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陈砚李铁柱《太行1940,铁骨归尘》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太行1940,铁骨归尘》全本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05:09:16 
晚饭是两碗野菜汤配半块窝窝头。

陈砚捧着粗瓷碗,小口喝着汤——野菜带着点涩味,汤里没半点油星,可他却喝得比现代任何一顿大餐都香。

白天修炮时出的汗、跑山路的累,好像都被这热汤暖透了。

李铁柱坐在他旁边,三两口就吃完了自己的那份,眼睛还盯着陈砚碗里的窝头:“陈同志,你要是吃不完,给我点呗?

陈砚李铁柱《太行1940,铁骨归尘》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太行1940,铁骨归尘》全本在线阅读

咱们连现在粮少,多一口是一口,下次伏击日军运输队,我多给你抢点罐头!”

陈砚忍不住笑了,把手里剩下的小半块窝头递给他:“我够吃,你拿去吧。

对了,你们平时都靠挖野菜过日子吗?”

“那可不。”

李铁柱接过窝头,掰了一小块塞进嘴里,含糊地说,“自从日军开始‘扫荡’,咱们的粮道就断了,后方送不来粮食,只能靠挖野菜、摘野果凑活。

上个月伏击了一支日军运输队,才抢了两袋面粉,省着吃了半个月就没了。”

旁边的老张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昨天炊事班的同志去后山挖野菜,还遇到了日军的暗哨,幸好跑得快,不然就出事了。

再这么下去,别说打仗,兄弟们怕是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

陈砚心里一沉。

他在现代看纪录片时,只知道抗战时期物资匮乏,可首到亲身体验,才明白“匮乏”两个字背后是怎样的艰难——不是数字,是战士们饿瘪的肚子,是挖野菜时要冒着生命危险。

他突然想起自己穿越前,实验室里常备的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还有野外生存手册里写的“可食用野菜鉴别方法”。

现代的知识,在这里好像能派上大用场。

“老张,李铁柱,”陈砚放下碗,认真地说,“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挖野菜吧?

我之前跟着商队走的时候,学过怎么分辨哪些野菜能吃,哪些有毒,还知道几种长得快、口感好的野菜,说不定能多挖点。”

李铁柱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

你还懂这个?

那太好了!

之前炊事班的同志因为不认识,挖过一次有毒的野菜,好几个兄弟上吐下泻,差点没缓过来。”

老张也点点头:“要是你真能分辨,那可帮了大忙了。

不过后山不安全,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我带枪,能放哨。”

定下第二天的事,战士们渐渐散去,有的去擦拭武器,有的靠在树旁打盹,只有几个伤员还在低声聊着天。

陈砚跟着李铁柱回到帐篷,帐篷里铺着干草,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两人只能挤在一个角落休息。

躺下后,陈砚却没睡着。

他睁着眼睛,看着帐篷顶的破洞,月光从洞里漏进来,在地上洒下一小片银辉。

他想起了现代的父母,想起了实验室里一起加班的同事,想起了自己还没看完的球赛——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日子,现在却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陈同志,你咋还没睡?”

李铁柱的声音在黑暗里响起,“是不是不习惯这里的环境?

我第一次当兵的时候,也睡不着,总想着家里的事。”

陈砚愣了一下,轻声说:“有点想家人了。

你呢?

你家里还有人吗?”

帐篷里沉默了几秒,李铁柱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没了。

去年日军‘扫荡’我们村,我爹跟他们拼命,被打死了,我娘带着我妹妹躲进地窖,结果被日军发现,放火烧了地窖……我那时候在外面当兵,回来的时候,村里就剩一片焦土了。”

陈砚的心猛地揪紧,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他想过战争的残酷,却没想过会这么近——残酷不是远处的炮声,是身边人的亲人,是活生生的家没了。

“我之所以这么想打日军,就是想给我爹娘和妹妹报仇。”

李铁柱的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又透着一股狠劲,“总有一天,我要把日军赶出中国,让他们血债血偿!”

陈砚攥紧了拳头,心里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燃烧。

他之前想的是“活下去”,是“不添麻烦”,可现在,看着身边这个为了报仇而咬牙坚持的战士,他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只当一个“旁观者”。

他有现代的知识,有机械维修的手艺,甚至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这些不是用来保命的,是能帮到这些战士的,是能让他们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多一分打败日军的可能。

“李铁柱,”陈砚深吸一口气,认真地说,“以后打仗,我跟你们一起上。

我虽然不会开枪,但我能修武器,能找野菜,能帮你们做后勤,只要能打日军,我啥都愿意干。”

黑暗里,李铁柱突然坐了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兄弟!

我就知道你是个好人!

以后咱们就是战友了!

等把日军赶跑了,我带你回我老家,我家后山有好多苹果树,到时候给你摘最大的苹果吃!”

陈砚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

他知道,李铁柱说的“摘苹果”,可能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明天能不能安全挖回野菜都不一定,更别说等到战争结束。

可这个梦想,却像一束光,照亮了这艰难的日子。

两人没再说话,帐篷里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

陈砚闭上眼睛,心里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迷茫。

他知道,从今晚开始,他不再是一个“穿越者”,而是八路军独立连的一员,是这片土地上抗争队伍里的一分子。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陈砚就跟着李铁柱和老张出发了。

李铁柱背着步枪走在前面探路,老张跟在后面放哨,陈砚则挎着一个布袋子,手里拿着工兵铲,仔细观察着路边的野菜。

“李铁柱,你看这个,”陈砚蹲下身,指着一丛长着锯齿状叶子的植物,“这个叫‘荠菜’,能吃,开水焯一下,凉拌或者做汤都好吃,而且营养也足。”

李铁柱凑过来,挠了挠头:“这玩意儿我们之前也挖过,就是不知道叫啥,总觉得有点苦。”

“那是你们没处理好。”

陈砚笑着说,“挖回去之后,先把老根去掉,用开水焯一分钟,再用凉水淘几遍,涩味就没了。

对了,那边的‘马齿苋’也能吃,叶子肥嫩,炒着吃特别香。”

他一边说,一边动手挖野菜,动作熟练——这些都是他之前看野外生存手册时记下来的,没想到真的用上了。

李铁柱和老张也跟着学,不一会儿,布袋子就装了小半袋。

“陈同志,你这本事真管用!”

老张看着袋子里的野菜,高兴地说,“照这个速度,咱们今天能挖够全连吃两天的量!”

陈砚正想说话,突然听到李铁柱压低声音喊:“别动!

有情况!”

三人立刻蹲下身,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陈砚顺着李铁柱的目光看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两个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正背着枪,慢悠悠地走着,像是在巡逻。

“是日军的暗哨!”

李铁柱握紧了步枪,眼神变得锐利,“咱们现在离他们太近,要是被发现,想跑都难!”

老张也紧张起来:“怎么办?

咱们只有一把枪,他们有两个人,硬拼肯定不行。”

陈砚的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出了汗。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遇到日军,不是电视里的画面,是真的拿着枪、能随时杀人的敌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子里飞快地想办法——跑?

会被发现;硬拼?

打不过;那能不能用“巧劲”?

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他们躲的大树旁边,有一片半人高的灌木丛,灌木丛后面是个陡坡,坡下面长满了杂草。

他又看了看日军的方向,两人正背对着他们,朝灌木丛这边走来。

“李铁柱,你有手榴弹吗?”

陈砚低声问。

“有一颗,是上次战斗剩下的。”

李铁柱摸了摸腰间的手榴弹,“怎么了?

你想扔手榴弹?

可咱们离得太近,容易炸到自己。”

“不是扔,是吓他们。”

陈砚压低声音,快速说,“等会儿我和老张从灌木丛往陡坡下跑,制造动静,你躲在这里,等他们过来的时候,往他们前面扔一颗手榴弹,不用炸到,吓他们一下就行。

他们肯定以为咱们人多,会往后退,到时候咱们趁机跑!”

李铁柱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行!

就按你说的来!

你俩小心点!”

陈砚深吸一口气,跟老张对视一眼,两人猫着腰,快速钻进灌木丛。

刚跑没两步,就听到身后传来日军的叫喊声——他们被发现了!

“快!

往下跑!”

陈砚拉着老张,顺着陡坡往下滑。

坡上的碎石子硌得他手疼,可他不敢停,只听到身后“轰隆”一声,手榴弹炸了!

紧接着,传来日军慌乱的叫喊声。

陈砚知道,李铁柱得手了。

他和老张爬起来,顾不上拍掉身上的泥土,朝着连队驻地的方向拼命跑。

跑了大概十几分钟,身后的声音渐渐消失了。

三人停下来,大口地喘着气,脸上却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

“陈同志,你这主意真管用!”

李铁柱拍着他的肩膀,兴奋地说,“那两个日军吓得扭头就跑,连枪都差点扔了!”

老张也笑着说:“要不是你,咱们今天说不定就栽在那里了。

你不仅懂机械、会认野菜,还会想办法,真是个能人!”

陈砚擦了擦脸上的汗,心里也跟着热起来。

他知道,自己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和他们一起“活下去”。

太阳渐渐升高,三人背着满满的野菜,朝着驻地走去。

陈砚看着手里的布袋子,又看了看身边的李铁柱和老张,突然觉得,太行山的风,好像没那么冷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