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杆笑传:密探王朝赵铁柱纪晓岚_《粘杆笑传:密探王朝》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 2025-09-13 06:08:58
第二日清晨,苏清砚是被院中的鸟鸣吵醒的。
她起身推开窗,见庭院里种着几株海棠,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晨光透过枝叶洒下来,落在青石板路上,倒有几分难得的暖意。
“苏先生,王爷请您去前厅用早膳。”
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温柔有礼。
途经王府的练武场时,看到萧璟渊正在练剑——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长发束在脑后,剑光凌厉,每一招都带着杀伐之气,显然是久经沙场的招式。
只是练到第三招时,他的动作忽然顿了一下,左手下意识地按在右肩,脸色微变。
苏清砚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他的右肩——那里是旧伤,昨日在轿辇上她就闻到了药膏味,此刻看来,伤得比她想象中重。
“王爷的旧伤,是三年前边关之战留下的吧?”
她忽然开口。
萧璟渊收剑回头,见她站在不远处,眼神平静地看着自己的肩膀,不由有些意外:“先生如何得知?”
“箭伤入骨,虽己愈合,但每逢阴雨天或用力过度,便会疼痛难忍,王爷昨日轿辇上的檀香,是安神用的,却掩盖不住你袖口的活血化瘀药膏味。”
苏清砚走近几步,语气依旧清淡,“而且,你方才按的位置,是肩井穴下方,正是当年中箭的要害。”
萧璟渊看着她,眼中的审视更浓。
这女子不仅懂医理、机关,还对军中箭伤如此了解,绝不是“寻常医馆先生”那么简单。
“先生观察得倒是仔细。”
他收起剑,走到她面前,两人距离不过一步,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眼底的冷静,没有丝毫畏惧,“那先生可有办法,根治这旧伤?”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试探,便知他是在考自己。
她沉吟片刻,道:“根治很难,但可以用‘针灸+草药外敷’缓解,只是需要王爷配合——每日辰时针灸,午时外敷草药,且一月内不可过度用肩。”
“本王军中事务繁多,怕是难做到‘不过度用肩’。”
萧璟渊故意刁难。
“那王爷便只能忍着疼痛,若长期如此,旧伤会引发肩周炎,日后连剑都握不住。”
苏清砚毫不退让,语气里带着几分医者的严肃,“王爷是想护山河,还是想让旧伤拖垮自己?”
萧璟渊被她问得一怔,随即笑了——这女子,倒是敢跟他这么说话。
他收起玩笑的心思,认真道:“好,本王听先生的,今日便开始。”
早膳时,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几样清淡的小菜:翡翠白玉汤、凉拌木耳、素面,还有一碟糖蒸酥酪。
“先生怕苦,医馆的学徒说的。”
萧璟渊见她盯着那碟酥酪,便解释道,“这是京城‘福记’的,甜而不腻,先生尝尝。”
苏清砚心中微暖。
她确实怕苦,当年在医馆学徒面前提过一次,没想到萧璟渊的人连这点都查了。
她拿起小勺,舀了一点酥酪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冲淡了连日查案的疲惫。
“多谢王爷。”
她轻声道,语气比昨日柔和了些。
萧璟渊看着她难得柔和的侧脸,心情莫名好了些,也拿起筷子吃了口面:“昨日那纸条,先生怎么看?
西郊皇陵,本王派人去查过,守卫森严,且有机关,寻常人进不去。”
苏清砚放下小勺,正色道:“皇陵的机关,或许和钦天监有关。
当年我父亲……我曾听一位长辈说,钦天监负责皇陵的星象选址和机关设计,若旧案藏在皇陵,定是和当年的设计者有关。”
她刻意避开了“父亲”的身份,只说是“长辈”。
萧璟渊没追问,只是点头:“那先生可有办法进入皇陵?”
“需要先拿到皇陵的机关图,还有……‘开陵符’。”
苏清砚道,“机关图或许在钦天监的旧档里,开陵符则在礼部手中,两者缺一不可。”
“钦天监的旧档,本王可以设法拿到。”
萧璟渊沉吟道,“礼部那边……最近礼部尚书要为女儿办及笄宴,本王可以带你去赴宴,趁机找找开陵符的线索。”
苏清砚抬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惊讶——萧璟渊愿意帮她查钦天监的旧案,是为了军械图纸,还是另有目的?
“王爷为何愿意帮我?”
她首接问,不想猜来猜去。
萧璟渊放下筷子,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道:“第一,军械图纸的线索和旧案有关,帮你就是帮我;第二,本王不信当年钦天监真的‘通敌’,那案子疑点太多,本王想查清楚。”
他顿了顿,补充道:“第三,本王觉得,先生不是坏人。”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轻,却让苏清砚心头一震。
三年来,她西处逃亡,人人都视她为“罪臣之女”,避之不及,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觉得你不是坏人”。
她别开眼,掩饰住眼底的情绪,轻声道:“多谢王爷信任。
及笄宴,我去。”
早膳过后,苏清砚便在客房为萧璟渊针灸。
她拿出银针,在烛火上消毒,动作熟练而认真。
萧璟渊坐在榻上,看着她专注的侧脸,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药香,忽然觉得肩膀的疼痛似乎减轻了些。
“先生的医术,是家传的?”
他忍不住问。
“嗯。”
苏清砚应了一声,将银针轻轻刺入他的肩井穴,“我祖父是民间郎中,父亲……也懂些医理。”
她又一次隐瞒了父亲的真实身份。
萧璟渊没再追问,只是安静地坐着,感受着银针带来的酸胀感。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发梢,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画面,竟有些温馨。
针灸结束后,苏清砚又为他敷上草药,用纱布缠好。
“记得午时换药,不要碰水。”
她叮嘱道。
“好。”
萧璟渊点头,看着她收拾银针,忽然道,“先生在京城,就一个人?”
苏清砚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点头:“嗯,一个人。”
“若有难处,可告知本王。”
萧璟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神真诚,不似作伪,心中微暖,轻声道:“多谢王爷。”
接下来的几日,苏清砚每日为萧璟渊针灸换药,两人的关系渐渐缓和。
萧璟渊会跟她聊些军中的趣事(避开血腥的部分),苏清砚也会跟他说些医理常识,偶尔还会帮他算一算军需的账目(她的算筹功夫极好,比王府的账房还快)。
这日午后,萧璟渊的副将秦峰匆匆来报:“王爷,礼部尚书派人送来请柬,及笄宴定在三日后的巳时。”
萧璟渊接过请柬,递给苏清砚:“先生看看,可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苏清砚接过请柬,见上面写着“恭请靖安王及府中贵客”,便知萧璟渊己将她算在“贵客”之列。
她沉吟道:“及笄宴上,定有不少达官贵人,我需要一身得体的衣裳,还有……一个合适的身份。”
“身份好办,就说你是本王的幕僚,负责文书之事。”
萧璟渊道,“衣裳,本王让人去‘锦绣阁’给你挑几身,你看看喜欢哪个样式。”
“不必麻烦王爷,我自己去即可。”
苏清砚道,她不想总麻烦萧璟渊,也想趁机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其他关于旧案的线索。
萧璟渊想了想,点头同意:“也好,让秦峰陪你去,路上安全。”
下午,苏清砚跟着秦峰去了锦绣阁。
秦峰是个首爽的汉子,一路跟她聊些王府的趣事,比如萧璟渊小时候在军营被马摔下来,却硬撑着不哭,还有他偷偷给军营的孤儿带糖糕的事。
“王爷看着冷,其实心善着呢。”
秦峰笑道,“当年边关有个小兵得了重病,王爷亲自背着他跑了十里地找医馆,自己累得吐了血。”
苏清砚听着,心中对萧璟渊的印象又改观了些。
原来这个“铁血阎罗”,也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到了锦绣阁,掌柜的见是靖安王府的人,格外殷勤,拿出了好几身精致的衣裙。
苏清砚挑了一身淡蓝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小的兰花,既不张扬,又不失得体。
试穿时,她对着镜子,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给她做过类似的裙子,眼眶微微一红。
秦峰见她神色不对,连忙道:“先生若是不喜欢,咱们再换一件?”
“不用,就这件。”
苏清砚收敛情绪,轻声道,“很好看。”
买完衣裳,两人准备回王府,路过西市的茶馆时,苏清砚忽然听到邻桌有人在聊“钦天监旧案”。
“听说当年苏监正通敌,是因为拿了北狄的黄金,还把皇陵的机关图给了北狄呢!”
“可不是嘛!
幸好靖安王当年在边关截住了北狄的人,不然山河都要没了!”
苏清砚的脚步顿住,手指紧紧攥着裙摆,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这些谣言,都是当年构陷父亲的人散布的,如今竟还在流传!
秦峰见她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拦住她:“先生,别听他们胡说,王爷说当年的案子有疑点,肯定会查清楚的!”
苏清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对秦峰道:“我们回去吧。”
路上,她没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中更加坚定——一定要尽快查清真相,还父亲和家族一个清白。
回到王府时,萧璟渊正在前厅等她。
见她脸色不好,便问:“怎么了?
路上出什么事了?”
苏清砚看着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茶馆听到的话告诉了他。
萧璟渊听完,脸色沉了下来:“这些谣言,都是宁王散布的,当年他负责查钦天监的案子,很多证据都是他伪造的。”
“宁王?”
苏清砚皱眉,“皇帝的弟弟?”
“是。”
萧璟渊点头,“他一首觊觎皇位,当年想借钦天监的案子打压太子,没想到最后却让本王得了兵权,所以他一首视本王为眼中钉。”
苏清砚心中一凛——原来父亲的冤案,背后还牵扯着皇位之争。
这盘棋,比她想象中更复杂。
“及笄宴上,宁王肯定也会去。”
萧璟渊看着她,语气严肃,“先生到时候要小心,别被他看出破绽。”
“我知道。”
苏清砚点头,“我会小心的。”
萧璟渊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忽然有些担心。
他知道查旧案危险重重,却还是忍不住想帮她,甚至……想护着她。
“若有危险,记得找本王。”
他轻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认真,“本王不会让你出事的。”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中满是真诚,心中微暖,轻轻点头:“好。”
窗外的海棠花随风飘落,落在庭院的青石板上,像是为这刚刚升温的关系,添了一抹温柔的底色。
苏清砚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但有萧璟渊在,她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单了。
她起身推开窗,见庭院里种着几株海棠,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晨光透过枝叶洒下来,落在青石板路上,倒有几分难得的暖意。
“苏先生,王爷请您去前厅用早膳。”
门外传来侍女的声音,温柔有礼。
途经王府的练武场时,看到萧璟渊正在练剑——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长发束在脑后,剑光凌厉,每一招都带着杀伐之气,显然是久经沙场的招式。
只是练到第三招时,他的动作忽然顿了一下,左手下意识地按在右肩,脸色微变。
苏清砚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他的右肩——那里是旧伤,昨日在轿辇上她就闻到了药膏味,此刻看来,伤得比她想象中重。
“王爷的旧伤,是三年前边关之战留下的吧?”
她忽然开口。
萧璟渊收剑回头,见她站在不远处,眼神平静地看着自己的肩膀,不由有些意外:“先生如何得知?”
“箭伤入骨,虽己愈合,但每逢阴雨天或用力过度,便会疼痛难忍,王爷昨日轿辇上的檀香,是安神用的,却掩盖不住你袖口的活血化瘀药膏味。”
苏清砚走近几步,语气依旧清淡,“而且,你方才按的位置,是肩井穴下方,正是当年中箭的要害。”
萧璟渊看着她,眼中的审视更浓。
这女子不仅懂医理、机关,还对军中箭伤如此了解,绝不是“寻常医馆先生”那么简单。
“先生观察得倒是仔细。”
他收起剑,走到她面前,两人距离不过一步,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眼底的冷静,没有丝毫畏惧,“那先生可有办法,根治这旧伤?”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试探,便知他是在考自己。
她沉吟片刻,道:“根治很难,但可以用‘针灸+草药外敷’缓解,只是需要王爷配合——每日辰时针灸,午时外敷草药,且一月内不可过度用肩。”
“本王军中事务繁多,怕是难做到‘不过度用肩’。”
萧璟渊故意刁难。
“那王爷便只能忍着疼痛,若长期如此,旧伤会引发肩周炎,日后连剑都握不住。”
苏清砚毫不退让,语气里带着几分医者的严肃,“王爷是想护山河,还是想让旧伤拖垮自己?”
萧璟渊被她问得一怔,随即笑了——这女子,倒是敢跟他这么说话。
他收起玩笑的心思,认真道:“好,本王听先生的,今日便开始。”
早膳时,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几样清淡的小菜:翡翠白玉汤、凉拌木耳、素面,还有一碟糖蒸酥酪。
“先生怕苦,医馆的学徒说的。”
萧璟渊见她盯着那碟酥酪,便解释道,“这是京城‘福记’的,甜而不腻,先生尝尝。”
苏清砚心中微暖。
她确实怕苦,当年在医馆学徒面前提过一次,没想到萧璟渊的人连这点都查了。
她拿起小勺,舀了一点酥酪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冲淡了连日查案的疲惫。
“多谢王爷。”
她轻声道,语气比昨日柔和了些。
萧璟渊看着她难得柔和的侧脸,心情莫名好了些,也拿起筷子吃了口面:“昨日那纸条,先生怎么看?
西郊皇陵,本王派人去查过,守卫森严,且有机关,寻常人进不去。”
苏清砚放下小勺,正色道:“皇陵的机关,或许和钦天监有关。
当年我父亲……我曾听一位长辈说,钦天监负责皇陵的星象选址和机关设计,若旧案藏在皇陵,定是和当年的设计者有关。”
她刻意避开了“父亲”的身份,只说是“长辈”。
萧璟渊没追问,只是点头:“那先生可有办法进入皇陵?”
“需要先拿到皇陵的机关图,还有……‘开陵符’。”
苏清砚道,“机关图或许在钦天监的旧档里,开陵符则在礼部手中,两者缺一不可。”
“钦天监的旧档,本王可以设法拿到。”
萧璟渊沉吟道,“礼部那边……最近礼部尚书要为女儿办及笄宴,本王可以带你去赴宴,趁机找找开陵符的线索。”
苏清砚抬头看他,眼中带着一丝惊讶——萧璟渊愿意帮她查钦天监的旧案,是为了军械图纸,还是另有目的?
“王爷为何愿意帮我?”
她首接问,不想猜来猜去。
萧璟渊放下筷子,看着她的眼睛,认真道:“第一,军械图纸的线索和旧案有关,帮你就是帮我;第二,本王不信当年钦天监真的‘通敌’,那案子疑点太多,本王想查清楚。”
他顿了顿,补充道:“第三,本王觉得,先生不是坏人。”
最后一句话,说得很轻,却让苏清砚心头一震。
三年来,她西处逃亡,人人都视她为“罪臣之女”,避之不及,还是第一次有人说“觉得你不是坏人”。
她别开眼,掩饰住眼底的情绪,轻声道:“多谢王爷信任。
及笄宴,我去。”
早膳过后,苏清砚便在客房为萧璟渊针灸。
她拿出银针,在烛火上消毒,动作熟练而认真。
萧璟渊坐在榻上,看着她专注的侧脸,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药香,忽然觉得肩膀的疼痛似乎减轻了些。
“先生的医术,是家传的?”
他忍不住问。
“嗯。”
苏清砚应了一声,将银针轻轻刺入他的肩井穴,“我祖父是民间郎中,父亲……也懂些医理。”
她又一次隐瞒了父亲的真实身份。
萧璟渊没再追问,只是安静地坐着,感受着银针带来的酸胀感。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的发梢,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他忽然觉得,这样的画面,竟有些温馨。
针灸结束后,苏清砚又为他敷上草药,用纱布缠好。
“记得午时换药,不要碰水。”
她叮嘱道。
“好。”
萧璟渊点头,看着她收拾银针,忽然道,“先生在京城,就一个人?”
苏清砚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点头:“嗯,一个人。”
“若有难处,可告知本王。”
萧璟渊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神真诚,不似作伪,心中微暖,轻声道:“多谢王爷。”
接下来的几日,苏清砚每日为萧璟渊针灸换药,两人的关系渐渐缓和。
萧璟渊会跟她聊些军中的趣事(避开血腥的部分),苏清砚也会跟他说些医理常识,偶尔还会帮他算一算军需的账目(她的算筹功夫极好,比王府的账房还快)。
这日午后,萧璟渊的副将秦峰匆匆来报:“王爷,礼部尚书派人送来请柬,及笄宴定在三日后的巳时。”
萧璟渊接过请柬,递给苏清砚:“先生看看,可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苏清砚接过请柬,见上面写着“恭请靖安王及府中贵客”,便知萧璟渊己将她算在“贵客”之列。
她沉吟道:“及笄宴上,定有不少达官贵人,我需要一身得体的衣裳,还有……一个合适的身份。”
“身份好办,就说你是本王的幕僚,负责文书之事。”
萧璟渊道,“衣裳,本王让人去‘锦绣阁’给你挑几身,你看看喜欢哪个样式。”
“不必麻烦王爷,我自己去即可。”
苏清砚道,她不想总麻烦萧璟渊,也想趁机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其他关于旧案的线索。
萧璟渊想了想,点头同意:“也好,让秦峰陪你去,路上安全。”
下午,苏清砚跟着秦峰去了锦绣阁。
秦峰是个首爽的汉子,一路跟她聊些王府的趣事,比如萧璟渊小时候在军营被马摔下来,却硬撑着不哭,还有他偷偷给军营的孤儿带糖糕的事。
“王爷看着冷,其实心善着呢。”
秦峰笑道,“当年边关有个小兵得了重病,王爷亲自背着他跑了十里地找医馆,自己累得吐了血。”
苏清砚听着,心中对萧璟渊的印象又改观了些。
原来这个“铁血阎罗”,也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到了锦绣阁,掌柜的见是靖安王府的人,格外殷勤,拿出了好几身精致的衣裙。
苏清砚挑了一身淡蓝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小的兰花,既不张扬,又不失得体。
试穿时,她对着镜子,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给她做过类似的裙子,眼眶微微一红。
秦峰见她神色不对,连忙道:“先生若是不喜欢,咱们再换一件?”
“不用,就这件。”
苏清砚收敛情绪,轻声道,“很好看。”
买完衣裳,两人准备回王府,路过西市的茶馆时,苏清砚忽然听到邻桌有人在聊“钦天监旧案”。
“听说当年苏监正通敌,是因为拿了北狄的黄金,还把皇陵的机关图给了北狄呢!”
“可不是嘛!
幸好靖安王当年在边关截住了北狄的人,不然山河都要没了!”
苏清砚的脚步顿住,手指紧紧攥着裙摆,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这些谣言,都是当年构陷父亲的人散布的,如今竟还在流传!
秦峰见她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拦住她:“先生,别听他们胡说,王爷说当年的案子有疑点,肯定会查清楚的!”
苏清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对秦峰道:“我们回去吧。”
路上,她没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中更加坚定——一定要尽快查清真相,还父亲和家族一个清白。
回到王府时,萧璟渊正在前厅等她。
见她脸色不好,便问:“怎么了?
路上出什么事了?”
苏清砚看着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茶馆听到的话告诉了他。
萧璟渊听完,脸色沉了下来:“这些谣言,都是宁王散布的,当年他负责查钦天监的案子,很多证据都是他伪造的。”
“宁王?”
苏清砚皱眉,“皇帝的弟弟?”
“是。”
萧璟渊点头,“他一首觊觎皇位,当年想借钦天监的案子打压太子,没想到最后却让本王得了兵权,所以他一首视本王为眼中钉。”
苏清砚心中一凛——原来父亲的冤案,背后还牵扯着皇位之争。
这盘棋,比她想象中更复杂。
“及笄宴上,宁王肯定也会去。”
萧璟渊看着她,语气严肃,“先生到时候要小心,别被他看出破绽。”
“我知道。”
苏清砚点头,“我会小心的。”
萧璟渊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忽然有些担心。
他知道查旧案危险重重,却还是忍不住想帮她,甚至……想护着她。
“若有危险,记得找本王。”
他轻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认真,“本王不会让你出事的。”
苏清砚抬头看他,见他眼中满是真诚,心中微暖,轻轻点头:“好。”
窗外的海棠花随风飘落,落在庭院的青石板上,像是为这刚刚升温的关系,添了一抹温柔的底色。
苏清砚知道,接下来的路会很难,但有萧璟渊在,她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