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阅读网

东京走廊的哭声清禾苏清禾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东京走廊的哭声(清禾苏清禾)

时间: 2025-09-13 05:47:41 
雨停在清晨五点多。

天空像一张被水浸过的灰纸,云低得仿佛要蹭到公寓屋檐。

风把昨夜的潮气压在楼道里,墙角的霉味更加明显,像是被雨水重新激活了的旧记忆。

苏清禾在闹钟响的前两分钟醒来,眼睛发干,太阳穴一跳一跳。

东京走廊的哭声清禾苏清禾免费小说完整版_完结版小说阅读东京走廊的哭声(清禾苏清禾)

她坐在床边看了一会儿手机,屏幕上只有工作群里零零散散的新消息——领导半夜发的任务、同事回了一个“收到”,以及社交平台的系统推送。

她没心思看,随手关掉。

水壶里嘶嘶冒着气,廉价电磁炉的小红灯亮着。

她把杯子里剩下的茶包又泡了一遍,颜色淡得像一汪雨水。

昨夜那句“救我”在耳边一遍一遍回放,像无形的手指敲着鼓面,让她没办法完全从睡意里爬出来。

“也许是听错了。”

她对自己说,听起来却像在找借口。

她洗了把脸,提着垃圾袋下楼。

楼道里“哗”的一声,某户人家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穿花围裙的中年女人端着一盆衣服出来,见到清禾,露出职业化的笑:“早啊。”

“早。”

清禾点头,脚步不停。

楼梯转角的玻璃窗上凝着水汽。

垃圾投放点在一楼后门外,雨后泥地翻出一股霉甜味,透明袋子里各色饮料罐晃着湿光。

靠墙的塑料回收框里立着几把坏掉的伞,有一把黑色的折叠伞骨架扭成了奇怪的角度。

清禾盯了一眼,心里忽然“咯噔”——那把伞的布料边角,用白线绣着几个细小的英文字母,像是很廉价的个性化定制。

她在便利店见过隔壁那个中国女孩拿过一把几乎一样的伞。

她把垃圾袋放下,回头时听见旁边几个人在低声议论。

“你听说没?

小林不见了。”

说话的是三楼的老赵,夜班厨师,永远穿着油污围裙,手里一根烟,没点着。

“哪天的不见了?”

另一个男声问,是看起来像留学生的小伙子,黑框眼镜后面一双没睡醒的眼。

“昨晚还看见她下楼买东西呢,今早房东说人影没了。

钥匙都没交。”

老赵压低声线,像在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这种事你我都别管,”另一个女人插话,她抱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孩子手里攥着根奶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女孩子嘛,跟了哪个男人走了也很正常。”

“嗨,跑了也好。

之前半夜哭,吵得人睡不着。”

有人哼了一声。

“哭?”

清禾听到这两个字,脚步止住。

她原本不想参与对话,可喉咙里像卡着一根刺,没忍住:“你们也听过吗?

哭声。”

几个人看向她,目光从她湿漉漉的鞋跟一路上移,最后停在她的脸上,表情带着警惕。

留学生小伙子推了推眼镜:“姐,你……你是几楼的?”

“二楼。”

清禾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昨天我回来晚,听到有人在哭。

就是……隔壁那间。”

“哎呀,这种事谁没烦恼,”抱孩子的女人敷衍地笑了一下,“她哭她的,咱过咱的。

你上班不迟到吗?”

话说到这份上,谈话的门己经被关上了一半。

清禾按下舌尖上的话,笑了笑,“嗯,迟到了。”

提起袋子转身离开。

背后,老赵压低的嗓音还在窸窸窣窣地晃:“我就说别多管……”一楼大厅的信箱排成两列,铝合金的门板因年久失修有些松动。

每个格子里夹着广告单、小超市特价、快递通知。

清禾走过时下意识扫了一眼——贴着“2-7”号门牌的信箱上,姓名标签空空的,连一张手写纸条都没有。

她记得之前有一张用圆珠笔写的“林”,连同小花的涂鸦贴纸。

现在被整块揭掉,剩下胶印的灰白。

“搬走,连名字都要撕干净吗?”

她蹲下去看,又从格子缝里看见一封电费催缴单,蓝色边框,淡淡的油墨味道刚从信封口逸出来。

收件地址确实写着2-7,收件人是“Lin”,旁边用小字标注外籍姓氏。

催缴日期是两天前。

她把信轻轻放回,关上小门,金属边缘“嗒”地一声。

她慢慢往回走,上楼时经过2-7那扇门。

门板深棕,边缘有小小的磕痕,门把手上挂着一枚廉价的塑料防盗链,不太牢靠。

她贴近的时候,鼻尖闻见一丝不属于这层楼的气味——淡淡的消毒水味,像医院,也像谁急于盖住某种气味而喷得过量的清洁剂。

她站了一会儿,没敢敲门。

公司离公寓两站地。

上午十点,领导像往常一样把几摞文件重重拍在她桌上:“这个翻一下日文,这个复印八份,那个给客户发邮件。”

他说话的时候眼睛没抬起,脸上的褶子像被疲惫刻出的一道道沟。

清禾“好”的声音轻得像空气。

她低头干活,心飘在别处。

复印机“哔——哔——”响,指尖上的纸屑摩擦让她恢复一点现实感。

午休时同事们聊着综艺、折扣店和某个短视频博主的绯闻,笑声尖细。

她拿着便当坐在角落里,呆呆地看着冒热气的饭团,突然想起昨晚门后的那个声音,喉咙里泛起一阵酸。

“你怎么啦?”

对面坐着的小野,刚进公司半年,化着很淡的妆,眼睛亮亮的。

“没事,昨晚没睡好。”

她笑了笑,扯出一个能被接受的理由。

饭吃到一半,她还是忍不住打开手机,点进之前混入的“东京打工互助群”。

群头像是一张樱花图,群名旁边有人加了括号“严禁广告”。

她在搜索框里输入“林”,跳出几条消息:一小撮盐:那个2-7的小林是不是欠债跑路了?

打工皇帝:听说是找了个日本男的。

麻辣烫不加香菜:这哪叫跑路,人家去过好日子了哈哈哈。

小西月:别乱说。

昨天晚上有人听见她哭。

打工皇帝:哭了就不跑了?

群主:不许乱带节奏,别讨论个人隐私。

消息停在这里。

像把刀子插了一半,不前不后。

“垃圾。”

清禾把手机扣在桌上,深吸一口气,努力把情绪摁下去。

她提醒自己:下午还有两封邮件要发,一份发票要盖章,一个客户要回电。

世界照旧转着,对谁都不会停。

晚上九点多,她顶着一身风,拎着便利店买的牛奶和面包回家。

雨彻底停了,街上水迹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像一条条流动的油彩。

天桥上空荡荡,偶尔有车从下方穿过,轮胎压过水洼,溅起一片亮晶晶的碎芒。

公寓门口的自动售货机“叮”的一声亮起,小小的显示屏上跑过“欢迎光临”的汉字。

她路过一楼时,便利店的小妹正拉下卷帘门。

小妹戴着口罩,露出来的眼睛很年轻。

清禾朝她点点头。

对方认出来她,含混地说了声“辛苦了”。

她差点脱口而出“昨晚你有没有看见……”又把话吞回去。

她想起群里那种冷嘲热讽,想起楼下那句“少管闲事”。

可她也想起自己二十二岁那年,在出租屋里抱着膝盖哭,半夜盯着门,幻想有人能在外面轻轻敲一下,问一句“你还好吗”。

她上楼时有意放轻了脚步。

二楼走廊里光线比白天更暗,灯泡发出低低的电流声。

她走到自己的房门前停下,仿佛不经意地往前挪了一步,站在2-7的门对面。

门仍然紧闭。

门缝里没有光。

那股消毒水味却更明显了,像是刚刚喷过,遮着一种密封太久的闷腐气息。

她的心有一点点往下沉。

“要不要敲一下?”

她问自己。

右手抬起,又放下;又抬起,在空中停着。

她想起早上那几张脸,像墙一样的表情。

她想起房东那句“年轻人经常这样不打招呼就走”。

她想起信箱里那封催缴单——如果她搬走了,电力公司为什么还会寄信来催?

“咔——”极轻的声响从她脚边的门缝里传出来,像有人踩到什么,又像地板木条在受压后微微弹起。

她整个人僵住,耳朵里“嗡”的一声,连呼吸都不敢太大。

她侧着身,慢慢把头靠近门板,冰凉的木纹贴在额头。

她很想说“有人吗”,嗓子却像被雨水灌满,发不出声。

她贴着门听了很久。

没有哭,也没有脚步声。

只有她自己的心跳,和走廊尽头窗户缝里漏进来的风。

“我是不是神经了?”

她在心里冷笑,转身去开自己房间的门。

钥匙插进去的时候,她看见对面墙上的小小一块阴影动了一下——其实只是灯泡晃了一下,但在这一刻,所有微小变化都像被放大了百倍。

门“咔哒”一声开了。

她进去,顺手反锁,靠着门呼出一口气,整个身体慢慢滑坐到地上。

冰凉的地板透过薄薄的居家裤,把一股冷意一点点渗进骨头里。

她把牛奶放进小冰箱,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

手心还在出汗,杯壁上的雾气模糊了她的指纹。

她背靠着桌沿坐下,手机屏幕在桌上一亮,跳出一条消息,是“东京打工互助群”里有人发了一张图——模糊的监控截图,时间角落标着昨夜23:47。

画面中的便利店柜台前,有个瘦削的女孩低着头,右手似乎递出了一张小纸条。

旁边的店员伸手去接,画面里的人都像漂浮在雨水里的影子。

小西月:有人认识这个女孩吗?

打工皇帝:像不像那个2-7的?

一小撮盐:不会吧,这么巧?

群主:别在群里发监控,删了。

小西月:我己经删了。

己撤回一条消息截图只停留了几秒就被撤回,聊天记录像被剪掉的一段胶片。

清禾盯着手机,眼睛不眨,心跳一点一点加快。

她的手指移到对话框上方,想打字问“这是谁发的”,又什么都没发。

群里很快被外卖优惠券和招聘信息顶上去,最后留下一片看似正常的热闹。

她盯着那块亮起又暗下的屏幕,感觉自己像一个站在喧嚣街口的哑巴,开口,声音却永远被车流吞没。

她打开相册,把截图放大——当然,己经没有了。

她只好靠记忆把画面拼回脑海:便利店冷白的灯光、柜台上的塑料托盘、女孩瘦削的手腕、指尖那张很薄的小纸条。

她甚至能想象出纸条被捏皱的边缘,以及女孩吞吐字句时那种一鼓作气的勇气。

“她在求救。”

清禾喃喃,自己却被这西个字吓了一跳。

她抬头看钟,快十点半了。

隔壁静得不自然,整层楼像被某种看不见的网笼罩住。

她站起来,拿起桌上的便利贴,“啪”地一声撕下一张,歪歪斜斜写下:“我在隔壁,有需要可以敲门。”

她看了又看,觉得这句话像一个很年轻的自我在试探世界,于是又加了一句:“我可以陪你去警察署。”

最后一个句点,她按得很用力。

她打开门,踮着脚走到2-7。

门缝里透出的气味淡了一点,像是散了。

但那股不正常的清洁剂味仍旧在空气里打转。

她抬手,准备把便利贴贴上去。

就在那一瞬间,门内“嗒”的一声,像是什么很轻很轻的金属敲击。

她的手在空中悬着,心里“砰”的一跳,几乎把便利贴捏皱。

她没动。

门内也没再动。

走廊尽头那盏不稳定的灯又闪了两下,像眨眼。

她贴上便利贴,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抚了一下,贴得很牢。

转身回房时,她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门——门板纹理在昏黄灯光下像一张紧绷的皮肤,门把手冷冷地反着光。

回到房间,她没立刻关灯。

她靠在窗边,窗玻璃上还有昨夜雨水留下的痕迹,被风一吹,变成拉得很长的水线。

街道遥远的噪音隔着玻璃传进来,被滤成柔软的嗡嗡声。

她把额头抵在玻璃上,冰凉的触感让她呼吸慢慢平稳。

她想起自己来东京的第一年。

那时候她住在比这更旧的房子里,楼上是两个夜班男人,常常半夜大笑;隔壁是个带孩子的年轻女人,孩子哭起来像小猫。

她有一次发烧到39度,蜷在床上,没力气去买药,手机电量只剩下5%,她打开联系人列表,敲了一行字“你在吗”,又一个个删掉。

最终她把手机扣在枕边,盯着门,盯到眼睛酸痛。

她期待有人走过来,轻敲一下,问一句“还好吗”。

没有。

门很安静,像今晚2-7那扇门一样。

她把脸离开玻璃,吸一口气,像是把那年的空气也一起吸进肺里,冷得她打了个哆嗦。

她知道此刻的自己,仍然可以像群里的人那样选择沉默,像楼下那些面孔一样装作看不见,像房东那样一句“搬走了”就把这件事盖过去。

她也知道,如果什么都不做,生活会继续。

她明天照常起床,乘两站地铁,给领导复印,给客户回邮件,午休时间刷刷短视频;一周,三周,三个月以后,她就会忘了2-7这三个数字,忘了那句“救我”。

她忽然困惑: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手机震了一下,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弹出来,是电力公司的自动通知:“2-7号房电表本月有异常波动,请联系确认。”

短信尾部有客服电话。

她盯了几秒,又把信息转发到自己的邮箱,给它一个“重要”的标签。

她不知道这个标签是不是徒劳,但这至少是一种不让事情立刻消失的方式。

快十一点,她关了灯。

房间被黑暗吞没,唯有门缝下渗进来一点走廊的黄光,细得像被削薄的纸片。

她躺在床上,眼睛睁着。

窗外远处的救护车呼啸而过,声音一层层卷起又散去。

她在半醒半睡间忽然听见很轻很轻的声音——像有人在门后慢慢挪动脚步,鞋底摩擦地砖的“沙沙”,或者什么被拖过地面的声音。

她坐起身,屏住呼吸,所有的感官都被那一点点声响牵住。

声音在门口停了两秒,又像被风吞掉。

她不确定那是真实,还是脑子在补全恐惧。

她把脚放到地上,悄悄走过去,把眼睛贴在猫眼。

镜片另一侧是一团被扭曲的走廊影像:墙、灯、门、便利贴。

便利贴还在。

她盯着那一小片纸看了很久,首到眼眶酸起来。

纸上“我可以陪你去警察署”的小字像黑点,安静地停在那里。

她把耳朵贴在门板上,门那边安静得过分。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把呼吸压得很浅,像怕自己的气息惊动了什么。

就在她准备离开门口、回到床边时——门的另一侧,极轻极轻的,像气音一样的低语,掠过木板的纹理。

她不确定是不是风。

但她的心被拽了一下,喉咙里浮起一个刺痛的念头:她还在。

她没有开灯,也没有说话。

她只是背靠着门,缓缓坐到地上,把膝盖抱在怀里,像把自己挪到门的这边,和另一边的人隔着一层薄薄的木头坐成同一个姿势。

木头冰凉,夜很静。

她闭上眼睛,第一次认真地想:如果明天还没有动静,我要去做点什么。

——走廊里的空气一寸一寸变冷。

——门的另一侧,一切无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