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凤凰:董竹君董同福阿翠免费小说完整版_热门的小说烈火凤凰:董竹君董同福阿翠
时间: 2025-09-13 04:29:50
福寿里的冬天,一年比一年难熬。
湿冷的寒气像浸透了水的破棉絮,沉甸甸地裹着人,钻心刺骨。
那间紧挨着公用老虎灶的灶披间,更是冷得像个冰窟窿。
林阿翠的病,如同墙角那不断蔓延的霉斑,在这彻骨的湿冷里,无声地、顽固地侵蚀着她残存的生命力。
每一次发作,她都像一尾被抛上岸的鱼,蜷缩在冰冷的稻草铺上,身体剧烈地弓起又落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拉风箱般的骇人声响,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碎呕出来。
蜡黄浮肿的脸憋得发紫,青筋在细瘦的脖颈上狰狞凸起,额头上豆大的冷汗混着滚烫的泪,小溪般淌下。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只剩下虚脱般的喘息,整个人瘫软如泥,眼窝深陷下去,眼神浑浊得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翳。
那只用碎布头缝制的简陋布娃娃,被阿翠用一根细麻绳,小心翼翼地系在了阿媛破棉袄的衣襟内侧,紧贴心口的位置。
阿媛很宝贝它,睡觉时都要攥在手里。
此刻,她小小的身子蜷缩在母亲身边,听着那令人心悸的咳嗽风暴,小脸埋在母亲冰冷的、带着浓重草药味的怀里,身体微微发着抖,像寒风中一片瑟瑟的叶子。
那只没有五官的布娃娃,被她的小手紧紧攥着,塞在两人身体相贴的缝隙里,汲取着一点点微薄的暖意。
“娘……娘不咳……”阿媛抬起小脸,乌黑的眼睛里盛满了恐惧和心疼,伸出冰凉的小手,徒劳地想替母亲擦掉额头的冷汗。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细若蚊蚋。
阿翠连抬手安抚女儿的力气都快没了。
她只能用下巴轻轻蹭了蹭阿媛细软的、稀疏发黄的头发,喉咙里发出破碎的、带着浓痰的嘶哑气音:“囡囡……不怕……娘……没事……”话音未落,又一阵更猛烈的咳嗽排山倒海般袭来,她猛地侧过身,对着冰冷潮湿的地面,身体筛糠般抖动,咳得撕心裂肺,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
阿媛吓得小脸煞白,紧紧抱住母亲剧烈颤抖的身体,把脸更深地埋进母亲怀里,小小的身体也跟着剧烈地颤抖起来,无声地啜泣着,眼泪浸湿了母亲单薄的衣襟。
就在这时,薄木板门被猛地推开,董同福裹着一身凛冽的寒气撞了进来。
他肩上落了一层薄雪,眉毛、胡茬都结着白霜,破旧的夹袄硬邦邦的,冻得像铁板。
他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焦灼和难以掩饰的疲惫,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嘴唇冻裂了好几道血口子。
“阿翠!”
他嘶哑地喊了一声,几步冲到“床”边,看到妻子咳得几乎背过气的惨状,脸色瞬间变得比外面的雪还白。
他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慌忙蹲下身,手忙脚乱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的小包。
油纸包上还带着他胸口最后一丝微弱的温热。
“药……抓来了……快……快熬上!”
董同福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手指因为寒冷和紧张而僵硬,撕扯油纸的动作笨拙又急切。
阿翠咳得根本说不出话,只能艰难地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丈夫冻得发青、写满惊惶的脸,又看了一眼那包救命的药。
她灰败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混合着希望和巨大愧疚的复杂光亮,随即又被更猛烈的咳嗽淹没。
董同福不再犹豫,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扑向冰冷的灶台。
他粗暴地拨开灶膛里冰冷的灰烬,用颤抖的手抓起几根潮湿的柴火塞进去。
火柴划了好几次才点燃,微弱的光亮映着他布满血丝、焦灼万分的眼睛。
浓烟呛得他涕泪横流,但他毫不在意,只死死盯着那好不容易燃起的、微弱的火苗,仿佛那是妻子生命的火种。
他把那包珍贵的草药一股脑倒进那个豁了口的粗陶药罐里,又手忙脚乱地从墙角水缸舀了冰冷的江水——家里早己买不起干净的水,只能去江边挑浑浊的江水沉淀了勉强用——倒进罐子,架在灶火上。
火光跳跃着,映照着董同福佝偻如弓的脊背和写满愁苦绝望的脸。
他盯着药罐,身体因为寒冷和高度紧张而微微发抖。
每一次阿翠剧烈的咳嗽声传来,他的肩膀就猛地一缩,仿佛那咳嗽的鞭子抽打在他身上。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爬行。
灶披间里弥漫开一股浓烈苦涩的药味,混合着血腥气、煤烟味和湿冷的霉味,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气味。
药罐里的水终于开始翻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蒸汽顶得罐盖轻轻跳动。
董同福小心翼翼地用破布垫着手,端起滚烫的药罐,将里面浑浊的、散发着刺鼻苦味的药汁倒进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里。
深褐色的药汁在昏黄的油灯光下,像某种不祥的毒液。
“阿翠……药好了……快……趁热喝下去……”董同福端着碗,声音带着近乎哀求的颤抖,凑到妻子嘴边。
阿翠咳得浑身脱力,几乎无法支撑身体。
董同福一手费力地半扶起她冰冷沉重的身体,一手端着滚烫的药碗。
阿翠紧闭着眼,眉头痛苦地拧在一起,嘴唇哆嗦着,抗拒着那刺鼻的气息。
董同福咬紧牙关,狠下心,将碗沿抵住妻子的唇缝,一点点地往里灌。
苦涩滚烫的药汁流入口腔,阿翠本能地抗拒,猛烈地呛咳起来,刚灌下去的药汁混合着血沫,猛地喷溅出来,染脏了董同福的破夹袄前襟,也溅湿了阿媛的额头。
“哇——”阿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额头上滚烫的液体吓得大哭起来。
“阿翠!
咽下去!
求你了!
咽下去!”
董同福的声音带着哭腔,不顾妻子的呛咳和挣扎,更用力地扶住她,继续强行灌药。
他的手在抖,碗也在抖,滚烫的药汁洒出来,烫红了阿翠的下巴和脖颈。
这场近乎残酷的灌药,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
当最后一点药汁终于被强行灌下,阿翠像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彻底瘫软在董同福怀里,只剩下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喘息,嘴角还残留着褐色的药渍和一丝猩红的血痕。
她闭着眼,脸色灰败如死人。
董同福放下空碗,整个人像刚从水里捞出来,浑身被冷汗浸透,剧烈地喘息着,手臂因为用力过度而不住地颤抖。
他低头看着怀里气若游丝的妻子,再看看旁边吓得忘了哭、只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他们的女儿,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紧紧抱着妻子冰冷的身体,脸埋在她汗湿的头发里,肩膀无法控制地剧烈耸动起来,喉咙里发出压抑的、野兽濒死般的呜咽。
浑浊的泪水混着汗水,滴落在阿翠毫无知觉的脸上。
或许是那碗苦涩的药汁终究起了一点作用,或许是阿翠骨子里那份对女儿的不舍太过顽强,她竟又一次从鬼门关前挣扎了回来。
虽然依旧虚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咳嗽也并未根除,但至少那撕心裂肺、仿佛要咳断气的风暴暂时平息了。
她终日裹着家里所有能御寒的破布烂絮,像一只筑巢的病鸟,蜷缩在灶披间那个唯一能晒到一点点午后微光的角落里。
阿媛西岁了。
长期的饥饿和恶劣的环境让她比同龄孩子更加瘦小纤细,像一棵发育不良的豆芽菜,胳膊腿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但那双眼睛,却越发乌黑明亮,带着一种过早洞悉了生存艰难的沉静和对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
弄堂口对面石库门里飘来的读书声,依旧是阿媛世界里最神奇、最具吸引力的存在。
尤其是当那位老先生开始领读《三字经》时,那抑扬顿挫、带着古韵的节奏,像带着魔力,总能让她停下一切动作,小小的身体转向声音飘来的方向,努力地竖起耳朵,小脸紧绷,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老先生的声音苍老而清晰,穿透福寿里的污浊空气,一字一句,敲打在阿翠的心上。
阿翠靠在冰冷的墙角,闭着眼,似乎睡着了。
但她的耳朵,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捕捉着窗外飘来的每一个音节。
那些字句,对她而言,如同天书般神秘莫测,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颤的魔力。
她枯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搭在破棉絮上的、骨节粗大的手指,在无人看见的阴影里,随着那诵读的节奏,极其轻微地、一下一下地叩击着身下冰凉的稻草。
一个念头,如同墙角缝隙里顽强钻出的野草,在阿翠近乎荒芜的心田里,疯狂滋长——识字!
一定要让阿媛识字!
这是她这个病弱无能的母亲,在这暗无天日的泥潭里,唯一能为女儿抓住的、能让她将来“不像我”的一根稻草!
这念头是如此强烈,如此清晰,甚至压过了她身体里无时无刻不在的疼痛和窒息感。
然而,这念头带来的,却是更深重的绝望。
送阿媛去私塾?
那是痴人说梦。
董同福拉车挣下的那几个铜板,连一家人的口粮和她的药钱都捉襟见肘,常常要靠金花接济的米汤度日。
每次去药铺抓药,看着柜台上那些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药方,看着账房先生拨弄算盘时那副居高临下的神情,董同福那佝偻的背脊和脸上掩饰不住的窘迫,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阿翠心上。
识字?
那是体面人家小姐才有资格想的事情。
她们这样的人,只配像蝼蚁一样在泥泞里挣扎,只配认识铜板上的字——那才是活命的根本。
绝望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阿翠的心。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灶台边那个积满厚厚一层草木灰的角落。
灰是冷的,死寂的,就像她此刻的心境。
午后,难得的冬日暖阳吝啬地洒进一点昏黄的光线,落在灶披间潮湿的地面上。
阿媛蹲在光影里,拿着父亲给她捡来的宝贝鹅卵石,正专心致志地在积满灰尘的地面上划拉着什么。
她的小眉头微微蹙着,小嘴无声地嚅动,模仿着窗外飘来的诵读声的节奏,小手握着石头,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歪歪扭扭的、谁也看不懂的线条。
阿翠默默地看着。
女儿专注的侧脸,被那一点昏黄的光线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她看着阿媛用石头在地上划出的痕迹,一个念头如同闪电,猛地劈开了她心头的绝望阴霾!
灰!
灶膛里烧尽的灰!
阿翠黯淡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簇微弱却无比炽热的火光!
她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扶着冰冷潮湿的墙壁,极其缓慢地、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每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和关节的剧痛。
她佝偻着腰,像一株随时会折断的枯树,挪到灶台边。
她伸出枯瘦如柴、布满冻疮裂口的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将灶膛口边缘那层相对干净、细密的冷灰,一点点拢在一起,堆在冰冷的灶台面上。
灰白色的粉末在昏黄的光线下,形成一片小小的、平整的“沙盘”。
然后,她的目光在狭小的灶披间里急切地搜寻着。
最后,落在了灶膛边一根烧剩的、小指粗细的枯枝上。
她艰难地弯下腰,捡起那根木炭条。
炭条冰凉,粗糙,握在手里有些硌手。
阿翠回到那片小小的灰烬“沙盘”前。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喉咙里的痒意和身体的颤抖。
她学着女儿的样子,紧紧攥住那根粗糙冰冷的炭条,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炭条的尖端,狠狠戳进那层细密的灰里!
她的动作笨拙而僵硬,像初学握笔的孩童。
手臂因为虚弱而颤抖,炭条在灰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歪斜扭曲的、如同蚯蚓爬过的痕迹。
那根本不像字,只是一个丑陋的、用力的刻痕。
窗外的诵读声清晰地传来:“人……之初……”阿翠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灰面上那道丑陋的刻痕。
她喘着粗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她咬着干裂的嘴唇,用尽全身的力气,控制着颤抖的手臂,再次将炭条戳下去,试图沿着刚才的痕迹,让它更像一点……更像一点老先生口中那个神奇的“人”字!
一笔,又一笔。
灰白色的“沙盘”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浅不一、歪歪扭扭、丑陋不堪的黑色划痕。
汗水顺着她凹陷的鬓角流下,滴落在灰烬里,洇开一个个深色的小点。
她的手臂酸痛得快要抬不起来,每一次用力都牵扯着胸肺间针扎般的疼痛。
但她不管不顾,像着了魔一般,眼睛里只有那片灰烬,只有手中那根粗糙的炭条,只有窗外那不断重复的、神圣的“人”字音节!
她要把这个字刻进灰里,刻进骨头里!
她要学会它!
哪怕只学会这一个字!
她要把它教给阿媛!
这是她这个无能的母亲,在这绝望的深渊里,唯一能为自己、也为女儿点亮的一盏微弱的灯!
阿媛不知何时停下了手中的“创作”,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母亲怪异的举动。
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在灶台边微微颤抖,看着母亲手中那根黑乎乎的东西在白色的灰上划出奇怪的痕迹。
她慢慢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母亲身边,伸出小手,轻轻拽了拽母亲破烂的衣角。
“娘?”
阿媛稚嫩的声音里充满疑惑。
阿翠猛地从那种忘我的、近乎偏执的状态中惊醒。
她喘着粗气,回过头,看到女儿清澈纯净的眼睛正望着自己,又低头看了看灰烬上那一片狼藉、丑陋不堪的黑色划痕。
一股巨大的羞惭和自惭形秽猛地攫住了她!
她像被人撞破了最不堪的秘密,手一抖,那根炭条“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的灶台上,滚了几滚。
她慌乱地、几乎是本能地伸出手,用那件破棉袄的袖子,发疯似的去抹擦灶台上那片她刚刚费尽心力刻画的“痕迹”。
细密的灰烬被粗糙的袖口搅乱、抹平,那些歪斜丑陋的黑色线条瞬间模糊、消失,只留下一片脏污狼藉的灰黑色印记。
“脏……脏了……娘擦擦……”阿翠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带着浓重的喘息和掩饰不住的慌乱。
她不敢看女儿的眼睛,只是徒劳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那片早己被抹平的灰烬,仿佛要擦掉自己心中那点刚刚燃起就被现实无情嘲弄的、微弱的火光。
剧烈的动作牵动了肺腑,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袭来,她佝偻着身体,咳得几乎背过气去,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像寒风中的残烛。
阿媛被母亲剧烈的咳嗽吓住了,小嘴一瘪,乌黑的大眼睛里迅速蓄满了泪水。
她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母亲剧烈颤抖的腿,把小脸贴在母亲冰冷的裤子上,小小的身体也跟着一起颤抖起来。
灶披间里,只剩下阿翠压抑不住的、痛苦的咳声,和阿媛无声的、恐惧的啜泣。
那片被抹平的灰烬,如同一个被粗暴熄灭的梦,无声地躺在冰冷的灶台上,嘲笑着这灶台边刚刚燃起又瞬间熄灭的、卑微的微光。
几天后,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
董同福比往日回来得更晚,脸色也更加灰败。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像一具被抽干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每一步都踩在福寿里湿滑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他肩上没有扛着那袋赖以糊口的糙米,腰间那个破布钱袋也干瘪得没有一丝起伏。
只有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破旧蓝布包着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烈的草药味和潮湿的霉味混合着扑面而来。
灶膛里没有火光,只有冰冷的灰烬。
阿翠蜷缩在角落的稻草铺上,似乎睡着了,但紧蹙的眉头和急促的呼吸显示她睡得并不安稳。
阿媛裹着破棉袄,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怀里抱着那个没有五官的布娃娃,小脸冻得发青,听到门响,她抬起头,乌黑的眼睛望向父亲。
董同福的目光在妻女身上停留了一瞬,那里面交织着深重的疲惫、无边的愁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沉默地走到灶台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生火,而是将手里那个蓝布包,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冰冷积灰的灶台面上。
他站在那里,佝偻着背,像一尊沉默的雕塑,目光死死盯着那个蓝布包,仿佛在做着什么艰难的决定。
昏黄的油灯光将他巨大的、扭曲的影子投在斑驳污秽的墙壁上,随着灯火的跳动而摇曳不定。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伸出粗糙冰冷、布满裂口和老茧的手,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却又无比沉重的姿态,颤抖着,一层一层地,解开了那个破旧的蓝布包。
里面露出的,是一本薄薄的、纸质粗糙发黄、边角己经磨损卷曲的小册子。
封面上,竖排印着三个墨色浓重的繁体大字:《三字經》。
那字迹端正而古朴,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出一种与这破败灶披间格格不入的、遥远而神圣的气息。
董同福枯瘦的手指,极其小心地、带着一种近乎敬畏的颤抖,抚摸着那粗糙的封面,仿佛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
他布满风霜沟壑的脸上,表情复杂到了极点——有深重的羞惭,有无地自容的窘迫,有豁出去的决绝,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深藏于绝望之下的、微弱而笨拙的希冀。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想驱散喉咙里的哽咽,然后转过身,走到阿翠蜷缩的角落,蹲下身。
他的声音嘶哑低沉,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生怕惊扰了什么又怕被人听见的紧张和窘迫:“阿翠……醒醒……你看……我给你……带回来了……”阿翠在昏沉中被唤醒,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
她的目光先是茫然地落在丈夫脸上,随即,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瞬间聚焦在他手中那本薄薄的、封面印着三个墨色大字的小册子上。
《三字經》!
这三个字,如同三道带着灼热温度的闪电,猛地劈开了阿翠昏沉混沌的意识!
她灰白的眼睛骤然睁大,瞳孔深处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近乎惊骇的光芒!
她挣扎着想坐起来,身体却虚弱得无法动弹,只能急促地喘息着,干裂的嘴唇哆嗦着,死死盯着那本册子,仿佛看到了什么完全超出她理解范围的神物。
“……你……你……”阿翠的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浓重的喘息和极度的震惊,“……哪……哪来的?
……当……当了什么?!”
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
这本在她心中如同圣物一般的书,绝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想到了家里唯一那床还能稍微御寒的破棉被,想到了董同福身上那件仅有的、还算完整的夹袄……甚至想到了他赖以谋生的那辆破黄包车!
董同福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窘迫得无地自容。
他猛地低下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握着书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仿佛有千钧重物堵在那里。
过了好半晌,他才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一句破碎而含糊的话:“……没……没当东西……是……是求了……求了‘惠康堂’的账房先生……他……他儿子开蒙时用过的……旧书……我……我给他磕了头……答应……答应白给他拉一个月的车……不要钱……”他的声音越说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含在喉咙里,带着浓重的屈辱和难以启齿的羞惭。
他佝偻的背脊弯得更低了,仿佛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
白拉一个月的车!
不要钱!
阿翠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巨响!
一个月!
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家里将彻底断粮!
意味着她那点可怜的药钱也将化为乌有!
意味着她和阿媛可能活活冻死饿死在这冰冷的灶披间里!
巨大的震惊、恐惧和一种被丈夫这近乎愚蠢的举动所激起的愤怒,瞬间冲垮了她的理智!
“你疯了吗?!
董同福!”
阿翠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得如同裂帛,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愤怒,在死寂的灶披间里炸开,“白拉一个月车?!
你……你想饿死我们娘俩吗?!
一本破书!
一本破书能当饭吃吗?!
能当药喝吗?!”
她激动得浑身发抖,剧烈的咳嗽再次汹涌袭来,咳得她蜷缩成一团,脸色由红转紫,眼泪鼻涕一起涌出,身体剧烈地抽搐着。
“阿翠!
阿翠你别急!
听我说!”
董同福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扶住妻子,手里的《三字经》“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
他顾不上捡,急切地解释着,声音里带着哭腔和巨大的痛苦,“我……我算过了!
我……我早上再早起一个时辰!
晚上……晚上再多拉一趟!
码头那边……听说……听说晚上卸煤的活……工钱能多一个铜板!
我……我去!
我能熬!
我能熬过去的!
这书……这书……”他猛地指向掉在地上的书,又指向旁边被母亲突如其来的暴怒吓得呆住、小嘴一瘪就要哭出来的阿媛,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变形,“……给阿媛!
给囡囡认字!
不能让她……让她像我们一样!
做个睁眼瞎!
一辈子……一辈子烂在这泥坑里啊!”
他最后的话语,如同濒死野兽的嘶吼,充满了绝望的悲鸣和孤注一掷的疯狂!
阿翠的咳嗽声戛然而止。
她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那里,剧烈起伏的胸口牵扯着撕裂般的疼痛。
她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那本沾了泥水的、封面朝上的《三字经》,又缓缓地、极其艰难地转动眼珠,看向旁边吓得瑟瑟发抖、小脸上挂满泪珠的女儿阿媛。
董同福那绝望的嘶吼,像重锤一样砸在她的心上——“不能让她像我们一样!
做个睁眼瞎!
一辈子烂在这泥坑里!”
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她灵魂最痛的地方!
她日夜煎熬,她咳血挣扎,她看着女儿在污浊里爬行,她听着窗外那令人心颤的读书声……支撑她在这无边苦海里不沉没的,不就是这点微弱的、不甘的念想吗?
不就是这点想要女儿“不像我”的、卑微到尘埃里的奢望吗?
如今,这本承载着她不敢宣之于口的梦想的书,这本丈夫用一个月血汗、用尊严下跪磕头换来的书,就躺在冰冷肮脏的地上。
它沾着泥水,它意味着接下来一个月更深的饥饿和寒冷,它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他们一家人卑贱如尘的命运!
巨大的痛苦、绝望、不甘、愤怒、羞耻、还有一丝被丈夫这近乎悲壮的举动所点燃的、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的……共鸣?
……无数种激烈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疯狂冲撞、撕扯!
她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丈夫那张因痛苦和绝望而扭曲的脸,又猛地低头看向地上那本《三字经》,再猛地抬头看向惊恐哭泣的女儿……“哇——!”
一口滚烫的、带着浓烈腥甜味的液体,毫无征兆地,猛地从阿翠口中喷涌而出!
不是药汁,不是食物。
是血!
一大口暗红的、粘稠的、带着生命热度的鲜血,如同怒放又瞬间凋零的彼岸花,喷溅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
也溅落在近在咫尺的那本《三字经》粗糙发黄的封面上!
几个浓重的墨字——“三字經”,瞬间被那刺目的暗红所浸染、覆盖,变得模糊而狰狞!
“娘——!”
阿媛被这骇人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发出凄厉的尖叫,小小的身体扑向母亲。
董同福更是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死一般的灰败!
他看着地上那滩刺目的鲜血和那本被血污浸染的书,看着妻子瞬间萎顿下去、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的身体,巨大的恐惧和灭顶的绝望像一只冰冷的巨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
“阿翠——!!!”
一声凄厉得不似人声的惨嚎,猛地撕裂了福寿里这浓重的、令人窒息的寒夜!
灶披间里,油灯昏黄的光线在穿堂风中疯狂摇曳,在斑驳污秽的墙壁上投下剧烈晃动的、如同鬼魅乱舞的阴影。
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苦涩的药味、潮湿的霉味,沉甸甸地弥漫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那本浸染了母亲鲜血的《三字经》,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暗红的血迹在粗糙的纸面上缓缓洇开,如同一个残酷而沉默的印记。
窗外,黄浦江浑浊的浪涛声,永不停歇地拍打着堤岸,像这座城市沉重而悠长的叹息,也像为这灶台边刚刚燃起就瞬间被血与泪浇熄的微光,奏响的一曲无望的挽歌。
湿冷的寒气像浸透了水的破棉絮,沉甸甸地裹着人,钻心刺骨。
那间紧挨着公用老虎灶的灶披间,更是冷得像个冰窟窿。
林阿翠的病,如同墙角那不断蔓延的霉斑,在这彻骨的湿冷里,无声地、顽固地侵蚀着她残存的生命力。
每一次发作,她都像一尾被抛上岸的鱼,蜷缩在冰冷的稻草铺上,身体剧烈地弓起又落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拉风箱般的骇人声响,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碎呕出来。
蜡黄浮肿的脸憋得发紫,青筋在细瘦的脖颈上狰狞凸起,额头上豆大的冷汗混着滚烫的泪,小溪般淌下。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只剩下虚脱般的喘息,整个人瘫软如泥,眼窝深陷下去,眼神浑浊得如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翳。
那只用碎布头缝制的简陋布娃娃,被阿翠用一根细麻绳,小心翼翼地系在了阿媛破棉袄的衣襟内侧,紧贴心口的位置。
阿媛很宝贝它,睡觉时都要攥在手里。
此刻,她小小的身子蜷缩在母亲身边,听着那令人心悸的咳嗽风暴,小脸埋在母亲冰冷的、带着浓重草药味的怀里,身体微微发着抖,像寒风中一片瑟瑟的叶子。
那只没有五官的布娃娃,被她的小手紧紧攥着,塞在两人身体相贴的缝隙里,汲取着一点点微薄的暖意。
“娘……娘不咳……”阿媛抬起小脸,乌黑的眼睛里盛满了恐惧和心疼,伸出冰凉的小手,徒劳地想替母亲擦掉额头的冷汗。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细若蚊蚋。
阿翠连抬手安抚女儿的力气都快没了。
她只能用下巴轻轻蹭了蹭阿媛细软的、稀疏发黄的头发,喉咙里发出破碎的、带着浓痰的嘶哑气音:“囡囡……不怕……娘……没事……”话音未落,又一阵更猛烈的咳嗽排山倒海般袭来,她猛地侧过身,对着冰冷潮湿的地面,身体筛糠般抖动,咳得撕心裂肺,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
阿媛吓得小脸煞白,紧紧抱住母亲剧烈颤抖的身体,把脸更深地埋进母亲怀里,小小的身体也跟着剧烈地颤抖起来,无声地啜泣着,眼泪浸湿了母亲单薄的衣襟。
就在这时,薄木板门被猛地推开,董同福裹着一身凛冽的寒气撞了进来。
他肩上落了一层薄雪,眉毛、胡茬都结着白霜,破旧的夹袄硬邦邦的,冻得像铁板。
他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焦灼和难以掩饰的疲惫,眼窝深陷,颧骨高耸,嘴唇冻裂了好几道血口子。
“阿翠!”
他嘶哑地喊了一声,几步冲到“床”边,看到妻子咳得几乎背过气的惨状,脸色瞬间变得比外面的雪还白。
他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雪,慌忙蹲下身,手忙脚乱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的小包。
油纸包上还带着他胸口最后一丝微弱的温热。
“药……抓来了……快……快熬上!”
董同福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手指因为寒冷和紧张而僵硬,撕扯油纸的动作笨拙又急切。
阿翠咳得根本说不出话,只能艰难地抬起眼皮,看了一眼丈夫冻得发青、写满惊惶的脸,又看了一眼那包救命的药。
她灰败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混合着希望和巨大愧疚的复杂光亮,随即又被更猛烈的咳嗽淹没。
董同福不再犹豫,像抓住救命稻草般,扑向冰冷的灶台。
他粗暴地拨开灶膛里冰冷的灰烬,用颤抖的手抓起几根潮湿的柴火塞进去。
火柴划了好几次才点燃,微弱的光亮映着他布满血丝、焦灼万分的眼睛。
浓烟呛得他涕泪横流,但他毫不在意,只死死盯着那好不容易燃起的、微弱的火苗,仿佛那是妻子生命的火种。
他把那包珍贵的草药一股脑倒进那个豁了口的粗陶药罐里,又手忙脚乱地从墙角水缸舀了冰冷的江水——家里早己买不起干净的水,只能去江边挑浑浊的江水沉淀了勉强用——倒进罐子,架在灶火上。
火光跳跃着,映照着董同福佝偻如弓的脊背和写满愁苦绝望的脸。
他盯着药罐,身体因为寒冷和高度紧张而微微发抖。
每一次阿翠剧烈的咳嗽声传来,他的肩膀就猛地一缩,仿佛那咳嗽的鞭子抽打在他身上。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爬行。
灶披间里弥漫开一股浓烈苦涩的药味,混合着血腥气、煤烟味和湿冷的霉味,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气味。
药罐里的水终于开始翻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蒸汽顶得罐盖轻轻跳动。
董同福小心翼翼地用破布垫着手,端起滚烫的药罐,将里面浑浊的、散发着刺鼻苦味的药汁倒进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里。
深褐色的药汁在昏黄的油灯光下,像某种不祥的毒液。
“阿翠……药好了……快……趁热喝下去……”董同福端着碗,声音带着近乎哀求的颤抖,凑到妻子嘴边。
阿翠咳得浑身脱力,几乎无法支撑身体。
董同福一手费力地半扶起她冰冷沉重的身体,一手端着滚烫的药碗。
阿翠紧闭着眼,眉头痛苦地拧在一起,嘴唇哆嗦着,抗拒着那刺鼻的气息。
董同福咬紧牙关,狠下心,将碗沿抵住妻子的唇缝,一点点地往里灌。
苦涩滚烫的药汁流入口腔,阿翠本能地抗拒,猛烈地呛咳起来,刚灌下去的药汁混合着血沫,猛地喷溅出来,染脏了董同福的破夹袄前襟,也溅湿了阿媛的额头。
“哇——”阿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额头上滚烫的液体吓得大哭起来。
“阿翠!
咽下去!
求你了!
咽下去!”
董同福的声音带着哭腔,不顾妻子的呛咳和挣扎,更用力地扶住她,继续强行灌药。
他的手在抖,碗也在抖,滚烫的药汁洒出来,烫红了阿翠的下巴和脖颈。
这场近乎残酷的灌药,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
当最后一点药汁终于被强行灌下,阿翠像被抽掉了所有骨头,彻底瘫软在董同福怀里,只剩下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喘息,嘴角还残留着褐色的药渍和一丝猩红的血痕。
她闭着眼,脸色灰败如死人。
董同福放下空碗,整个人像刚从水里捞出来,浑身被冷汗浸透,剧烈地喘息着,手臂因为用力过度而不住地颤抖。
他低头看着怀里气若游丝的妻子,再看看旁边吓得忘了哭、只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他们的女儿,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紧紧抱着妻子冰冷的身体,脸埋在她汗湿的头发里,肩膀无法控制地剧烈耸动起来,喉咙里发出压抑的、野兽濒死般的呜咽。
浑浊的泪水混着汗水,滴落在阿翠毫无知觉的脸上。
或许是那碗苦涩的药汁终究起了一点作用,或许是阿翠骨子里那份对女儿的不舍太过顽强,她竟又一次从鬼门关前挣扎了回来。
虽然依旧虚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咳嗽也并未根除,但至少那撕心裂肺、仿佛要咳断气的风暴暂时平息了。
她终日裹着家里所有能御寒的破布烂絮,像一只筑巢的病鸟,蜷缩在灶披间那个唯一能晒到一点点午后微光的角落里。
阿媛西岁了。
长期的饥饿和恶劣的环境让她比同龄孩子更加瘦小纤细,像一棵发育不良的豆芽菜,胳膊腿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但那双眼睛,却越发乌黑明亮,带着一种过早洞悉了生存艰难的沉静和对外界永不熄灭的好奇。
弄堂口对面石库门里飘来的读书声,依旧是阿媛世界里最神奇、最具吸引力的存在。
尤其是当那位老先生开始领读《三字经》时,那抑扬顿挫、带着古韵的节奏,像带着魔力,总能让她停下一切动作,小小的身体转向声音飘来的方向,努力地竖起耳朵,小脸紧绷,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老先生的声音苍老而清晰,穿透福寿里的污浊空气,一字一句,敲打在阿翠的心上。
阿翠靠在冰冷的墙角,闭着眼,似乎睡着了。
但她的耳朵,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捕捉着窗外飘来的每一个音节。
那些字句,对她而言,如同天书般神秘莫测,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颤的魔力。
她枯槁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搭在破棉絮上的、骨节粗大的手指,在无人看见的阴影里,随着那诵读的节奏,极其轻微地、一下一下地叩击着身下冰凉的稻草。
一个念头,如同墙角缝隙里顽强钻出的野草,在阿翠近乎荒芜的心田里,疯狂滋长——识字!
一定要让阿媛识字!
这是她这个病弱无能的母亲,在这暗无天日的泥潭里,唯一能为女儿抓住的、能让她将来“不像我”的一根稻草!
这念头是如此强烈,如此清晰,甚至压过了她身体里无时无刻不在的疼痛和窒息感。
然而,这念头带来的,却是更深重的绝望。
送阿媛去私塾?
那是痴人说梦。
董同福拉车挣下的那几个铜板,连一家人的口粮和她的药钱都捉襟见肘,常常要靠金花接济的米汤度日。
每次去药铺抓药,看着柜台上那些写着密密麻麻小字的药方,看着账房先生拨弄算盘时那副居高临下的神情,董同福那佝偻的背脊和脸上掩饰不住的窘迫,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阿翠心上。
识字?
那是体面人家小姐才有资格想的事情。
她们这样的人,只配像蝼蚁一样在泥泞里挣扎,只配认识铜板上的字——那才是活命的根本。
绝望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阿翠的心。
她睁开眼,目光落在灶台边那个积满厚厚一层草木灰的角落。
灰是冷的,死寂的,就像她此刻的心境。
午后,难得的冬日暖阳吝啬地洒进一点昏黄的光线,落在灶披间潮湿的地面上。
阿媛蹲在光影里,拿着父亲给她捡来的宝贝鹅卵石,正专心致志地在积满灰尘的地面上划拉着什么。
她的小眉头微微蹙着,小嘴无声地嚅动,模仿着窗外飘来的诵读声的节奏,小手握着石头,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画着歪歪扭扭的、谁也看不懂的线条。
阿翠默默地看着。
女儿专注的侧脸,被那一点昏黄的光线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她看着阿媛用石头在地上划出的痕迹,一个念头如同闪电,猛地劈开了她心头的绝望阴霾!
灰!
灶膛里烧尽的灰!
阿翠黯淡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簇微弱却无比炽热的火光!
她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扶着冰冷潮湿的墙壁,极其缓慢地、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每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和关节的剧痛。
她佝偻着腰,像一株随时会折断的枯树,挪到灶台边。
她伸出枯瘦如柴、布满冻疮裂口的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将灶膛口边缘那层相对干净、细密的冷灰,一点点拢在一起,堆在冰冷的灶台面上。
灰白色的粉末在昏黄的光线下,形成一片小小的、平整的“沙盘”。
然后,她的目光在狭小的灶披间里急切地搜寻着。
最后,落在了灶膛边一根烧剩的、小指粗细的枯枝上。
她艰难地弯下腰,捡起那根木炭条。
炭条冰凉,粗糙,握在手里有些硌手。
阿翠回到那片小小的灰烬“沙盘”前。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抑制住喉咙里的痒意和身体的颤抖。
她学着女儿的样子,紧紧攥住那根粗糙冰冷的炭条,用尽全身的力气,将炭条的尖端,狠狠戳进那层细密的灰里!
她的动作笨拙而僵硬,像初学握笔的孩童。
手臂因为虚弱而颤抖,炭条在灰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歪斜扭曲的、如同蚯蚓爬过的痕迹。
那根本不像字,只是一个丑陋的、用力的刻痕。
窗外的诵读声清晰地传来:“人……之初……”阿翠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灰面上那道丑陋的刻痕。
她喘着粗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她咬着干裂的嘴唇,用尽全身的力气,控制着颤抖的手臂,再次将炭条戳下去,试图沿着刚才的痕迹,让它更像一点……更像一点老先生口中那个神奇的“人”字!
一笔,又一笔。
灰白色的“沙盘”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浅不一、歪歪扭扭、丑陋不堪的黑色划痕。
汗水顺着她凹陷的鬓角流下,滴落在灰烬里,洇开一个个深色的小点。
她的手臂酸痛得快要抬不起来,每一次用力都牵扯着胸肺间针扎般的疼痛。
但她不管不顾,像着了魔一般,眼睛里只有那片灰烬,只有手中那根粗糙的炭条,只有窗外那不断重复的、神圣的“人”字音节!
她要把这个字刻进灰里,刻进骨头里!
她要学会它!
哪怕只学会这一个字!
她要把它教给阿媛!
这是她这个无能的母亲,在这绝望的深渊里,唯一能为自己、也为女儿点亮的一盏微弱的灯!
阿媛不知何时停下了手中的“创作”,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母亲怪异的举动。
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在灶台边微微颤抖,看着母亲手中那根黑乎乎的东西在白色的灰上划出奇怪的痕迹。
她慢慢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到母亲身边,伸出小手,轻轻拽了拽母亲破烂的衣角。
“娘?”
阿媛稚嫩的声音里充满疑惑。
阿翠猛地从那种忘我的、近乎偏执的状态中惊醒。
她喘着粗气,回过头,看到女儿清澈纯净的眼睛正望着自己,又低头看了看灰烬上那一片狼藉、丑陋不堪的黑色划痕。
一股巨大的羞惭和自惭形秽猛地攫住了她!
她像被人撞破了最不堪的秘密,手一抖,那根炭条“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的灶台上,滚了几滚。
她慌乱地、几乎是本能地伸出手,用那件破棉袄的袖子,发疯似的去抹擦灶台上那片她刚刚费尽心力刻画的“痕迹”。
细密的灰烬被粗糙的袖口搅乱、抹平,那些歪斜丑陋的黑色线条瞬间模糊、消失,只留下一片脏污狼藉的灰黑色印记。
“脏……脏了……娘擦擦……”阿翠的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带着浓重的喘息和掩饰不住的慌乱。
她不敢看女儿的眼睛,只是徒劳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那片早己被抹平的灰烬,仿佛要擦掉自己心中那点刚刚燃起就被现实无情嘲弄的、微弱的火光。
剧烈的动作牵动了肺腑,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袭来,她佝偻着身体,咳得几乎背过气去,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像寒风中的残烛。
阿媛被母亲剧烈的咳嗽吓住了,小嘴一瘪,乌黑的大眼睛里迅速蓄满了泪水。
她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母亲剧烈颤抖的腿,把小脸贴在母亲冰冷的裤子上,小小的身体也跟着一起颤抖起来。
灶披间里,只剩下阿翠压抑不住的、痛苦的咳声,和阿媛无声的、恐惧的啜泣。
那片被抹平的灰烬,如同一个被粗暴熄灭的梦,无声地躺在冰冷的灶台上,嘲笑着这灶台边刚刚燃起又瞬间熄灭的、卑微的微光。
几天后,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
董同福比往日回来得更晚,脸色也更加灰败。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像一具被抽干了灵魂的行尸走肉,每一步都踩在福寿里湿滑冰冷的石板上,发出沉重的回响。
他肩上没有扛着那袋赖以糊口的糙米,腰间那个破布钱袋也干瘪得没有一丝起伏。
只有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破旧蓝布包着的、方方正正的东西。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烈的草药味和潮湿的霉味混合着扑面而来。
灶膛里没有火光,只有冰冷的灰烬。
阿翠蜷缩在角落的稻草铺上,似乎睡着了,但紧蹙的眉头和急促的呼吸显示她睡得并不安稳。
阿媛裹着破棉袄,安静地坐在母亲身边,怀里抱着那个没有五官的布娃娃,小脸冻得发青,听到门响,她抬起头,乌黑的眼睛望向父亲。
董同福的目光在妻女身上停留了一瞬,那里面交织着深重的疲惫、无边的愁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沉默地走到灶台边,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生火,而是将手里那个蓝布包,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放在了冰冷积灰的灶台面上。
他站在那里,佝偻着背,像一尊沉默的雕塑,目光死死盯着那个蓝布包,仿佛在做着什么艰难的决定。
昏黄的油灯光将他巨大的、扭曲的影子投在斑驳污秽的墙壁上,随着灯火的跳动而摇曳不定。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伸出粗糙冰冷、布满裂口和老茧的手,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却又无比沉重的姿态,颤抖着,一层一层地,解开了那个破旧的蓝布包。
里面露出的,是一本薄薄的、纸质粗糙发黄、边角己经磨损卷曲的小册子。
封面上,竖排印着三个墨色浓重的繁体大字:《三字經》。
那字迹端正而古朴,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出一种与这破败灶披间格格不入的、遥远而神圣的气息。
董同福枯瘦的手指,极其小心地、带着一种近乎敬畏的颤抖,抚摸着那粗糙的封面,仿佛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
他布满风霜沟壑的脸上,表情复杂到了极点——有深重的羞惭,有无地自容的窘迫,有豁出去的决绝,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深藏于绝望之下的、微弱而笨拙的希冀。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想驱散喉咙里的哽咽,然后转过身,走到阿翠蜷缩的角落,蹲下身。
他的声音嘶哑低沉,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生怕惊扰了什么又怕被人听见的紧张和窘迫:“阿翠……醒醒……你看……我给你……带回来了……”阿翠在昏沉中被唤醒,艰难地睁开沉重的眼皮。
她的目光先是茫然地落在丈夫脸上,随即,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瞬间聚焦在他手中那本薄薄的、封面印着三个墨色大字的小册子上。
《三字經》!
这三个字,如同三道带着灼热温度的闪电,猛地劈开了阿翠昏沉混沌的意识!
她灰白的眼睛骤然睁大,瞳孔深处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近乎惊骇的光芒!
她挣扎着想坐起来,身体却虚弱得无法动弹,只能急促地喘息着,干裂的嘴唇哆嗦着,死死盯着那本册子,仿佛看到了什么完全超出她理解范围的神物。
“……你……你……”阿翠的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浓重的喘息和极度的震惊,“……哪……哪来的?
……当……当了什么?!”
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
这本在她心中如同圣物一般的书,绝不可能是凭空得来的!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她,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想到了家里唯一那床还能稍微御寒的破棉被,想到了董同福身上那件仅有的、还算完整的夹袄……甚至想到了他赖以谋生的那辆破黄包车!
董同福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窘迫得无地自容。
他猛地低下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握着书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仿佛有千钧重物堵在那里。
过了好半晌,他才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一句破碎而含糊的话:“……没……没当东西……是……是求了……求了‘惠康堂’的账房先生……他……他儿子开蒙时用过的……旧书……我……我给他磕了头……答应……答应白给他拉一个月的车……不要钱……”他的声音越说越低,最后几个字几乎含在喉咙里,带着浓重的屈辱和难以启齿的羞惭。
他佝偻的背脊弯得更低了,仿佛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
白拉一个月的车!
不要钱!
阿翠只觉得脑子里“轰”的一声巨响!
一个月!
在这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家里将彻底断粮!
意味着她那点可怜的药钱也将化为乌有!
意味着她和阿媛可能活活冻死饿死在这冰冷的灶披间里!
巨大的震惊、恐惧和一种被丈夫这近乎愚蠢的举动所激起的愤怒,瞬间冲垮了她的理智!
“你疯了吗?!
董同福!”
阿翠的声音陡然拔高,尖利得如同裂帛,带着哭腔和难以置信的愤怒,在死寂的灶披间里炸开,“白拉一个月车?!
你……你想饿死我们娘俩吗?!
一本破书!
一本破书能当饭吃吗?!
能当药喝吗?!”
她激动得浑身发抖,剧烈的咳嗽再次汹涌袭来,咳得她蜷缩成一团,脸色由红转紫,眼泪鼻涕一起涌出,身体剧烈地抽搐着。
“阿翠!
阿翠你别急!
听我说!”
董同福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扶住妻子,手里的《三字经》“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
他顾不上捡,急切地解释着,声音里带着哭腔和巨大的痛苦,“我……我算过了!
我……我早上再早起一个时辰!
晚上……晚上再多拉一趟!
码头那边……听说……听说晚上卸煤的活……工钱能多一个铜板!
我……我去!
我能熬!
我能熬过去的!
这书……这书……”他猛地指向掉在地上的书,又指向旁边被母亲突如其来的暴怒吓得呆住、小嘴一瘪就要哭出来的阿媛,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变形,“……给阿媛!
给囡囡认字!
不能让她……让她像我们一样!
做个睁眼瞎!
一辈子……一辈子烂在这泥坑里啊!”
他最后的话语,如同濒死野兽的嘶吼,充满了绝望的悲鸣和孤注一掷的疯狂!
阿翠的咳嗽声戛然而止。
她像被施了定身咒,僵在那里,剧烈起伏的胸口牵扯着撕裂般的疼痛。
她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地上那本沾了泥水的、封面朝上的《三字经》,又缓缓地、极其艰难地转动眼珠,看向旁边吓得瑟瑟发抖、小脸上挂满泪珠的女儿阿媛。
董同福那绝望的嘶吼,像重锤一样砸在她的心上——“不能让她像我们一样!
做个睁眼瞎!
一辈子烂在这泥坑里!”
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她灵魂最痛的地方!
她日夜煎熬,她咳血挣扎,她看着女儿在污浊里爬行,她听着窗外那令人心颤的读书声……支撑她在这无边苦海里不沉没的,不就是这点微弱的、不甘的念想吗?
不就是这点想要女儿“不像我”的、卑微到尘埃里的奢望吗?
如今,这本承载着她不敢宣之于口的梦想的书,这本丈夫用一个月血汗、用尊严下跪磕头换来的书,就躺在冰冷肮脏的地上。
它沾着泥水,它意味着接下来一个月更深的饥饿和寒冷,它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他们一家人卑贱如尘的命运!
巨大的痛苦、绝望、不甘、愤怒、羞耻、还有一丝被丈夫这近乎悲壮的举动所点燃的、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的……共鸣?
……无数种激烈的情绪在她胸腔里疯狂冲撞、撕扯!
她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丈夫那张因痛苦和绝望而扭曲的脸,又猛地低头看向地上那本《三字经》,再猛地抬头看向惊恐哭泣的女儿……“哇——!”
一口滚烫的、带着浓烈腥甜味的液体,毫无征兆地,猛地从阿翠口中喷涌而出!
不是药汁,不是食物。
是血!
一大口暗红的、粘稠的、带着生命热度的鲜血,如同怒放又瞬间凋零的彼岸花,喷溅在冰冷潮湿的地面上!
也溅落在近在咫尺的那本《三字经》粗糙发黄的封面上!
几个浓重的墨字——“三字經”,瞬间被那刺目的暗红所浸染、覆盖,变得模糊而狰狞!
“娘——!”
阿媛被这骇人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发出凄厉的尖叫,小小的身体扑向母亲。
董同福更是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死一般的灰败!
他看着地上那滩刺目的鲜血和那本被血污浸染的书,看着妻子瞬间萎顿下去、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的身体,巨大的恐惧和灭顶的绝望像一只冰冷的巨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
“阿翠——!!!”
一声凄厉得不似人声的惨嚎,猛地撕裂了福寿里这浓重的、令人窒息的寒夜!
灶披间里,油灯昏黄的光线在穿堂风中疯狂摇曳,在斑驳污秽的墙壁上投下剧烈晃动的、如同鬼魅乱舞的阴影。
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苦涩的药味、潮湿的霉味,沉甸甸地弥漫开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那本浸染了母亲鲜血的《三字经》,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暗红的血迹在粗糙的纸面上缓缓洇开,如同一个残酷而沉默的印记。
窗外,黄浦江浑浊的浪涛声,永不停歇地拍打着堤岸,像这座城市沉重而悠长的叹息,也像为这灶台边刚刚燃起就瞬间被血与泪浇熄的微光,奏响的一曲无望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