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天下(奇铭陆梓染)小说最新章节_全文免费小说仿天下奇铭陆梓染
时间: 2025-09-13 06:06:01
第三章 日军侦察机掠过 村民惶惶藏粮谷青禾村的晨雾还没散尽,田埂上的草叶挂着霜珠,风一吹就簌簌往下掉。
李斌牵着老黄牛往村西的坡地走,牛蹄踩在冻硬的土路上,发出“笃笃”的闷响,像敲在每个人心尖上的警钟。
他裹了裹身上打满补丁的单衣,领口磨破的地方露着棉絮,风灌进去,顺着脊梁骨往下钻,冻得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老黄牛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走几步就抬头往天上望,耳朵扇动着,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
“斌子!
斌子!”
村口传来王鑫的喊声,他扛着锄头往这边跑,裤脚沾着泥点,脸上满是慌张,“快回家!
你爹让你赶紧把家里那点粮藏起来!”
李斌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牛绳攥得更紧:“咋了?
是阎修才又来催租了?”
“不是他!”
王鑫跑到近前,喘着粗气,声音压得很低,“刚从镇上跑回来的人说,今早看见天上有铁疙瘩飞过去,翅膀上还画着红太阳——是小鬼子的飞机!”
“小鬼子的飞机?”
李斌的脸“唰”地白了。
他只在曾祥铧先生的嘴里听过“飞机”这两个字,先生说那是能在天上扔炸弹的怪物,一颗炸弹就能炸平半座村子。
他下意识地抬头,天空依旧空荡荡的,但那片空旷里,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青禾村这方小小的天地。
老黄牛突然挣了挣牛绳,朝着村子的方向哞叫起来。
李斌回过神,拉起牛绳就往家跑,王鑫也跟着他往村里赶,两人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晨雾里格外急促。
还没到家门口,就听见村里乱了套。
女人的哭喊声、男人的呵斥声、孩子的哭闹声混在一起,连平日里最沉得住气的老人,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打转。
李斌家的院门敞开着,他爹李忠轩正蹲在堂屋门槛上,手里攥着个破布口袋,手抖得厉害,连口袋里的玉米面都撒了出来。
他娘坐在台阶上,一边抹眼泪一边往布包里塞红薯干,嘴里念叨着:“这可咋整啊……要是小鬼子来了,咱这日子还咋过啊……爹!
娘!”
李斌冲进门,“飞机呢?
真看见飞机了?”
李忠轩抬起头,眼里满是血丝:“刚刘老栓家的小子从县城跑回来,说那铁疙瘩飞得老低,在县城上空转了两圈才走,好多人家都把粮往地窖里埋呢!
咱家里就这点玉米面和红薯干,得赶紧找地方藏起来!”
李斌看着堂屋角落里那个半满的布口袋,心里一阵发酸。
这是家里省吃俭用攒下的口粮,原本打算撑到开春,要是被鬼子搜走,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玉米面,手指触到粗糙的颗粒,忽然想起前几天在野地挖野菜时,看到田埂边堆着的饿殍——要是没了粮,他们说不定也会变成那样。
“斌子,你去把后院那口枯井收拾收拾,”李忠轩站起身,声音比刚才稳了些,“咱把粮装在陶罐里,沉到井里去,鬼子就算来搜,也未必能想到。”
李斌点点头,转身往后院跑。
后院的枯井早就没水了,井底堆着些枯枝败叶,他找了把锄头,把井底的杂物清理干净,又回家搬了个缺了口的陶罐。
李忠轩和他娘把玉米面、红薯干还有几个舍不得吃的玉米棒子都装进陶罐,李斌抱着陶罐往井边走,陶罐沉甸甸的,压得他胳膊发酸,却也压着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刚把陶罐沉到井底,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惊呼:“飞机!
飞机又来了!”
李斌心里一紧,扔下锄头就往村口跑。
不少村民都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指着天上,脸色惨白。
他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小小的黑影从东边的天空飞过来,越来越近,机翼上的红太阳标志看得越来越清楚。
那黑影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无数只马蜂在耳边飞,震得人耳膜发疼。
“快躲起来!
快回家躲起来!”
有人大喊着,村民们像受惊的鸟一样,西散往家里跑。
李斌也转身往家跑,刚跑到院门口,就看见他哥李世湖背着个布包,慌慌张张地从外面回来。
“哥,你咋才回来?”
李斌问道。
李世湖喘着气,把布包往堂屋里扔:“我去镇上换盐,刚走到半路就看见飞机,吓得我一路跑回来!
咱家里的粮藏好了没?
我听人说,小鬼子不光抢粮,还杀人呢!”
李忠轩皱着眉:“慌什么?
先把门关好,再把窗户用木板钉上,别让鬼子看见屋里的动静。”
一家人忙忙碌碌,把院门拴紧,又找了几块木板,把堂屋的窗户钉得严严实实。
屋里一下子暗了下来,只有门缝里透进一点微光。
几个人坐在屋里,谁也没说话,只能听见外面飞机的“嗡嗡”声越来越近,还有远处传来的狗叫声和人的哭喊声。
李斌靠在门板上,手心里全是汗。
他想起曾祥铧先生说过,日本人侵占了东北,又占了华北,现在都打到家门口了。
他想起去年冬天,村里来了个逃难的老人,说他的村子被鬼子烧了,儿子被鬼子杀了,老伴也没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当时他还觉得那些事离自己很远,可现在,飞机就在天上飞,灾难好像下一秒就要落到青禾村。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飞机的声音渐渐远了,屋里的几个人才松了口气。
李忠轩站起身,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条门缝往外看,外面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鸡在院子里不安地踱步。
“飞机走了?”
他娘小声问道。
李忠轩点了点头,脸色却依旧凝重:“走是走了,但保不齐还会来。
咱得把粮藏好,再准备点干粮,万一鬼子真来扫荡,也好有个准备。”
李世湖坐在椅子上,拍着胸口:“刚才可吓死我了,那飞机飞得老低,我还以为要扔炸弹呢!”
李斌没说话,他走到后院,趴在枯井边往下看,井底黑漆漆的,只能看见陶罐的影子。
他心里琢磨着,要是鬼子真来搜粮,这口枯井能不能保住一家人的口粮?
他又想起王天宝家,他家比自己家还穷,不知道有没有地方藏粮。
正想着,就听见院门外有人敲门:“忠轩哥,在家吗?”
李忠轩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王天宝的爹王老实,他手里攥着个小布包,脸上满是愁容:“忠轩哥,我来问问,你们家的粮藏好了没?
我家就这点小米,不知道往哪儿藏,想跟你商量商量。”
李忠轩把王老实让进屋里,叹了口气:“我家也就那点粮,藏在后院枯井里了。
你要是不嫌弃,也可以把粮藏到我家井里,多个人多份力量,真要是鬼子来了,咱们也好互相照应。”
王老实连忙道谢:“多谢忠轩哥,你真是个好人!
我这就回家拿粮去。”
王老实走后,李斌的娘说道:“咱自己家的粮都不够吃,还帮着别人,要是以后粮不够了可咋整?”
李忠轩摇了摇头:“都是乡里乡亲的,哪能看着人家饿死?
再说了,真要是鬼子来了,光咱一家藏粮也没用,大家抱团才能活下去。”
李斌觉得爹说得对,他想起昨天在野地遇到邓忠强,邓忠强说过,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得团结起来。
他站起身:“爹,娘,我去看看王天宝家,帮他们把粮搬过来。”
没等爹娘说话,李斌就开门往外走。
村里的气氛依旧紧张,不少人家都在忙着藏粮,有的把粮埋在菜窖里,有的藏在柴火堆里,还有的把粮装进布口袋,挂在房梁上。
他走到王天宝家门口,看见王天宝和他弟王天强正抬着个陶罐往门外走,王老实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把铁锹。
“天宝,天强,我来帮你们!”
李斌走过去,接过王天宝手里的陶罐。
王天宝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多谢你了斌子,刚才我还跟我弟说,这陶罐太沉,不知道能不能抬到你家呢。”
王天强也说道:“斌子哥,你真是个好人,昨天我还跟你抢窝头,你别往心里去。”
李斌拍了拍王天强的肩膀:“都是小事,现在都啥时候了,还说那些干啥?
赶紧把粮搬过去,别一会儿飞机又回来了。”
几个人抬着陶罐往李斌家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有的跟他们打招呼,有的问他们粮藏在哪儿。
李忠轩索性把藏粮的办法告诉了大家,不少人家都学着把粮藏到了枯井或者菜窖里。
忙活了一上午,李斌家的枯井里不仅藏了自家的粮,还藏了王老实家、隔壁张婶家还有李忠轩的堂弟李忠明家的粮。
几家人约定好,要是真遇到鬼子搜粮,就说家里早就没粮了,都靠挖野菜过日子。
中午的时候,村里的保长阎林突然带着两个家丁来了。
阎林是阎修才的侄子,平日里仗着阎修才的势力,在村里横行霸道,不少村民都怕他。
他走到李忠轩家门口,一脚踹在院门上:“李忠轩,开门!
阎老爷让我来看看,你们家的粮藏好了没!”
李忠轩心里一紧,连忙开门:“阎保长,您怎么来了?
我们家哪还有粮啊,早就吃完了,现在都靠挖野菜过日子呢。”
阎林斜着眼睛打量着李忠轩,又往屋里看了看:“没粮?
我可听说,早上不少人家都在藏粮呢。
你们家要是藏了粮,可得乖乖交出来,不然阎老爷怪罪下来,你们可担待不起!”
李斌站在爹身后,心里很生气。
阎修才平日里压榨村民,现在鬼子要来了,不想着怎么保护村民,反而还想着抢村民的粮。
他刚想说话,就被李忠轩拉了一把。
李忠轩陪着笑脸:“阎保长,您真误会了,我们家真没粮了。
不信您可以进屋搜,要是搜出粮来,我甘愿受罚。”
阎林冷笑一声:“搜?
我看就不必了。
不过我可告诉你们,阎老爷说了,要是鬼子来了,村里的粮都得交给阎老爷保管,等鬼子走了,再分给大家。
你们可别私藏,不然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阎林又带着家丁去了别家。
李忠轩看着他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这个阎修才,都啥时候了,还想着搜刮村民的粮!
这不是把大家往死路上逼吗?”
王老实也说道:“就是,阎修才就是个吸血鬼,平日里压榨我们,现在鬼子要来了,还想着占便宜。
要是真把粮交给他们,咱们一家老小都得饿死!”
李斌攥紧了拳头:“爹,王伯,咱们不能把粮交给阎修才。
要是把粮交出去,不光咱们活不了,村里的人也活不了。
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阎修才把粮抢走。”
李忠轩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不能交,可阎修才势力大,还有家丁,咱们这些老百姓,哪能跟他斗啊?”
就在这时,邓忠强突然来了。
他骑着马,手里拿着一把大刀,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小伙子,都是村里的猎户,一个叫赵勇,一个叫孙刚。
他跳下马,走到李忠轩面前:“忠轩哥,我听说阎林来村里催粮了?”
李忠轩点了点头:“是啊,阎修才让他来的,说要把村里的粮都收上去保管,我看他就是想趁机抢粮。”
邓忠强冷笑一声:“这个阎修才,真是不知死活。
现在鬼子都快打过来了,他不想着抗日,反而还想着压榨老百姓。
我己经跟村里的几个猎户还有年轻小伙子商量好了,要是阎修才敢来抢粮,咱们就跟他拼了!”
李斌眼睛一亮:“邓大哥,你说得对!
咱们不能任由阎修才欺负,得跟他斗!”
王老实也说道:“我也跟你们一起,大不了就是一死,总比被阎修才抢了粮饿死强!”
邓忠强看着大家,点了点头:“好!
既然大家都愿意,咱们就约定好,要是阎修才或者阎林带着家丁来抢粮,大家就敲锣为号,村里的男人们都出来,跟他们拼了!
咱们老百姓虽然穷,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接下来的几天,青禾村的村民们一边忙着防备鬼子的飞机,一边提防着阎修才抢粮。
邓忠强每天都带着几个猎户在村里巡逻,李斌也跟着他们一起,帮忙放哨。
他还跟曾祥铧先生学了几个字,先生教他写“抗日救国”,他把这几个字写在纸上,藏在怀里,每次看到这几个字,就觉得心里有了底气。
这天下午,李斌正在村口放哨,突然看见远处的路上来了一队人马,大概有十几个人,都骑着马,手里拿着刀枪,为首的正是阎修才。
他心里一紧,连忙往村里跑:“不好了!
阎修才带着家丁来了!
快敲锣!”
村里的锣声很快响了起来,村民们听到锣声,都拿着锄头、镰刀、铁锹从家里跑出来,聚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邓忠强站在最前面,手里握着大刀,赵勇和孙刚跟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猎枪。
李忠轩、王老实、李忠明也都来了,李斌站在爹身边,手里拿着一根木棍。
阎修才骑着马,走到村民面前,勒住缰绳:“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想造反吗?”
邓忠强往前一步:“阎修才,我们不想造反,我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粮。
现在鬼子都快打过来了,你不想着怎么保护村民,反而还想着抢我们的粮,你对得起村里的老百姓吗?”
阎修才冷笑一声:“我抢你们的粮?
我是为了你们好!
要是鬼子来了,把你们的粮抢了,你们还能活吗?
我把粮收上来,替你们保管,等鬼子走了,再还给你们,这有什么不对?”
“你别骗人了!”
王老实喊道,“谁不知道你平日里压榨我们,把粮交给你,还不是被你自己吞了?
我们就算把粮埋在地下,也不会交给你!”
“就是!
我们不交给你!”
村民们纷纷喊道,声音越来越大。
阎修才的脸色变了,他没想到村民们竟然敢跟他作对。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家丁,又看了看眼前怒气冲冲的村民,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装镇定:“你们……你们别不识好歹!
我告诉你们,今天这粮,你们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不然,我就把你们都送到鬼子那里去!”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村民们。
李斌喊道:“阎修才,你竟然想把我们送到鬼子那里去,你就是个汉奸!
我们跟你拼了!”
说着,李斌举起木棍,就朝着阎修才冲了过去。
邓忠强、赵勇、孙刚还有其他村民也都跟着冲了上去,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拿着镰刀,有的举起铁锹。
阎修才和家丁们见状,吓得连忙往后退,他们虽然有刀枪,但村民们人多势众,而且都红了眼,他们根本不敢硬碰。
“你们……你们等着!”
阎修才指着村民们,气得浑身发抖,“我这就回去告诉阎老爷,让他带更多的人来!”
说完,阎修才带着家丁,掉转马头,狼狈地跑了。
村民们看着他们的背影,都欢呼起来,李斌也松了口气,手里的木棍差点掉在地上。
邓忠强走到村民们面前,大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阎修才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
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他就不敢欺负我们!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阎修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来找麻烦,咱们得加强防备,另外,还要盯着鬼子的动向,一旦有消息,就赶紧通知大家!”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的说要轮流放哨,有的说要把家里的刀枪拿出来,准备防身。
李斌觉得,虽然鬼子和阎修才都给村里带来了威胁,但村民们团结起来,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他想起曾祥铧先生说过的话,黑暗总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
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熬过这个乱世,等到和平的那一天。
傍晚的时候,曾祥铧先生来了。
他手里拿着
李斌牵着老黄牛往村西的坡地走,牛蹄踩在冻硬的土路上,发出“笃笃”的闷响,像敲在每个人心尖上的警钟。
他裹了裹身上打满补丁的单衣,领口磨破的地方露着棉絮,风灌进去,顺着脊梁骨往下钻,冻得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老黄牛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走几步就抬头往天上望,耳朵扇动着,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
“斌子!
斌子!”
村口传来王鑫的喊声,他扛着锄头往这边跑,裤脚沾着泥点,脸上满是慌张,“快回家!
你爹让你赶紧把家里那点粮藏起来!”
李斌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牛绳攥得更紧:“咋了?
是阎修才又来催租了?”
“不是他!”
王鑫跑到近前,喘着粗气,声音压得很低,“刚从镇上跑回来的人说,今早看见天上有铁疙瘩飞过去,翅膀上还画着红太阳——是小鬼子的飞机!”
“小鬼子的飞机?”
李斌的脸“唰”地白了。
他只在曾祥铧先生的嘴里听过“飞机”这两个字,先生说那是能在天上扔炸弹的怪物,一颗炸弹就能炸平半座村子。
他下意识地抬头,天空依旧空荡荡的,但那片空旷里,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青禾村这方小小的天地。
老黄牛突然挣了挣牛绳,朝着村子的方向哞叫起来。
李斌回过神,拉起牛绳就往家跑,王鑫也跟着他往村里赶,两人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晨雾里格外急促。
还没到家门口,就听见村里乱了套。
女人的哭喊声、男人的呵斥声、孩子的哭闹声混在一起,连平日里最沉得住气的老人,都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打转。
李斌家的院门敞开着,他爹李忠轩正蹲在堂屋门槛上,手里攥着个破布口袋,手抖得厉害,连口袋里的玉米面都撒了出来。
他娘坐在台阶上,一边抹眼泪一边往布包里塞红薯干,嘴里念叨着:“这可咋整啊……要是小鬼子来了,咱这日子还咋过啊……爹!
娘!”
李斌冲进门,“飞机呢?
真看见飞机了?”
李忠轩抬起头,眼里满是血丝:“刚刘老栓家的小子从县城跑回来,说那铁疙瘩飞得老低,在县城上空转了两圈才走,好多人家都把粮往地窖里埋呢!
咱家里就这点玉米面和红薯干,得赶紧找地方藏起来!”
李斌看着堂屋角落里那个半满的布口袋,心里一阵发酸。
这是家里省吃俭用攒下的口粮,原本打算撑到开春,要是被鬼子搜走,一家人就得饿肚子。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玉米面,手指触到粗糙的颗粒,忽然想起前几天在野地挖野菜时,看到田埂边堆着的饿殍——要是没了粮,他们说不定也会变成那样。
“斌子,你去把后院那口枯井收拾收拾,”李忠轩站起身,声音比刚才稳了些,“咱把粮装在陶罐里,沉到井里去,鬼子就算来搜,也未必能想到。”
李斌点点头,转身往后院跑。
后院的枯井早就没水了,井底堆着些枯枝败叶,他找了把锄头,把井底的杂物清理干净,又回家搬了个缺了口的陶罐。
李忠轩和他娘把玉米面、红薯干还有几个舍不得吃的玉米棒子都装进陶罐,李斌抱着陶罐往井边走,陶罐沉甸甸的,压得他胳膊发酸,却也压着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刚把陶罐沉到井底,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惊呼:“飞机!
飞机又来了!”
李斌心里一紧,扔下锄头就往村口跑。
不少村民都聚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指着天上,脸色惨白。
他顺着众人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小小的黑影从东边的天空飞过来,越来越近,机翼上的红太阳标志看得越来越清楚。
那黑影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无数只马蜂在耳边飞,震得人耳膜发疼。
“快躲起来!
快回家躲起来!”
有人大喊着,村民们像受惊的鸟一样,西散往家里跑。
李斌也转身往家跑,刚跑到院门口,就看见他哥李世湖背着个布包,慌慌张张地从外面回来。
“哥,你咋才回来?”
李斌问道。
李世湖喘着气,把布包往堂屋里扔:“我去镇上换盐,刚走到半路就看见飞机,吓得我一路跑回来!
咱家里的粮藏好了没?
我听人说,小鬼子不光抢粮,还杀人呢!”
李忠轩皱着眉:“慌什么?
先把门关好,再把窗户用木板钉上,别让鬼子看见屋里的动静。”
一家人忙忙碌碌,把院门拴紧,又找了几块木板,把堂屋的窗户钉得严严实实。
屋里一下子暗了下来,只有门缝里透进一点微光。
几个人坐在屋里,谁也没说话,只能听见外面飞机的“嗡嗡”声越来越近,还有远处传来的狗叫声和人的哭喊声。
李斌靠在门板上,手心里全是汗。
他想起曾祥铧先生说过,日本人侵占了东北,又占了华北,现在都打到家门口了。
他想起去年冬天,村里来了个逃难的老人,说他的村子被鬼子烧了,儿子被鬼子杀了,老伴也没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当时他还觉得那些事离自己很远,可现在,飞机就在天上飞,灾难好像下一秒就要落到青禾村。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飞机的声音渐渐远了,屋里的几个人才松了口气。
李忠轩站起身,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条门缝往外看,外面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鸡在院子里不安地踱步。
“飞机走了?”
他娘小声问道。
李忠轩点了点头,脸色却依旧凝重:“走是走了,但保不齐还会来。
咱得把粮藏好,再准备点干粮,万一鬼子真来扫荡,也好有个准备。”
李世湖坐在椅子上,拍着胸口:“刚才可吓死我了,那飞机飞得老低,我还以为要扔炸弹呢!”
李斌没说话,他走到后院,趴在枯井边往下看,井底黑漆漆的,只能看见陶罐的影子。
他心里琢磨着,要是鬼子真来搜粮,这口枯井能不能保住一家人的口粮?
他又想起王天宝家,他家比自己家还穷,不知道有没有地方藏粮。
正想着,就听见院门外有人敲门:“忠轩哥,在家吗?”
李忠轩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王天宝的爹王老实,他手里攥着个小布包,脸上满是愁容:“忠轩哥,我来问问,你们家的粮藏好了没?
我家就这点小米,不知道往哪儿藏,想跟你商量商量。”
李忠轩把王老实让进屋里,叹了口气:“我家也就那点粮,藏在后院枯井里了。
你要是不嫌弃,也可以把粮藏到我家井里,多个人多份力量,真要是鬼子来了,咱们也好互相照应。”
王老实连忙道谢:“多谢忠轩哥,你真是个好人!
我这就回家拿粮去。”
王老实走后,李斌的娘说道:“咱自己家的粮都不够吃,还帮着别人,要是以后粮不够了可咋整?”
李忠轩摇了摇头:“都是乡里乡亲的,哪能看着人家饿死?
再说了,真要是鬼子来了,光咱一家藏粮也没用,大家抱团才能活下去。”
李斌觉得爹说得对,他想起昨天在野地遇到邓忠强,邓忠强说过,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得团结起来。
他站起身:“爹,娘,我去看看王天宝家,帮他们把粮搬过来。”
没等爹娘说话,李斌就开门往外走。
村里的气氛依旧紧张,不少人家都在忙着藏粮,有的把粮埋在菜窖里,有的藏在柴火堆里,还有的把粮装进布口袋,挂在房梁上。
他走到王天宝家门口,看见王天宝和他弟王天强正抬着个陶罐往门外走,王老实跟在后面,手里拿着把铁锹。
“天宝,天强,我来帮你们!”
李斌走过去,接过王天宝手里的陶罐。
王天宝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多谢你了斌子,刚才我还跟我弟说,这陶罐太沉,不知道能不能抬到你家呢。”
王天强也说道:“斌子哥,你真是个好人,昨天我还跟你抢窝头,你别往心里去。”
李斌拍了拍王天强的肩膀:“都是小事,现在都啥时候了,还说那些干啥?
赶紧把粮搬过去,别一会儿飞机又回来了。”
几个人抬着陶罐往李斌家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有的跟他们打招呼,有的问他们粮藏在哪儿。
李忠轩索性把藏粮的办法告诉了大家,不少人家都学着把粮藏到了枯井或者菜窖里。
忙活了一上午,李斌家的枯井里不仅藏了自家的粮,还藏了王老实家、隔壁张婶家还有李忠轩的堂弟李忠明家的粮。
几家人约定好,要是真遇到鬼子搜粮,就说家里早就没粮了,都靠挖野菜过日子。
中午的时候,村里的保长阎林突然带着两个家丁来了。
阎林是阎修才的侄子,平日里仗着阎修才的势力,在村里横行霸道,不少村民都怕他。
他走到李忠轩家门口,一脚踹在院门上:“李忠轩,开门!
阎老爷让我来看看,你们家的粮藏好了没!”
李忠轩心里一紧,连忙开门:“阎保长,您怎么来了?
我们家哪还有粮啊,早就吃完了,现在都靠挖野菜过日子呢。”
阎林斜着眼睛打量着李忠轩,又往屋里看了看:“没粮?
我可听说,早上不少人家都在藏粮呢。
你们家要是藏了粮,可得乖乖交出来,不然阎老爷怪罪下来,你们可担待不起!”
李斌站在爹身后,心里很生气。
阎修才平日里压榨村民,现在鬼子要来了,不想着怎么保护村民,反而还想着抢村民的粮。
他刚想说话,就被李忠轩拉了一把。
李忠轩陪着笑脸:“阎保长,您真误会了,我们家真没粮了。
不信您可以进屋搜,要是搜出粮来,我甘愿受罚。”
阎林冷笑一声:“搜?
我看就不必了。
不过我可告诉你们,阎老爷说了,要是鬼子来了,村里的粮都得交给阎老爷保管,等鬼子走了,再分给大家。
你们可别私藏,不然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阎林又带着家丁去了别家。
李忠轩看着他的背影,气得浑身发抖:“这个阎修才,都啥时候了,还想着搜刮村民的粮!
这不是把大家往死路上逼吗?”
王老实也说道:“就是,阎修才就是个吸血鬼,平日里压榨我们,现在鬼子要来了,还想着占便宜。
要是真把粮交给他们,咱们一家老小都得饿死!”
李斌攥紧了拳头:“爹,王伯,咱们不能把粮交给阎修才。
要是把粮交出去,不光咱们活不了,村里的人也活不了。
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阎修才把粮抢走。”
李忠轩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不能交,可阎修才势力大,还有家丁,咱们这些老百姓,哪能跟他斗啊?”
就在这时,邓忠强突然来了。
他骑着马,手里拿着一把大刀,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小伙子,都是村里的猎户,一个叫赵勇,一个叫孙刚。
他跳下马,走到李忠轩面前:“忠轩哥,我听说阎林来村里催粮了?”
李忠轩点了点头:“是啊,阎修才让他来的,说要把村里的粮都收上去保管,我看他就是想趁机抢粮。”
邓忠强冷笑一声:“这个阎修才,真是不知死活。
现在鬼子都快打过来了,他不想着抗日,反而还想着压榨老百姓。
我己经跟村里的几个猎户还有年轻小伙子商量好了,要是阎修才敢来抢粮,咱们就跟他拼了!”
李斌眼睛一亮:“邓大哥,你说得对!
咱们不能任由阎修才欺负,得跟他斗!”
王老实也说道:“我也跟你们一起,大不了就是一死,总比被阎修才抢了粮饿死强!”
邓忠强看着大家,点了点头:“好!
既然大家都愿意,咱们就约定好,要是阎修才或者阎林带着家丁来抢粮,大家就敲锣为号,村里的男人们都出来,跟他们拼了!
咱们老百姓虽然穷,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接下来的几天,青禾村的村民们一边忙着防备鬼子的飞机,一边提防着阎修才抢粮。
邓忠强每天都带着几个猎户在村里巡逻,李斌也跟着他们一起,帮忙放哨。
他还跟曾祥铧先生学了几个字,先生教他写“抗日救国”,他把这几个字写在纸上,藏在怀里,每次看到这几个字,就觉得心里有了底气。
这天下午,李斌正在村口放哨,突然看见远处的路上来了一队人马,大概有十几个人,都骑着马,手里拿着刀枪,为首的正是阎修才。
他心里一紧,连忙往村里跑:“不好了!
阎修才带着家丁来了!
快敲锣!”
村里的锣声很快响了起来,村民们听到锣声,都拿着锄头、镰刀、铁锹从家里跑出来,聚集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邓忠强站在最前面,手里握着大刀,赵勇和孙刚跟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猎枪。
李忠轩、王老实、李忠明也都来了,李斌站在爹身边,手里拿着一根木棍。
阎修才骑着马,走到村民面前,勒住缰绳:“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想造反吗?”
邓忠强往前一步:“阎修才,我们不想造反,我们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粮。
现在鬼子都快打过来了,你不想着怎么保护村民,反而还想着抢我们的粮,你对得起村里的老百姓吗?”
阎修才冷笑一声:“我抢你们的粮?
我是为了你们好!
要是鬼子来了,把你们的粮抢了,你们还能活吗?
我把粮收上来,替你们保管,等鬼子走了,再还给你们,这有什么不对?”
“你别骗人了!”
王老实喊道,“谁不知道你平日里压榨我们,把粮交给你,还不是被你自己吞了?
我们就算把粮埋在地下,也不会交给你!”
“就是!
我们不交给你!”
村民们纷纷喊道,声音越来越大。
阎修才的脸色变了,他没想到村民们竟然敢跟他作对。
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家丁,又看了看眼前怒气冲冲的村民,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强装镇定:“你们……你们别不识好歹!
我告诉你们,今天这粮,你们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
不然,我就把你们都送到鬼子那里去!”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村民们。
李斌喊道:“阎修才,你竟然想把我们送到鬼子那里去,你就是个汉奸!
我们跟你拼了!”
说着,李斌举起木棍,就朝着阎修才冲了过去。
邓忠强、赵勇、孙刚还有其他村民也都跟着冲了上去,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拿着镰刀,有的举起铁锹。
阎修才和家丁们见状,吓得连忙往后退,他们虽然有刀枪,但村民们人多势众,而且都红了眼,他们根本不敢硬碰。
“你们……你们等着!”
阎修才指着村民们,气得浑身发抖,“我这就回去告诉阎老爷,让他带更多的人来!”
说完,阎修才带着家丁,掉转马头,狼狈地跑了。
村民们看着他们的背影,都欢呼起来,李斌也松了口气,手里的木棍差点掉在地上。
邓忠强走到村民们面前,大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阎修才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
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他就不敢欺负我们!
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阎修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来找麻烦,咱们得加强防备,另外,还要盯着鬼子的动向,一旦有消息,就赶紧通知大家!”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的说要轮流放哨,有的说要把家里的刀枪拿出来,准备防身。
李斌觉得,虽然鬼子和阎修才都给村里带来了威胁,但村民们团结起来,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他想起曾祥铧先生说过的话,黑暗总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
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熬过这个乱世,等到和平的那一天。
傍晚的时候,曾祥铧先生来了。
他手里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