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六零:女配的炮灰闺蜜觉醒了(于夏李红)已完结小说_穿书六零:女配的炮灰闺蜜觉醒了(于夏李红)小说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05:06:38
于夏看着眼前的小女孩,凭着原主的记忆判断,这应该就是她的小堂妹,于百合,于小叔的女儿。
“我……我叫于夏。”
于夏声音有些哽咽,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想要拉近和小女孩的距离,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于夏?”
“我是……”于夏一时语塞,她该怎么解释自己的来意?
说自己是被李红赶出来的?
还是说自己是被张家算计,要下乡?
“百合,谁来了?”
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打断了于夏的思绪。
紧接着,几个大人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浓眉大眼,皮肤黝黑,正是于夏的大伯,于大海。
看到于夏,于大海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不悦的表情。
“你是谁?
来我家有什么事?”
于大海语气生硬地问道。
于夏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大伯,我是于夏,于老二的女儿,于夏。”
“什么?
你是于夏?”
于大海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于夏,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于夏?
哪个于夏?”
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她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眼神浑浊,但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奶奶!”
于夏看到老太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她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说道:“奶奶,我是于夏啊!
我来看您了!”
“夏夏?
你是夏夏?”
老太太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摸摸于夏的脸,却又不敢确定。
“奶奶,是我!
我是夏夏!”
于夏握住老太太的手,哭得更加伤心了。
“哎呦,我的苦命的孙女啊!”
老太太终于认出了于夏,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老泪纵横。
“这些年,你都去哪儿了?
怎么也不回来看看?
你爹死了,你也不回来上个坟,你……”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责备和心疼。
“奶奶,我对不起您,我对不起我爹……”于夏哭得泣不成声,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博取于家人的同情。
于奶奶扶着于夏站起来,仔细端详着她。
眼前的孙女,瘦得皮包骨头,衣衫褴褛,脸上脏兮兮的,和八年前那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简首判若两人。
“你这孩子,怎么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
于奶奶心疼地说道,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奶奶,我……”于夏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好了,先别说了,先吃饭吧。”
于奶奶说道,然后转头对屋里喊道:“老头子,赶紧盛碗饭来,给夏夏吃!”
很快,于爷爷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薯米汤。
在乡下,粮食珍贵,晚上通常都是喝这种稀汤,男人可以多吃一些,女人和孩子就只能少吃一些。
于夏接过碗,顾不上烫,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她己经一天没吃饭了,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看着于夏狼吞虎咽的样子,于家人都沉默了。
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孙女,怕是在城里过得并不好。
于夏很快就喝完了一大碗番薯米汤,她擦了擦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奶奶,我吃饱了,不用再盛了。”
“傻孩子,饿坏了吧?
再盛一碗吧。”
于奶奶心疼地说道。
“不用了,奶奶,真的饱了。”
于夏摇摇头,说道:“我空着手来的,己经很过意不去了,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于夏的这句话,让于家人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
他们原本以为,于夏是来投奔他们的,没想到她还挺懂事,知道感恩。
吃完饭后,于奶奶把于夏带到了屋里,想要问清楚她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
“夏夏,跟奶奶说说,你这些年都过得怎么样?
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于奶奶坐在炕上,拉着于夏的手,轻声问道。
于夏突然回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于奶奶想着老二走了这么多年,孙女也没回来看看,她心里也有些埋怨。
现在突然回来,不知道孙女心里是怎么想的。
看在死去老二的份上,她能帮的,一定会帮。
但是,如果太过分的要求,她也无能为力。
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谁也不敢保证能帮多少。
于夏坐在简陋的土炕上,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向于奶奶,也向自己的过去,倾诉着八年寄人篱下的苦楚。
“奶奶,我在城里,过得不好!”
于夏把这几年在张家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说了,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掉,不是全然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早逝的原主。
于奶奶心疼地握住她的手,布满老茧的手掌粗糙而温暖。
“傻孩子,苦了你了!
都怪奶奶没用,没能把你留在身边,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奶奶,这不怪您,怪只怪我妈她…”于夏哽咽着,欲言又止。
提起李红,她就控制不住地涌起一股厌恶。
“我知道,我知道…她心眼儿坏着呢!”
于奶奶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愠怒。
于夏吸了吸鼻子,继续说道:“这次我来找你们,也是没办法了。
下乡的名额定下来了,他们就想让我替张家的女儿去下乡!”
“我跟我妈说了,我不是不能去,但是…我有条件。”
于夏连忙道。
于奶奶这才平静下来一些,问道:“啥条件?
她答应了?”
“我跟她说,爸爸当年牺牲,国家发的抚恤金,她分了一百,爷奶分了一百,现在我下乡,她得把那五十块钱还给我。”
于夏说道。
于奶奶听了,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你这孩子,就是心软!
那本来就是你的钱,要回来也是天经地义的!”
“我……我叫于夏。”
于夏声音有些哽咽,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想要拉近和小女孩的距离,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于夏?”
“我是……”于夏一时语塞,她该怎么解释自己的来意?
说自己是被李红赶出来的?
还是说自己是被张家算计,要下乡?
“百合,谁来了?”
一个粗犷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打断了于夏的思绪。
紧接着,几个大人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浓眉大眼,皮肤黝黑,正是于夏的大伯,于大海。
看到于夏,于大海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不悦的表情。
“你是谁?
来我家有什么事?”
于大海语气生硬地问道。
于夏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大伯,我是于夏,于老二的女儿,于夏。”
“什么?
你是于夏?”
于大海瞪大了眼睛,上下打量着于夏,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于夏?
哪个于夏?”
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她满脸皱纹,头发花白,眼神浑浊,但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奶奶!”
于夏看到老太太,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她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说道:“奶奶,我是于夏啊!
我来看您了!”
“夏夏?
你是夏夏?”
老太太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摸摸于夏的脸,却又不敢确定。
“奶奶,是我!
我是夏夏!”
于夏握住老太太的手,哭得更加伤心了。
“哎呦,我的苦命的孙女啊!”
老太太终于认出了于夏,一把将她搂在怀里,老泪纵横。
“这些年,你都去哪儿了?
怎么也不回来看看?
你爹死了,你也不回来上个坟,你……”老太太絮絮叨叨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责备和心疼。
“奶奶,我对不起您,我对不起我爹……”于夏哭得泣不成声,自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博取于家人的同情。
于奶奶扶着于夏站起来,仔细端详着她。
眼前的孙女,瘦得皮包骨头,衣衫褴褛,脸上脏兮兮的,和八年前那个白白胖胖的小丫头,简首判若两人。
“你这孩子,怎么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
于奶奶心疼地说道,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奶奶,我……”于夏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好了,先别说了,先吃饭吧。”
于奶奶说道,然后转头对屋里喊道:“老头子,赶紧盛碗饭来,给夏夏吃!”
很快,于爷爷就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番薯米汤。
在乡下,粮食珍贵,晚上通常都是喝这种稀汤,男人可以多吃一些,女人和孩子就只能少吃一些。
于夏接过碗,顾不上烫,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
她己经一天没吃饭了,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看着于夏狼吞虎咽的样子,于家人都沉默了。
他们心里清楚,这个孙女,怕是在城里过得并不好。
于夏很快就喝完了一大碗番薯米汤,她擦了擦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奶奶,我吃饱了,不用再盛了。”
“傻孩子,饿坏了吧?
再盛一碗吧。”
于奶奶心疼地说道。
“不用了,奶奶,真的饱了。”
于夏摇摇头,说道:“我空着手来的,己经很过意不去了,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于夏的这句话,让于家人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
他们原本以为,于夏是来投奔他们的,没想到她还挺懂事,知道感恩。
吃完饭后,于奶奶把于夏带到了屋里,想要问清楚她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
“夏夏,跟奶奶说说,你这些年都过得怎么样?
怎么突然跑回来了?”
于奶奶坐在炕上,拉着于夏的手,轻声问道。
于夏突然回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于奶奶想着老二走了这么多年,孙女也没回来看看,她心里也有些埋怨。
现在突然回来,不知道孙女心里是怎么想的。
看在死去老二的份上,她能帮的,一定会帮。
但是,如果太过分的要求,她也无能为力。
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谁也不敢保证能帮多少。
于夏坐在简陋的土炕上,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向于奶奶,也向自己的过去,倾诉着八年寄人篱下的苦楚。
“奶奶,我在城里,过得不好!”
于夏把这几年在张家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说了,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掉,不是全然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早逝的原主。
于奶奶心疼地握住她的手,布满老茧的手掌粗糙而温暖。
“傻孩子,苦了你了!
都怪奶奶没用,没能把你留在身边,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奶奶,这不怪您,怪只怪我妈她…”于夏哽咽着,欲言又止。
提起李红,她就控制不住地涌起一股厌恶。
“我知道,我知道…她心眼儿坏着呢!”
于奶奶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愠怒。
于夏吸了吸鼻子,继续说道:“这次我来找你们,也是没办法了。
下乡的名额定下来了,他们就想让我替张家的女儿去下乡!”
“我跟我妈说了,我不是不能去,但是…我有条件。”
于夏连忙道。
于奶奶这才平静下来一些,问道:“啥条件?
她答应了?”
“我跟她说,爸爸当年牺牲,国家发的抚恤金,她分了一百,爷奶分了一百,现在我下乡,她得把那五十块钱还给我。”
于夏说道。
于奶奶听了,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你这孩子,就是心软!
那本来就是你的钱,要回来也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