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官至省副,不服也得服!李权沙瑞金热门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名义:官至省副,不服也得服!(李权沙瑞金)
时间: 2025-09-13 06:05:45
2024年,蓝国,新晋市。
沉闷的历史课,教室里像是被抽掉了所有活力,只剩下昏昏欲睡的学生。
讲台上,历史老师正跟着他从未更改过的PPT机械地读着最新版教材《蓝国简史:从混沌到秩序》的最后一章。
“……自‘超人类指导委员会’于十五年前成立,并颁布《社会和谐纲要》以来,我国彻底告别了纷争、内耗与资源分配不均的‘旧时代’。
我们称之为‘大稳定’时期。
同学们必须深刻理解,‘大稳定’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演化的最优解。”
余望转着笔,目光早己越过老师那张毫无表情的脸,飘向了窗外。
窗外,是再标准不过的城市风景。
街道干净得一尘不染,车辆按照智能交通系统的调度,无声而有序地穿行。
高楼的巨大玻璃幕墙上,循环播放着公益广告,画面上,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同一种标准化的、名为“幸福”的微笑,下方是一行醒目的标语——“感恩引导,共建和谐”。
一切都井然有序,可余望总觉得,这片美丽的风景里,少了点什么。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下课铃声拯救了整个班级,“回去把第十章的课后思考题做了,下周我们要进行‘大稳定’十五周年主题测验。”
余望将课本塞进书包,迅速汇入人流。
回家的路,他每天都一个人走,他都走的同一条路。
但今天,他鬼使神差地,想走另一条路。
他胡乱地走进一条未走过的巷子里。
巷子很窄,两旁的建筑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墙皮己经剥落,露出了里面斑驳的红砖。
与外面那个光鲜亮丽的世界相比,这里像一道被遗忘的伤疤。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带着一丝霉味的气息,与主干道上那经过空气净化器过滤的、毫无味道的空气截然不同。
就在他走到巷子深处时,一阵轻微的“嘶嘶”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循声望去,在拐角处,看到了一个背影。
那是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看不清年龄和性别。
那人正拿着一个喷漆罐,飞快地在斑驳的墙上涂画着什么。
余望的心猛地一跳。
在这个涂鸦被视为“视觉污染”和“破坏公共财物”的时代,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公开的挑衅。
他下意识地想躲起来,但强烈的好奇心却像磁石一样,将他的脚步牢牢吸在了原地。
那个黑衣人动作极快,不过十几秒钟,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图案——一个正在裂变的原子核,线条简单而有力。
图案下方,是三个同样用黑色喷漆写成的、歪歪扭扭的大字:原子盟原子盟?
这是什么?
就在余望的大脑试图理解这三个字的时候,那个黑衣人似乎完成了他的作品,他警惕地西下看了一眼,将喷漆罐塞进背包,拉低帽檐,迅速消失在了巷子的另一头。
余望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墙上的涂鸦。
那个裂变的原子图案,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带着一种原始的、充满破坏力和生命力的美感,与这个城市所倡导的“稳定”与“和谐”格格不入。
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要拍下这个图案。
就在他举起手机的瞬间,两道人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巷口。
他们穿着最普通的便服,一个是正在看手机的中年男人,一个像是散步的阿姨。
但他们的动作却异常协调和迅速,径首走向那面墙。
那个中年男人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手持设备,对着墙上的涂鸦一扫,而那个阿姨则拿出一罐颜色与墙体完全一致的速干喷漆,对着涂鸦轻轻一喷。
不到十秒钟,那团燃烧的火焰和那三个充满力量的字,就彻底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墙壁恢复了原本的斑驳,甚至看不出一点被重新粉刷过的痕迹。
做完这一切,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然后像两个从未见过面的路人一样,各自转身,消失在了巷口。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交流,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余望僵在原地,举着手机的手臂还停在半空中。
他什么都没拍到。
他甚至开始怀疑,刚才发生的一切,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但鼻尖还残留着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油漆味,以及心脏剧烈的跳动,都在提醒他——那是真的。
他逃也似地离开了那条巷子,回到了光鲜亮丽的主干道上。
周围依旧是和谐而有序的世界,仿佛那条小巷里的暗流,只是一个不存在的异次元空间。
回到家,母亲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父亲余志则瘫在沙发上,疲惫地抱怨着今天工厂的KPI又提高了。
“回来了?”
父亲看了他一眼。
“没……没有。”
余望心不在焉地换着鞋,脑子里全是那个裂变的原子,和那两个悄无声息的“路人”。
吃晚饭的时候,新闻里正好插播了一条社区通告,表彰了几位“优秀和谐监督员”,感谢他们及时清理了城市里的“视觉牛皮癣”,维护了市容市貌。
画面上,出现了几个穿着便服、戴着红袖章的中年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父亲余志才边嚼着饭边点头:“这些人就该多表扬。
好好的城市,总有些不守规矩的,乱涂乱画。”
母亲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多好,干干净净的。
不像我们小时候,墙上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广告。”
余望低着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掉进了兔子洞的爱丽丝,窥见了一个隐藏在幕布之下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他的父母,以及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满足地生活在幕布之前,为舞台上的完美布景而鼓掌。
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打开手机,在搜索引擎里,用颤抖的手指,输入了那三个字。
原子盟搜索结果很快就跳了出来。
第一条,是《蓝国公共安全法》的官方词条解释,上面写着:“原子盟,一个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非法极端组织,己于十年前被依法取缔。”
第二条,是一篇来自《和谐日报》的评论文章,标题是《警惕“原子”的幽灵,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
再往下,便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将“原子盟”与“破坏”、“混乱”、“妄想”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旧闻。
在官方的叙事里,它是一个早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愚蠢的笑话。
可如果它只是一个笑话,为什么需要那样迅速而隐秘地去抹除它的痕迹?
余望关掉手机,黑暗中,那个在墙上燃烧的裂变原子,却在他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
他知道,他今天看到的,不是一个笑话。
那是一道裂痕。
一道出现在这个完美世界坚固外壳上的、真实存在的裂痕。
沉闷的历史课,教室里像是被抽掉了所有活力,只剩下昏昏欲睡的学生。
讲台上,历史老师正跟着他从未更改过的PPT机械地读着最新版教材《蓝国简史:从混沌到秩序》的最后一章。
“……自‘超人类指导委员会’于十五年前成立,并颁布《社会和谐纲要》以来,我国彻底告别了纷争、内耗与资源分配不均的‘旧时代’。
我们称之为‘大稳定’时期。
同学们必须深刻理解,‘大稳定’是历史的必然,是文明演化的最优解。”
余望转着笔,目光早己越过老师那张毫无表情的脸,飘向了窗外。
窗外,是再标准不过的城市风景。
街道干净得一尘不染,车辆按照智能交通系统的调度,无声而有序地穿行。
高楼的巨大玻璃幕墙上,循环播放着公益广告,画面上,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同一种标准化的、名为“幸福”的微笑,下方是一行醒目的标语——“感恩引导,共建和谐”。
一切都井然有序,可余望总觉得,这片美丽的风景里,少了点什么。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下课铃声拯救了整个班级,“回去把第十章的课后思考题做了,下周我们要进行‘大稳定’十五周年主题测验。”
余望将课本塞进书包,迅速汇入人流。
回家的路,他每天都一个人走,他都走的同一条路。
但今天,他鬼使神差地,想走另一条路。
他胡乱地走进一条未走过的巷子里。
巷子很窄,两旁的建筑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墙皮己经剥落,露出了里面斑驳的红砖。
与外面那个光鲜亮丽的世界相比,这里像一道被遗忘的伤疤。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带着一丝霉味的气息,与主干道上那经过空气净化器过滤的、毫无味道的空气截然不同。
就在他走到巷子深处时,一阵轻微的“嘶嘶”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循声望去,在拐角处,看到了一个背影。
那是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看不清年龄和性别。
那人正拿着一个喷漆罐,飞快地在斑驳的墙上涂画着什么。
余望的心猛地一跳。
在这个涂鸦被视为“视觉污染”和“破坏公共财物”的时代,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公开的挑衅。
他下意识地想躲起来,但强烈的好奇心却像磁石一样,将他的脚步牢牢吸在了原地。
那个黑衣人动作极快,不过十几秒钟,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图案——一个正在裂变的原子核,线条简单而有力。
图案下方,是三个同样用黑色喷漆写成的、歪歪扭扭的大字:原子盟原子盟?
这是什么?
就在余望的大脑试图理解这三个字的时候,那个黑衣人似乎完成了他的作品,他警惕地西下看了一眼,将喷漆罐塞进背包,拉低帽檐,迅速消失在了巷子的另一头。
余望站在原地,呆呆地看着墙上的涂鸦。
那个裂变的原子图案,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带着一种原始的、充满破坏力和生命力的美感,与这个城市所倡导的“稳定”与“和谐”格格不入。
他拿出手机,下意识地想要拍下这个图案。
就在他举起手机的瞬间,两道人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巷口。
他们穿着最普通的便服,一个是正在看手机的中年男人,一个像是散步的阿姨。
但他们的动作却异常协调和迅速,径首走向那面墙。
那个中年男人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手持设备,对着墙上的涂鸦一扫,而那个阿姨则拿出一罐颜色与墙体完全一致的速干喷漆,对着涂鸦轻轻一喷。
不到十秒钟,那团燃烧的火焰和那三个充满力量的字,就彻底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墙壁恢复了原本的斑驳,甚至看不出一点被重新粉刷过的痕迹。
做完这一切,两人对视一眼,点点头,然后像两个从未见过面的路人一样,各自转身,消失在了巷口。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交流,安静得令人毛骨悚然。
余望僵在原地,举着手机的手臂还停在半空中。
他什么都没拍到。
他甚至开始怀疑,刚才发生的一切,是不是自己的幻觉。
但鼻尖还残留着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油漆味,以及心脏剧烈的跳动,都在提醒他——那是真的。
他逃也似地离开了那条巷子,回到了光鲜亮丽的主干道上。
周围依旧是和谐而有序的世界,仿佛那条小巷里的暗流,只是一个不存在的异次元空间。
回到家,母亲林慧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父亲余志则瘫在沙发上,疲惫地抱怨着今天工厂的KPI又提高了。
“回来了?”
父亲看了他一眼。
“没……没有。”
余望心不在焉地换着鞋,脑子里全是那个裂变的原子,和那两个悄无声息的“路人”。
吃晚饭的时候,新闻里正好插播了一条社区通告,表彰了几位“优秀和谐监督员”,感谢他们及时清理了城市里的“视觉牛皮癣”,维护了市容市貌。
画面上,出现了几个穿着便服、戴着红袖章的中年人,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父亲余志才边嚼着饭边点头:“这些人就该多表扬。
好好的城市,总有些不守规矩的,乱涂乱画。”
母亲也附和道:“是啊,现在多好,干干净净的。
不像我们小时候,墙上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广告。”
余望低着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掉进了兔子洞的爱丽丝,窥见了一个隐藏在幕布之下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他的父母,以及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满足地生活在幕布之前,为舞台上的完美布景而鼓掌。
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打开手机,在搜索引擎里,用颤抖的手指,输入了那三个字。
原子盟搜索结果很快就跳了出来。
第一条,是《蓝国公共安全法》的官方词条解释,上面写着:“原子盟,一个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非法极端组织,己于十年前被依法取缔。”
第二条,是一篇来自《和谐日报》的评论文章,标题是《警惕“原子”的幽灵,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
再往下,便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将“原子盟”与“破坏”、“混乱”、“妄想”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的旧闻。
在官方的叙事里,它是一个早己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愚蠢的笑话。
可如果它只是一个笑话,为什么需要那样迅速而隐秘地去抹除它的痕迹?
余望关掉手机,黑暗中,那个在墙上燃烧的裂变原子,却在他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
他知道,他今天看到的,不是一个笑话。
那是一道裂痕。
一道出现在这个完美世界坚固外壳上的、真实存在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