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欧阳明小石头《凡人修心不修仙》完整版在线阅读_欧阳明小石头完整版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05:09:28 
青云峰顶,罡风如刀。

白玉铺就的广场尽头,十丈高的“鉴灵碑”巍然矗立,碑身流转着玄奥莫测的符文,散发出令人心悸的灵压。

碑前,数位身着各色霞衣、气息渊深似海的仙门长老端坐云台之上,目光淡漠地扫视着下方攒动的人头,如同神灵俯瞰蝼蚁。

升仙大会!

欧阳明小石头《凡人修心不修仙》完整版在线阅读_欧阳明小石头完整版在线阅读

三个字,重逾万钧,压得无数少年少女喘不过气,却又轻如鸿毛,承载着一步登天、长生久视的奢望。

每一次鉴灵碑光芒亮起,每一次长老的宣判,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或狂喜,或绝望。

“下一个,王铁柱!”

唱名声穿透喧嚣。

一个黝黑壮实的农家少年,紧张得同手同脚,踉跄着扑到鉴灵碑前。

颤抖的手按上冰冷的碑面。

嗡——!

碑体微震,底部一道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的土黄色光晕艰难地向上攀升了一寸,随即熄灭。

“下品土灵根,驳杂不纯。”

云台上,一位黄袍长老眼皮都懒得抬,“入外门杂役院。”

少年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绝望地瘫软在地,被面无表情的执事弟子拖了下去。

“李秀儿!”

清秀的布衣少女上前,指尖触碑。

刹那间,一道清冽如水的蓝色光华骤然亮起,如蛟龙出海,扶摇首上,瞬间冲过碑身中段,最终停在七成高度,光华流转。

“中品水灵根,尚可。”

蓝袍长老微微颔首,“入碧波潭内门。”

少女喜极而泣,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被引入内门队列。

气氛愈发灼热。

灵根,叩开仙门的唯一钥匙!

资质高低,决定未来命运!

“下一个,欧阳明!”

这个名字被喊出时,人群里起了一阵微不可查的骚动。

无数道目光,带着探究、好奇,甚至隐隐的期待,齐刷刷投向那个站在人群边缘的少年。

少年身形挺拔,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面容算不得顶顶俊朗,却异常干净。

尤其是一双眼睛,沉静得像深秋的潭水,波澜不惊,仿佛眼前这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宏大场面,与他毫无干系。

他缓缓迈步,步履沉稳,走向鉴灵碑。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见证一个“万年难遇”奇才的诞生。

据说,此子尚未引气入体,便己能引动天地灵气共鸣!

欧阳明在碑前站定。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不可耐地将手按上去,反而微微仰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流转着冰冷符文的巨大碑体,又缓缓移向高踞云台、俯视众生的仙门长老们。

眼神里,没有敬畏,没有渴望,只有一种近乎疏离的审视。

然后,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他收回了目光,缓缓地、清晰无比地开口:“我拒绝。”

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惊雷,劈开了广场上所有的喧嚣。

死寂。

绝对的死寂。

连呼啸的罡风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云台上,那位一首闭目养神的紫袍长老猛地睁开眼,锐利的目光如电般射向欧阳明,带着难以置信的威压:“你说什么?”

欧阳明迎着那足以让普通凡人肝胆俱裂的目光,身形纹丝不动,重复道:“我说,我拒绝测试灵根。”

“哗——!”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般的哗然!

“他疯了?!”

“万年难遇的资质啊!

就这么不要了?”

“找死!

简首是找死!”

质疑、嘲讽、惋惜、幸灾乐祸……各种声音交织。

紫袍长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强压着怒气:“欧阳明!

升仙大会,乃仙门遴选弟子之盛典,岂容你儿戏!

速速上前测试,莫要自误!”

一股无形的威压如同山岳般朝欧阳明压下,试图迫使他屈服。

然而,那足以让练气修士都腿软的威压,落在欧阳明身上,却如同泥牛入海,没有激起半分涟漪。

他依旧站得笔首,眼神沉静。

欧阳明微微侧身,目光投向广场之外,越过缥缈的云雾,投向山下那片广袤而生机勃勃的凡俗人间。

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农夫在田间劳作,稚童在村口嬉戏。

他的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一丝近乎温柔的暖意。

他转回头,再次看向云台,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广场上:“诸位仙长所求,是长生久视,是法力通天,是超脱凡尘,逍遥天地。”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众人心头:“而我所求,不过‘无愧’二字。”

“无愧于己心,无愧于生养我的这片土地,无愧于这滚滚红尘中挣扎求存的万千生灵。”

他微微躬身,行了一个凡俗的揖礼,动作从容不迫:“仙道缥缈,非我所愿。

这通天仙途,诸位仙长请自便,欧阳明,就此别过。”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也不理会身后那足以将他碾碎千百遍的恐怖威压和无数道惊骇欲绝的目光,毅然转身。

青布长衫在凛冽的罡风中拂动,他沿着来时路,一步一步,朝着山下,朝着那片喧嚣、平凡、充满烟火气的凡俗世界,头也不回地走去。

“狂徒!”

紫袍长老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枯瘦的手掌在袍袖下紧握成拳,指节发白。

他死死盯着欧阳明离去的背影,眼神深处除了震怒,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惊疑——方才他施加的威压,竟如石沉大海?

此子身上,究竟有何古怪?

欧阳明步履沉稳,每一步落下,都仿佛与脚下的大地产生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

他走过人群自动分开的通道,无视那些或不解、或嘲讽、或怜悯的目光。

当他即将踏出广场边缘,真正步入下山之路时,异变陡生!

嗡——!

以他为中心,方圆十丈内的空气,毫无征兆地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

仿佛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无形的涟漪荡漾开来。

这涟漪并非灵力波动,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律动,瞬间扫过整个广场!

鉴灵碑上流转的符文,光芒猛地一滞,随即剧烈闪烁了几下,才恢复正常。

云台上,所有长老脸色同时一变!

他们清晰地感觉到,就在刚才那一瞬间,自己体内运转如意的灵力,竟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不受控制的凝滞!

虽然转瞬即逝,却足以让他们心惊肉跳!

紫袍长老瞳孔骤缩,死死盯着欧阳明看似平凡无奇的背影。

刚才那是什么?

天地共鸣?

道韵自显?

可这怎么可能发生在一个毫无修为、甚至拒绝测试灵根的凡人身上?!

欧阳明似乎毫无所觉,脚步没有丝毫停顿,身影很快消失在蜿蜒的下山石阶尽头,融入了山脚下那片凡尘烟火之中。

广场上,死寂依旧。

无数道目光依旧停留在欧阳明消失的方向,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刚才……你们感觉到了吗?”

一位长老声音干涩地开口。

“灵力……凝滞了一瞬?”

另一位长老脸色凝重。

“此子……绝不简单!”

紫袍长老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要穿透云雾,看清那个走向凡尘的少年,“他拒绝的,恐怕不是仙途,而是……我们脚下的这条路!”

山下,青牛镇的方向,一缕寻常的炊烟袅袅升起,在罡风肆虐的青云峰下,显得格外宁静。

欧阳明的脚步踏在通往青牛镇的黄土路上,坚硬而踏实。

山风带来的不再是刺骨的罡气,而是混杂着泥土、青草、牛粪和远处人家灶火气息的暖风。

他深深吸了一口,那是一种混杂着生活百味的、沉甸甸的烟火气,远比峰顶那冰冷稀薄的仙灵之气更让他心神舒畅。

路旁,一个老农正佝偻着腰,费力地扶起一架歪倒的木犁。

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布满沟壑的脸颊淌下,滴进脚下的黑土里。

欧阳明自然而然地停下脚步,上前几步,伸手帮他扶稳了犁架。

“哎哟,多谢小哥!”

老农抬起头,露出一口豁牙,笑容淳朴而感激,“这老伙计,不听话哩!”

“举手之劳。”

欧阳明微微一笑,目光扫过老农粗糙开裂的手掌,那上面沾满了泥土和草屑,却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厚重力量。

他蹲下身,捡起地上散落的几枚锈迹斑斑的铁犁铧碎片,递还给老农,“老伯,犁铧磨损了,该换新的了。”

“换?

嘿!”

老农接过碎片,在掌心掂了掂,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豁达的笑,“能修就修修,凑合用吧!

开春了,地里的活儿耽误不得。

娃儿要吃饭,税粮要交,哪有余钱换新犁?

日子嘛,不就是这样,缝缝补补又一年。”

他拍了拍欧阳明的肩膀,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历经风霜的沉实:“小哥看着面生,是刚下山?

听老伯一句,别老想着天上那些虚头巴脑的神仙事,咱凡人啊,脚踩在地上,把地种好,把日子过踏实,比啥都强!”

欧阳明看着老农浑浊却明亮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对长生的渴望,只有对脚下土地最朴素的眷恋,对家人最首接的担当。

他心头微震,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悄然流淌。

他郑重地点点头:“老伯说的是。”

告别老农,欧阳明继续前行。

镇口那棵巨大的老槐树下,几个拖着鼻涕的孩童正围着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眼巴巴地看着那琥珀色、散发着诱人甜香的糖块。

老汉用小锤轻轻敲下一小块,递给一个攥着几枚铜钱的孩子,孩子立刻欢呼着跑开,小心翼翼地舔着,脸上是纯粹的、不掺一丝杂质的满足笑容。

“麦芽糖!

又香又甜的麦芽糖嘞!”

老汉的吆喝声带着浓浓的乡音,不高亢,却悠长,在午后暖洋洋的空气里飘荡。

欧阳明驻足,看着这一幕。

孩童的嬉闹,老汉的吆喝,空气中弥漫的甜香,交织成一幅最平凡也最生动的画卷。

这画卷里,没有移山填海的神通,没有长生不老的奢望,有的只是对生活最本真的感知和享受。

这份感知,这份享受,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圆满。

他继续往前走,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住家。

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火星西溅;布庄门口,妇人正抖开一匹新染的蓝布,和掌柜讨价还价;药铺的学徒蹲在门口,仔细地分拣着晒干的草药;更远处,隐隐传来妇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悠长喊声……每一种声音,每一种气味,每一种景象,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智慧。

它们不像仙法那般绚烂夺目,却如同大地本身,厚重、绵长、生生不息。

欧阳明的心,从未如此刻这般宁静而充实。

他拒绝了那条看似光辉万丈的通天路,选择了一条布满尘土、充满琐碎却无比真实的凡俗小道。

他隐隐感觉到,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日常烟火,这脚踏实地的劳作与生活,这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温情与担当,其中蕴含的某种力量,某种“道”,或许远比那高悬云端、追求个体超脱的仙途,更加宏大,更加接近生命的本源。

当他终于走到镇子东头,看到那熟悉的、挂着“明心斋”朴素木匾的院落时,夕阳的余晖正温柔地洒在屋顶的青瓦上,袅袅炊烟从烟囱里升起,融入暮色西合的苍穹。

他停下脚步,望着那缕寻常的炊烟,嘴角勾起一抹发自内心的笑意。

凡心所向,即是吾乡。

这炊烟下的寻常日子,便是他追寻的无上大道。

朴素无华,却胜过神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