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魅影(苏晚苏晨)新热门小说_免费完结小说电台魅影(苏晚苏晨)
时间: 2025-09-13 05:25:45
《电台魅影》第一章:神秘密电重庆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潮气,连防空洞的岩壁都像浸了水的海绵,时不时往下渗着水珠。
苏晚把军绿色的粗布外套又紧了紧,指尖在冰冷的电键上搓了搓——再有一刻钟,就是北平那边约定的发报时间。
防空洞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煤油灯的黑烟味混着众人呼出的水汽,还有角落里堆放的压缩饼干散发出的陈腐气息。
隔壁报务员小李的电键正发出急促的“嘀嗒”声,像一串被拉紧的琴弦,每一声都敲在人心尖上。
“小苏,今晚的频率核对过了?”
老张的声音从对面木箱后传来,他的眼镜片上蒙着层水汽,看起来雾蒙蒙的。
苏晚点头,指腹摩挲着电报纸边缘的齿痕:“核对三遍了,老张。
就是……总觉得心里发紧。”
她没说的是,今早去联络点送情报时,路过巷口那家茶馆,窗边一个戴礼帽的男人用手指在茶杯沿敲了三下。
那动作太像父亲在世时的暗号——当年父亲教他们兄妹认摩斯电码,就用手指敲茶杯当练习,三下代表“注意安全”。
可那男人的眼神冷得像冰,绝不是自己人。
“嘀——嘀嘀——”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电流杂音,苏晚立刻戴上耳机,手指悬在电键上方。
频率对得上,是北平的信号。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发出回应的信号:“这里是夜莺,收到请回答。”
信号断断续续地传来,电键敲击的节奏很稳,像有人用尺子量着时间。
苏晚迅速在电报纸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嘈杂的防空洞里显得格外清晰。
一组组数字跳出来:23、17、5……这是日军近期在华北的兵力调动情报,每一个数字都可能关系到上千人的生死。
她的眉头渐渐蹙起。
第三组代码里,本该是“08”的位置,赫然写着“73”。
苏晚的心猛地往下沉。
不是发报失误那么简单。
北平的发报员是老手,这种基础错误绝不可能犯。
她把电报纸倒过来,又对着煤油灯照了照,油墨的痕迹清晰得很,确实是“73”。
“怎么了?”
老张凑过来,看到那个突兀的数字,脸色也变了,“这……别声张。”
苏晚压低声音,飞快地把电报纸折成小块塞进衣领,“可能是干扰,我等下再确认。”
她重新戴上耳机,指尖再次敲击电键:“信号受干扰,第三组请重复。”
等待的几秒钟像过了半个世纪。
防空洞外突然传来几声犬吠,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踩在泥泞里发出“噗嗤”的闷响。
小李的电键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煤油灯的火苗在气流中微微晃动。
“是巡逻队吧?”
有人小声嘀咕。
脚步声在洞口停了下来,一个粗嘎的嗓子用生硬的中文喊着:“例行检查!
所有人出来!”
苏晚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
日军的巡逻队从不会在这个时间点来防空洞,除非——他们在追踪电台信号。
她飞快地转动旋钮,将电台频率调到一个废弃的波段,又把刚才的电报纸揉成一团,塞进木箱的缝隙里,用一块松动的木板盖住。
“别慌,按老规矩来。”
老张的声音带着颤音,却努力保持镇定,“小李,把你的记录本收起来。”
洞门被“哐当”一声推开,冷风裹挟着雨水灌进来,吹得煤油灯差点熄灭。
五个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端着枪站在门口,为首的那个军官眯着眼睛扫视洞内,靴底在潮湿的地面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苏晚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电键上的划痕。
那是她刚学发报时,紧张得用力过猛留下的,哥哥苏晨还笑她,说她敲电键像在砸核桃。
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日军军官的声音像砂纸擦过木头。
“回太君,我们是附近工厂的工人,躲防空洞呢。”
老张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外面不是在轰炸吗?”
军官的目光落在苏晚的电台上,眉头拧了起来:“那是什么?”
“是……是修无线电的零件,”苏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声音却尽量平稳,“我男人是修无线电的,这些是他让我带来的。”
她从口袋里摸出几个生锈的电子管,故意让它们在手心滚了滚。
军官的目光在电台和她脸上来回扫了几遍,突然伸出手,捏住她的下巴,强迫她抬头。
一股带着酒气的腥臭味扑面而来,苏晚强忍着恶心,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他胸前的徽章——不是普通巡逻队,是“无线电猎狐队”的标志。
他们果然是冲着电台来的。
“你的,认识字?”
军官的手指用力掐着她的下颌。
“不认字,太君,”苏晚故意让声音带着怯懦,“就是个乡下妇女,啥也不懂。”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震得洞顶落下一大块泥土,正好砸在日军军官的帽檐上。
他骂了一句,松开苏晚,转身对着外面喊:“怎么回事?”
外面的士兵慌乱地回着话,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听出慌张。
军官骂骂咧咧地挥了挥手:“走!”
日军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洞门被重新关上,防空洞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好几个人腿一软坐倒在地上。
苏晚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里己经红了一片。
“是轰炸队!”
小李兴奋地喊着,“准是咱们的飞机!”
苏晚没说话,重新戴上耳机。
刚才的爆炸声帮了他们,但也意味着北平的信号可能被中断了。
她试着调出原来的频率,耳机里只有“滋滋”的杂音。
“还能收到吗?”
老张问。
苏晚摇了摇头,心里却翻江倒海。
那个“73”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警告?
是错误?
还是……某种她没看懂的暗号?
她重新拿出那块藏起来的电报纸,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看。
除了“73”,其他数字都没问题,组合起来确实是日军的兵力部署。
可这个突兀的数字像根刺,扎在她心里。
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微弱的信号,像风中摇曳的烛火。
苏晚立刻坐首身体,手指再次悬在电键上。
“嘀——嘀——嘀嘀嘀——”信号很不稳定,夹杂着大量杂音,但苏晚还是听出了其中的规律。
这不是常规的情报传递,更像是一段简短的警示。
她飞快地记录,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下时,她的手指停住了。
那是一个单独的符号,在摩斯电码里代表“?”。
发报员在问她:收到了吗?
明白吗?
苏晚盯着那个问号,突然想起小时候和苏晨玩捉迷藏,每次她找不到哥哥,就会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上刻一个问号,而哥哥总会在第二天刻一个感叹号回应她。
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猛地抬头看向洞外。
雨还在下,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可苏晚觉得,有一道跨越千里的目光,正透过这重重夜幕,牢牢地落在她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发出一个清晰的“!”。
无论你是谁,无论那“73”代表什么,我收到了。
而防空洞外,百米外的街角,一个戴礼帽的男人收起手里的微型电台,转身消失在雨幕里。
他刚才敲茶杯的动作,本是给日军的信号——这里有电台。
可现在,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泛黄的兄妹合照,照片上的小女孩正举着自制的木头电键,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他轻轻叹了口气,将一张写着“目标暂移”的纸条塞进了街角的邮筒。
苏晚把军绿色的粗布外套又紧了紧,指尖在冰冷的电键上搓了搓——再有一刻钟,就是北平那边约定的发报时间。
防空洞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煤油灯的黑烟味混着众人呼出的水汽,还有角落里堆放的压缩饼干散发出的陈腐气息。
隔壁报务员小李的电键正发出急促的“嘀嗒”声,像一串被拉紧的琴弦,每一声都敲在人心尖上。
“小苏,今晚的频率核对过了?”
老张的声音从对面木箱后传来,他的眼镜片上蒙着层水汽,看起来雾蒙蒙的。
苏晚点头,指腹摩挲着电报纸边缘的齿痕:“核对三遍了,老张。
就是……总觉得心里发紧。”
她没说的是,今早去联络点送情报时,路过巷口那家茶馆,窗边一个戴礼帽的男人用手指在茶杯沿敲了三下。
那动作太像父亲在世时的暗号——当年父亲教他们兄妹认摩斯电码,就用手指敲茶杯当练习,三下代表“注意安全”。
可那男人的眼神冷得像冰,绝不是自己人。
“嘀——嘀嘀——”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电流杂音,苏晚立刻戴上耳机,手指悬在电键上方。
频率对得上,是北平的信号。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发出回应的信号:“这里是夜莺,收到请回答。”
信号断断续续地传来,电键敲击的节奏很稳,像有人用尺子量着时间。
苏晚迅速在电报纸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嘈杂的防空洞里显得格外清晰。
一组组数字跳出来:23、17、5……这是日军近期在华北的兵力调动情报,每一个数字都可能关系到上千人的生死。
她的眉头渐渐蹙起。
第三组代码里,本该是“08”的位置,赫然写着“73”。
苏晚的心猛地往下沉。
不是发报失误那么简单。
北平的发报员是老手,这种基础错误绝不可能犯。
她把电报纸倒过来,又对着煤油灯照了照,油墨的痕迹清晰得很,确实是“73”。
“怎么了?”
老张凑过来,看到那个突兀的数字,脸色也变了,“这……别声张。”
苏晚压低声音,飞快地把电报纸折成小块塞进衣领,“可能是干扰,我等下再确认。”
她重新戴上耳机,指尖再次敲击电键:“信号受干扰,第三组请重复。”
等待的几秒钟像过了半个世纪。
防空洞外突然传来几声犬吠,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踩在泥泞里发出“噗嗤”的闷响。
小李的电键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煤油灯的火苗在气流中微微晃动。
“是巡逻队吧?”
有人小声嘀咕。
脚步声在洞口停了下来,一个粗嘎的嗓子用生硬的中文喊着:“例行检查!
所有人出来!”
苏晚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
日军的巡逻队从不会在这个时间点来防空洞,除非——他们在追踪电台信号。
她飞快地转动旋钮,将电台频率调到一个废弃的波段,又把刚才的电报纸揉成一团,塞进木箱的缝隙里,用一块松动的木板盖住。
“别慌,按老规矩来。”
老张的声音带着颤音,却努力保持镇定,“小李,把你的记录本收起来。”
洞门被“哐当”一声推开,冷风裹挟着雨水灌进来,吹得煤油灯差点熄灭。
五个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端着枪站在门口,为首的那个军官眯着眼睛扫视洞内,靴底在潮湿的地面上蹭出刺耳的声响。
苏晚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电键上的划痕。
那是她刚学发报时,紧张得用力过猛留下的,哥哥苏晨还笑她,说她敲电键像在砸核桃。
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日军军官的声音像砂纸擦过木头。
“回太君,我们是附近工厂的工人,躲防空洞呢。”
老张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笑,“外面不是在轰炸吗?”
军官的目光落在苏晚的电台上,眉头拧了起来:“那是什么?”
“是……是修无线电的零件,”苏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声音却尽量平稳,“我男人是修无线电的,这些是他让我带来的。”
她从口袋里摸出几个生锈的电子管,故意让它们在手心滚了滚。
军官的目光在电台和她脸上来回扫了几遍,突然伸出手,捏住她的下巴,强迫她抬头。
一股带着酒气的腥臭味扑面而来,苏晚强忍着恶心,眼睛首勾勾地盯着他胸前的徽章——不是普通巡逻队,是“无线电猎狐队”的标志。
他们果然是冲着电台来的。
“你的,认识字?”
军官的手指用力掐着她的下颌。
“不认字,太君,”苏晚故意让声音带着怯懦,“就是个乡下妇女,啥也不懂。”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震得洞顶落下一大块泥土,正好砸在日军军官的帽檐上。
他骂了一句,松开苏晚,转身对着外面喊:“怎么回事?”
外面的士兵慌乱地回着话,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听出慌张。
军官骂骂咧咧地挥了挥手:“走!”
日军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洞门被重新关上,防空洞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好几个人腿一软坐倒在地上。
苏晚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那里己经红了一片。
“是轰炸队!”
小李兴奋地喊着,“准是咱们的飞机!”
苏晚没说话,重新戴上耳机。
刚才的爆炸声帮了他们,但也意味着北平的信号可能被中断了。
她试着调出原来的频率,耳机里只有“滋滋”的杂音。
“还能收到吗?”
老张问。
苏晚摇了摇头,心里却翻江倒海。
那个“73”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警告?
是错误?
还是……某种她没看懂的暗号?
她重新拿出那块藏起来的电报纸,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看。
除了“73”,其他数字都没问题,组合起来确实是日军的兵力部署。
可这个突兀的数字像根刺,扎在她心里。
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微弱的信号,像风中摇曳的烛火。
苏晚立刻坐首身体,手指再次悬在电键上。
“嘀——嘀——嘀嘀嘀——”信号很不稳定,夹杂着大量杂音,但苏晚还是听出了其中的规律。
这不是常规的情报传递,更像是一段简短的警示。
她飞快地记录,当最后一个符号落下时,她的手指停住了。
那是一个单独的符号,在摩斯电码里代表“?”。
发报员在问她:收到了吗?
明白吗?
苏晚盯着那个问号,突然想起小时候和苏晨玩捉迷藏,每次她找不到哥哥,就会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上刻一个问号,而哥哥总会在第二天刻一个感叹号回应她。
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她猛地抬头看向洞外。
雨还在下,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可苏晚觉得,有一道跨越千里的目光,正透过这重重夜幕,牢牢地落在她身上。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落下,发出一个清晰的“!”。
无论你是谁,无论那“73”代表什么,我收到了。
而防空洞外,百米外的街角,一个戴礼帽的男人收起手里的微型电台,转身消失在雨幕里。
他刚才敲茶杯的动作,本是给日军的信号——这里有电台。
可现在,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泛黄的兄妹合照,照片上的小女孩正举着自制的木头电键,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他轻轻叹了口气,将一张写着“目标暂移”的纸条塞进了街角的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