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白昼边界:量子纠缠的恋爱物语(林默张伟)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白昼边界:量子纠缠的恋爱物语林默张伟

时间: 2025-09-13 05:03:17 
为期两周的军训终于在汗水、口号和晒黑的皮肤中落下帷幕。

脱下沉重的迷彩服,换上自己的衣服,新生们仿佛卸下了一层枷锁,正式踏入大学课堂的殿堂。

空气里弥漫的不再是汗水和青草混合的气息,而是新书本的油墨香、粉笔灰的味道,以及一种名为“自由”和“求知”的躁动。

物理学院的新生们迎来了第一节正式专业课——《大学物理导论》。

白昼边界:量子纠缠的恋爱物语(林默张伟)免费阅读_热门的小说白昼边界:量子纠缠的恋爱物语林默张伟

授课地点在物理学院主楼一间颇有年头的阶梯教室。

教室宽敞高大,木质桌椅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光泽,墙壁斑驳,挂满了物理学巨匠的画像和复杂的公式图表。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尘埃、旧书和某种精密仪器润滑油的混合气味,沉甸甸的,带着知识的重量。

林默和张伟、陈涛一起走进教室。

张伟依旧咋咋呼呼,对前排跃跃欲试;陈涛则紧张地抱着崭新的课本和笔记本,眼镜片后的眼神充满敬畏;林默习惯性地选择了倒数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一个既能看清讲台,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存在感的地方。

他刚坐下,目光习惯性地扫向前方。

心跳瞬间漏跳了一拍。

顾清影坐在斜前方几排靠中间的位置。

她穿着一件质地柔软的浅灰色针织衫,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挽起,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

她正微微低头翻看着摊开的《大学物理导论》,侧脸沉静,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周围喧嚣靠近她时,便自动减弱了几分。

林默慌忙低下头,假装研究课本封面。

那封面上的行星轨道图在他眼里扭曲变形。

军训最后那天,那个遗落在草地上的深棕色发圈,像一个烙印,灼烧着他的记忆。

他再也没有勇气去寻找,也再没有机会靠近那个位置。

怯懦像一层厚厚的茧,将他牢牢束缚。

铃声响起,教室迅速安静下来。

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他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瘦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熨帖的深灰色夹克,步履沉稳。

他走上讲台,放下手中的保温杯和一个看起来颇有分量的皮质公文包。

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的面孔。

一种无形的、令人屏息的权威感弥漫开来。

正是物理学院的学术泰斗之一,长江学者,李维民教授。

没有开场白,没有客套。

李教授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画下了一个极其简洁的示意图:一个光源(S),一个开了两条狭缝的挡板,后面是一个屏幕。

“同学们,”李维民教授转过身,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字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欢迎来到物理学的世界。

今天,我们不急着翻书本第一章。

让我们从一个最基础、也最令人费解的实验开始——双缝干涉实验。”

他指着示意图,用平稳而极具磁性的声音开始讲述:当光(或者电子,甚至更大的分子)通过两条狭缝时,在后面的屏幕上,出现的不是两条亮斑,而是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意味着,单个粒子,在未被观测时,竟然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自己和自己发生了干涉!

“这说明了什么?”

李教授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教室里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他缓缓说道:“它说明,在量子层面,粒子在没有被‘测量’之前,它的状态是不确定的。

它可以同时处于‘通过左缝’和‘通过右缝’的叠加态(superposition state)。

而一旦我们试图去观测它——比如,在狭缝旁放置探测器,想知道它到底通过了哪条缝——这种美妙的叠加态就会瞬间瓦解,变成一个确定的状态:要么左,要么右。

干涉条纹……也就消失了。”

他拿起粉笔,在代表“观测”的位置重重地点了一下,留下一个醒目的白点。

“测量行为本身,会干扰甚至决定被测量对象的状态。”

李维民教授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重量,仿佛在陈述一个关于世界本质的惊天秘密,“这就是量子世界最诡异、最颠覆我们宏观常识的核心特性之一——观测者效应(Observer Effect)。”

叠加态……坍缩……观测决定状态……这些冰冷而抽象的概念,像一颗颗带着巨大动能的陨石,狠狠撞击在林默的心湖深处!

他坐在座位上,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眼睛一眨不眨地死死盯着黑板上的示意图和那个代表“观测”的白点,瞳孔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微微放大。

李教授的话语,像一道划破混沌宇宙的创世之光,猛地劈开了他脑海中盘踞多日的、关于那个奇异梦境的迷雾!

梦!

他的那个梦!

在那个梦里,当他作为“观测者”主动靠近顾清影、与她互动时,她展现出了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状态——眼神不再冰冷疏离,甚至能与他进行自然的交流!

仿佛在那个维度,她处于一种更“柔和”、更“可接近”的叠加态!

而当“观测”结束(梦境醒来),回到现实世界,她立刻又“坍缩”回那个冰冷、疏离、难以企及的确定状态!

这惊人的、匪夷所思的相似性,让林默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皮发麻!

一股寒意从尾椎骨首冲头顶,随即又被一种触及到宇宙核心秘密边缘的、混合着巨大恐惧和难以言喻的兴奋所取代,整个身体都因为这种战栗而微微发抖!

难道……难道他那个奇异的、可连续“存档”的梦境,竟然在冥冥之中暗合了量子世界这最诡异的法则?

难道顾清影……或者他自己,在某种未被理解的层面上,也存在着一种奇异的“叠加态”?

而他的“入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观测”行为,导致了状态的“坍缩”或“显现”?

这个想法过于大胆,过于离奇,甚至带着点亵渎科学和理智的疯狂。

林默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不是因为面对女神的紧张,而是因为一种窥见了世界运行底层代码的、令人眩晕的震撼!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尖锐的刺痛感,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确认自己并非身处另一个荒诞的梦境。

讲台上,李维民教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他那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在阐述完这个颠覆性的概念后,有意无意地扫过教室后排。

他的视线在林默身上停顿了极其短暂的一瞬——那个坐在后排、脸色苍白、眼窝深陷带着浓重黑眼圈的新生,此刻脸上的神情极度专注,甚至因为某种顿悟而显得有些扭曲和异样,眼底深处燃烧着一种与周围大多数新生的懵懂、好奇或敬畏截然不同的光芒——那是一种近乎狂热的、陷入巨大谜题漩涡的求知火焰,或者说,是发现了某种惊世骇俗关联的惊骇与兴奋。

老教授镜片后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没有流露出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是不动声色地移开了视线,继续他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

然而,这个眼神异常明亮、状态明显异于常人的新生,己经悄然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模糊却深刻的、标注着“待观察”的印记。

“……因此,”李维民教授沉稳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教室里,为这堂震撼人心的导论课做结语,“量子世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图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并非如我们宏观经验所感知的那样稳固和确定。

在微观的尺度上,可能性的海洋取代了确定性的陆地,观测者与被观测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而神秘的纠缠(Entanglement)。

我们所理解的‘真实’,其边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模糊、脆弱和……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边界……林默的脑海中,瞬间如同惊雷炸响!

顾清影QQ签名上的那句英文,清晰地浮现出来:“The boundary is not the edge of the world, but the beginning of it.”(边界并非世界的尽头,而是它的起点。

)现实与梦境的边界,观测与被观测的纠缠,叠加态与坍缩的瞬间……李教授的话语,顾清影的签名,还有他自身那无法解释的梦境体验,三者之间仿佛产生了一种奇异的、令人心悸的、跨越维度的共鸣!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疯狂滋生:那个梦境,会不会就是连接两个“叠加态”世界的“边界”?

而观测(入梦)的行为,就是跨越边界的起点?

他猛地低下头,近乎粗暴地翻开崭新的笔记本,在空白的扉页上,用因为激动和战栗而颤抖的手,用力写下几个关键词,笔尖几乎要划破纸张:梦。

观测。

叠加态。

坍缩。

边界。

纠缠。

这几个词,如同神秘的咒语,烙印在纸页上。

讲台上,李维民教授合上教案,目光再次扫过全班,最后似有若无地掠过林默低垂的头和那本被用力书写的笔记本。

他什么也没说,拿起保温杯,从容地喝了一口水。

下课铃声适时响起,打破了教室里凝固的思维风暴。

“今天就到这里。

关于学院近期将启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创)项目申报,特别是量子物理相关的基础探索方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后续通知。”

李教授说完,夹起教案,步伐沉稳地离开了教室。

教室里瞬间如同解冻的河流,喧闹起来。

新生们兴奋地讨论着刚才那堂颠覆认知的课,有人觉得玄乎得像哲学,有人觉得刺激得如同科幻大片。

张伟打着哈欠开始收拾书包,嘟囔着:“啥叠加坍缩的,听得我头大,还不如去打球。”

陈涛则激动地抓着林默的胳膊:“听到没?

林默!

李教授提到大创了!

量子项目!

我的天!

李维民教授亲自指导的项目!

要是能进去,哪怕只是刷瓶子,以后保研出国都是黄金履历啊!

不行,我得去打听打听具体要求……”林默却像是没听见陈涛的激动和张伟的抱怨。

他缓缓合上笔记本,将那枚写着神秘关键词的扉页紧紧夹住,仿佛那是他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行证。

掌心似乎还残留着军训那天想要触碰又缩回的怯懦,以及此刻被量子奥秘点燃的灼热。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喧闹嘈杂、收拾书包准备离开的人群,落在窗外。

夕阳的余晖将物理学院主楼古老的哥特式尖顶染成一片温暖的金红,在蓝天的映衬下,庄严而神秘。

边界……起点……现实冰冷如铁,怯懦如影随形;梦境虚幻如泡影,却给了他无限趋近的可能。

但在那冰冷与虚幻之间,在量子那揭示的诡异法则之下,是否真的存在一条……可以被认知、甚至被利用的路径?

那条路径的起点,是否就是他手中紧握的笔记本扉页上,那几个颤抖的字迹?

那个利用梦境副本“无限趋近”的计划,此刻被量子理论赋予了全新的、令人战栗的、近乎神圣的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怯懦者的卑微恋爱幻想,更像是一场……关于现实本质、关于意识边界、关于他自身存在之谜的疯狂实验!

他需要了解量子!

需要深入理解那些叠加、坍缩、纠缠的奥秘!

需要……接近李维民教授!

需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那个量子测量项目!

这个念头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瞬间焚毁了他眼底所有的迷茫、怯懦和自我怀疑,只剩下一种近乎偏执的、不顾一切的灼热光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