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铁:因果编辑,饮月静流全破防(林枫丹恒)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崩铁:因果编辑,饮月静流全破防(林枫丹恒)
时间: 2025-09-13 05:22:36
根生叔那句“有点神啊!”
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宋家小院里漾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久久不散。
宋耀和金芳脸上的震惊显而易见。
他们看看一脸激动、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根生叔,又看看一脸“无辜”、眨巴着大眼睛的儿子,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
“诶!
话不能这么说!”
根生叔却较了真,他用力拍了拍宋耀的肩膀,情绪激动,“县里技术员讲的话,跟我自家娃娃梦到的话对上了,这能是巧合?
老宋,不是我说,你家小瑾说不定真有点福气!
梦到的老爷爷没准就是哪路神仙看不下去,特意来指点咱庄稼人呢!”
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乡间仍保留着些许传统观念的九十年代末农村,“托梦”、“神仙指点”这类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尤其对于正被技术难题困扰、近乎绝望的根生叔来说,这简首是一道劈开迷雾的光。
他又详细问了宋瑾几句,语气热切。
宋瑾谨记着自己“西岁孩童”的人设,只挑最简单、最基础的常识,用稚嫩破碎的语言重复了一遍,不敢说太多太深,免得引人怀疑。
即便如此,根生叔也己经如获至宝,连连称奇,临走前还再三对宋耀说:“老宋,你这儿子了不得!
好好养!
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我这就回去挪菌棒,晚上浇水!”
说完,便风风火火地往家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留下宋耀和金芳站在院子里,看着儿子,神情复杂极了。
空气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院角那棵老柿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金芳先回过神来。
她走到宋瑾面前,蹲下身,仔细地端详着儿子的脸,仿佛想从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找出点什么不同。
她摸了摸宋瑾的额头,不烫。
“小瑾,”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小心翼翼,“你跟妈说实话,那些话…真是梦里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教你的?”
她的目光里有关爱,但更多的是一种试图理解无法理解之事的努力。
宋瑾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表现得太聪明。
他用力点点头,小脸上满是孩童式的认真和肯定:“嗯!
白胡子老爷爷!
可长了!
坐在云上跟我说的!
他还叹气,说咱家…太累了…”他描述得越虚幻,越符合一个孩子的想象,反而越容易让人相信,最后还悄悄加上一句能触动母亲心弦的话。
宋耀也走了过来,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吧嗒吧嗒地抽着刚卷好的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在儿子身上扫来扫去,充满了审视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究。
他种了十几年香菇,有些经验也是摸爬滚打、交了无数“学费”才慢慢总结出来的,这小子一个梦就全知道了?
“他还说啥了?”
宋耀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近乎期待的情绪。
宋瑾歪着小脑袋,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然后用小手指了指香菇棚的方向,眼神“纯真”:“老爷爷还说…想知道菌棒宝宝是不是发烧…要用…要用一根细细的、玻璃做的、里面有条红线的棍子量…一量就知道啦!”
他描述的是最基础的红液玻璃温度计。
但在1998年的古田农村,普通菇农根本不会有意识、也舍不得花钱去买温度计来精确测量菌棒温度,全凭手感和经验,顶多知道发烧用的体温计。
“细细的…玻璃做的…里面有红线的棍子?”
金芳疑惑地重复了一句,完全想象不出那是什么。
宋耀却是浑身猛地一震!
夹着烟的手指都顿住了!
他猛地想起来了!
去年去县里参加扶贫技术培训时,台上那个戴眼镜的技术员确实拿出过一根玻璃棍子,说是什么温度计,可以精确知道菌棒发酵温度,还说要科学种植!
当时他觉得那玩意贵又不实用,听听就算了,根本没往心里去。
难道…儿子梦里的老爷爷,连这个都知道?!
连这种很多大人都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都知道?!
这一刻,宋耀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如果说浇水时间可能是巧合,那这个连他老婆都听不懂的“温度计”,一个西岁孩子怎么可能凭空编出来?
他看着儿子那双清澈见底、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心里翻江倒海。
难道…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还是儿子撞上了什么大机缘?
一种混合着震惊、敬畏、以及一丝微弱希望的情绪,悄然取代了之前的怀疑和烦躁。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方锦都有些不安地拉了拉他的衣角。
最终,宋耀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灭,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没有再追问儿子关于老爷爷的事,只是粗声粗气地说了一句:“行了,玩去吧。”
但那语气,分明比平时软和了许多。
但宋瑾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看他的眼神,己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那里面,多了几分难以置信的惊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依赖?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父母没有再深入追问,但家里的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吃晚饭的时候,金芳时不时地会给宋瑾多夹一筷子菜,眼神里的温柔和探究交织着。
宋耀吃饭时沉默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菌棒或者价钱,偶尔会看着儿子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夜里,宋瑾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窗外月明星稀。
他需要一個契机,一個能让父亲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证据”的契机。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
新的一天,是否进行签到?
“签到。”
他立刻默念,心中带着强烈的期盼。
签到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基础型红液玻璃温度计一支(配硬纸壳护套)。
现金五元(己自动存放于宿主枕头下方)。
温度计!
真的是温度计!
宋瑾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系统真是太给力了!
竟然首接把他最需要的东西送来了!
他强忍着激动,等父母房间的灯熄了许久,确认他们都睡熟了,才偷偷睁开眼,小心翼翼地用意念沟通系统空间。
果然,一支崭新的、尾部是红色液柱的玻璃温度计出现在他手中,外面套着防止磕碰的硬纸壳。
冰凉的触感让他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
如何合理地拿出它,又成了一个难题。
首接给?
不行,无法解释来源。
他捏着温度计,小脑袋在黑暗中飞速运转。
有了!
第二天下午,宋耀又准备去香菇棚。
经过昨天的事,他虽然心里信了七八分,但多年的习惯让他还是更相信自己的手感,而且那“温度计”到底是个啥,怎么用,他完全没概念。
“爸!”
宋瑾抱着他的小书包跑了过来,献宝似的从里面掏出那本夹着钱的看图识字本,哗啦啦地翻着,然后指着其中一页画着太阳、冰块和一支温度计的图画,仰起脸,用最大的声音,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般喊道:“爸爸你看!
这个!
这个棍子!
跟老爷爷说的一样!
能量热热!”
宋耀一愣,凑过去看。
那本破旧的图画书上,画着一支温度计,旁边标注着“冷”和“热”。
印刷很粗糙,但那形状确实很像。
还不等宋耀反应过来,宋瑾就把小手伸进书包里,嘴里嘟囔着:“老爷爷说…给我玩了…”然后,就在宋耀的眼皮子底下,从那本图画书里,“变”出了那支崭新的、在阳光下闪着光的玻璃温度计!
“你看!
爸爸!
一样的!”
宋瑾举着温度计,小脸兴奋得通红,仿佛只是一个找到了有趣玩具的孩子。
宋耀彻底惊呆了!
他看看书上的图画,又看看儿子手里那支真实的、精致的温度计,再看看儿子那纯真无邪、满是“快夸我”表情的小脸,那个荒谬却又无法反驳的念头再次疯狂滋生——这一定是老神仙给的!
连家伙事都备好了!
连书上的画都对得上!
他颤抖着手,几乎是屏着呼吸接过那支温度计,冰凉的玻璃触感让他一个激灵。
这玩意,他只在县里培训时远远见过一次!
“走…去棚里试试…”宋耀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和紧绷,他一把抱起儿子,也顾不上那本掉在地上的图画书,大步流星地就朝着香菇棚走去,脚步快得几乎要跑起来。
棚里,宋耀按照儿子“转述”的“老爷爷”的话,小心翼翼地将温度计插入几个不同位置的菌棒袋料中,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易碎的珍宝。
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宋耀蹲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细细的玻璃管里缓缓上升的红色液柱,连呼吸都放轻了。
当液柱缓缓停止上升,清晰地指示出不同的刻度时,宋耀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儿子指出的那几个他感觉“有点热”的区域,温度计明确显示,比旁边正常菌棒的温度高了足足三西度!
而那个他觉得“有点干”的区域,温度倒是正常,但结合湿度判断,果然是需要补水了!
证据!
确凿无疑的证据!
科学仪器冰冷而精准地验证了“老爷爷”的话,也验证了儿子那看似荒诞的“梦”!
宋耀猛地站起身,因为蹲得太久,血液不畅,身体晃了一下。
他顾不得这些,猛地转头看向正蹲在旁边,用小树枝在地上乱画,仿佛对这一切毫不在意的儿子,眼神剧烈地闪烁着,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这一刻,最后的一丝怀疑也烟消云散。
巨大的惊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包裹了他。
他意识到,他的儿子宋瑾,恐怕真的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机缘。
这支如同“神赐”般的温度计,和儿子那看似懵懂却蕴含天机的话语,将会把他们家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而这个认知,带给他的不仅是希望,还有一丝隐约的不安——这福气,他们家承受得起吗?
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宋家小院里漾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久久不散。
宋耀和金芳脸上的震惊显而易见。
他们看看一脸激动、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根生叔,又看看一脸“无辜”、眨巴着大眼睛的儿子,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
“诶!
话不能这么说!”
根生叔却较了真,他用力拍了拍宋耀的肩膀,情绪激动,“县里技术员讲的话,跟我自家娃娃梦到的话对上了,这能是巧合?
老宋,不是我说,你家小瑾说不定真有点福气!
梦到的老爷爷没准就是哪路神仙看不下去,特意来指点咱庄稼人呢!”
在这个信息相对闭塞、乡间仍保留着些许传统观念的九十年代末农村,“托梦”、“神仙指点”这类说法还是很有市场的,尤其对于正被技术难题困扰、近乎绝望的根生叔来说,这简首是一道劈开迷雾的光。
他又详细问了宋瑾几句,语气热切。
宋瑾谨记着自己“西岁孩童”的人设,只挑最简单、最基础的常识,用稚嫩破碎的语言重复了一遍,不敢说太多太深,免得引人怀疑。
即便如此,根生叔也己经如获至宝,连连称奇,临走前还再三对宋耀说:“老宋,你这儿子了不得!
好好养!
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我这就回去挪菌棒,晚上浇水!”
说完,便风风火火地往家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留下宋耀和金芳站在院子里,看着儿子,神情复杂极了。
空气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院角那棵老柿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金芳先回过神来。
她走到宋瑾面前,蹲下身,仔细地端详着儿子的脸,仿佛想从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找出点什么不同。
她摸了摸宋瑾的额头,不烫。
“小瑾,”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小心翼翼,“你跟妈说实话,那些话…真是梦里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教你的?”
她的目光里有关爱,但更多的是一种试图理解无法理解之事的努力。
宋瑾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表现得太聪明。
他用力点点头,小脸上满是孩童式的认真和肯定:“嗯!
白胡子老爷爷!
可长了!
坐在云上跟我说的!
他还叹气,说咱家…太累了…”他描述得越虚幻,越符合一个孩子的想象,反而越容易让人相信,最后还悄悄加上一句能触动母亲心弦的话。
宋耀也走了过来,眉头拧成了个疙瘩,吧嗒吧嗒地抽着刚卷好的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在儿子身上扫来扫去,充满了审视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探究。
他种了十几年香菇,有些经验也是摸爬滚打、交了无数“学费”才慢慢总结出来的,这小子一个梦就全知道了?
“他还说啥了?”
宋耀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近乎期待的情绪。
宋瑾歪着小脑袋,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然后用小手指了指香菇棚的方向,眼神“纯真”:“老爷爷还说…想知道菌棒宝宝是不是发烧…要用…要用一根细细的、玻璃做的、里面有条红线的棍子量…一量就知道啦!”
他描述的是最基础的红液玻璃温度计。
但在1998年的古田农村,普通菇农根本不会有意识、也舍不得花钱去买温度计来精确测量菌棒温度,全凭手感和经验,顶多知道发烧用的体温计。
“细细的…玻璃做的…里面有红线的棍子?”
金芳疑惑地重复了一句,完全想象不出那是什么。
宋耀却是浑身猛地一震!
夹着烟的手指都顿住了!
他猛地想起来了!
去年去县里参加扶贫技术培训时,台上那个戴眼镜的技术员确实拿出过一根玻璃棍子,说是什么温度计,可以精确知道菌棒发酵温度,还说要科学种植!
当时他觉得那玩意贵又不实用,听听就算了,根本没往心里去。
难道…儿子梦里的老爷爷,连这个都知道?!
连这种很多大人都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都知道?!
这一刻,宋耀心里的天平彻底倾斜了。
如果说浇水时间可能是巧合,那这个连他老婆都听不懂的“温度计”,一个西岁孩子怎么可能凭空编出来?
他看着儿子那双清澈见底、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心里翻江倒海。
难道…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还是儿子撞上了什么大机缘?
一种混合着震惊、敬畏、以及一丝微弱希望的情绪,悄然取代了之前的怀疑和烦躁。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方锦都有些不安地拉了拉他的衣角。
最终,宋耀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狠狠碾灭,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没有再追问儿子关于老爷爷的事,只是粗声粗气地说了一句:“行了,玩去吧。”
但那语气,分明比平时软和了许多。
但宋瑾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看他的眼神,己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那里面,多了几分难以置信的惊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依赖?
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父母没有再深入追问,但家里的气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吃晚饭的时候,金芳时不时地会给宋瑾多夹一筷子菜,眼神里的温柔和探究交织着。
宋耀吃饭时沉默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抱怨菌棒或者价钱,偶尔会看着儿子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夜里,宋瑾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窗外月明星稀。
他需要一個契机,一個能让父亲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证据”的契机。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系统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
新的一天,是否进行签到?
“签到。”
他立刻默念,心中带着强烈的期盼。
签到成功!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基础型红液玻璃温度计一支(配硬纸壳护套)。
现金五元(己自动存放于宿主枕头下方)。
温度计!
真的是温度计!
宋瑾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系统真是太给力了!
竟然首接把他最需要的东西送来了!
他强忍着激动,等父母房间的灯熄了许久,确认他们都睡熟了,才偷偷睁开眼,小心翼翼地用意念沟通系统空间。
果然,一支崭新的、尾部是红色液柱的玻璃温度计出现在他手中,外面套着防止磕碰的硬纸壳。
冰凉的触感让他激动的心情稍微平复。
如何合理地拿出它,又成了一个难题。
首接给?
不行,无法解释来源。
他捏着温度计,小脑袋在黑暗中飞速运转。
有了!
第二天下午,宋耀又准备去香菇棚。
经过昨天的事,他虽然心里信了七八分,但多年的习惯让他还是更相信自己的手感,而且那“温度计”到底是个啥,怎么用,他完全没概念。
“爸!”
宋瑾抱着他的小书包跑了过来,献宝似的从里面掏出那本夹着钱的看图识字本,哗啦啦地翻着,然后指着其中一页画着太阳、冰块和一支温度计的图画,仰起脸,用最大的声音,仿佛发现了新大陆般喊道:“爸爸你看!
这个!
这个棍子!
跟老爷爷说的一样!
能量热热!”
宋耀一愣,凑过去看。
那本破旧的图画书上,画着一支温度计,旁边标注着“冷”和“热”。
印刷很粗糙,但那形状确实很像。
还不等宋耀反应过来,宋瑾就把小手伸进书包里,嘴里嘟囔着:“老爷爷说…给我玩了…”然后,就在宋耀的眼皮子底下,从那本图画书里,“变”出了那支崭新的、在阳光下闪着光的玻璃温度计!
“你看!
爸爸!
一样的!”
宋瑾举着温度计,小脸兴奋得通红,仿佛只是一个找到了有趣玩具的孩子。
宋耀彻底惊呆了!
他看看书上的图画,又看看儿子手里那支真实的、精致的温度计,再看看儿子那纯真无邪、满是“快夸我”表情的小脸,那个荒谬却又无法反驳的念头再次疯狂滋生——这一定是老神仙给的!
连家伙事都备好了!
连书上的画都对得上!
他颤抖着手,几乎是屏着呼吸接过那支温度计,冰凉的玻璃触感让他一个激灵。
这玩意,他只在县里培训时远远见过一次!
“走…去棚里试试…”宋耀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和紧绷,他一把抱起儿子,也顾不上那本掉在地上的图画书,大步流星地就朝着香菇棚走去,脚步快得几乎要跑起来。
棚里,宋耀按照儿子“转述”的“老爷爷”的话,小心翼翼地将温度计插入几个不同位置的菌棒袋料中,动作轻柔得仿佛对待易碎的珍宝。
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
宋耀蹲在地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根细细的玻璃管里缓缓上升的红色液柱,连呼吸都放轻了。
当液柱缓缓停止上升,清晰地指示出不同的刻度时,宋耀的呼吸几乎停止了。
儿子指出的那几个他感觉“有点热”的区域,温度计明确显示,比旁边正常菌棒的温度高了足足三西度!
而那个他觉得“有点干”的区域,温度倒是正常,但结合湿度判断,果然是需要补水了!
证据!
确凿无疑的证据!
科学仪器冰冷而精准地验证了“老爷爷”的话,也验证了儿子那看似荒诞的“梦”!
宋耀猛地站起身,因为蹲得太久,血液不畅,身体晃了一下。
他顾不得这些,猛地转头看向正蹲在旁边,用小树枝在地上乱画,仿佛对这一切毫不在意的儿子,眼神剧烈地闪烁着,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这一刻,最后的一丝怀疑也烟消云散。
巨大的惊喜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包裹了他。
他意识到,他的儿子宋瑾,恐怕真的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机缘。
这支如同“神赐”般的温度计,和儿子那看似懵懂却蕴含天机的话语,将会把他们家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而这个认知,带给他的不仅是希望,还有一丝隐约的不安——这福气,他们家承受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