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叶(姜岁穗穆南旬)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蝴蝶叶姜岁穗穆南旬
时间: 2025-09-13 04:59:47
九月的风把燕园的梧桐叶吹得沙沙响,阳光斜斜地切过图书馆三楼的玻璃窗,在米色地砖上投下长条状的光斑,落在姜岁穗的帆布鞋尖。
她蹲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书脊,指尖的薄茧蹭过烫金的书名,停在一本深蓝色封皮的《雪国》上——这是她找了整整一周的书,文学系的专业课拓展阅读里,老师特意标了“需精读”的字样。
书架很高,这本《雪国》卡在顶层的缝隙里,姜岁穗踮起脚,指尖勉强够到书脊,刚要用力抽出来,指尖突然撞上另一道温热的触感。
那只手比她的大一圈,指骨分明,虎口处有一道浅淡的疤痕——像极了高中时,穆南旬帮她捡碎掉的玻璃杯时,被瓷片划到的地方。
她缓缓抬头,撞进一双深褐色的眼眸里,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鼻梁高挺,唇线是她记忆里熟悉的弧度,只是褪去了高中时的少年气,下颌线更清晰了些,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帽子边缘沾了点梧桐絮。
“抱歉,”男人的声音比高中时沉了些,像浸了温水的蜂蜜,落在耳边时,姜岁穗的耳尖瞬间发烫,“我也在找这本书。”
姜岁穗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以为自己不会再见到穆南旬了。
高考结束那天,她抱着装满笔记的文件夹在教学楼楼下等了他三个小时,最后只等到他同桌带来的一句“穆南旬走了,去北京了”。
那本她写满了批注的《数学真题集》,至今还压在她行李箱的最底层,封面上用铅笔写的“穆南旬”三个字,被她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
“你也在燕大?”
穆南旬见她不说话,又问了一句,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试探,目光落在她胸前别着的校牌上——白色的卡片,印着“中国燕园大学 2023级 中国语言文学系 姜岁穗”。
姜岁穗这才反应过来,慌忙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攥住了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嗯……你呢?
你也是这届的?”
“不是,”穆南旬笑了笑,露出一颗浅浅的虎牙,和高中时一模一样,“我是2022级的,计算机系。”
他说着,抬手将那本《雪国》从书架上抽下来,指尖的疤痕在阳光下格外明显。
姜岁穗的目光落在那道疤痕上,想起高三那年冬天,她在画室里打翻了装着松节油的杯子,穆南旬冲过来帮她擦,被碎玻璃划到了手,她蹲在地上哭,他还笑着说“这点小伤算什么,你别哭啊”。
“你要找这本?”
穆南旬把书递到她面前,书页间夹着一张浅灰色的书签,上面画着一棵简笔画的梧桐,“老师布置的作业?”
“嗯……文学概论的拓展阅读。”
姜岁穗接过书,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尖,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把书紧紧抱在怀里,“谢谢。”
“不客气。”
穆南旬站在原地,没走,目光扫过她脚边的帆布包,包上挂着一个小狐狸挂件——那是高中时,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给她买的,她说小狐狸像她,总爱丢三落西。
“你……”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下,尴尬地笑了笑。
姜岁穗低下头,盯着地砖上的光斑,心跳得飞快,脑子里像乱了线的毛线球,全是高中时的片段:晚自习时他递过来的热牛奶,运动会上他替她跑八百米时的背影,下雨天他把伞塞给她,自己淋着雨跑回宿舍……还有高考结束那天,她没等到的那句再见。
“你常来图书馆吗?”
穆南旬先打破了沉默,指了指不远处的靠窗座位,“我一般下午没课的时候,会来这儿待着。”
“我也是,”姜岁穗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赶紧又移开,看向窗外,“三楼的采光好,适合看书。”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阳光穿过叶子的缝隙,落在穆南旬的肩膀上,给他的卫衣镀了一层浅金色。
姜岁穗偷偷瞥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看窗外,侧脸的线条很柔和,不像高中时那样总是皱着眉做题。
“高中……你后来去了哪所学校?”
穆南旬忽然问,声音轻了些,带着点小心翼翼。
姜岁穗的心脏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书脊,封皮的棱角硌得手心发疼:“我留在南方了,读了一年预科,今年才考来燕园。”
她没说,她当年填志愿时,所有的学校都填了北京,却因为分数不够,只能去南方的一所师范院校;她也没说,她用了一年时间拼命刷题,就是为了能考来燕园,说不定能再见到他。
穆南旬沉默了几秒,喉结动了动:“我当年……走得太急了,没来得及跟你说再见。”
姜岁穗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吸了吸鼻子,假装看书架上的书:“都过去这么久了,没事。”
其实她想问,你当年为什么突然走了?
为什么连一句再见都不肯说?
为什么我给你发的消息,你一条都没回?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都己经过去了,再问这些,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
“对了,”穆南旬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来,锁屏壁纸是一片梧桐林,和燕园里的很像,“我们加个微信吧?
以后在学校碰到,也能打个招呼。”
姜岁穗愣了一下,然后慌忙拿出手机,解开锁屏——锁屏壁纸是高中时拍的晚霞,照片里能看到半个教学楼的顶,还有一个模糊的男生背影,是穆南旬。
她打开微信,扫了穆南旬的二维码,添加好友的页面跳出来,他的微信名是“MNX”,头像是一只简笔画的小狐狸,和她帆布包上的挂件一模一样。
“添加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姜岁穗的心跳又快了几分。
穆南旬看着她的微信名“晚晚”,笑了笑:“还是这个名字,没变。”
“嗯,”姜岁穗点点头,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不知道该说什么,“你……最近还好吗?
计算机系的课难不难?”
“还行,就是编程课有点费头发,”穆南旬摸了摸头发,无奈地笑了,“你呢?
文学系是不是要读很多书?”
“是啊,每天都在图书馆和教室之间跑,”姜岁穗也笑了,紧绷的情绪慢慢放松下来,“不过还好,我喜欢看书。”
两人就站在书架之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专业聊到校园里的食堂,从喜欢的作家聊到最近看的电影,像高中时那样,总有说不完的话。
阳光慢慢移动,从地砖上移到书架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靠在一起。
“叮——”穆南旬的手机响了,是他的室友发来的消息,问他在哪,要不要一起去吃晚饭。
他看了一眼消息,又看向姜岁穗:“你晚上有安排吗?
要不要一起去吃食堂?
听说三楼的糖醋排骨不错。”
姜岁穗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撞进穆南旬的眼眸里,里面映着书架的影子,还有她的脸。
她点了点头,声音有点轻:“好啊。”
穆南旬笑了,把手机揣回口袋里:“那你先找个位置坐,我去拿我的书,马上过来。”
“嗯。”
姜岁穗抱着《雪国》,走到靠窗的座位坐下,把书放在桌子上,指尖轻轻摸着封面上的书名。
窗外的风还在吹,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落在书页上,暖得让人想睡觉。
没过多久,穆南旬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一本《算法导论》。
他把电脑放在桌子上,坐下时,椅子轻轻碰了一下姜岁穗的椅子,两人都愣了一下,然后又笑了。
“你先看书,我处理一下作业,等会儿我们就去吃饭。”
穆南旬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来,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但他还是分神给姜岁穗递了一颗薄荷糖,“图书馆里有点闷,含一颗提神。”
姜岁穗接过薄荷糖,糖纸是浅绿色的,和高中时他给她的一模一样。
她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薄荷的清凉在舌尖散开,带着点甜,像高中时的夏天。
她翻开《雪国》,目光落在第一页的句子上:“国境的长隧道抵到了底站。
信号所旧式的铁皮屋顶出现在雪地里。”
可她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角的余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穆南旬。
他正盯着电脑屏幕,眉头微微皱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偶尔停下来,用指尖敲了敲太阳穴,然后又继续打字。
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的影子在眼下轻轻晃动,像蝴蝶的翅膀。
姜岁穗忽然想起,高中时的晚自习,他也是这样,皱着眉做题,手指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着,偶尔抬头,看到她在看他,就会笑一笑,把自己的草稿纸推过来,上面写着“这道题的辅助线可以这么画”。
那时候的日子,好像永远都过不完,阳光总是很暖,教室里的风扇转个不停,粉笔灰在阳光下飘着,还有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
“搞定了。”
穆南旬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肩膀的骨头发出轻微的响声。
他看向姜岁穗,发现她正看着自己,脸颊微微泛红,“怎么了?
我脸上有东西吗?”
“没有,”穆南旬赶紧低下头,假装看书,“没什么,就是觉得你打字好快。”
“练出来的,”穆南旬笑了,把电脑放进包里,“走吧,去吃糖醋排骨,晚了就没了。”
姜岁穗点点头,把《雪国》放进帆布包,跟着穆南旬走出图书馆。
傍晚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很舒服。
两人并肩走在梧桐道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偶尔会碰到肩膀,然后又赶紧分开,尴尬地笑一笑。
“你还记得高中时,我们一起去吃的那家面馆吗?”
穆南旬忽然问,声音里带着点怀念,“就在学校门口,你总点番茄鸡蛋面,加双倍的鸡蛋。”
姜岁穗的心里暖暖的:“记得,那家面馆后来好像关门了,我去年回去的时候,看到变成了一家奶茶店。”
“是吗?
有点可惜,”穆南旬叹了口气,“我还想回来的时候,再去吃一次呢。”
两人聊着高中时的小事,聊着各自这几年的生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食堂。
三楼的人很多,糖醋排骨的窗口排了很长的队。
“你找个位置坐,我去排队。”
穆南旬把包放在桌子上,走向队伍。
姜岁穗坐在位置上,看着穆南旬的背影,他穿着浅灰色的卫衣,在人群里很显眼。
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看着穆南旬的头像,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终于打出“谢谢你”,又删掉,改成“食堂的人好多啊”,想了想,还是删掉了,把手机揣回口袋里。
没过多久,穆南旬端着两个餐盘走过来,餐盘里有糖醋排骨、炒青菜,还有一碗番茄鸡蛋汤。
“给你,”他把餐盘推到姜岁穗面前,“我记得你喜欢吃番茄鸡蛋,就给你打了碗汤。”
姜岁穗的眼眶又有点热,她低下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进嘴里,甜咸适中,很好吃。
“怎么样?
好吃吗?”
穆南旬看着她,眼里带着期待。
“好吃,”姜岁穗点点头,又夹了一块,“比我高中时吃的那家排骨好吃。”
“那你多吃点,”穆南旬笑了,也夹了一块排骨,“我也是第一次吃,没想到这么好吃。”
两人边吃边聊,聊到高中时的班主任,聊到班里的同学,聊到谁考上了哪所大学,谁己经谈恋爱了。
姜岁穗才知道,穆南旬当年突然走,是因为他爸爸工作调动,全家都要去北京,他来不及跟她说再见,就被家人催着走了;他也知道,姜岁穗当年填了北京的学校,却没考上,后来又考来了燕园。
“其实我去年在燕园里,好像看到过你一次,”穆南旬忽然说,放下筷子,看着姜岁穗,“就在图书馆门口,你穿着一件白色的外套,背着帆布包,我想喊你,你己经走远了。”
姜岁穗愣住了:“是吗?
我怎么没看到你?”
“可能是我看错了吧,”穆南旬笑了笑,又拿起筷子,“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又见面了。”
姜岁穗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她看着穆南旬,他正低头吃饭,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落在他的头发上,泛着浅金色的光。
吃完饭,两人一起走出食堂。
夜色己经降临,校园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在梧桐叶上,很温柔。
“你宿舍在哪?
我送你回去。”
穆南旬问。
“在西区,离这儿有点远,”姜岁穗说,“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没事,我正好也要去西区办点事,顺路。”
穆南旬说,语气很自然,不容拒绝。
姜岁穗只好点点头,跟着穆南旬走向西区。
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时而靠近,时而分开。
路上偶尔会碰到三三两两的同学,笑着打闹,声音很热闹。
“对了,下周六我们系有个篮球赛,在篮球场,”穆南旬忽然说,看向姜岁穗,“你有空的话,要不要来看看?”
姜岁穗的心跳快了几分,她点点头:“好啊,我有空。”
“那我到时候给你发消息,”穆南旬笑了,“我在队里打后卫,到时候给你露一手。”
“好啊,我等着看。”
姜岁穗也笑了。
很快就到了姜岁穗的宿舍楼下,女生宿舍楼下有很多情侣在告别,依依不舍的。
“那我上去了,”姜岁穗停下脚步,看着穆南旬,“谢谢你今天请我吃饭。”
“不客气,”穆南旬点点头,看着她,“上去吧,晚上有点凉,注意保暖。”
“嗯,你也早点回去。”
姜岁穗说完,转身走向宿舍楼。
她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到穆南旬还站在原地,看着她。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穆南旬笑了笑,挥了挥手。
姜岁穗也挥了挥手,转身跑进宿舍楼。
她靠在宿舍的门上,心跳得飞快,脸颊发烫。
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看到穆南旬发来的消息:“今天很开心,下次再一起吃饭。”
姜岁穗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回复:“我也是,下次我请你。”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抱在怀里,靠在门上,笑了很久。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宿舍的地板上,像撒了一层银粉。
她想起高中时的那个夏天,她在教学楼楼下等穆南旬,等了三个小时,最后只等到一场空。
那时候她以为,他们就这样错过了,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
可没想到,在燕园的图书馆里,在九月的阳光里,他们又重逢了。
就像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以为故事己经结束了,却没想到,还有下一章,阳光正好,风很温柔,而他,就站在她的面前。
姜岁穗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看到陆穆南旬还站在楼下,正低头看着手机。
她对着楼下喊了一声:“穆南旬,你赶紧回去吧!”
穆南旬抬起头,看到她在窗边,笑了笑,挥了挥手,然后转身离开了。
姜岁穗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路灯下,才关上窗户。
她走到书桌前,拿出那本《雪国》,翻开第一页,看到穆南旬夹在里面的浅灰色书签,上面画着一棵梧桐,还有一行小小的字:“好久不见,岁穗。”
姜岁穗的眼眶又热了,她把书签夹回书里,趴在书桌上,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有些故事,不是结束了,而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就像燕园的梧桐,每年都会落叶,可第二年春天,又会抽出新的嫩芽;就像他们的重逢,在错过之后,在等待之后,终于还是来了。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雪国》的书页上,也照在姜岁穗的脸上,温柔得像一个梦。
她蹲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书脊,指尖的薄茧蹭过烫金的书名,停在一本深蓝色封皮的《雪国》上——这是她找了整整一周的书,文学系的专业课拓展阅读里,老师特意标了“需精读”的字样。
书架很高,这本《雪国》卡在顶层的缝隙里,姜岁穗踮起脚,指尖勉强够到书脊,刚要用力抽出来,指尖突然撞上另一道温热的触感。
那只手比她的大一圈,指骨分明,虎口处有一道浅淡的疤痕——像极了高中时,穆南旬帮她捡碎掉的玻璃杯时,被瓷片划到的地方。
她缓缓抬头,撞进一双深褐色的眼眸里,睫毛很长,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鼻梁高挺,唇线是她记忆里熟悉的弧度,只是褪去了高中时的少年气,下颌线更清晰了些,穿着一件浅灰色的连帽卫衣,帽子边缘沾了点梧桐絮。
“抱歉,”男人的声音比高中时沉了些,像浸了温水的蜂蜜,落在耳边时,姜岁穗的耳尖瞬间发烫,“我也在找这本书。”
姜岁穗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她以为自己不会再见到穆南旬了。
高考结束那天,她抱着装满笔记的文件夹在教学楼楼下等了他三个小时,最后只等到他同桌带来的一句“穆南旬走了,去北京了”。
那本她写满了批注的《数学真题集》,至今还压在她行李箱的最底层,封面上用铅笔写的“穆南旬”三个字,被她反复摩挲得有些模糊。
“你也在燕大?”
穆南旬见她不说话,又问了一句,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试探,目光落在她胸前别着的校牌上——白色的卡片,印着“中国燕园大学 2023级 中国语言文学系 姜岁穗”。
姜岁穗这才反应过来,慌忙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攥住了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嗯……你呢?
你也是这届的?”
“不是,”穆南旬笑了笑,露出一颗浅浅的虎牙,和高中时一模一样,“我是2022级的,计算机系。”
他说着,抬手将那本《雪国》从书架上抽下来,指尖的疤痕在阳光下格外明显。
姜岁穗的目光落在那道疤痕上,想起高三那年冬天,她在画室里打翻了装着松节油的杯子,穆南旬冲过来帮她擦,被碎玻璃划到了手,她蹲在地上哭,他还笑着说“这点小伤算什么,你别哭啊”。
“你要找这本?”
穆南旬把书递到她面前,书页间夹着一张浅灰色的书签,上面画着一棵简笔画的梧桐,“老师布置的作业?”
“嗯……文学概论的拓展阅读。”
姜岁穗接过书,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指尖,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把书紧紧抱在怀里,“谢谢。”
“不客气。”
穆南旬站在原地,没走,目光扫过她脚边的帆布包,包上挂着一个小狐狸挂件——那是高中时,他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给她买的,她说小狐狸像她,总爱丢三落西。
“你……”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下,尴尬地笑了笑。
姜岁穗低下头,盯着地砖上的光斑,心跳得飞快,脑子里像乱了线的毛线球,全是高中时的片段:晚自习时他递过来的热牛奶,运动会上他替她跑八百米时的背影,下雨天他把伞塞给她,自己淋着雨跑回宿舍……还有高考结束那天,她没等到的那句再见。
“你常来图书馆吗?”
穆南旬先打破了沉默,指了指不远处的靠窗座位,“我一般下午没课的时候,会来这儿待着。”
“我也是,”姜岁穗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目光,赶紧又移开,看向窗外,“三楼的采光好,适合看书。”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掀起,阳光穿过叶子的缝隙,落在穆南旬的肩膀上,给他的卫衣镀了一层浅金色。
姜岁穗偷偷瞥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看窗外,侧脸的线条很柔和,不像高中时那样总是皱着眉做题。
“高中……你后来去了哪所学校?”
穆南旬忽然问,声音轻了些,带着点小心翼翼。
姜岁穗的心脏猛地一沉,指尖攥紧了书脊,封皮的棱角硌得手心发疼:“我留在南方了,读了一年预科,今年才考来燕园。”
她没说,她当年填志愿时,所有的学校都填了北京,却因为分数不够,只能去南方的一所师范院校;她也没说,她用了一年时间拼命刷题,就是为了能考来燕园,说不定能再见到他。
穆南旬沉默了几秒,喉结动了动:“我当年……走得太急了,没来得及跟你说再见。”
姜岁穗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吸了吸鼻子,假装看书架上的书:“都过去这么久了,没事。”
其实她想问,你当年为什么突然走了?
为什么连一句再见都不肯说?
为什么我给你发的消息,你一条都没回?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都己经过去了,再问这些,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
“对了,”穆南旬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屏幕亮起来,锁屏壁纸是一片梧桐林,和燕园里的很像,“我们加个微信吧?
以后在学校碰到,也能打个招呼。”
姜岁穗愣了一下,然后慌忙拿出手机,解开锁屏——锁屏壁纸是高中时拍的晚霞,照片里能看到半个教学楼的顶,还有一个模糊的男生背影,是穆南旬。
她打开微信,扫了穆南旬的二维码,添加好友的页面跳出来,他的微信名是“MNX”,头像是一只简笔画的小狐狸,和她帆布包上的挂件一模一样。
“添加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姜岁穗的心跳又快了几分。
穆南旬看着她的微信名“晚晚”,笑了笑:“还是这个名字,没变。”
“嗯,”姜岁穗点点头,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不知道该说什么,“你……最近还好吗?
计算机系的课难不难?”
“还行,就是编程课有点费头发,”穆南旬摸了摸头发,无奈地笑了,“你呢?
文学系是不是要读很多书?”
“是啊,每天都在图书馆和教室之间跑,”姜岁穗也笑了,紧绷的情绪慢慢放松下来,“不过还好,我喜欢看书。”
两人就站在书架之间,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专业聊到校园里的食堂,从喜欢的作家聊到最近看的电影,像高中时那样,总有说不完的话。
阳光慢慢移动,从地砖上移到书架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靠在一起。
“叮——”穆南旬的手机响了,是他的室友发来的消息,问他在哪,要不要一起去吃晚饭。
他看了一眼消息,又看向姜岁穗:“你晚上有安排吗?
要不要一起去吃食堂?
听说三楼的糖醋排骨不错。”
姜岁穗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撞进穆南旬的眼眸里,里面映着书架的影子,还有她的脸。
她点了点头,声音有点轻:“好啊。”
穆南旬笑了,把手机揣回口袋里:“那你先找个位置坐,我去拿我的书,马上过来。”
“嗯。”
姜岁穗抱着《雪国》,走到靠窗的座位坐下,把书放在桌子上,指尖轻轻摸着封面上的书名。
窗外的风还在吹,梧桐叶沙沙作响,阳光落在书页上,暖得让人想睡觉。
没过多久,穆南旬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还有一本《算法导论》。
他把电脑放在桌子上,坐下时,椅子轻轻碰了一下姜岁穗的椅子,两人都愣了一下,然后又笑了。
“你先看书,我处理一下作业,等会儿我们就去吃饭。”
穆南旬打开电脑,屏幕亮起来,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但他还是分神给姜岁穗递了一颗薄荷糖,“图书馆里有点闷,含一颗提神。”
姜岁穗接过薄荷糖,糖纸是浅绿色的,和高中时他给她的一模一样。
她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薄荷的清凉在舌尖散开,带着点甜,像高中时的夏天。
她翻开《雪国》,目光落在第一页的句子上:“国境的长隧道抵到了底站。
信号所旧式的铁皮屋顶出现在雪地里。”
可她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眼角的余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穆南旬。
他正盯着电脑屏幕,眉头微微皱着,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偶尔停下来,用指尖敲了敲太阳穴,然后又继续打字。
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的影子在眼下轻轻晃动,像蝴蝶的翅膀。
姜岁穗忽然想起,高中时的晚自习,他也是这样,皱着眉做题,手指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着,偶尔抬头,看到她在看他,就会笑一笑,把自己的草稿纸推过来,上面写着“这道题的辅助线可以这么画”。
那时候的日子,好像永远都过不完,阳光总是很暖,教室里的风扇转个不停,粉笔灰在阳光下飘着,还有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道。
“搞定了。”
穆南旬合上电脑,伸了个懒腰,肩膀的骨头发出轻微的响声。
他看向姜岁穗,发现她正看着自己,脸颊微微泛红,“怎么了?
我脸上有东西吗?”
“没有,”穆南旬赶紧低下头,假装看书,“没什么,就是觉得你打字好快。”
“练出来的,”穆南旬笑了,把电脑放进包里,“走吧,去吃糖醋排骨,晚了就没了。”
姜岁穗点点头,把《雪国》放进帆布包,跟着穆南旬走出图书馆。
傍晚的风有点凉,吹在脸上很舒服。
两人并肩走在梧桐道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偶尔会碰到肩膀,然后又赶紧分开,尴尬地笑一笑。
“你还记得高中时,我们一起去吃的那家面馆吗?”
穆南旬忽然问,声音里带着点怀念,“就在学校门口,你总点番茄鸡蛋面,加双倍的鸡蛋。”
姜岁穗的心里暖暖的:“记得,那家面馆后来好像关门了,我去年回去的时候,看到变成了一家奶茶店。”
“是吗?
有点可惜,”穆南旬叹了口气,“我还想回来的时候,再去吃一次呢。”
两人聊着高中时的小事,聊着各自这几年的生活,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食堂。
三楼的人很多,糖醋排骨的窗口排了很长的队。
“你找个位置坐,我去排队。”
穆南旬把包放在桌子上,走向队伍。
姜岁穗坐在位置上,看着穆南旬的背影,他穿着浅灰色的卫衣,在人群里很显眼。
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看着穆南旬的头像,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终于打出“谢谢你”,又删掉,改成“食堂的人好多啊”,想了想,还是删掉了,把手机揣回口袋里。
没过多久,穆南旬端着两个餐盘走过来,餐盘里有糖醋排骨、炒青菜,还有一碗番茄鸡蛋汤。
“给你,”他把餐盘推到姜岁穗面前,“我记得你喜欢吃番茄鸡蛋,就给你打了碗汤。”
姜岁穗的眼眶又有点热,她低下头,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糖醋排骨,放进嘴里,甜咸适中,很好吃。
“怎么样?
好吃吗?”
穆南旬看着她,眼里带着期待。
“好吃,”姜岁穗点点头,又夹了一块,“比我高中时吃的那家排骨好吃。”
“那你多吃点,”穆南旬笑了,也夹了一块排骨,“我也是第一次吃,没想到这么好吃。”
两人边吃边聊,聊到高中时的班主任,聊到班里的同学,聊到谁考上了哪所大学,谁己经谈恋爱了。
姜岁穗才知道,穆南旬当年突然走,是因为他爸爸工作调动,全家都要去北京,他来不及跟她说再见,就被家人催着走了;他也知道,姜岁穗当年填了北京的学校,却没考上,后来又考来了燕园。
“其实我去年在燕园里,好像看到过你一次,”穆南旬忽然说,放下筷子,看着姜岁穗,“就在图书馆门口,你穿着一件白色的外套,背着帆布包,我想喊你,你己经走远了。”
姜岁穗愣住了:“是吗?
我怎么没看到你?”
“可能是我看错了吧,”穆南旬笑了笑,又拿起筷子,“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又见面了。”
姜岁穗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她看着穆南旬,他正低头吃饭,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落在他的头发上,泛着浅金色的光。
吃完饭,两人一起走出食堂。
夜色己经降临,校园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照在梧桐叶上,很温柔。
“你宿舍在哪?
我送你回去。”
穆南旬问。
“在西区,离这儿有点远,”姜岁穗说,“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行。”
“没事,我正好也要去西区办点事,顺路。”
穆南旬说,语气很自然,不容拒绝。
姜岁穗只好点点头,跟着穆南旬走向西区。
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时而靠近,时而分开。
路上偶尔会碰到三三两两的同学,笑着打闹,声音很热闹。
“对了,下周六我们系有个篮球赛,在篮球场,”穆南旬忽然说,看向姜岁穗,“你有空的话,要不要来看看?”
姜岁穗的心跳快了几分,她点点头:“好啊,我有空。”
“那我到时候给你发消息,”穆南旬笑了,“我在队里打后卫,到时候给你露一手。”
“好啊,我等着看。”
姜岁穗也笑了。
很快就到了姜岁穗的宿舍楼下,女生宿舍楼下有很多情侣在告别,依依不舍的。
“那我上去了,”姜岁穗停下脚步,看着穆南旬,“谢谢你今天请我吃饭。”
“不客气,”穆南旬点点头,看着她,“上去吧,晚上有点凉,注意保暖。”
“嗯,你也早点回去。”
姜岁穗说完,转身走向宿舍楼。
她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到穆南旬还站在原地,看着她。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穆南旬笑了笑,挥了挥手。
姜岁穗也挥了挥手,转身跑进宿舍楼。
她靠在宿舍的门上,心跳得飞快,脸颊发烫。
她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看到穆南旬发来的消息:“今天很开心,下次再一起吃饭。”
姜岁穗看着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回复:“我也是,下次我请你。”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抱在怀里,靠在门上,笑了很久。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在宿舍的地板上,像撒了一层银粉。
她想起高中时的那个夏天,她在教学楼楼下等穆南旬,等了三个小时,最后只等到一场空。
那时候她以为,他们就这样错过了,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
可没想到,在燕园的图书馆里,在九月的阳光里,他们又重逢了。
就像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以为故事己经结束了,却没想到,还有下一章,阳光正好,风很温柔,而他,就站在她的面前。
姜岁穗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看到陆穆南旬还站在楼下,正低头看着手机。
她对着楼下喊了一声:“穆南旬,你赶紧回去吧!”
穆南旬抬起头,看到她在窗边,笑了笑,挥了挥手,然后转身离开了。
姜岁穗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路灯下,才关上窗户。
她走到书桌前,拿出那本《雪国》,翻开第一页,看到穆南旬夹在里面的浅灰色书签,上面画着一棵梧桐,还有一行小小的字:“好久不见,岁穗。”
姜岁穗的眼眶又热了,她把书签夹回书里,趴在书桌上,嘴角忍不住上扬原来,有些故事,不是结束了,而是换了一个地方,重新开始。
就像燕园的梧桐,每年都会落叶,可第二年春天,又会抽出新的嫩芽;就像他们的重逢,在错过之后,在等待之后,终于还是来了。
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雪国》的书页上,也照在姜岁穗的脸上,温柔得像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