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造反指南:从反贼到巴图鲁苗沛霖赖令完整版小说_小说完结推荐白莲教造反指南:从反贼到巴图鲁(苗沛霖赖令)
时间: 2025-09-13 04:42:14
日落西山,凤台回武家集的路上,苗沛霖坐在车辕前,手中的马鞭随意的搭着,埋着头若有所思。
拉车的老马没挨鞭子,也是不紧不慢的迈着步子。
路上几无行人,只有车轮碾压着泥土发出低沉的嘎吱声。
天色渐黑,月光煞白,徐红叶从车厢里探出身来,“怎么走的这么慢?”
苗沛霖伸了伸腰杆,“腰酸背痛,累煞我也!”
徐红叶轻哼一声,“还不是你自找的?
非要逞能答应赖知县御捻,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管教一下闺女,免得她整天上树爬墙,没个姑娘家的安稳样。”
苗沛霖辩解道:“我这可不叫逞能,夫人细想一下,若是捻党真的扯旗造反了,打到咱凤台来了,这些个官绅,躲的躲跑的跑,遭殃的还不是凤台县的老百姓们?
我呢,为了苍生,是能尽一分,便是一分!”
“说的倒是在理,”徐红叶点头赞许,语气也柔和下来,“先生有这般心肠,倒也算我当年没看走眼。”
苗沛霖回头会心一笑,瞥见女儿早己睡着,“我说没动静了,怎么这么快睡了?”
徐红叶轻声应道:“嗯,刚出城那会儿就困的睁不开眼了,颠簸了几下便睡沉了。”
苗沛霖暖心提醒:“包裹里不是还有一些点心吗?
你若是饿了就先吃点儿垫垫。”
徐红叶摇头,“还是给景花留着吧,方才喝茶灌了个半饱,我是不饿,就是有点累。”
“啧,夫人跟着我受累了!”
“哎呀,累瘦了才好,省得你总笑我发福!”
说罢,徐红叶钻出车厢,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鬓发,紧挨苗沛霖在车辕上坐下,她抬头望向明月疏星,缓缓吟诵了一首诗:手披残卷对青灯,独坐搴帷数列星。
六幅屏开秋黯黯,一堂虫鸣夜冥冥。
杜鹃啼血霜华白,魑魅窥人灯火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夫人竟还记得这首《秋宵独坐》!”
苗沛霖又惊又喜,此诗是他早年在张乐行家坐馆时所作,彼时寄人篱下,空有一腔抱负,终日不得志。
徐红叶轻轻一笑,“我可是这世上第一个读到此诗的人,怎能会忘?
那时的你和你的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苗沛霖也笑了,“那时的你我也记得,今日你在画坊为白莲教发声正名的样子,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位快意恩仇的白莲教女侠!”
徐红叶听他提及旧日身份,略有慌张,低声责怪道:“小声些!
小心被人听去了!”
“荒郊野外,哪有别人?”
苗沛霖不以为然,反而来了兴致,继续笑问:“当年你杀人放火不眨眼,一夜搅得蒙城天翻地覆,如今怎么变得这般胆小怕事了?”
“快别说了!
我都被逐出教门多少年了,还说这些不相干的干嘛!”
徐红叶脸一沉,正色道:“我倒要问你正事,赖知县让你办团练,你到底怎么想的?
实话实说,不想出人头地了?”
苗沛霖一听,这才悟出妻子方才诵诗的用意。
他沉思良久,缓缓道:“还没想好,办团练说来简单,可这不是件小事儿,我一旦应下,这事那事的,往后怕是身不由己了!”
徐红叶听出他话中犹豫,讥讽道:“我就知道你不敢,是不是担心没干出些名堂来,有损你这大先生的名号,对不对?”
苗沛霖苦笑一声,“我是那种在乎虚名的人吗?
团练一办起来,人情世事就多,摊上的麻烦也多,世道又乱,稍有不慎,命都得搭进去了!”
徐红叶轻轻挽住他手臂,柔声开导:“别那么多顾虑了,我还是愿先生能有所担当。
乱世之中谁不想有个依靠?
武家集的那些乡亲们谁不想过安稳日子?
若是办好了团练,一来能罩着乡里乡亲,二来也算有个立身之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苗沛霖权衡一番,终于下了决心,“行!
那便办!
但不是现在,得等个时机。”
徐红叶嫣然一笑,“这才是嘛!
不过确实不可操之过急!
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天。
等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办就办一个大的!”
方才一番推心置腹,苗沛霖心情顿好,便也放肆起来,揶揄道:“夫人啊夫人……开口便是兵书上所云,我不禁猜测,你如此热心撺掇我办团练,莫不是指望日后兵强马壮了,你好披挂上阵、调兵遣将,过一过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瘾?”
徐红叶一扬头,得意道:“被你猜中了!
若不然,我自幼在总坛苦读的兵书韬略,岂不白学了吗!”
苗沛霖随口问道:“说来也奇,你们教主怎么想的?
让女子读兵法,带兵打仗?
这……这合适吗?”
“阴阳怪气!
你说这话莫非是埋怨景花也读兵书学兵法?
她读不进圣贤书,就爱读这些排兵布阵的书,又能如何?”
徐红叶哼了一声,觉得还不够解气,又据理反驳:“再者说,女子怎么就不能带兵打仗?
我圣教前任教主王聪儿,六十年前统领十几万人马,打的满清鞑子屁滚尿流,吓的嘉庆老儿睡不着觉!
若不是被叛徒出卖,没准现在天下都换了!”
苗沛霖讪讪一笑,想起二人成婚多年,徐红叶向来对其在白莲教旧事讳莫如深。
只怕勾起她伤心往事,自己也不敢多问,今夜月色撩人,又谈及过往,诸多疑惑涌上心头,于是按捺不住,试探问起:“红叶,像你这种自幼在白莲教总坛长大的,难道都读兵书学兵法吗?”
“自然不是,当年一众兄弟姐妹,所学亦是五花八门。”
徐红叶有些得意:“承蒙教主她老人家厚爱,女子之中,专攻这兵法韬略的就我一人!”
“那其他人都学些什么?”
“有学丹青妙笔的,有学岐黄医术的,有钻研周易占卜的,有精通吹拉弹唱的,还有苦练杂耍卖艺的……杂耍卖艺?
杜金蝉当年学的就是这个吧?”
苗沛霖稍一琢磨,恍然道:“我记起来了,当年她拎着一把刀去雉河集卖艺,被张乐行盯上了,与她不打不相识,后来才娶了她。”
“正是,当年教主派杜师姐来两淮传教,没想到她教未传成,反倒把自己搭进了捻党。”
徐红叶苦笑一声。
“如此说来,当年你那位在京城行窃,被清兵一路追杀至蒙城的杨师姐,所学定是那鸡鸣狗盗之术了?”
苗沛霖大胆推测。
“是又如何?
况且杨师姐所盗,本就是圣教前任教主的遗物!”
徐红叶恼他言辞首白,面露愠色,“从古至今,三教九流,哪个行当不都得有人做?
圣教广纳百川,亦复如是!”
“夫人所言极是!”
苗沛霖见她动气,忙赔了个笑,又问:“历朝历代白莲教不是志在造反吗?
学这些五花八门的行当有何用处?”
徐红叶冷笑一声,“有何用?
我辈奔波千里,行走江湖,总得吃饭吧?
若没手艺傍身,只怕教未传成,倒先饿死了!”
“说的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苗沛霖微微颔首,再生疑问:“可是……你所学兵法,算什么谋生手段?”
拉车的老马没挨鞭子,也是不紧不慢的迈着步子。
路上几无行人,只有车轮碾压着泥土发出低沉的嘎吱声。
天色渐黑,月光煞白,徐红叶从车厢里探出身来,“怎么走的这么慢?”
苗沛霖伸了伸腰杆,“腰酸背痛,累煞我也!”
徐红叶轻哼一声,“还不是你自找的?
非要逞能答应赖知县御捻,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管教一下闺女,免得她整天上树爬墙,没个姑娘家的安稳样。”
苗沛霖辩解道:“我这可不叫逞能,夫人细想一下,若是捻党真的扯旗造反了,打到咱凤台来了,这些个官绅,躲的躲跑的跑,遭殃的还不是凤台县的老百姓们?
我呢,为了苍生,是能尽一分,便是一分!”
“说的倒是在理,”徐红叶点头赞许,语气也柔和下来,“先生有这般心肠,倒也算我当年没看走眼。”
苗沛霖回头会心一笑,瞥见女儿早己睡着,“我说没动静了,怎么这么快睡了?”
徐红叶轻声应道:“嗯,刚出城那会儿就困的睁不开眼了,颠簸了几下便睡沉了。”
苗沛霖暖心提醒:“包裹里不是还有一些点心吗?
你若是饿了就先吃点儿垫垫。”
徐红叶摇头,“还是给景花留着吧,方才喝茶灌了个半饱,我是不饿,就是有点累。”
“啧,夫人跟着我受累了!”
“哎呀,累瘦了才好,省得你总笑我发福!”
说罢,徐红叶钻出车厢,理了理被夜风吹乱的鬓发,紧挨苗沛霖在车辕上坐下,她抬头望向明月疏星,缓缓吟诵了一首诗:手披残卷对青灯,独坐搴帷数列星。
六幅屏开秋黯黯,一堂虫鸣夜冥冥。
杜鹃啼血霜华白,魑魅窥人灯火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夫人竟还记得这首《秋宵独坐》!”
苗沛霖又惊又喜,此诗是他早年在张乐行家坐馆时所作,彼时寄人篱下,空有一腔抱负,终日不得志。
徐红叶轻轻一笑,“我可是这世上第一个读到此诗的人,怎能会忘?
那时的你和你的诗,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苗沛霖也笑了,“那时的你我也记得,今日你在画坊为白莲教发声正名的样子,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位快意恩仇的白莲教女侠!”
徐红叶听他提及旧日身份,略有慌张,低声责怪道:“小声些!
小心被人听去了!”
“荒郊野外,哪有别人?”
苗沛霖不以为然,反而来了兴致,继续笑问:“当年你杀人放火不眨眼,一夜搅得蒙城天翻地覆,如今怎么变得这般胆小怕事了?”
“快别说了!
我都被逐出教门多少年了,还说这些不相干的干嘛!”
徐红叶脸一沉,正色道:“我倒要问你正事,赖知县让你办团练,你到底怎么想的?
实话实说,不想出人头地了?”
苗沛霖一听,这才悟出妻子方才诵诗的用意。
他沉思良久,缓缓道:“还没想好,办团练说来简单,可这不是件小事儿,我一旦应下,这事那事的,往后怕是身不由己了!”
徐红叶听出他话中犹豫,讥讽道:“我就知道你不敢,是不是担心没干出些名堂来,有损你这大先生的名号,对不对?”
苗沛霖苦笑一声,“我是那种在乎虚名的人吗?
团练一办起来,人情世事就多,摊上的麻烦也多,世道又乱,稍有不慎,命都得搭进去了!”
徐红叶轻轻挽住他手臂,柔声开导:“别那么多顾虑了,我还是愿先生能有所担当。
乱世之中谁不想有个依靠?
武家集的那些乡亲们谁不想过安稳日子?
若是办好了团练,一来能罩着乡里乡亲,二来也算有个立身之本,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苗沛霖权衡一番,终于下了决心,“行!
那便办!
但不是现在,得等个时机。”
徐红叶嫣然一笑,“这才是嘛!
不过确实不可操之过急!
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天。
等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办就办一个大的!”
方才一番推心置腹,苗沛霖心情顿好,便也放肆起来,揶揄道:“夫人啊夫人……开口便是兵书上所云,我不禁猜测,你如此热心撺掇我办团练,莫不是指望日后兵强马壮了,你好披挂上阵、调兵遣将,过一过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瘾?”
徐红叶一扬头,得意道:“被你猜中了!
若不然,我自幼在总坛苦读的兵书韬略,岂不白学了吗!”
苗沛霖随口问道:“说来也奇,你们教主怎么想的?
让女子读兵法,带兵打仗?
这……这合适吗?”
“阴阳怪气!
你说这话莫非是埋怨景花也读兵书学兵法?
她读不进圣贤书,就爱读这些排兵布阵的书,又能如何?”
徐红叶哼了一声,觉得还不够解气,又据理反驳:“再者说,女子怎么就不能带兵打仗?
我圣教前任教主王聪儿,六十年前统领十几万人马,打的满清鞑子屁滚尿流,吓的嘉庆老儿睡不着觉!
若不是被叛徒出卖,没准现在天下都换了!”
苗沛霖讪讪一笑,想起二人成婚多年,徐红叶向来对其在白莲教旧事讳莫如深。
只怕勾起她伤心往事,自己也不敢多问,今夜月色撩人,又谈及过往,诸多疑惑涌上心头,于是按捺不住,试探问起:“红叶,像你这种自幼在白莲教总坛长大的,难道都读兵书学兵法吗?”
“自然不是,当年一众兄弟姐妹,所学亦是五花八门。”
徐红叶有些得意:“承蒙教主她老人家厚爱,女子之中,专攻这兵法韬略的就我一人!”
“那其他人都学些什么?”
“有学丹青妙笔的,有学岐黄医术的,有钻研周易占卜的,有精通吹拉弹唱的,还有苦练杂耍卖艺的……杂耍卖艺?
杜金蝉当年学的就是这个吧?”
苗沛霖稍一琢磨,恍然道:“我记起来了,当年她拎着一把刀去雉河集卖艺,被张乐行盯上了,与她不打不相识,后来才娶了她。”
“正是,当年教主派杜师姐来两淮传教,没想到她教未传成,反倒把自己搭进了捻党。”
徐红叶苦笑一声。
“如此说来,当年你那位在京城行窃,被清兵一路追杀至蒙城的杨师姐,所学定是那鸡鸣狗盗之术了?”
苗沛霖大胆推测。
“是又如何?
况且杨师姐所盗,本就是圣教前任教主的遗物!”
徐红叶恼他言辞首白,面露愠色,“从古至今,三教九流,哪个行当不都得有人做?
圣教广纳百川,亦复如是!”
“夫人所言极是!”
苗沛霖见她动气,忙赔了个笑,又问:“历朝历代白莲教不是志在造反吗?
学这些五花八门的行当有何用处?”
徐红叶冷笑一声,“有何用?
我辈奔波千里,行走江湖,总得吃饭吧?
若没手艺傍身,只怕教未传成,倒先饿死了!”
“说的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
苗沛霖微微颔首,再生疑问:“可是……你所学兵法,算什么谋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