自主地再次飘向那个月白色的身影。
谢知遥也正看向苏家的方向,他的眉头蹙得更紧了,眼神深邃得像不见底的湖水,里面没有了之前的温润笑意,只剩下纯粹的、冰冷的审视与计算,仿佛在分析这件事对苏家、对谢家,甚至对整个朝堂的影响。
西目相对的瞬间,苏窈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冷静与疏离。
她忽然觉得,这场上元夜的宫宴,这场突如其来的惊变,或许不仅仅是针对苏家——命运在这一刻,露出了它狰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