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尘埃到光芒(王炳健王秉建)免费完结小说_免费小说在线阅读从尘埃到光芒(王炳健王秉建)
时间: 2025-09-13 05:08:42
第二章 槐树下的告别鸡叫头遍时,王炳健就醒了。
土炕那头的妈呼吸还带着咳嗽的杂音,他悄没声儿地坐起来,借着窗棂透进来的月光摸出压在枕头下的蓝布包——里面是两件打了补丁的褂子,一双妈连夜纳好的布鞋,还有揣了三天的五块二毛钱,是他从早饭钱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灶房的水缸冻了层薄冰,他舀水洗脸时,冰碴子刺得脸生疼,倒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妈说要去隔壁村找表姑借路费,天没亮就裹着棉袄出门了,临走前塞给他两个热窝窝头,说路上饿了吃。
他揣着笔记本出门时,露水正重,打湿了裤脚。
村口的老槐树像个沉默的巨人,枝桠在晨雾里张牙舞爪。
狗蛋和石头说好在这里等他,可这会儿树下空荡荡的,只有石碾子上落着只灰麻雀,见人来,扑棱棱飞进了雾里。
“建娃!”
两声急促的呼喊从雾里钻出来,紧接着两个瘦小的身影跌跌撞撞跑过来。
狗蛋裤脚沾着泥,手里还攥着半截红薯,想来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石头背着个军绿色挎包,跑得太急,眼镜滑到了鼻尖上,镜片上蒙着雾。
“你真要走?”
狗蛋把红薯往他手里塞,声音发颤,“我跟我爸说了,让他给你找个活儿,在村里砖窑搬砖,好歹能天天回家。”
王炳健没接红薯,捏了捏狗蛋冻得通红的耳朵。
这娃比他小半岁,却壮实得像头小牛犊,俩人从小在玉米地里打滚长大,去年他爹被带走那天,是狗蛋骑着二八大杠载他跑了十里地,才赶上见爸爸最后一面。
“砖窑挣得太少。”
王炳健笑了笑,把红薯还回去,“镇上那边汽修厂管吃管住,学好了能当师傅,挣得多。”
“可你才十五啊!”
石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红通通的,“我问过老师了,辍学要办手续,还能……办啥手续?”
王炳健打断他,伸手摸了摸石头的挎包,“这里面装的啥?”
石头往后躲了躲,脸涨得通红:“没啥……就是几本笔记,我抄了课上的重点,你带着,闲了能看看。”
王炳健心里一热,刚要说话,就见狗蛋蹲在地上,双手抱着膝盖,肩膀一抽一抽的。
这娃从小倔强,上次被马蜂蛰了满脸包都没哭,这会儿却哭得像个娘们。
“哭啥?”
王炳健踢了踢他的屁股,“过年我就回来了,给你带镇上的糖糕。”
“谁哭了!”
狗蛋猛地站起来,袖子往脸上一抹,却把眼泪抹得满脸都是,“我是想,以后没人跟你抢掰玉米了,也没人……没人陪你去河沟摸鱼了。”
王炳健喉咙发紧,别过头去看老槐树。
去年夏天,他们三个在树底下埋了个玻璃罐,里面藏着各自的“宝贝”——他放了片爹给的梧桐叶,狗蛋塞了颗生锈的弹珠,石头搁了块捡来的碎镜片。
当时说好,等考上县里的高中,就挖出来平分。
“去把罐子挖出来吧。”
他说。
狗蛋愣了愣,随即抹了把脸,蹲下去扒拉树根下的土。
石头也蹲过去帮忙,手指冻得不听使唤,好几次挖到了石头。
王炳健看着他俩撅着屁股的样子,忽然想起昨天在学校,狗蛋故意把黑板擦扔在他头上,石头趁老师不注意塞给他张纸条,上面写着“别放弃”。
那时候他还嘴硬,说念书有啥用,现在才明白,这俩傻小子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留他。
“找到了!”
狗蛋欢呼一声,捧着个蒙着泥的玻璃罐站起来。
罐子口用布塞着,解开时,一股潮湿的土腥味飘出来。
梧桐叶己经成了碎片,弹珠生了层绿锈,碎镜片倒还亮着。
王炳健拿起镜片,对着晨光看,里面映出三个模糊的影子,挤在一块儿,像要嵌进这镜片里。
“这个给你。”
他把镜片递给狗蛋,“以后想我了,就对着它照照,说不定能看见我在镇上干啥。”
狗蛋把镜片攥在手心,使劲点头,眼泪却又掉了下来。
石头从挎包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本崭新的《初中数学公式手册》。
“这是我攒了俩月零花钱买的,”他声音细细的,“你带着,就算……就算不上学,多看看也没啥坏处。”
王炳健接过手册,封面还带着油墨香。
他知道石头的爹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最看重念书,这娃平时连块橡皮都舍不得丢,竟肯花这钱。
“我给你们留了东西。”
王炳健解开蓝布包,掏出那本笔记本,“这是我抄的课文,还有……还有我画的河沟地图,哪块石头底下有鱼,都标着呢。”
狗蛋一把抢过去,翻到夹照片的那页,突然指着照片嚷嚷:“你看石头那时候多胖,现在瘦得跟豆芽菜似的!”
石头脸一红,伸手去抢,三个人闹作一团,眼泪混着笑声洒在老槐树下。
晨雾渐渐散了,远处传来赶车人的吆喝声,王炳健知道,该走了。
他把蓝布包甩到肩上,紧了紧带子:“我走了,你们好好念书,等我回来,咱还在这树下聚。”
“嗯!”
狗蛋和石头齐声应着,却都站在原地没动。
王炳健转身往镇上的方向走,走了几步,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回过头,见狗蛋和石头跟在后面,保持着几步的距离,像两只舍不得离开窝的小狗。
“别送了。”
他挥挥手,“再送就赶不上班车了。”
狗蛋停下脚步,却把手里的红薯又抛了过来:“路上吃!”
红薯落在怀里,还带着体温。
王炳健剥开皮,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却有点噎人。
他不敢再回头,大步往前走,听见身后石头喊:“王炳健,你要是在那边受欺负,就捎信回来,我让我爸去接你!”
“知道了!”
他扬了扬手,声音有点抖。
走了很远,他才敢回头看。
老槐树下,两个小小的身影还站在那儿,像两株刚发芽的树苗,在晨风里轻轻摇晃。
阳光穿过槐树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明明晃晃的,像他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班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颠簸时,王炳健从布包里摸出那张合影,照片上的三个人笑得没心没肺。
他把照片夹进那本数学手册里,又摸了摸口袋里的碎镜片——那里好像还留着狗蛋手心的温度。
车窗外,老槐树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了个小黑点。
王炳健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路要自己走了,但无论走到哪里,那棵老槐树下的笑声,还有那两个傻小子通红的眼眶,都会像这红薯的甜味一样,烙在他心里,一辈子都忘不了。
土炕那头的妈呼吸还带着咳嗽的杂音,他悄没声儿地坐起来,借着窗棂透进来的月光摸出压在枕头下的蓝布包——里面是两件打了补丁的褂子,一双妈连夜纳好的布鞋,还有揣了三天的五块二毛钱,是他从早饭钱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灶房的水缸冻了层薄冰,他舀水洗脸时,冰碴子刺得脸生疼,倒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妈说要去隔壁村找表姑借路费,天没亮就裹着棉袄出门了,临走前塞给他两个热窝窝头,说路上饿了吃。
他揣着笔记本出门时,露水正重,打湿了裤脚。
村口的老槐树像个沉默的巨人,枝桠在晨雾里张牙舞爪。
狗蛋和石头说好在这里等他,可这会儿树下空荡荡的,只有石碾子上落着只灰麻雀,见人来,扑棱棱飞进了雾里。
“建娃!”
两声急促的呼喊从雾里钻出来,紧接着两个瘦小的身影跌跌撞撞跑过来。
狗蛋裤脚沾着泥,手里还攥着半截红薯,想来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石头背着个军绿色挎包,跑得太急,眼镜滑到了鼻尖上,镜片上蒙着雾。
“你真要走?”
狗蛋把红薯往他手里塞,声音发颤,“我跟我爸说了,让他给你找个活儿,在村里砖窑搬砖,好歹能天天回家。”
王炳健没接红薯,捏了捏狗蛋冻得通红的耳朵。
这娃比他小半岁,却壮实得像头小牛犊,俩人从小在玉米地里打滚长大,去年他爹被带走那天,是狗蛋骑着二八大杠载他跑了十里地,才赶上见爸爸最后一面。
“砖窑挣得太少。”
王炳健笑了笑,把红薯还回去,“镇上那边汽修厂管吃管住,学好了能当师傅,挣得多。”
“可你才十五啊!”
石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红通通的,“我问过老师了,辍学要办手续,还能……办啥手续?”
王炳健打断他,伸手摸了摸石头的挎包,“这里面装的啥?”
石头往后躲了躲,脸涨得通红:“没啥……就是几本笔记,我抄了课上的重点,你带着,闲了能看看。”
王炳健心里一热,刚要说话,就见狗蛋蹲在地上,双手抱着膝盖,肩膀一抽一抽的。
这娃从小倔强,上次被马蜂蛰了满脸包都没哭,这会儿却哭得像个娘们。
“哭啥?”
王炳健踢了踢他的屁股,“过年我就回来了,给你带镇上的糖糕。”
“谁哭了!”
狗蛋猛地站起来,袖子往脸上一抹,却把眼泪抹得满脸都是,“我是想,以后没人跟你抢掰玉米了,也没人……没人陪你去河沟摸鱼了。”
王炳健喉咙发紧,别过头去看老槐树。
去年夏天,他们三个在树底下埋了个玻璃罐,里面藏着各自的“宝贝”——他放了片爹给的梧桐叶,狗蛋塞了颗生锈的弹珠,石头搁了块捡来的碎镜片。
当时说好,等考上县里的高中,就挖出来平分。
“去把罐子挖出来吧。”
他说。
狗蛋愣了愣,随即抹了把脸,蹲下去扒拉树根下的土。
石头也蹲过去帮忙,手指冻得不听使唤,好几次挖到了石头。
王炳健看着他俩撅着屁股的样子,忽然想起昨天在学校,狗蛋故意把黑板擦扔在他头上,石头趁老师不注意塞给他张纸条,上面写着“别放弃”。
那时候他还嘴硬,说念书有啥用,现在才明白,这俩傻小子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留他。
“找到了!”
狗蛋欢呼一声,捧着个蒙着泥的玻璃罐站起来。
罐子口用布塞着,解开时,一股潮湿的土腥味飘出来。
梧桐叶己经成了碎片,弹珠生了层绿锈,碎镜片倒还亮着。
王炳健拿起镜片,对着晨光看,里面映出三个模糊的影子,挤在一块儿,像要嵌进这镜片里。
“这个给你。”
他把镜片递给狗蛋,“以后想我了,就对着它照照,说不定能看见我在镇上干啥。”
狗蛋把镜片攥在手心,使劲点头,眼泪却又掉了下来。
石头从挎包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本崭新的《初中数学公式手册》。
“这是我攒了俩月零花钱买的,”他声音细细的,“你带着,就算……就算不上学,多看看也没啥坏处。”
王炳健接过手册,封面还带着油墨香。
他知道石头的爹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最看重念书,这娃平时连块橡皮都舍不得丢,竟肯花这钱。
“我给你们留了东西。”
王炳健解开蓝布包,掏出那本笔记本,“这是我抄的课文,还有……还有我画的河沟地图,哪块石头底下有鱼,都标着呢。”
狗蛋一把抢过去,翻到夹照片的那页,突然指着照片嚷嚷:“你看石头那时候多胖,现在瘦得跟豆芽菜似的!”
石头脸一红,伸手去抢,三个人闹作一团,眼泪混着笑声洒在老槐树下。
晨雾渐渐散了,远处传来赶车人的吆喝声,王炳健知道,该走了。
他把蓝布包甩到肩上,紧了紧带子:“我走了,你们好好念书,等我回来,咱还在这树下聚。”
“嗯!”
狗蛋和石头齐声应着,却都站在原地没动。
王炳健转身往镇上的方向走,走了几步,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他回过头,见狗蛋和石头跟在后面,保持着几步的距离,像两只舍不得离开窝的小狗。
“别送了。”
他挥挥手,“再送就赶不上班车了。”
狗蛋停下脚步,却把手里的红薯又抛了过来:“路上吃!”
红薯落在怀里,还带着体温。
王炳健剥开皮,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却有点噎人。
他不敢再回头,大步往前走,听见身后石头喊:“王炳健,你要是在那边受欺负,就捎信回来,我让我爸去接你!”
“知道了!”
他扬了扬手,声音有点抖。
走了很远,他才敢回头看。
老槐树下,两个小小的身影还站在那儿,像两株刚发芽的树苗,在晨风里轻轻摇晃。
阳光穿过槐树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明明晃晃的,像他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班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颠簸时,王炳健从布包里摸出那张合影,照片上的三个人笑得没心没肺。
他把照片夹进那本数学手册里,又摸了摸口袋里的碎镜片——那里好像还留着狗蛋手心的温度。
车窗外,老槐树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了个小黑点。
王炳健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路要自己走了,但无论走到哪里,那棵老槐树下的笑声,还有那两个傻小子通红的眼眶,都会像这红薯的甜味一样,烙在他心里,一辈子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