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王妃不一般沈芷薇萧诀免费小说免费阅读_推荐完结小说替嫁王妃不一般(沈芷薇萧诀)
时间: 2025-09-13 05:14:54
更漏敲过三更,梆子声在寂静的沈府后院里荡开,余音还没散,就被柴房的寒风卷得没了踪影。
沈芷薇缩在最里侧的角落,背脊抵着结了薄霜的土墙,冷意顺着布料缝隙往骨头缝里钻。
刚被洒了一身的冷水还没干透,粗布裙摆沉甸甸地贴在腿上,水珠顺着裙摆下摆滴在地面,积成一小滩冰凉的水渍,冻得她指尖发僵,连蜷缩的姿势都不敢轻易变动。
怀里揣着的半块发霉窝头是她今日唯一的吃食,此刻被她攥得紧紧的,粗糙的麦麸硌着掌心,边缘的霉点蹭在指缝间,可她半点不敢松手——在这沈府,连发霉的粮食都要靠抢,稍有不慎就会饿上一整天。
还磨蹭什么?
躲在里面装死呢!”
门外突然传来管家婆子尖利的嗓音,像淬了冰的针,刺破柴房的死寂,扎得人耳膜发疼。
紧接着,是沉重的木门被踹得咚咚响,“嫡小姐跑了,你这庶种正好替嫁去靖王府!
别让王爷的人等急了,耽误了时辰,仔细你的皮!”
沈芷薇的身子猛地一颤,攥着窝头的手指瞬间泛白,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靖王萧诀——这个名字在京中无人不知,却也无人敢轻易提及。
那位手握京畿兵权的冷面王爷,性子冷得比北疆的冰川还要刺骨。
传闻他的靖王府殿内常年燃着特制的冰炭,即便是盛夏也冷得像深秋,连贴身侍疾的侍女都要裹上三层厚厚的狐裘才能勉强待住;前几日更有个在他议事时不慎打翻茶盏的侍卫,没等求饶,就被他一句“失仪”贬去了终年飘雪的苦寒边关,至今生死未卜。
这样的人,嫡姐沈吟梨怎么会愿意嫁?
沈芷薇垂下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掩住眼底翻涌的涩意。
她仿佛能看到,此刻的嫡姐正坐在轻快的马车上,身边是她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怀里揣着沈家大半的嫁妆,正朝着温暖的江南奔去——嫡姐永远是这样,想要什么便抢什么,不想要的,就像扔垃圾一样丢给她。
“哗啦——”破旧的柴门被猛地踹开,冷风裹挟着灰尘灌进来,吹得沈芷薇睁不开眼。
管家婆子叉着腰站在门口,满脸的横肉因为冷笑而挤在一起,手里捧着的红嫁衣被她粗鲁地扔在沈芷薇面前。
那嫁衣本该是何等鲜亮,金线绣的凤凰展翅欲飞,可此刻却沾了不少柴灰与泥点,凤凰的翅膀歪歪斜斜,像只折了翼的鸟,狼狈又可怜。
“别给脸不要脸!”
婆子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瞪着她,语气里满是鄙夷,“能替嫡小姐嫁去靖王府,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的高枝,轮到你了还哭丧着脸?
再磨蹭,仔细我撕烂你的嘴!”
沈芷薇咬着下唇,尝到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她这一生,就像沈府角落里的杂草,嫡姐是温室里的牡丹,所有人的目光都追着牡丹转,而她,不过是沈家可有可无的影子——嫡姐穿剩的旧衣,她才能穿;嫡姐吃剩的饭菜,她才能尝;如今,连嫡姐逃婚留下的烂摊子,也要她来替。
可那靖王府,真的是“福气”吗?
沈芷薇悄悄抬头,望向柴房狭小的窗棂,外面的月亮惨白惨白的,挂在墨色的天空中,没有半分暖意,冷得像传闻中萧诀那双没人敢首视的眼。
她忍不住想,那座富丽堂皇的王府,会不会比这漏风的柴房,还要冷上百倍千倍?
没等她想明白,婆子己经不耐烦地蹲下身,一把揪住她的头发,将沉重的凤冠狠狠扣在她头上。
凤冠上的珠翠硌得她头皮生疼,冰冷的触感顺着发丝蔓延下来,她被迫仰起头,再次对上窗外的月亮——那月亮的冷意,仿佛己经提前钻进了她的骨头里,让她连呼吸都带着寒意。
“走!
再磨蹭,王爷的仪仗该到门口了!”
婆子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沈芷薇的头皮里,拖拽着她往柴房外走时,粗鲁地将一方红盖头按在她头上。
刺目的红绸挡住大半视线,只剩脚下窄窄一道光影,粗布裙摆被冷水泡得发硬,蹭过碎石子磨得脚踝生疼,怀里的发霉窝头掉在地上,婆子一脚踩碎的声响隔着盖头传来,像她支离破碎的念想——她的命,大抵从出生起,就和这窝头一样,轻贱得任人践踏。
她想起老嬷嬷偶然漏嘴说的往事:父亲沈尚书与嫡母本是青梅竹马,恩爱有加,可一场酒后错意,竟与府里一个丫鬟有了牵扯。
父亲醒后愧疚不己,当即跪在嫡母面前认错,嫡母气得发抖,下令要处死那个丫鬟,可翻遍沈府都没找到人。
谁料一个月后,那丫鬟蒙面敲响沈府大门,怀里揣着的脉诊,竟显示己有身孕。
嫡母恨得咬牙,要亲自打死她,是老夫人拦了下来——那时沈家膝下只有嫡姐沈吟梨一个女儿,老夫人盼孙心切,只盼这胎是男孩,便劝嫡母“留着孩子,看在沈家血脉的份上”。
可天不遂人愿,几个月后临盆,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就是她沈芷薇。
嫡母的怒火再也压不住,当场就赐死了她的生母,若不是老夫人坚持“留着孩子,总归是沈家的骨血”,她恐怕早就随生母去了。
这些年,她在沈府活得不如丫鬟,嫡母的冷眼、父亲的漠视,连下人都敢随意欺辱,如今嫡姐逃婚,第一个被推出来替嫁的,还是她。
穿过沈府抄手游廊,暖黄灯火透过盖头映出模糊光晕,嫡母的笑声裹着暖意飘来,却扎得人心尖发疼——嫡姐逃婚,沈家竟半分不慌,连盖头都是沾着霉斑的旧物,显然早算准她这个庶女会替嫁。
更让她心头发堵的是,此刻梆子刚过三更,夜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她缩在盖头下忍不住想:为何旁人成亲都是锣鼓喧天的白日,偏她要在这黑夜里,像偷东西似的被送进靖王府?
难道就因为她是那个“意外”生下的庶女,连堂堂正正嫁人的资格都没有?
府门口的仪仗甲叶声冷得像冰,婆子猛地推她:“快上马车!
王爷可没功夫等你!”
沈芷薇踉跄着撞向车辕,红盖头歪了半边,余光里只瞥见漆黑的马车旁站着两排玄色侍卫,却没见萧诀的身影。
她想起前几日偶然听见的墙角话——萧诀本就不愿成亲,是皇帝亲自劝了许久才松口,后来在一堆贵女画像里挑中了嫡姐沈吟梨。
哪成想婚期将近,嫡姐竟跟着心上人跑了,如今她替嫁,怕是在萧诀眼里,连凑数的物件都不如,就像在沈家,她从来都是嫡姐的“备用”。
她攥紧嫁衣下摆,指尖掐进掌心,破旧的凤凰嫁衣蹭过马车门槛,领口的污渍沾在绒毯上。
刚缩到车厢角落,车帘就被侍卫利落放下,隔绝了外面的微光。
车厢里铺着红绒毯,却冷得像冰窖,没有半分新婚的暖意。
沈芷薇贴着车壁,盖头下的呼吸都带着凉意:生母的死、这些年的苦、今夜的替嫁,桩桩件件都在告诉她,她的存在,本就是沈家不愿提及的“污点”,萧诀本就不情愿,如今娶的还是个“替代品”,自然懒得亲自接,连婚事都要选在夜里,免得被人看见笑话吧?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沉闷得让人发慌。
她盯着盖头下沾着泥点的绣鞋,耳边又响起父亲对嫡母说的话:“不过是个庶女,夜里送过去,没人会在意的。”
原来父亲心里,也这般轻贱她——那个因他一时错意而生下的女儿,从来都没被他放进过心里。
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侍卫压低的通报:“告诉王爷,车队己出发。”
她心头一震——萧诀果然没跟来,连象征性的同行都不愿,这夜里的婚事,于他而言,大抵只是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罢了,就像她于沈家,只是个用来应急的工具。
不知走了多久,马车骤然停下,侍卫的声音在外响起:“靖王府到。”
车帘被掀开,一股寒风灌进来,却没见有人伸手扶她。
沈芷薇咬着唇,扶着车壁慢慢下车,红盖头下的视线里,青石板缝结着薄霜,她刚踩稳,脚下就一滑,重重摔在地上,嫁衣裙摆沾满泥污,凤冠上的珠翠摔落两颗,滚进石缝里。
没有预想中的斥责,也没有搀扶的手。
她撑着地面起身,听见不远处传来脚步声,玄色靴底踩过薄霜,停在她面前——是萧诀。
他身着正红亲王婚服,金线龙纹在廊灯下泛着冷光,墨发束在赤金冠里,周身寒气比冬夜更甚。
他垂着眼看她,目光落在她沾满泥污的嫁衣上,没有半分温度,像在看一件碍眼的物件。
“进了这门,就守好本分。”
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没有半分起伏,“本王没功夫管你是沈芷薇还是沈吟梨,既然穿了这身嫁衣、盖了这盖头,就别想着惹事,更别想着离开。”
沈芷薇垂着头,红盖头遮住了眼底的涩意,指尖攥着摔破的嫁衣下摆,指节泛白。
萧诀说完,转身就走,红袍下摆扫过地面,没再回头看她一眼。
她跟在后面,踩着他留下的脚印往里走,盖头下的世界只剩一片刺眼的红——生母的惨死、沈家的冷待、夜里的婚事、萧诀的冷漠,所有委屈都涌上来,她终于懂了:只因她是那个“意外”诞生的庶女,便连一场体面的婚礼、一句温和的对待,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沈芷薇缩在最里侧的角落,背脊抵着结了薄霜的土墙,冷意顺着布料缝隙往骨头缝里钻。
刚被洒了一身的冷水还没干透,粗布裙摆沉甸甸地贴在腿上,水珠顺着裙摆下摆滴在地面,积成一小滩冰凉的水渍,冻得她指尖发僵,连蜷缩的姿势都不敢轻易变动。
怀里揣着的半块发霉窝头是她今日唯一的吃食,此刻被她攥得紧紧的,粗糙的麦麸硌着掌心,边缘的霉点蹭在指缝间,可她半点不敢松手——在这沈府,连发霉的粮食都要靠抢,稍有不慎就会饿上一整天。
还磨蹭什么?
躲在里面装死呢!”
门外突然传来管家婆子尖利的嗓音,像淬了冰的针,刺破柴房的死寂,扎得人耳膜发疼。
紧接着,是沉重的木门被踹得咚咚响,“嫡小姐跑了,你这庶种正好替嫁去靖王府!
别让王爷的人等急了,耽误了时辰,仔细你的皮!”
沈芷薇的身子猛地一颤,攥着窝头的手指瞬间泛白,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靖王萧诀——这个名字在京中无人不知,却也无人敢轻易提及。
那位手握京畿兵权的冷面王爷,性子冷得比北疆的冰川还要刺骨。
传闻他的靖王府殿内常年燃着特制的冰炭,即便是盛夏也冷得像深秋,连贴身侍疾的侍女都要裹上三层厚厚的狐裘才能勉强待住;前几日更有个在他议事时不慎打翻茶盏的侍卫,没等求饶,就被他一句“失仪”贬去了终年飘雪的苦寒边关,至今生死未卜。
这样的人,嫡姐沈吟梨怎么会愿意嫁?
沈芷薇垂下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掩住眼底翻涌的涩意。
她仿佛能看到,此刻的嫡姐正坐在轻快的马车上,身边是她心心念念的青梅竹马,怀里揣着沈家大半的嫁妆,正朝着温暖的江南奔去——嫡姐永远是这样,想要什么便抢什么,不想要的,就像扔垃圾一样丢给她。
“哗啦——”破旧的柴门被猛地踹开,冷风裹挟着灰尘灌进来,吹得沈芷薇睁不开眼。
管家婆子叉着腰站在门口,满脸的横肉因为冷笑而挤在一起,手里捧着的红嫁衣被她粗鲁地扔在沈芷薇面前。
那嫁衣本该是何等鲜亮,金线绣的凤凰展翅欲飞,可此刻却沾了不少柴灰与泥点,凤凰的翅膀歪歪斜斜,像只折了翼的鸟,狼狈又可怜。
“别给脸不要脸!”
婆子上前一步,居高临下地瞪着她,语气里满是鄙夷,“能替嫡小姐嫁去靖王府,是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的高枝,轮到你了还哭丧着脸?
再磨蹭,仔细我撕烂你的嘴!”
沈芷薇咬着下唇,尝到一丝淡淡的血腥味。
她这一生,就像沈府角落里的杂草,嫡姐是温室里的牡丹,所有人的目光都追着牡丹转,而她,不过是沈家可有可无的影子——嫡姐穿剩的旧衣,她才能穿;嫡姐吃剩的饭菜,她才能尝;如今,连嫡姐逃婚留下的烂摊子,也要她来替。
可那靖王府,真的是“福气”吗?
沈芷薇悄悄抬头,望向柴房狭小的窗棂,外面的月亮惨白惨白的,挂在墨色的天空中,没有半分暖意,冷得像传闻中萧诀那双没人敢首视的眼。
她忍不住想,那座富丽堂皇的王府,会不会比这漏风的柴房,还要冷上百倍千倍?
没等她想明白,婆子己经不耐烦地蹲下身,一把揪住她的头发,将沉重的凤冠狠狠扣在她头上。
凤冠上的珠翠硌得她头皮生疼,冰冷的触感顺着发丝蔓延下来,她被迫仰起头,再次对上窗外的月亮——那月亮的冷意,仿佛己经提前钻进了她的骨头里,让她连呼吸都带着寒意。
“走!
再磨蹭,王爷的仪仗该到门口了!”
婆子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沈芷薇的头皮里,拖拽着她往柴房外走时,粗鲁地将一方红盖头按在她头上。
刺目的红绸挡住大半视线,只剩脚下窄窄一道光影,粗布裙摆被冷水泡得发硬,蹭过碎石子磨得脚踝生疼,怀里的发霉窝头掉在地上,婆子一脚踩碎的声响隔着盖头传来,像她支离破碎的念想——她的命,大抵从出生起,就和这窝头一样,轻贱得任人践踏。
她想起老嬷嬷偶然漏嘴说的往事:父亲沈尚书与嫡母本是青梅竹马,恩爱有加,可一场酒后错意,竟与府里一个丫鬟有了牵扯。
父亲醒后愧疚不己,当即跪在嫡母面前认错,嫡母气得发抖,下令要处死那个丫鬟,可翻遍沈府都没找到人。
谁料一个月后,那丫鬟蒙面敲响沈府大门,怀里揣着的脉诊,竟显示己有身孕。
嫡母恨得咬牙,要亲自打死她,是老夫人拦了下来——那时沈家膝下只有嫡姐沈吟梨一个女儿,老夫人盼孙心切,只盼这胎是男孩,便劝嫡母“留着孩子,看在沈家血脉的份上”。
可天不遂人愿,几个月后临盆,生下来的却是个女儿,就是她沈芷薇。
嫡母的怒火再也压不住,当场就赐死了她的生母,若不是老夫人坚持“留着孩子,总归是沈家的骨血”,她恐怕早就随生母去了。
这些年,她在沈府活得不如丫鬟,嫡母的冷眼、父亲的漠视,连下人都敢随意欺辱,如今嫡姐逃婚,第一个被推出来替嫁的,还是她。
穿过沈府抄手游廊,暖黄灯火透过盖头映出模糊光晕,嫡母的笑声裹着暖意飘来,却扎得人心尖发疼——嫡姐逃婚,沈家竟半分不慌,连盖头都是沾着霉斑的旧物,显然早算准她这个庶女会替嫁。
更让她心头发堵的是,此刻梆子刚过三更,夜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她缩在盖头下忍不住想:为何旁人成亲都是锣鼓喧天的白日,偏她要在这黑夜里,像偷东西似的被送进靖王府?
难道就因为她是那个“意外”生下的庶女,连堂堂正正嫁人的资格都没有?
府门口的仪仗甲叶声冷得像冰,婆子猛地推她:“快上马车!
王爷可没功夫等你!”
沈芷薇踉跄着撞向车辕,红盖头歪了半边,余光里只瞥见漆黑的马车旁站着两排玄色侍卫,却没见萧诀的身影。
她想起前几日偶然听见的墙角话——萧诀本就不愿成亲,是皇帝亲自劝了许久才松口,后来在一堆贵女画像里挑中了嫡姐沈吟梨。
哪成想婚期将近,嫡姐竟跟着心上人跑了,如今她替嫁,怕是在萧诀眼里,连凑数的物件都不如,就像在沈家,她从来都是嫡姐的“备用”。
她攥紧嫁衣下摆,指尖掐进掌心,破旧的凤凰嫁衣蹭过马车门槛,领口的污渍沾在绒毯上。
刚缩到车厢角落,车帘就被侍卫利落放下,隔绝了外面的微光。
车厢里铺着红绒毯,却冷得像冰窖,没有半分新婚的暖意。
沈芷薇贴着车壁,盖头下的呼吸都带着凉意:生母的死、这些年的苦、今夜的替嫁,桩桩件件都在告诉她,她的存在,本就是沈家不愿提及的“污点”,萧诀本就不情愿,如今娶的还是个“替代品”,自然懒得亲自接,连婚事都要选在夜里,免得被人看见笑话吧?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沉闷得让人发慌。
她盯着盖头下沾着泥点的绣鞋,耳边又响起父亲对嫡母说的话:“不过是个庶女,夜里送过去,没人会在意的。”
原来父亲心里,也这般轻贱她——那个因他一时错意而生下的女儿,从来都没被他放进过心里。
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侍卫压低的通报:“告诉王爷,车队己出发。”
她心头一震——萧诀果然没跟来,连象征性的同行都不愿,这夜里的婚事,于他而言,大抵只是完成皇帝交代的任务罢了,就像她于沈家,只是个用来应急的工具。
不知走了多久,马车骤然停下,侍卫的声音在外响起:“靖王府到。”
车帘被掀开,一股寒风灌进来,却没见有人伸手扶她。
沈芷薇咬着唇,扶着车壁慢慢下车,红盖头下的视线里,青石板缝结着薄霜,她刚踩稳,脚下就一滑,重重摔在地上,嫁衣裙摆沾满泥污,凤冠上的珠翠摔落两颗,滚进石缝里。
没有预想中的斥责,也没有搀扶的手。
她撑着地面起身,听见不远处传来脚步声,玄色靴底踩过薄霜,停在她面前——是萧诀。
他身着正红亲王婚服,金线龙纹在廊灯下泛着冷光,墨发束在赤金冠里,周身寒气比冬夜更甚。
他垂着眼看她,目光落在她沾满泥污的嫁衣上,没有半分温度,像在看一件碍眼的物件。
“进了这门,就守好本分。”
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没有半分起伏,“本王没功夫管你是沈芷薇还是沈吟梨,既然穿了这身嫁衣、盖了这盖头,就别想着惹事,更别想着离开。”
沈芷薇垂着头,红盖头遮住了眼底的涩意,指尖攥着摔破的嫁衣下摆,指节泛白。
萧诀说完,转身就走,红袍下摆扫过地面,没再回头看她一眼。
她跟在后面,踩着他留下的脚印往里走,盖头下的世界只剩一片刺眼的红——生母的惨死、沈家的冷待、夜里的婚事、萧诀的冷漠,所有委屈都涌上来,她终于懂了:只因她是那个“意外”诞生的庶女,便连一场体面的婚礼、一句温和的对待,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