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参与抗日战争(铁柱铁柱)好看的完结小说_完本小说穿越时空参与抗日战争铁柱铁柱
时间: 2025-09-13 05:20:07
陈队长一声令下,这支小小的队伍便像融入夜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移动起来。
铁柱紧紧攥着我的手,他的手掌很大,粗糙得像砂纸,却异常温热,几乎烫着我冰凉的皮肤。
他半拖半护着我,在废墟和残破的街巷间快速穿行。
其他战士分散在前后左右,弓着腰,脚步放得极轻,只有粗布鞋底摩擦碎石的细微沙沙声,和偶尔压抑不住的、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咳嗽。
他手里的那杆老步枪枪口微微下压,却随时能抬起来喷射致命的火焰。
我几乎是被铁柱拖着走,两条短腿拼命倒腾,还是跟不上这些常年行军之人的步伐。
肺像个破风箱,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冰冷的刺痛和浓重的硝烟味、焦糊味,还有一种……淡淡的、若有似无的血腥气。
胃里空得发慌,一阵阵抽搐。
这就是1931年的东北?
这就是先辈们曾经呼吸的空气,走过的土地?
全息影像里再逼真的效果,也无法模拟出这种渗入骨髓的寒冷、恐惧和绝望。
“跟上,娃,快!”
铁柱低声催促,手下又加了把力。
我咬着牙,把喉咙口的腥甜感咽下去。
空间异能彻底枯竭了,脑袋一抽一抽地疼,像是被无数细针扎着。
我只能依靠这双几乎不属于自己的腿,依靠前面那个陌生士兵传来的微弱拉力,机械地奔跑。
突然,陈队长猛地举起拳头,整个队伍瞬间凝固,齐刷刷矮下身子,隐入一堵半塌的土墙后。
死寂。
只有风穿过空荡窗洞的呜咽。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陈队长慢慢探出半个头,极快地瞥了一眼,又缩回来,脸色难看至极。
他打了个手势——危险,很多。
铁柱把我往他身后又塞了塞,我能感觉到他身体的紧绷,和他骤然加快的心跳。
杂沓的皮靴声从街道另一端传来,伴随着更加清晰的、叽里呱啦的日语吆喝,还有枪托砸碎什么东西的脆响,以及……一声短促的、属于人类的惨叫,又戛然而止。
我浑身一抖,死死捂住自己的嘴。
那些声音越来越近,手电筒的光柱胡乱地扫过我们藏身区域上方的夜空。
不能被发现!
会死!
所有人都会死!
我心脏缩成一团,冰冷的恐惧攥紧了我。
下意识地,我空着的那只手死死握紧,试图压榨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空间力量,哪怕只能瞬移出去几米吸引注意也好……可是没有。
只有无尽的虚脱和头痛。
就在那皮靴声几乎要到巷口时——“哗啦!”
远处,不知哪个方向,猛地传来一声突兀的砖石垮塌声,在死寂的夜里格外刺耳。
“那边!
(日语)”鬼子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吆喝着,皮靴声和手电光柱迅速转向,朝着声响处追去。
我们这边,死里逃生。
所有人都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
陈队长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声响传来的方向,那里很快响起了几声零星的枪响,然后彻底归于沉寂。
不知道是哪位同胞,用这种方式,无意也好,有意也罢,替我们引开了死神。
陈队长没再多看一秒,只是用力一挥手,队伍再次悄无声息地移动起来,速度更快。
这一次,没有人说话,连呼吸都压抑得更深。
我们在迷宫般的废墟里又穿行了很久,久到我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腿是否存在。
终于,陈队长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半地下的破败院子口停下,有节奏地敲了敲那扇歪斜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里面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看到陈队长,才迅速拉开。
我们一行人鱼贯而入。
院子里比外面感觉更冷,弥漫着一股劣质烟草、汗臭和伤药混合的沉闷气味。
角落里缩着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眼神麻木。
中间生着一小堆微弱的篝火,几个同样穿着灰蓝色军装的人围坐着,有的在擦枪,有的在包扎伤口,看到我们进来,只是抬了抬眼,连惊讶的力气都没有。
“老陈,回来了?”
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人站起身,他年纪更大些,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情况怎么样?”
“妈的,鬼子推进太快,我们那点人根本挡不住,撤下来就碰上这娃。”
陈队长抹了把脸上的灰,声音沙哑,他指了指我,“差点折在巡逻队手里。”
那人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但更多的是漠然。
“哪来的娃?”
“捡的。”
陈队长言简意赅,“柱子,给她弄点吃的。”
铁柱哎了一声,松开我的手,跑到角落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桶旁,用一个破边搪瓷碗舀了半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又掰了小半个黝黑的、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窝窝头,走过来塞到我手里。
“快吃,娃,肯定饿坏了。”
我看着手里那碗几乎不能称之为食物的东西,和那块能砸死人的窝头,胃里却猛地抽搐起来,发出咕噜一声响。
饥饿战胜了一切。
我顾不上烫,也顾不上脏,蹲到角落里,狼吞虎咽起来。
糊糊没什么味道,只有一股霉味和焦糊味,窝头硌得牙疼,但我吃得前所未有的香甜。
吃到一半,我才发现院子里很多人都在看我,眼神各异,有好奇,有怜悯,也有一种见怪不怪的麻木。
铁柱蹲在我旁边,又忍不住小声问:“小妹妹,你叫啥名儿啊?”
我咽下嘴里拉嗓子的食物,低声道:“紫鸢焰。”
“紫……鸢焰?”
铁柱挠挠头,显然没听过这么奇怪的名字,“姓紫?
这姓可少见。
俺们村以前倒是有个外来的先生,好像也姓紫……”我心里猛地一跳。
这时,角落里一个一首沉默着抽烟袋锅的老兵突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向我,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破锣:“紫?
……东北地界,这姓可不常见。
小姑娘,你家……是不是辽西那边的?”
我捏紧了手里的碗边缘,心脏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
族谱记载,那位早夭的祖先紫云,正是出自辽西。
我看着他,慢慢点了点头。
老兵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他只喃喃了一句,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辽西紫家啊……那可是出过‘火疯子’的人家……”火疯子?
我还想再问,他却己经磕了磕烟袋锅,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
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的呓语。
铁柱还想追问,被陈队长一个眼神制止了。
“吃完就抓紧时间休息。”
陈队长的声音不容置疑,“夜里可能还要转移。”
我把最后一点窝头碎屑舔进嘴里,碗里的糊糊也喝得一滴不剩。
身体暖和了一点,但疲惫和恐惧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
我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抱着膝盖,看着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沧桑、写满苦难却依旧顽强的面孔。
铁柱给我找了块破麻袋片盖在身上,硬邦邦的,一股霉味,却多少挡了点寒气。
1931年9月30日的夜,冰冷刺骨。
我闭上眼睛,掌心那点微弱的、属于变异火系的灼热感,仿佛在黑暗中无声地燃烧。
辽西紫家……火疯子……历史的尘埃,似乎正一点点拂开,露出下面血色的脉络。
铁柱紧紧攥着我的手,他的手掌很大,粗糙得像砂纸,却异常温热,几乎烫着我冰凉的皮肤。
他半拖半护着我,在废墟和残破的街巷间快速穿行。
其他战士分散在前后左右,弓着腰,脚步放得极轻,只有粗布鞋底摩擦碎石的细微沙沙声,和偶尔压抑不住的、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咳嗽。
他手里的那杆老步枪枪口微微下压,却随时能抬起来喷射致命的火焰。
我几乎是被铁柱拖着走,两条短腿拼命倒腾,还是跟不上这些常年行军之人的步伐。
肺像个破风箱,每一次吸气都带着冰冷的刺痛和浓重的硝烟味、焦糊味,还有一种……淡淡的、若有似无的血腥气。
胃里空得发慌,一阵阵抽搐。
这就是1931年的东北?
这就是先辈们曾经呼吸的空气,走过的土地?
全息影像里再逼真的效果,也无法模拟出这种渗入骨髓的寒冷、恐惧和绝望。
“跟上,娃,快!”
铁柱低声催促,手下又加了把力。
我咬着牙,把喉咙口的腥甜感咽下去。
空间异能彻底枯竭了,脑袋一抽一抽地疼,像是被无数细针扎着。
我只能依靠这双几乎不属于自己的腿,依靠前面那个陌生士兵传来的微弱拉力,机械地奔跑。
突然,陈队长猛地举起拳头,整个队伍瞬间凝固,齐刷刷矮下身子,隐入一堵半塌的土墙后。
死寂。
只有风穿过空荡窗洞的呜咽。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陈队长慢慢探出半个头,极快地瞥了一眼,又缩回来,脸色难看至极。
他打了个手势——危险,很多。
铁柱把我往他身后又塞了塞,我能感觉到他身体的紧绷,和他骤然加快的心跳。
杂沓的皮靴声从街道另一端传来,伴随着更加清晰的、叽里呱啦的日语吆喝,还有枪托砸碎什么东西的脆响,以及……一声短促的、属于人类的惨叫,又戛然而止。
我浑身一抖,死死捂住自己的嘴。
那些声音越来越近,手电筒的光柱胡乱地扫过我们藏身区域上方的夜空。
不能被发现!
会死!
所有人都会死!
我心脏缩成一团,冰冷的恐惧攥紧了我。
下意识地,我空着的那只手死死握紧,试图压榨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空间力量,哪怕只能瞬移出去几米吸引注意也好……可是没有。
只有无尽的虚脱和头痛。
就在那皮靴声几乎要到巷口时——“哗啦!”
远处,不知哪个方向,猛地传来一声突兀的砖石垮塌声,在死寂的夜里格外刺耳。
“那边!
(日语)”鬼子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吆喝着,皮靴声和手电光柱迅速转向,朝着声响处追去。
我们这边,死里逃生。
所有人都长长地、无声地吁出一口气。
陈队长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声响传来的方向,那里很快响起了几声零星的枪响,然后彻底归于沉寂。
不知道是哪位同胞,用这种方式,无意也好,有意也罢,替我们引开了死神。
陈队长没再多看一秒,只是用力一挥手,队伍再次悄无声息地移动起来,速度更快。
这一次,没有人说话,连呼吸都压抑得更深。
我们在迷宫般的废墟里又穿行了很久,久到我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腿是否存在。
终于,陈队长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半地下的破败院子口停下,有节奏地敲了敲那扇歪斜的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里面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看到陈队长,才迅速拉开。
我们一行人鱼贯而入。
院子里比外面感觉更冷,弥漫着一股劣质烟草、汗臭和伤药混合的沉闷气味。
角落里缩着几个面黄肌瘦的百姓,眼神麻木。
中间生着一小堆微弱的篝火,几个同样穿着灰蓝色军装的人围坐着,有的在擦枪,有的在包扎伤口,看到我们进来,只是抬了抬眼,连惊讶的力气都没有。
“老陈,回来了?”
一个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人站起身,他年纪更大些,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情况怎么样?”
“妈的,鬼子推进太快,我们那点人根本挡不住,撤下来就碰上这娃。”
陈队长抹了把脸上的灰,声音沙哑,他指了指我,“差点折在巡逻队手里。”
那人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带着审视,但更多的是漠然。
“哪来的娃?”
“捡的。”
陈队长言简意赅,“柱子,给她弄点吃的。”
铁柱哎了一声,松开我的手,跑到角落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桶旁,用一个破边搪瓷碗舀了半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又掰了小半个黝黑的、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窝窝头,走过来塞到我手里。
“快吃,娃,肯定饿坏了。”
我看着手里那碗几乎不能称之为食物的东西,和那块能砸死人的窝头,胃里却猛地抽搐起来,发出咕噜一声响。
饥饿战胜了一切。
我顾不上烫,也顾不上脏,蹲到角落里,狼吞虎咽起来。
糊糊没什么味道,只有一股霉味和焦糊味,窝头硌得牙疼,但我吃得前所未有的香甜。
吃到一半,我才发现院子里很多人都在看我,眼神各异,有好奇,有怜悯,也有一种见怪不怪的麻木。
铁柱蹲在我旁边,又忍不住小声问:“小妹妹,你叫啥名儿啊?”
我咽下嘴里拉嗓子的食物,低声道:“紫鸢焰。”
“紫……鸢焰?”
铁柱挠挠头,显然没听过这么奇怪的名字,“姓紫?
这姓可少见。
俺们村以前倒是有个外来的先生,好像也姓紫……”我心里猛地一跳。
这时,角落里一个一首沉默着抽烟袋锅的老兵突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看向我,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破锣:“紫?
……东北地界,这姓可不常见。
小姑娘,你家……是不是辽西那边的?”
我捏紧了手里的碗边缘,心脏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
族谱记载,那位早夭的祖先紫云,正是出自辽西。
我看着他,慢慢点了点头。
老兵深深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他只喃喃了一句,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辽西紫家啊……那可是出过‘火疯子’的人家……”火疯子?
我还想再问,他却己经磕了磕烟袋锅,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
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随口的呓语。
铁柱还想追问,被陈队长一个眼神制止了。
“吃完就抓紧时间休息。”
陈队长的声音不容置疑,“夜里可能还要转移。”
我把最后一点窝头碎屑舔进嘴里,碗里的糊糊也喝得一滴不剩。
身体暖和了一点,但疲惫和恐惧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
我蜷缩在冰冷的墙角,抱着膝盖,看着跳跃的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沧桑、写满苦难却依旧顽强的面孔。
铁柱给我找了块破麻袋片盖在身上,硬邦邦的,一股霉味,却多少挡了点寒气。
1931年9月30日的夜,冰冷刺骨。
我闭上眼睛,掌心那点微弱的、属于变异火系的灼热感,仿佛在黑暗中无声地燃烧。
辽西紫家……火疯子……历史的尘埃,似乎正一点点拂开,露出下面血色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