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模拟城市建城(林十二林十二)免费小说在线阅读_在线阅读免费小说末世之模拟城市建城(林十二林十二)
时间: 2025-09-13 04:40:43
重生温州:寒潮前夜的倒计时温州十二月的风裹着东海的咸腥,风速达8.2m/s,像把零下12℃的生锈冰锥往领口里钻,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凉意。
林十二蜷在盖了两层棉被的单人床上,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额角3.5cm长的旧伤疤又开始抽痛——痛感强度约4级(VAS疼痛评分),和五年前被预制板砸中时的疼法分毫不差,连抽搐的频率都是每秒1次。
他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光影,那是窗外老榕树首径约20cm的枯枝在风里打颤,投在天花板的影子忽明忽暗,像极了前世避难所里每3秒晃动一次的输液管。
被子里的温度勉强维持在16℃,他把脚往被子深处缩了缩,却还是能感受到从老旧木床板传来的寒意。
林十二摸索着掏出来,屏幕亮起的瞬间,450nit的强光刺得他眯起眼,看清日期的刹那,他的手猛地一抖,手机差点摔在地上——塑料壳与地面的距离仅差5cm时,他才堪堪攥紧。
2025年12月10日 17:58。
不是他记忆里的2030年。
他盯着日期看了整整3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4道深1mm的红痕。
五年前的今天,他在末世日记的第127页写:“寒潮提前72小时登陆,温州港17:30正式封航,洞头列岛18:00失去所有通讯,失联人数初步统计1287人。”
而现在,窗外的天色正以每分钟暗10%的速度沉下去,铅灰色的云层厚度达800米,压得低低的,像块浸了水的脏抹布,连1.5公里外瓯江口那排高25米的集装箱货轮,轮廓都模糊成了几个黑点。
床头柜上的搪瓷杯突然“咔”地一声,杯身裂开一道长8cm的细缝,里面残留的半杯凉白开顺着裂缝渗出来,在木质桌面上积成小水洼。
林十二弯腰去捡,指尖触到10℃的地面,这才惊觉被子不知何时滑到了脚踝,裸露的小腿皮肤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裹紧领口磨得发白的棉睡衣(袖口己洗得变薄,厚度仅0.3cm),视线扫过12㎡房间的每个角落——•墙上贴着两张旧海报:左边是“林记汉堡”的霓虹灯广告,红底黄字画着个咧嘴笑的汉堡,薯条从两边翘出来,海报右下角有3处指甲抠过的痕迹;右边是他妈手绘的通信基站分布图,用HB铅笔绘制,线条淡得几乎要透过去,图边用蓝笔写着“小林,这些基站要是倒了,咱们和洞头的奶茶外卖就断了”,字迹旁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奶茶杯。
•墙角的书桌高75cm,桌面摆着他高中时的课本,《物理》课本第38页夹着张泛黄的奶茶优惠券,有效期截止到2025年12月15日;桌下的抽屉里,还放着父亲送他的18岁生日礼物——一把折叠刀,刀刃长度12cm,现在还能正常开合。
他摸出裤袋里的两件东西,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铜钥匙串还带着36℃的体温,是父亲2023年开汉堡店时定制的,钥匙链长15cm,“林记”两个字被磨得发亮,字体深度从最初的2mm减至0.5mm,背面还刻着个首径1cm的歪歪扭扭的汉堡图案,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另一张是母亲的基站草图,用A4纸绘制,右下角有块首径3cm的咖啡渍,正好晕在“洞头基站”几个字上,像朵褪色的花——那是2024年母亲怀孕6个月时,挺着肚子在奶茶店后台画的,当时她还笑着说:“等孩子出生,咱们就在每个基站旁开个‘移动奶茶站’,让跑基站的师傅都能喝上热乎的。”
窗外的风突然变了方向,从东北风转为西北风,风速瞬间升至11m/s,带着尖锐的哨音灌进0.5cm宽的窗户缝。
林十二走到窗边,推开一条5cm宽的缝隙,看见对面朔门老街的瓦檐下,王阿公的煤炉还放在原地——那是个高40cm的铸铁煤炉,此刻炉膛里没有白汽,只有黑黢黢的煤灰,像个张着嘴的空棺材。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王阿公正蹲在炉边煮姜茶,煤炉上的铝壶冒着热气,见他路过就塞给他一碗,说“小十二,这鬼天气要变,喝碗姜茶暖身子”。
可现在,煤炉旁的小板凳空着,连王阿公常穿的那件深蓝色棉袄,都没再出现在门口的晾衣绳上。
手机又震了,这次是推送通知,红底白字的预警框占了屏幕1/3:温州市气象台 极端天气红色预警(I级)·全球电磁风暴预计未来3小时内(18:00-21:00),我市将遭遇超强寒潮与电磁风暴双重袭击,具体影响如下:1.气温:1小时内降至-10℃,3小时内最低气温降至-25℃,降温幅度达32℃;2.风力:沿海海面阵风14级(风速45m/s),陆地阵风10级(风速25m/s),可能引发树木倒伏、广告牌坠落;3.电磁影响:输电塔、通信基站等金属结构将出现异常磁暴(磁场强度0.5T),可能导致全市断电、通讯中断;4.建议措施:立即储备72小时应急物资(人均需储备饮用水3L/天、压缩饼干200g/天),1小时内撤离至加固建筑(抗震等级≥7级),远离窗户、金属管道等危险区域...林十二的手指在屏幕上重重按灭,指腹的力度让屏幕边缘泛起白痕。
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频率120次/分钟,像战鼓一样擂着耳膜,胸腔里的压迫感让他忍不住深呼吸——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冰冷的空气刺激喉咙,引发一阵轻微的咳嗽。
五年前的今天,下午5点47分,他正在汉堡店帮父亲炸薯条,油温刚升到180℃,锅里的薯条刚炸到金黄色,突然听见头顶传来“咔啦”一声脆响——那是距离汉堡店500米的110kV输电塔倒塌的声音,金属断裂的声响在300米范围内清晰可闻。
紧接着,整座城市的灯全灭了。
黑暗里,有人喊“停电了”(声音分贝约70dB),有人喊“超市抢空了”(距离200米仍能听见),再后来,是女人的哭声(频率2000Hz)、狗叫(频率500Hz)、子弹上膛的咔嗒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混乱在10分钟内蔓延了整个街区。
他蹲下身,掀开床底的木板,露出藏在里面的应急包——那是他2024年当特种兵时养成的习惯,包长40cm、宽25cm、高15cm,防水牛津布材质,里面装着:•压缩饼干:6包,每包120g,保质期24个月,能提供500kcal/包的热量;•净水片:20片,每片可净化1L水,去除水中99.9%的细菌;•多功能军刀:1把,含刀片、螺丝刀、开瓶器等8种功能,刀刃材质为440C不锈钢;•防水火柴:3盒,每盒20根,可在湿度80%的环境下点燃;•强光手电:1支,续航时间12小时,强光模式亮度1000nit,可照射100米远。
但这些东西,在持续两周的暴雪(积雪厚度达50cm)和断电面前,根本不够看。
他需要更多的食物(至少储备10天的量)、更多的煤球(每个煤球可燃烧4小时,至少需要50个才能维持基本取暖),最重要的是——母亲的通信基站图,那上面标记了温州127个基站的位置,其中5个是备用发电基站,是末世里唯一能联系外界的希望。
“林记汉堡”在五马街转角,距离他现在的住处首线距离2公里,步行需要25分钟。
五年前那里还是家破破烂烂的奶茶店,面积20㎡,月租3500元;2023年父亲接手后,花了5万元改成汉堡店,刷了黄色的外墙,装了红色的霓虹灯招牌,说“年轻人就爱这口,肯定能火”。
那时候他总在店里写作业,趴在靠窗的桌子上,看父亲揉面团(每次揉10分钟,面团重量500g)、煎肉饼(油温160℃,煎3分钟),母亲在吧台调奶茶(红茶煮5分钟,加20ml奶精、15g糖),蒸汽模糊了玻璃,把“第二杯半价”的海报泡得软塌塌的,边角都卷了起来。
他套上厚外套(充绒量200g,含绒量90%),把应急包甩上肩(包重3.5kg),拉链拉到顶,只露出眼睛。
出门前,他摸了摸床头的全家福——照片长15cm、宽10cm,镶在塑料相框里,相框边缘有个小缺口。
照片里,母亲穿着粉色围裙站在汉堡机前,围裙上沾了点面粉;父亲举着刚出炉的芝士汉堡,汉堡里夹着2片生菜、1片番茄、1片芝士;他站在中间,8岁的年纪,鼻尖沾着番茄酱,笑得露出两颗虎牙。
那时候他总觉得日子很长,长到足够把“林记汉堡”开成温州最有名的快餐店(计划5年内开3家分店),长到足够他带母亲去三亚看海(母亲总说“这辈子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海”),长到足够把“移动奶茶站”开到每个基站旁(母亲画了12个奶茶站的设计图)。
可现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17:59,距离寒潮登陆只剩2小时,距离通讯中断可能只剩1小时。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冰冷的风瞬间裹住他,额角的伤疤又开始疼,但这次,他没有退缩——他要去“林记汉堡”,去拿父亲藏在柜台下的煤球票,去取母亲放在抽屉里的基站图,去抓住这重生而来的、唯一的希望。
林十二蜷在盖了两层棉被的单人床上,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额角3.5cm长的旧伤疤又开始抽痛——痛感强度约4级(VAS疼痛评分),和五年前被预制板砸中时的疼法分毫不差,连抽搐的频率都是每秒1次。
他盯着天花板上晃动的光影,那是窗外老榕树首径约20cm的枯枝在风里打颤,投在天花板的影子忽明忽暗,像极了前世避难所里每3秒晃动一次的输液管。
被子里的温度勉强维持在16℃,他把脚往被子深处缩了缩,却还是能感受到从老旧木床板传来的寒意。
林十二摸索着掏出来,屏幕亮起的瞬间,450nit的强光刺得他眯起眼,看清日期的刹那,他的手猛地一抖,手机差点摔在地上——塑料壳与地面的距离仅差5cm时,他才堪堪攥紧。
2025年12月10日 17:58。
不是他记忆里的2030年。
他盯着日期看了整整3秒,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4道深1mm的红痕。
五年前的今天,他在末世日记的第127页写:“寒潮提前72小时登陆,温州港17:30正式封航,洞头列岛18:00失去所有通讯,失联人数初步统计1287人。”
而现在,窗外的天色正以每分钟暗10%的速度沉下去,铅灰色的云层厚度达800米,压得低低的,像块浸了水的脏抹布,连1.5公里外瓯江口那排高25米的集装箱货轮,轮廓都模糊成了几个黑点。
床头柜上的搪瓷杯突然“咔”地一声,杯身裂开一道长8cm的细缝,里面残留的半杯凉白开顺着裂缝渗出来,在木质桌面上积成小水洼。
林十二弯腰去捡,指尖触到10℃的地面,这才惊觉被子不知何时滑到了脚踝,裸露的小腿皮肤瞬间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裹紧领口磨得发白的棉睡衣(袖口己洗得变薄,厚度仅0.3cm),视线扫过12㎡房间的每个角落——•墙上贴着两张旧海报:左边是“林记汉堡”的霓虹灯广告,红底黄字画着个咧嘴笑的汉堡,薯条从两边翘出来,海报右下角有3处指甲抠过的痕迹;右边是他妈手绘的通信基站分布图,用HB铅笔绘制,线条淡得几乎要透过去,图边用蓝笔写着“小林,这些基站要是倒了,咱们和洞头的奶茶外卖就断了”,字迹旁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奶茶杯。
•墙角的书桌高75cm,桌面摆着他高中时的课本,《物理》课本第38页夹着张泛黄的奶茶优惠券,有效期截止到2025年12月15日;桌下的抽屉里,还放着父亲送他的18岁生日礼物——一把折叠刀,刀刃长度12cm,现在还能正常开合。
他摸出裤袋里的两件东西,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铜钥匙串还带着36℃的体温,是父亲2023年开汉堡店时定制的,钥匙链长15cm,“林记”两个字被磨得发亮,字体深度从最初的2mm减至0.5mm,背面还刻着个首径1cm的歪歪扭扭的汉堡图案,边缘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另一张是母亲的基站草图,用A4纸绘制,右下角有块首径3cm的咖啡渍,正好晕在“洞头基站”几个字上,像朵褪色的花——那是2024年母亲怀孕6个月时,挺着肚子在奶茶店后台画的,当时她还笑着说:“等孩子出生,咱们就在每个基站旁开个‘移动奶茶站’,让跑基站的师傅都能喝上热乎的。”
窗外的风突然变了方向,从东北风转为西北风,风速瞬间升至11m/s,带着尖锐的哨音灌进0.5cm宽的窗户缝。
林十二走到窗边,推开一条5cm宽的缝隙,看见对面朔门老街的瓦檐下,王阿公的煤炉还放在原地——那是个高40cm的铸铁煤炉,此刻炉膛里没有白汽,只有黑黢黢的煤灰,像个张着嘴的空棺材。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王阿公正蹲在炉边煮姜茶,煤炉上的铝壶冒着热气,见他路过就塞给他一碗,说“小十二,这鬼天气要变,喝碗姜茶暖身子”。
可现在,煤炉旁的小板凳空着,连王阿公常穿的那件深蓝色棉袄,都没再出现在门口的晾衣绳上。
手机又震了,这次是推送通知,红底白字的预警框占了屏幕1/3:温州市气象台 极端天气红色预警(I级)·全球电磁风暴预计未来3小时内(18:00-21:00),我市将遭遇超强寒潮与电磁风暴双重袭击,具体影响如下:1.气温:1小时内降至-10℃,3小时内最低气温降至-25℃,降温幅度达32℃;2.风力:沿海海面阵风14级(风速45m/s),陆地阵风10级(风速25m/s),可能引发树木倒伏、广告牌坠落;3.电磁影响:输电塔、通信基站等金属结构将出现异常磁暴(磁场强度0.5T),可能导致全市断电、通讯中断;4.建议措施:立即储备72小时应急物资(人均需储备饮用水3L/天、压缩饼干200g/天),1小时内撤离至加固建筑(抗震等级≥7级),远离窗户、金属管道等危险区域...林十二的手指在屏幕上重重按灭,指腹的力度让屏幕边缘泛起白痕。
他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频率120次/分钟,像战鼓一样擂着耳膜,胸腔里的压迫感让他忍不住深呼吸——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冰冷的空气刺激喉咙,引发一阵轻微的咳嗽。
五年前的今天,下午5点47分,他正在汉堡店帮父亲炸薯条,油温刚升到180℃,锅里的薯条刚炸到金黄色,突然听见头顶传来“咔啦”一声脆响——那是距离汉堡店500米的110kV输电塔倒塌的声音,金属断裂的声响在300米范围内清晰可闻。
紧接着,整座城市的灯全灭了。
黑暗里,有人喊“停电了”(声音分贝约70dB),有人喊“超市抢空了”(距离200米仍能听见),再后来,是女人的哭声(频率2000Hz)、狗叫(频率500Hz)、子弹上膛的咔嗒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混乱在10分钟内蔓延了整个街区。
他蹲下身,掀开床底的木板,露出藏在里面的应急包——那是他2024年当特种兵时养成的习惯,包长40cm、宽25cm、高15cm,防水牛津布材质,里面装着:•压缩饼干:6包,每包120g,保质期24个月,能提供500kcal/包的热量;•净水片:20片,每片可净化1L水,去除水中99.9%的细菌;•多功能军刀:1把,含刀片、螺丝刀、开瓶器等8种功能,刀刃材质为440C不锈钢;•防水火柴:3盒,每盒20根,可在湿度80%的环境下点燃;•强光手电:1支,续航时间12小时,强光模式亮度1000nit,可照射100米远。
但这些东西,在持续两周的暴雪(积雪厚度达50cm)和断电面前,根本不够看。
他需要更多的食物(至少储备10天的量)、更多的煤球(每个煤球可燃烧4小时,至少需要50个才能维持基本取暖),最重要的是——母亲的通信基站图,那上面标记了温州127个基站的位置,其中5个是备用发电基站,是末世里唯一能联系外界的希望。
“林记汉堡”在五马街转角,距离他现在的住处首线距离2公里,步行需要25分钟。
五年前那里还是家破破烂烂的奶茶店,面积20㎡,月租3500元;2023年父亲接手后,花了5万元改成汉堡店,刷了黄色的外墙,装了红色的霓虹灯招牌,说“年轻人就爱这口,肯定能火”。
那时候他总在店里写作业,趴在靠窗的桌子上,看父亲揉面团(每次揉10分钟,面团重量500g)、煎肉饼(油温160℃,煎3分钟),母亲在吧台调奶茶(红茶煮5分钟,加20ml奶精、15g糖),蒸汽模糊了玻璃,把“第二杯半价”的海报泡得软塌塌的,边角都卷了起来。
他套上厚外套(充绒量200g,含绒量90%),把应急包甩上肩(包重3.5kg),拉链拉到顶,只露出眼睛。
出门前,他摸了摸床头的全家福——照片长15cm、宽10cm,镶在塑料相框里,相框边缘有个小缺口。
照片里,母亲穿着粉色围裙站在汉堡机前,围裙上沾了点面粉;父亲举着刚出炉的芝士汉堡,汉堡里夹着2片生菜、1片番茄、1片芝士;他站在中间,8岁的年纪,鼻尖沾着番茄酱,笑得露出两颗虎牙。
那时候他总觉得日子很长,长到足够把“林记汉堡”开成温州最有名的快餐店(计划5年内开3家分店),长到足够他带母亲去三亚看海(母亲总说“这辈子还没见过真正的大海”),长到足够把“移动奶茶站”开到每个基站旁(母亲画了12个奶茶站的设计图)。
可现在,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17:59,距离寒潮登陆只剩2小时,距离通讯中断可能只剩1小时。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冰冷的风瞬间裹住他,额角的伤疤又开始疼,但这次,他没有退缩——他要去“林记汉堡”,去拿父亲藏在柜台下的煤球票,去取母亲放在抽屉里的基站图,去抓住这重生而来的、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