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梦渡(林夕陆则)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小说醒梦渡(林夕陆则)
时间: 2025-09-13 04:38:02
心理学系的阶梯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和翻书的沙沙声。
林夕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上雪球的照片——她出门前给小狗穿了件蓝色小毛衣,此刻正担心它独自在家会不会孤单。
“所以,重复性噩梦往往是潜意识试图传达的信息,是心理创伤的投射...”讲台上,陆则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作为心理学研究生的他,这学期负责本科生的《认知心理学》助教工作。
林夕抬起头,正好对上陆则的目光。
这己经不是第一次了,整节课上,他的视线总会有意无意地扫过她所在的方向。
林夕低下头,假装记笔记,心里却泛起一丝疑惑。
陆则今天穿着熨帖的白衬衫,细框银边眼镜后的目光睿智而温和。
他讲解梦境与潜意识的关联时,胸袋别着的钢笔在灯光下偶尔反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会做相似的梦?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梦到相似的场景?”
陆则走向讲台中央,目光再次扫过林夕,“这引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荣格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潜意识层面,包含着普遍存在的原始意象和符号...”林夕的笔尖顿住了。
集体潜意识。
这个词在她脑海中激起涟漪。
奶奶的笔记里也曾提到过类似的概念,只不过用的是“众生共梦之境”这样古老的说法。
下课铃响,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
林夕刚要离开,陆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夕同学,请等一下。”
她转身,看见陆则拿着那本《异常梦境心理学》向她走来。
“你的笔记,”他递过一叠打印纸,“我补充了一些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可能对你理解那本书有帮助。”
林夕接过笔记,注意到陆则特意在“情绪锚点”这个概念下面了线,旁边还有批注:“稳定梦境的关键,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记忆。”
不知为何,林夕突然想起雪球——每当她因噩梦惊醒,那只小白狗总会立即凑过来,用温热的舌头舔她的手,将她拉回现实。
“陆学长,”她脱口而出,“你说情绪锚点...宠物可以成为人的情绪锚点吗?”
陆则愣了一下,随即微笑:“当然。
有研究表明,宠物的陪伴能显著降低焦虑水平。
从某种角度说,陪伴本身就是最强的锚点。”
两人并肩走出教学楼,不知不觉间己走到食堂。
林夕背包里的宠物包动了动,雪球的小脑袋从透气孔钻出来,好奇地张望。
“你带它来了?”
陆则有些惊讶,眼中却带着笑意。
林夕不好意思地点头:“它一个人在家会闹脾气,我就...”食堂里,林夕一边喂雪球吃冻干,一边和陆则讨论笔记内容。
当她翻到一页关于“梦境符号与文化原型”的章节时,目光被一幅插图吸引——那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由螺旋和几何图形组成,标注写着“上古梦符,多见于先秦文献”。
“这个符号...”林夕喃喃道,心跳莫名加速。
她想起奶奶留下的那本《梦域杂记》里,也有类似的图案。
陆则倾身过来:“很奇妙,不是吗?
这是我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
事实上,我收集到的几个案例中,患者都描述在梦中见过类似符号。”
林夕抬起头,首视陆则:“什么样的案例?”
陆则推了推眼镜:“都是关于重复性噩梦的案例。
最奇怪的是,这些患者彼此并不认识,生活背景也完全不同,却都梦到了含有这种符号的场景。”
雪球在宠物包里不安地动了动,发出轻微的呜咽声。
林夕轻轻拍了拍背包,小狗才安静下来。
“我记得你的研究方向是异常梦境与心理创伤?”
林夕试探着问。
陆则点头:“没错。
最近我正在写一篇论文,关于梦境符号的跨文化一致性。
如果你有兴趣...”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我那里还有一些资料,或许能帮到你。
下周末我可以带你去图书馆资料室看看。”
林夕沉默片刻。
她敏锐地察觉到,陆则似乎知道些什么,却又没有首接点破。
这种若即若离的试探让她既好奇又警惕。
“好啊,”她最终答应,“我很感兴趣。”
分别时,陆则忽然叫住她:“林夕。”
她回头,看见陆则站在午后的阳光中,神情有些犹豫。
“梦境是很奇妙的领域,”他最终说道,“但也要注意安全。
有些门,一旦打开,就不容易关上了。”
这句话在林夕心中回荡了一整天。
晚上回到出租屋,她放开雪球,从书架深处取出奶奶留下的《梦域杂记》。
泛黄的书页间,果然有着与陆则笔记中相似的符号,旁边还有奶奶娟秀的字迹注释:“入梦之钥,亦为封印之印。
慎用之。”
雪球蹭着她的脚踝,发出撒娇的呜呜声。
林夕抱起小狗,走到窗前。
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阑珊,每一盏灯后都是一个沉睡的灵魂,每一个灵魂都可能正在梦境的海洋中漂流。
她想起陆则的话,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那些梦到相同符号的人,是真的偶然触及了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手指无意识地抚过书页上的符号,林夕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就在这时,雪球突然对着窗外狂吠起来,背毛竖起,如临大敌。
林夕立即望向窗外,却只看到一片平静的夜色。
但就在那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在远处楼顶一闪而过,速度快得不似常人。
“怎么了,雪球?”
她轻声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小白狗转向她,琥珀色的眼睛里映着她的倒影,充满了某种林夕无法理解的警觉。
林夕抱起雪球,感受着小动物温暖的体温,心中的不安却越发强烈。
陆则的笔记、奶奶的杂记、奇怪的符号、还有雪球的异常反应...这些碎片在她脑海中旋转,似乎即将拼凑出某个令人不安的图案。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枚沾着朱砂的毛笔,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那个符号。
笔尖移动间,朱砂的痕迹在灯光下微微反光,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
“不管是什么,”她轻声对雪球说,也对自己说,“我们都会弄清楚的,对吧?”
雪球舔了舔她的手指,仿佛在回应。
窗外,一轮弯月悄然爬上天空,将银辉洒向沉睡的城市。
而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梦境的潮水正在涌动,带着未知的秘密和危险,向着现实的海岸缓缓袭来。
林夕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屏幕上雪球的照片——她出门前给小狗穿了件蓝色小毛衣,此刻正担心它独自在家会不会孤单。
“所以,重复性噩梦往往是潜意识试图传达的信息,是心理创伤的投射...”讲台上,陆则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作为心理学研究生的他,这学期负责本科生的《认知心理学》助教工作。
林夕抬起头,正好对上陆则的目光。
这己经不是第一次了,整节课上,他的视线总会有意无意地扫过她所在的方向。
林夕低下头,假装记笔记,心里却泛起一丝疑惑。
陆则今天穿着熨帖的白衬衫,细框银边眼镜后的目光睿智而温和。
他讲解梦境与潜意识的关联时,胸袋别着的钢笔在灯光下偶尔反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会做相似的梦?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梦到相似的场景?”
陆则走向讲台中央,目光再次扫过林夕,“这引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荣格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潜意识层面,包含着普遍存在的原始意象和符号...”林夕的笔尖顿住了。
集体潜意识。
这个词在她脑海中激起涟漪。
奶奶的笔记里也曾提到过类似的概念,只不过用的是“众生共梦之境”这样古老的说法。
下课铃响,学生们开始收拾东西。
林夕刚要离开,陆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夕同学,请等一下。”
她转身,看见陆则拿着那本《异常梦境心理学》向她走来。
“你的笔记,”他递过一叠打印纸,“我补充了一些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可能对你理解那本书有帮助。”
林夕接过笔记,注意到陆则特意在“情绪锚点”这个概念下面了线,旁边还有批注:“稳定梦境的关键,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记忆。”
不知为何,林夕突然想起雪球——每当她因噩梦惊醒,那只小白狗总会立即凑过来,用温热的舌头舔她的手,将她拉回现实。
“陆学长,”她脱口而出,“你说情绪锚点...宠物可以成为人的情绪锚点吗?”
陆则愣了一下,随即微笑:“当然。
有研究表明,宠物的陪伴能显著降低焦虑水平。
从某种角度说,陪伴本身就是最强的锚点。”
两人并肩走出教学楼,不知不觉间己走到食堂。
林夕背包里的宠物包动了动,雪球的小脑袋从透气孔钻出来,好奇地张望。
“你带它来了?”
陆则有些惊讶,眼中却带着笑意。
林夕不好意思地点头:“它一个人在家会闹脾气,我就...”食堂里,林夕一边喂雪球吃冻干,一边和陆则讨论笔记内容。
当她翻到一页关于“梦境符号与文化原型”的章节时,目光被一幅插图吸引——那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由螺旋和几何图形组成,标注写着“上古梦符,多见于先秦文献”。
“这个符号...”林夕喃喃道,心跳莫名加速。
她想起奶奶留下的那本《梦域杂记》里,也有类似的图案。
陆则倾身过来:“很奇妙,不是吗?
这是我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
事实上,我收集到的几个案例中,患者都描述在梦中见过类似符号。”
林夕抬起头,首视陆则:“什么样的案例?”
陆则推了推眼镜:“都是关于重复性噩梦的案例。
最奇怪的是,这些患者彼此并不认识,生活背景也完全不同,却都梦到了含有这种符号的场景。”
雪球在宠物包里不安地动了动,发出轻微的呜咽声。
林夕轻轻拍了拍背包,小狗才安静下来。
“我记得你的研究方向是异常梦境与心理创伤?”
林夕试探着问。
陆则点头:“没错。
最近我正在写一篇论文,关于梦境符号的跨文化一致性。
如果你有兴趣...”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我那里还有一些资料,或许能帮到你。
下周末我可以带你去图书馆资料室看看。”
林夕沉默片刻。
她敏锐地察觉到,陆则似乎知道些什么,却又没有首接点破。
这种若即若离的试探让她既好奇又警惕。
“好啊,”她最终答应,“我很感兴趣。”
分别时,陆则忽然叫住她:“林夕。”
她回头,看见陆则站在午后的阳光中,神情有些犹豫。
“梦境是很奇妙的领域,”他最终说道,“但也要注意安全。
有些门,一旦打开,就不容易关上了。”
这句话在林夕心中回荡了一整天。
晚上回到出租屋,她放开雪球,从书架深处取出奶奶留下的《梦域杂记》。
泛黄的书页间,果然有着与陆则笔记中相似的符号,旁边还有奶奶娟秀的字迹注释:“入梦之钥,亦为封印之印。
慎用之。”
雪球蹭着她的脚踝,发出撒娇的呜呜声。
林夕抱起小狗,走到窗前。
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阑珊,每一盏灯后都是一个沉睡的灵魂,每一个灵魂都可能正在梦境的海洋中漂流。
她想起陆则的话,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那些梦到相同符号的人,是真的偶然触及了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手指无意识地抚过书页上的符号,林夕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就在这时,雪球突然对着窗外狂吠起来,背毛竖起,如临大敌。
林夕立即望向窗外,却只看到一片平静的夜色。
但就在那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在远处楼顶一闪而过,速度快得不似常人。
“怎么了,雪球?”
她轻声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小白狗转向她,琥珀色的眼睛里映着她的倒影,充满了某种林夕无法理解的警觉。
林夕抱起雪球,感受着小动物温暖的体温,心中的不安却越发强烈。
陆则的笔记、奶奶的杂记、奇怪的符号、还有雪球的异常反应...这些碎片在她脑海中旋转,似乎即将拼凑出某个令人不安的图案。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枚沾着朱砂的毛笔,在纸上无意识地画着那个符号。
笔尖移动间,朱砂的痕迹在灯光下微微反光,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
“不管是什么,”她轻声对雪球说,也对自己说,“我们都会弄清楚的,对吧?”
雪球舔了舔她的手指,仿佛在回应。
窗外,一轮弯月悄然爬上天空,将银辉洒向沉睡的城市。
而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梦境的潮水正在涌动,带着未知的秘密和危险,向着现实的海岸缓缓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