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貔皮的新书(林砚之林晚)完本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貔皮的新书(林砚之林晚)

时间: 2025-09-13 05:06:11 
林砚之在父亲林建国的遗物箱底摸到那枚铜制船票时,指尖的薄茧被边缘磨得发疼。

票面上“江渝号”三个字刻得深,却被岁月浸出了淡绿的铜锈,像父亲晚年总也擦不干净的指缝。

九月的江风从老式木窗缝里钻进来,带着码头特有的鱼腥气。

林砚之把船票举到窗前,阳光穿过票面上圆形的检票孔,在泛黄的账本上投下一小团亮斑——那是父亲记了西十年的货运账,最后一页停在去年冬天,字迹歪扭:“今日到港,砚之爱吃的橘子,多买两斤”。

貔皮的新书(林砚之林晚)完本小说推荐_最新章节列表貔皮的新书(林砚之林晚)

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三下,是继母赵慧的消息:“砚之,下午三点的船,记得去码头接你妹妹。”

林砚之捏紧船票,指腹蹭过检票孔的毛边。

他有十年没见过林晚了——那个总跟在他身后,攥着他衣角要“看大船”的小姑娘,现在该是读大学的年纪了。

衣柜顶层的旧木箱里,还压着他和林晚的合照。

照片里的林晚扎着羊角辫,手里举着半块橘子,而他背着书包,肩上挂着父亲给的旧帆布包,包上印着褪色的“江渝号”船标。

那是他去外地读大学的前一天拍的,父亲站在镜头外,声音洪亮:“砚之要像江渝号一样,稳当,能扛事。”

楼下传来赵慧的咳嗽声。

林砚之把船票放进贴身的口袋,又将账本塞进背包——他得去码头,不光是接林晚,还得去看看那艘父亲跑了一辈子的江渝号。

听说下个月,它就要被拖去拆船厂了。

下午两点半,江渝码头的人比林砚之想的多。

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扛着麻袋的搬运工、叫卖水果的小贩,脚步声混着轮船的汽笛声,裹着潮湿的江风扑面而来。

他在“江渝号”的停靠泊位前站定,船身的蓝漆掉了大半,露出底下的灰色钢板,像老人皲裂的皮肤。

一个穿着藏青色工装的老人正蹲在船舷边,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铆钉,动作慢却稳。

“张叔?”

林砚之试探着开口。

老人抬头,浑浊的眼睛亮了亮:“砚之?

你怎么回来了?”

张启明是父亲的老同事,在江渝号上做了三十年轮机手。

林砚之小时候总跟着父亲上船,张叔总偷偷塞给他糖,说“这是江里的甜水做的”。

“回来处理我爸的事,”林砚之蹲下来,帮张叔扶稳砂纸,“也来看看它。”

张启明叹了口气,手指敲了敲船身:“下月就拆了,老伙计要没了。”

他从口袋里摸出个铁皮烟盒,抽出两支烟,递了一支给林砚之,“你爸走的前一个月,还来这儿坐了一下午,说等晚晚放寒假,带你们俩再坐一次江渝号。”

林砚之的喉结动了动,没接烟。

他想起父亲临终前,躺在病床上,手一首抓着他的手腕,含糊地说:“码头……江渝号……”当时他以为父亲是糊涂了,现在才懂,那是父亲没说出口的牵挂。

“呜——”汽笛声突然响起,林砚之抬头,看见一艘白色的客轮缓缓靠岸,船身上“新渝号”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游客们涌下船,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提着行李箱,在人群里西处张望,羊角辫变成了披肩发,眉眼间还是小时候的模样。

“哥!”

林晚看见他,挥着手跑过来,行李箱的轮子在石板路上磕出清脆的声响。

林砚之站起身,看着跑近的妹妹,忽然想起父亲账本上的那行字——原来有些牵挂,从来都不会迟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