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人是噩梦批发商(顾寰宇顾寰宇)免费小说阅读_完结版小说推荐我的病人是噩梦批发商(顾寰宇顾寰宇)
时间: 2025-09-13 04:32:19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得发疼,几乎要撞碎肋骨。
冰冷的恐惧感还黏在皮肤上,如同刚刚爬出冰水。
烧毁的平板电脑屏幕漆黑,像一只失去生命的眼睛,无声地嘲笑着我方才那点微不足道的反抗和调查企图。”
医生,好奇心需要支付代价。
他看到了。
他什么都看到了。
从我侵入他的梦境,到我笨拙的数据分析,首到最后这行警告的弹出。
我就像实验室玻璃箱里的老鼠,所有行为都被观察、记录,并在适当时刻给予一次精准的电击。
代价?
什么代价?
像那些排队的人一样,支付“阳寿”?
还是更首接、更物理意义上的消失?
我不能坐以待毙。
深吸一口气,强迫几乎要痉挛的手指松开紧握的方向盘。
发动车子,驶离这条突然变得无比危险的阴暗小巷。
我没有回公寓,那里大概率也不再安全。
我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绕行,利用复杂的高架路网和隧道,反复观察后视镜,试图确认是否有车辆跟踪——尽管我知道,如果顾寰宇的手段真如表现出的那般匪夷所思,这种常规的反侦察可能毫无意义。
最终,我将车停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大型连锁超市的地下停车场。
这里人多车杂,摄像头属于公共安防系统,或许能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全感。
我需要思考。
需要理清这团乱麻。
顾寰宇的力量显然远超常人理解。
他能介入梦境,能实时监控并远程烧毁硬件,能截获加密通讯……这己经不是普通的商业巨头或黑社会能拥有的能力。
这牵扯到难以想象的技术层面,甚至……更糟。
但他的警告里,透着一丝古怪。
他称自己为“唯一能解决噩梦货源的我”。
这听起来不像纯粹的炫耀,更像是一种……强调?
或者说,一种定位。
他似乎在明确告诉我:我是核心,是关键。
你针对别人没用,只有我能“提供”那些噩梦(或者说美梦)。
为什么?
是自信到狂妄,还是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则”?
还有那些客户。
七位噩梦内容相同的客户。
他们的接入端口都曾接收到那个异常的微弱信号。
信号源与顾寰宇的梦境频率同源。
这意味着,顾寰宇是通过“沉眠”诊所的系统,或者说,是利用了我提供的深度催眠治疗作为跳板,将他的“商品”精准地投放给了这些特定的客户。
我不是无辜的。
我是他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是那个打开后门的人。
一阵强烈的恶心感再次涌上喉头。
但我这个“齿轮”,现在出了故障,并且意识到了整个机器的邪恶。
顾寰宇没有立刻让我物理消失,而是警告。
为什么?
因为换掉一个我这样技术水平的“齿轮”并不容易?
因为我的突然消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调查?
还是因为……他觉得我“有用”?
那句“唯一能解决噩梦货源的我”,是不是也隐含了另一层意思:你需要我,或者,这个系统需要我?
混乱的思绪中,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再次浮现——那个在顾寰宇梦境中,排队交易的身影的模糊性。
那不是梦境的天然模糊,更像是技术性的打码。
他不想让我认出那些人?
或者,不能让我认出?
为什么?
我猛地睁开眼,看向车内后视镜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眼神里却燃起一丝近乎疯狂的孤注一掷。
有一个方向。
一个极其危险,但可能是唯一能撕开豁口的方向。
我不能从外部攻破堡垒,但如果……堡垒内部本身并非铁板一块呢?
那些被模糊化的“顾客”中,会不会存在并非心甘情愿、甚至是被迫交易的人?
顾寰宇模糊掉他们,是不是正因为其中存在一旦被认出,就会给他带来麻烦的对象?
找到他们。
找到那个在梦境中颤抖得最厉害、最不情愿的身影。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风险极高。
任何接触都可能立刻被顾寰宇察觉。
但我还有一张牌——我对这些客户大脑和梦境模式的了解,远超任何人。
我知道他们的生理信号,他们的潜意识波动,他们的恐惧阈值。
也许……也许我可以在不首接接触他们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下一次的“治疗”参数,极细微地、定向地施加影响,像一根最轻微的羽毛拂过意识的水面,试图唤起那一丝被交易压抑的、真正的恐惧和反抗。
这需要精密的计算和操作,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不是“唤醒”,而是首接引爆他们的精神,或者立刻招致顾寰宇的毁灭性打击。
这是走钢丝。
是在玩弄我自己和那些客户的性命。
我的手心再次渗出冷汗,但这一次,不是因为纯粹的恐惧,还混合着一种极度紧张下的专注。
我从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摸出一个备用的小型加密笔记本和一支笔。
屏幕的光亮在昏暗的车内照亮我紧绷的脸。
开始工作。
列出那七位客户的名单。
回顾他们每一次治疗的详细数据。
计算他们能承受的潜意识干预极限。
模拟各种参数调整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演算中悄然流逝。
停车场外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我写下最后一个数字,划掉一个过于冒险的方案,圈定了两个理论上最隐蔽、最可能引发特定潜意识共鸣的频率调制模式。
其中一个,针对的是那位以意志坚韧著称的退役将军。
他的脑波屏障最强,理论上对外部干预最敏感,也最可能察觉到异常。
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可能最高。
另一个,则针对那位年老的艺术收藏家。
他的意识更柔软,更感性,或许更容易被情绪层面的细微暗示所触动。
必须二选一。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觉太阳穴在突突地跳动。
就在我几乎要下定决心选择将军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不是电话,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加密信息。
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字:”别碰李崇山将军。
他的‘保费’最高,监控最严。
想活下去,从边缘开始。
“信息在阅读后三秒自动销毁,仿佛从未存在过。
我浑身血液瞬间凉透,又瞬间滚烫。
有人……在帮我?
还是另一个更精巧的陷阱?
我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无比巨大的棋盘上,而我,刚刚从一枚自以为孤身的棋子,变成了可能被双方都在窥视的……一颗变数。
那个发信的人,是谁?
冰冷的恐惧感还黏在皮肤上,如同刚刚爬出冰水。
烧毁的平板电脑屏幕漆黑,像一只失去生命的眼睛,无声地嘲笑着我方才那点微不足道的反抗和调查企图。”
医生,好奇心需要支付代价。
他看到了。
他什么都看到了。
从我侵入他的梦境,到我笨拙的数据分析,首到最后这行警告的弹出。
我就像实验室玻璃箱里的老鼠,所有行为都被观察、记录,并在适当时刻给予一次精准的电击。
代价?
什么代价?
像那些排队的人一样,支付“阳寿”?
还是更首接、更物理意义上的消失?
我不能坐以待毙。
深吸一口气,强迫几乎要痉挛的手指松开紧握的方向盘。
发动车子,驶离这条突然变得无比危险的阴暗小巷。
我没有回公寓,那里大概率也不再安全。
我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绕行,利用复杂的高架路网和隧道,反复观察后视镜,试图确认是否有车辆跟踪——尽管我知道,如果顾寰宇的手段真如表现出的那般匪夷所思,这种常规的反侦察可能毫无意义。
最终,我将车停在一个24小时营业的大型连锁超市的地下停车场。
这里人多车杂,摄像头属于公共安防系统,或许能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全感。
我需要思考。
需要理清这团乱麻。
顾寰宇的力量显然远超常人理解。
他能介入梦境,能实时监控并远程烧毁硬件,能截获加密通讯……这己经不是普通的商业巨头或黑社会能拥有的能力。
这牵扯到难以想象的技术层面,甚至……更糟。
但他的警告里,透着一丝古怪。
他称自己为“唯一能解决噩梦货源的我”。
这听起来不像纯粹的炫耀,更像是一种……强调?
或者说,一种定位。
他似乎在明确告诉我:我是核心,是关键。
你针对别人没用,只有我能“提供”那些噩梦(或者说美梦)。
为什么?
是自信到狂妄,还是某种必须遵守的“规则”?
还有那些客户。
七位噩梦内容相同的客户。
他们的接入端口都曾接收到那个异常的微弱信号。
信号源与顾寰宇的梦境频率同源。
这意味着,顾寰宇是通过“沉眠”诊所的系统,或者说,是利用了我提供的深度催眠治疗作为跳板,将他的“商品”精准地投放给了这些特定的客户。
我不是无辜的。
我是他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是那个打开后门的人。
一阵强烈的恶心感再次涌上喉头。
但我这个“齿轮”,现在出了故障,并且意识到了整个机器的邪恶。
顾寰宇没有立刻让我物理消失,而是警告。
为什么?
因为换掉一个我这样技术水平的“齿轮”并不容易?
因为我的突然消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调查?
还是因为……他觉得我“有用”?
那句“唯一能解决噩梦货源的我”,是不是也隐含了另一层意思:你需要我,或者,这个系统需要我?
混乱的思绪中,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再次浮现——那个在顾寰宇梦境中,排队交易的身影的模糊性。
那不是梦境的天然模糊,更像是技术性的打码。
他不想让我认出那些人?
或者,不能让我认出?
为什么?
我猛地睁开眼,看向车内后视镜里的自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但眼神里却燃起一丝近乎疯狂的孤注一掷。
有一个方向。
一个极其危险,但可能是唯一能撕开豁口的方向。
我不能从外部攻破堡垒,但如果……堡垒内部本身并非铁板一块呢?
那些被模糊化的“顾客”中,会不会存在并非心甘情愿、甚至是被迫交易的人?
顾寰宇模糊掉他们,是不是正因为其中存在一旦被认出,就会给他带来麻烦的对象?
找到他们。
找到那个在梦境中颤抖得最厉害、最不情愿的身影。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风险极高。
任何接触都可能立刻被顾寰宇察觉。
但我还有一张牌——我对这些客户大脑和梦境模式的了解,远超任何人。
我知道他们的生理信号,他们的潜意识波动,他们的恐惧阈值。
也许……也许我可以在不首接接触他们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下一次的“治疗”参数,极细微地、定向地施加影响,像一根最轻微的羽毛拂过意识的水面,试图唤起那一丝被交易压抑的、真正的恐惧和反抗。
这需要精密的计算和操作,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不是“唤醒”,而是首接引爆他们的精神,或者立刻招致顾寰宇的毁灭性打击。
这是走钢丝。
是在玩弄我自己和那些客户的性命。
我的手心再次渗出冷汗,但这一次,不是因为纯粹的恐惧,还混合着一种极度紧张下的专注。
我从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摸出一个备用的小型加密笔记本和一支笔。
屏幕的光亮在昏暗的车内照亮我紧绷的脸。
开始工作。
列出那七位客户的名单。
回顾他们每一次治疗的详细数据。
计算他们能承受的潜意识干预极限。
模拟各种参数调整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演算中悄然流逝。
停车场外的天空逐渐泛起鱼肚白。
我写下最后一个数字,划掉一个过于冒险的方案,圈定了两个理论上最隐蔽、最可能引发特定潜意识共鸣的频率调制模式。
其中一个,针对的是那位以意志坚韧著称的退役将军。
他的脑波屏障最强,理论上对外部干预最敏感,也最可能察觉到异常。
风险极大,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可能最高。
另一个,则针对那位年老的艺术收藏家。
他的意识更柔软,更感性,或许更容易被情绪层面的细微暗示所触动。
必须二选一。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觉太阳穴在突突地跳动。
就在我几乎要下定决心选择将军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不是电话,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加密信息。
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字:”别碰李崇山将军。
他的‘保费’最高,监控最严。
想活下去,从边缘开始。
“信息在阅读后三秒自动销毁,仿佛从未存在过。
我浑身血液瞬间凉透,又瞬间滚烫。
有人……在帮我?
还是另一个更精巧的陷阱?
我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无比巨大的棋盘上,而我,刚刚从一枚自以为孤身的棋子,变成了可能被双方都在窥视的……一颗变数。
那个发信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