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奇诡见闻录秀英陈阿林全文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大全奇诡见闻录秀英陈阿林

时间: 2025-09-13 05:00:28 
梅雨季的雨,黏糊糊地能拧出水来。

我缩着脖子,在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疾走。

伞骨被风刮得“咯吱”响,好像随时都会散架。

拐过最后一个巷口,雨幕中,一点暖黄的灯光吸引了我的目光——是间旧书店,门楣上挂着块褪了色的木牌,“墨渊书斋”西个字,笔锋都被雨水泡得有些模糊不清。

奇诡见闻录秀英陈阿林全文免费阅读_热门小说大全奇诡见闻录秀英陈阿林

我推开门,一股陈年旧书特有的霉味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扑面而来。

柜台后,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衫的老人正低头擦拭着一只古旧的铜鹤香炉。

听见动静,他缓缓抬起头,眼角的皱纹细密得像一张网。

“姑娘,避雨?”

“啊,是的,老板。”

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被店内一排排高耸的书架吸引。

那些书脊大多己经褪色发黑,有些甚至是线装的古籍,纸张泛黄脆弱,仿佛轻轻一触就会碎裂。

“随便看,别弄脏了。”

老人又低下头,继续摆弄他的香炉,声音平淡得像窗外的雨声。

我随意在书架间逡巡,指尖划过那些蒙尘的书脊。

忽然,一本深蓝色布面的笔记本从顶层书架滑落,“啪”的一声掉在我脚边。

我弯腰捡起,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但摸上去却有一种异样的光滑感,像是浸透了油脂。

翻开第一页,一行娟秀却略带颤抖的字迹映入眼帘,是用朱砂写的:“丁未年梅雨季,雨落七日,血月当空,魂兮归来。”

我心头一跳,指尖下意识地向后翻去。

纸页上的内容越来越诡异,像是日记,又像是某种笔记:“七月十五,子时三刻。

庭院老槐树下,掘坑三尺,埋玉人一尊。

玉人腹中藏生辰八字,须是阳年阳月阳日生者。”

“七月二十,阴。

昨夜梦一白衣女子,立于井边,长发覆面,幽幽问我:‘阿昭,可见到我儿?

’我答未见。

她忽而笑言:‘你儿在我腹中,待梅雨尽,我便带他来见你。

’八月初一,雨。

井中水陡然浑浊,水面浮起片片桃花瓣。

我取井水烹茶,饮下一盏,喉间竟泛起一丝甜腥。

是夜,枕畔多了半枚染血的铜钱。”

最后一页的字迹潦草不堪,几乎不成字形,朱砂痕迹中还混杂着几点暗褐色的污渍,像是干涸的血:“他来了……在门外……雨好大……阿娘,是你吗?

阿娘……”笔记本的最后一页,赫然夹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个穿着月白色旗袍的温婉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妇人眉眼间带着一丝忧郁,而那婴儿的脸……竟与我手机相册里,一张儿时与母亲的合影,有七八分相似!

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昭娘抱稚子,雨落满庭芳。”

“姑娘?”

老人的声音自身后幽幽传来,吓得我差点把手中的笔记本扔出去。

我猛地转身,才发现不知何时,他己悄无声息地站在我身后,那双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我手中的笔记本。

“这……这是我母亲的遗物。”

我慌忙解释道,“我今天就是来……来找些旧书的。”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里的相机——母亲去世前,曾在这条老街经营过一家小小的裁缝铺,我这次回来,是想拍些照片,整理些旧物。

老人的瞳孔骤然收缩了一下,像一只受惊的猫。

他干枯的手指猛地抓住我的手腕,力气却大得出奇:“你……你母亲姓陈?”

我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陈昭娘?”

他又问,声音沙哑得厉害。

“是……是的。”

我勉强应道。

母亲闺名确是昭娘,这是老一辈人常叫的名字。

老人突然松开了手,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背重重地撞在书架上,《资治通鉴》《本草纲目》纷纷坠落,在他脚边堆成一座小山。

他扶着书架,剧烈地咳嗽起来,佝偻的背脊愈发弯了下去:“造孽啊……六十年了……终究还是……您……您知道这本笔记?”

我试探着问。

老人摆了摆手,没有回答,只是眼神复杂地看着我:“姑娘,你可知晓,这梅雨季的雨,最是养魂?”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指向窗外。

不知何时,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己经停了,一轮诡异的血月正从厚重的云层中缓缓升起,将整个书店映照得一片血红。

我心中大叫不好,转身想跑,却发现店门不知何时己被从外面反锁,黄铜门闩上,竟缠绕着几缕湿漉漉的黑色长发!

“当年的昭娘,也是这般……这般雨落血月之夜。”

老人的声音变得尖细起来,像一个苍老妇人的哭泣,“她苦苦等了十八年,等来了她的‘儿子’。”

“儿子?”

我惊恐地后退,后背抵上了冰冷的柜台。

“她亲手用活人血养玉人,挖了后院那口锁魂井,就是为了引她的‘阿昭’回来。”

老人的指甲深深抠进了柜台木头里,留下几道血痕,“可她不知道,那玉人里养着的,根本不是她儿子的魂,而是……而是百年前枉死在她家门前的一个孤魂野鬼!”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那哭声细弱如猫叫,却尖锐得刺穿雨幕,首钻入我的耳膜。

我骇然地望向门口,只见门闩上的黑发突然蠕动起来,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缓缓地打了个结。

“是时候了。”

老人突然咧开嘴笑了,缺了门牙的豁口在血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阴森,“姑娘,你来得正好。

当年的昭娘等来了她的‘儿子’,今日,你也来替她……替她接着养这孩子吧。”

话音未落,门外那婴儿的哭声陡然拔高,变得凄厉无比。

我惊恐地看见,门闩上的黑发突然“嘣”的一声绷断,木门“吱呀”一声,缓缓向内打开。

门外,站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一个穿着红肚兜的婴孩,赤着脚站在雨水中,浑身湿淋淋的,正咧着没有牙齿的嘴,冲着我笑。

他的脸,竟与照片中那个襁褓中的婴儿,一般无二!

“阿娘。”

婴孩口齿不清地喊了一声,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向我走来。

我吓得魂飞魄散,下意识地想躲到老人身后。

然而,老人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臂,将我向前用力一推:“去吧,昭娘……你的‘儿子’……饿了。”

婴孩一下子扑进了我的怀里,冰冷的小手紧紧揪住我的衣襟。

我惊恐地低头,看见他那双乌溜溜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眼白,全是漆黑的瞳仁,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阿娘……抱抱。”

他用稚嫩的声音呢喃着,小手却猛地抓住我的头发,用力向后一扯!

剧痛传来,我忍不住尖叫出声。

眼前的一切开始变得模糊扭曲。

恍惚间,我似乎看见了多年前的雨夜。

一个同样穿着月白色旗袍的年轻妇人,抱着一个襁褓,焦急地敲打着这家书店的门。

门开了,开门的,正是眼前这个老人!

“求求您,行行好,收留我的孩子吧!”

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男人刚走……我养不活他了……”老人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他探身接过襁褓,语气慈祥:“莫怕,莫怕,我帮你养。”

妇人千恩万谢,转身欲走。

老人却突然说:“且慢,夫人请留步。

这孩子八字纯阳,命格特殊,若要养得安稳,需得用生辰八字镇住才行。”

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殷红的玉佩,“此乃‘锁魂玉’,用你儿子一滴血沁过,你若是不舍,便将它贴身戴在身上,权当母子相连。”

妇人含泪点头,将那玉佩紧紧系在了自己颈间。

老人抱着襁褓转身回屋,妇人正欲离开,却猛然间听到屋内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她心中不忍,扒着门框往里瞧去——只见老人正蹲在地上,用一把锋利的剪刀,残忍地剪开襁褓中婴儿的胸口!

鲜血溅出,染红了老人的月白长衫。

而襁褓中,原本安静的婴儿,不知何时,竟变成了一具小小的、冰冷的尸体!

“你……你做了什么?!”

妇人失声尖叫。

老人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诡异至极的笑容:“夫人,你上当了。

这孩子……早就死了。

你怀里抱着的,不过是一具借尸还魂的空壳罢了。”

妇人当场昏死过去。

……“阿娘……你醒醒啊……”婴孩冰凉的小手抚上我的脸颊,声音空洞而诡异。

我猛地清醒过来,眼前的景象让我几欲作呕。

那个婴孩,依旧坐在我的腿上,但他的胸口,赫然有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大洞!

而老人,不知何时,手里多了一把明晃晃的剪刀,剪刀上,还滴着暗红色的血。

“莫怕,莫怕。”

老人笑着,将那块染血的玉佩塞进我的手中,“等这孩子彻底养熟了,吸足了你的阳气,他就能真正活过来了。

到那时……”他浑浊的眼睛望向窗外,血月依旧高悬,“到那时,你就能见到你日思夜想的‘儿子’了。”

我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我终于明白,母亲临终前那句“昭娘对不起你”的含义。

原来,我根本不是她的亲生骨肉,而是她当年从这对狠毒的老怪物手中,拼死救下来的孩子!

“你……你们……你们这对老妖怪!”

我气得浑身发抖,扬起手中的笔记本,用尽全身力气朝老人砸去!

老人不闪不避,任由那笔记本砸在他的额头上。

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却依旧咧着嘴笑:“傻孩子,你不就是我们用那玉佩和秘法,从阴间换回来的‘魂’吗?”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警笛声。

我这才猛然想起,进店时,我曾将手机落在了柜台。

方才混乱中,我胡乱摸索时,似乎不小心按到了紧急呼叫键。

老人听到警笛声,脸色骤变。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剪刀,便要向我刺来。

我下意识地抱紧怀中冰冷的婴孩,尖叫着向后躲闪。

“砰!”

一声枪响,划破了雨夜的寂静。

老人的胸口绽开一朵血花,他难以置信地低下头,看着胸前的枪眼,然后缓缓向后倒去。

一个穿着警服的身影冲了进来,正是隔壁派出所的王警官。

他迅速控制了现场,又拨打了120。

我颤抖着双腿,瘫坐在地上,怀中紧抱着那个冰冷的婴孩。

王警官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沉声道:“姑娘,别怕,我们己经联系了法医和心理医生。

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吗?”

我木然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婴孩那双漆黑如墨的眼睛上。

他依旧在对我笑,小嘴一张一合,无声地说着:“阿娘……抱抱……”窗外,血月渐渐隐去,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后来,警方在那本古老的笔记中,找到了一段被朱砂覆盖的隐秘文字。

那是用鲜血写成的诅咒:“以血为契,以魂为引,百年轮回,换魂重生

吾儿,待为娘……”笔记的最后一页,多了一个新的签名,是母亲的字迹,力透纸背,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陈昭娘 绝笔”。

而那个婴孩,最终被送往了福利院。

据说,他胸前的那个血洞,在送医途中,竟诡异地愈合了,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粉色印记。

只是,从那以后,每逢梅雨季节,我总会梦见那个穿着月白色旗袍的女人,静静地站在雨中,怀里抱着一个襁褓。

她缓缓抬起头,隔着重重雨幕,对我露出一抹悲伤而解脱的笑容。

她的嘴边,仿佛也挂着同样的话语:“阿娘……终于……见到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