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契约灵兽,你契约山海经?》魏莱魏炎已完结小说_别人都契约灵兽,你契约山海经?(魏莱魏炎)经典小说
时间: 2025-09-13 06:13:43
客栈后院的柴房里,杨哨正用磨刀石打磨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鞭。
鞭身缠着暗红色的布条,末端坠着三枚菱形铁蒺藜,磨得寒光闪闪。
老九蹲在旁边收拾装备,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就是搬山派的‘卸甲鞭’?
看着跟赶马的鞭子没两样。”
“等你被血尸掐住脖子时,就知道它是不是赶马鞭了。”
她拔出鞭子,铁蒺藜上还挂着块木屑,“摸金校尉不都靠洛阳铲吃饭?
怎么,胡八一没教你‘发丘指’?”
老九摸了摸发烫的耳朵,把洛阳铲塞进背包:“他就留了本书和张地图,再说我奶奶不让我学这些。”
他瞥了眼杨哨放在桌上的“搬山札记”,封皮边角都磨圆了,用红绳捆着,“你祖父……鹧鸪哨,当年真的为了雮尘珠跑遍大江南北?”
杨哨的动作顿了顿,眼神暗了下去。
她翻开札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穿长衫的中年男人站在沙漠里,背着双管猎枪,嘴角带着笑,正是鹧鸪哨。
“他最后死在黑水城,连雮尘珠的影子都没见到。”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搬山派世代中‘尸蛾蛊’的诅咒,男丁活不过西十,女丁身上长鳞斑,跟你奶奶的病一样。”
老九心里咯噔一下:“你也……我娘就是三十岁死的。”
杨哨合上札记,把铜鞭缠回腰间,“札记里说,湘西悬棺的‘尸蛾蛊’是源头,只要炸掉培养池,诅咒就能解除。
所以这趟不是交易,是使命——你要是敢拖后腿,我第一个炸的就是你。”
窗外传来客栈老板的咳嗽声,老九赶紧把地图塞进怀里。
两人约定天一亮就出发,沿沅江徒步三天,才能到悬棺栈道的入口。
老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觉得杨哨没说实话——搬山派的诅咒明明是鬼洞族的红斑,怎么会跟尸蛾蛊扯上关系?
但看着对方腰间的铜鞭,他明智地没再追问。
第二天清晨,山雾还没散,两人就背着装备上了路。
沅江像条墨绿色的带子,绕着绝壁蜿蜒,岸边的鹅卵石上长满青苔,踩上去首打滑。
杨哨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得像羚羊,老九跟在后面,踩着她的脚印走,还是差点摔进江里。
“不行就说一声,”杨哨回头,扔给他一根带倒刺的树枝,“这是‘爬山藤’,沅江两岸的山民都用它当拐杖。”
老九接过树枝,发现上面黏着片巴掌大的叶子,边缘呈锯齿状,闻起来有股辛辣味。
“这玩意儿能吃?”
“能毒死人。”
杨哨头也不回,“这是‘见血封喉’的嫩叶,碰破皮肤就会肿。
搬山派的人,第一课就是认毒草。”
她突然停住脚步,指了指前方的山坳,“到了。”
老九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坳里散落着几十座吊脚楼,屋顶盖着黑瓦,檐角挂着牛角号,村口的老槐树上缠着红布条,树下站着几个穿蓝布对襟衫的村民,正冷冷地盯着他们。
“这是‘土家族老寨’?”
老九小声问。
“是‘守棺寨’。”
杨哨把铜鞭藏进衣摆,“这里的人世代看守悬棺,对外来者向来不友好。
把你的摸金符收起来,别说是来盗墓的。”
两人刚走到村口,一个裹着青布头巾的老头突然举起牛角号,“呜——”的一声长鸣,吊脚楼里瞬间涌出十几个村民,手里拿着柴刀和锄头,把他们团团围住。
为首的壮汉皮肤黝黑,胳膊上纹着白虎图腾,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你们来干什么?
这里不欢迎外人!”
老九刚要开口,杨哨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角,用眼神示意他看老头腰间——那里挂着个巴掌大的木雕,雕的正是傩戏面具的样式,左眼处同样缺了块角。
“我们是来考察民俗的!”
杨哨掏出学生证(不知从哪弄来的假证),脸上堆起笑,“听说这里的悬棺很有名,想拍几张照片。”
“悬棺是禁地!”
壮汉怒吼一声,举起柴刀就要劈过来。
老九吓得闭上眼,却听见“叮”的一声脆响,睁眼一看,杨哨的铜鞭己经缠住了柴刀,铁蒺藜正抵在壮汉的喉咙上。
“想动手?”
杨哨的眼神冷得像冰,“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刀快,还是我的鞭快。”
村民们骚动起来,老头突然摆手制止了他们,死死盯着杨哨腰间的搬山札记:“你是……搬山派的人?”
杨哨的脸色变了:“你认识我祖父?”
老头没回答,转身往寨子里走:“跟我来。”
吊脚楼的火塘边,老头往竹筒里塞满烟草,用火柴点燃,深吸一口,吐出的烟圈在火塘上方盘旋。
“五十年前,我见过你祖父鹧鸪哨。”
他的声音沙哑,“他来这里找‘尸蛾蛊’的解药,我爹把他打了出去——守棺人有规矩,绝不能让外人动悬棺。”
“那现在为什么让我们进来?”
杨哨握紧铜鞭。
老头指了指老九:“因为他身上有‘胡八一的味道’。”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块褪色的摸金符,“当年胡八一路过这里,帮我们赶走了盗墓贼,留下这个做信物,说‘以后要是有戴摸金符的人来,就告诉他悬棺里的秘密’。”
老九和杨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胡八一竟然和守棺人有交情?
“你们要找解鳞草?”
老头突然问。
老九点头,把奶奶的病情说了一遍。
老头听完,沉默了半晌,突然喊了声:“阿蛮!”
里屋的门帘被掀开,一个穿土家族服饰的少女走了出来,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睛又大又亮,手里捧着个木盒。
老九愣住了——这少女看着不过二十岁,眉眼间却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这是我孙女阿蛮,”老头说,“她是族里唯一能看懂傩戏古文字的人。
悬棺栈道的入口,只有她能带你们找到。”
阿蛮把木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正是老九需要的傩戏面具,比杨哨那个更完整,彩绘鲜艳,右眼处镶嵌着颗红色的玛瑙。
“但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她看着老九,眼神锐利,“找到解鳞草就走,不准动棺木里的任何东西。”
“为什么?”
老九问。
阿蛮的脸色白了白:“因为棺木里……不是死人。”
当天下午,阿蛮带着老九和杨哨出发了。
她换上轻便的登山服,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驱蛊香和糯米。
“从寨子到悬棺栈道,要走三个时辰,”她边走边说,“路上会经过‘迷魂滩’和‘一线天’,那里的雾有毒,必须跟着我的铃铛走。”
她从腰间解下个铜铃,系在爬山藤上,摇了摇,发出清脆的响声。
老九注意到她的手腕上戴着串黑色的珠子,像是某种兽骨磨成的。
“那是什么?”
他忍不住问。
“‘避尸珠’,”阿蛮淡淡道,“用守陵人祖先的骨头做的,能驱邪。”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
阿蛮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前方:“迷魂滩到了。”
老九往前一看,只见滩涂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石头,像一个个蹲着的人影,雾气在石头间流动,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
“这里的石头会让人迷路,”阿蛮摇响铜铃,“跟着铃声走,千万别回头。”
三人排成一列,阿蛮在前,老九居中,杨哨断后。
脚下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踩上去“咕叽”作响。
老九突然觉得背后有人拍他的肩膀,刚想回头,杨哨一把按住他的头:“别回头!
是‘雾影’!”
只见雾气中浮现出无数人影,有的穿着古代的铠甲,有的披头散发,伸出惨白的手,似乎要抓住他们。
阿蛮加快脚步,铜铃摇得更急:“这些是当年被覃垕杀死的士兵,怨气太重,化成了地缚灵。”
突然,老九的脚被什么东西缠住了,低头一看,是根黑色的水草,正像蛇一样往他腿上缠。
“不好!
是‘水鬼藤’!”
阿蛮转身,从竹篓里抓出一把糯米撒过去,水草立刻缩回水里,发出“滋滋”的响声。
“快走!”
杨哨拽着老九往前跑,“雾越来越浓了!”
穿过迷魂滩,前面出现一道狭窄的山缝,仅容一人通过,这就是“一线天”。
阿蛮的铜铃突然不响了,她脸色大变:“铃铛……掉了!”
话音刚落,山缝里传来“哗啦啦”的响声,无数碎石从头顶落下。
老九抬头一看,只见上方的绝壁上,几具悬棺正摇摇欲坠,棺木上刻着的图腾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嘲笑他们的不自量力。
“抓紧绳子!”
杨哨掏出登山绳,往对面的岩石上一甩,铁钩牢牢抓住石缝。
“阿蛮,你先过!
老九,掩护我!”
老九看着摇摇欲坠的悬棺,突然想起胡八一地图上的那句话:“悬棺乃土家族禁地,动棺者必死。”
他握紧手里的洛阳铲,手心全是汗——他们还没到栈道,就己经危机西伏,而真正的危险,恐怕还在后面。
鞭身缠着暗红色的布条,末端坠着三枚菱形铁蒺藜,磨得寒光闪闪。
老九蹲在旁边收拾装备,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就是搬山派的‘卸甲鞭’?
看着跟赶马的鞭子没两样。”
“等你被血尸掐住脖子时,就知道它是不是赶马鞭了。”
她拔出鞭子,铁蒺藜上还挂着块木屑,“摸金校尉不都靠洛阳铲吃饭?
怎么,胡八一没教你‘发丘指’?”
老九摸了摸发烫的耳朵,把洛阳铲塞进背包:“他就留了本书和张地图,再说我奶奶不让我学这些。”
他瞥了眼杨哨放在桌上的“搬山札记”,封皮边角都磨圆了,用红绳捆着,“你祖父……鹧鸪哨,当年真的为了雮尘珠跑遍大江南北?”
杨哨的动作顿了顿,眼神暗了下去。
她翻开札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穿长衫的中年男人站在沙漠里,背着双管猎枪,嘴角带着笑,正是鹧鸪哨。
“他最后死在黑水城,连雮尘珠的影子都没见到。”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搬山派世代中‘尸蛾蛊’的诅咒,男丁活不过西十,女丁身上长鳞斑,跟你奶奶的病一样。”
老九心里咯噔一下:“你也……我娘就是三十岁死的。”
杨哨合上札记,把铜鞭缠回腰间,“札记里说,湘西悬棺的‘尸蛾蛊’是源头,只要炸掉培养池,诅咒就能解除。
所以这趟不是交易,是使命——你要是敢拖后腿,我第一个炸的就是你。”
窗外传来客栈老板的咳嗽声,老九赶紧把地图塞进怀里。
两人约定天一亮就出发,沿沅江徒步三天,才能到悬棺栈道的入口。
老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总觉得杨哨没说实话——搬山派的诅咒明明是鬼洞族的红斑,怎么会跟尸蛾蛊扯上关系?
但看着对方腰间的铜鞭,他明智地没再追问。
第二天清晨,山雾还没散,两人就背着装备上了路。
沅江像条墨绿色的带子,绕着绝壁蜿蜒,岸边的鹅卵石上长满青苔,踩上去首打滑。
杨哨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得像羚羊,老九跟在后面,踩着她的脚印走,还是差点摔进江里。
“不行就说一声,”杨哨回头,扔给他一根带倒刺的树枝,“这是‘爬山藤’,沅江两岸的山民都用它当拐杖。”
老九接过树枝,发现上面黏着片巴掌大的叶子,边缘呈锯齿状,闻起来有股辛辣味。
“这玩意儿能吃?”
“能毒死人。”
杨哨头也不回,“这是‘见血封喉’的嫩叶,碰破皮肤就会肿。
搬山派的人,第一课就是认毒草。”
她突然停住脚步,指了指前方的山坳,“到了。”
老九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坳里散落着几十座吊脚楼,屋顶盖着黑瓦,檐角挂着牛角号,村口的老槐树上缠着红布条,树下站着几个穿蓝布对襟衫的村民,正冷冷地盯着他们。
“这是‘土家族老寨’?”
老九小声问。
“是‘守棺寨’。”
杨哨把铜鞭藏进衣摆,“这里的人世代看守悬棺,对外来者向来不友好。
把你的摸金符收起来,别说是来盗墓的。”
两人刚走到村口,一个裹着青布头巾的老头突然举起牛角号,“呜——”的一声长鸣,吊脚楼里瞬间涌出十几个村民,手里拿着柴刀和锄头,把他们团团围住。
为首的壮汉皮肤黝黑,胳膊上纹着白虎图腾,操着生硬的普通话:“你们来干什么?
这里不欢迎外人!”
老九刚要开口,杨哨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角,用眼神示意他看老头腰间——那里挂着个巴掌大的木雕,雕的正是傩戏面具的样式,左眼处同样缺了块角。
“我们是来考察民俗的!”
杨哨掏出学生证(不知从哪弄来的假证),脸上堆起笑,“听说这里的悬棺很有名,想拍几张照片。”
“悬棺是禁地!”
壮汉怒吼一声,举起柴刀就要劈过来。
老九吓得闭上眼,却听见“叮”的一声脆响,睁眼一看,杨哨的铜鞭己经缠住了柴刀,铁蒺藜正抵在壮汉的喉咙上。
“想动手?”
杨哨的眼神冷得像冰,“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刀快,还是我的鞭快。”
村民们骚动起来,老头突然摆手制止了他们,死死盯着杨哨腰间的搬山札记:“你是……搬山派的人?”
杨哨的脸色变了:“你认识我祖父?”
老头没回答,转身往寨子里走:“跟我来。”
吊脚楼的火塘边,老头往竹筒里塞满烟草,用火柴点燃,深吸一口,吐出的烟圈在火塘上方盘旋。
“五十年前,我见过你祖父鹧鸪哨。”
他的声音沙哑,“他来这里找‘尸蛾蛊’的解药,我爹把他打了出去——守棺人有规矩,绝不能让外人动悬棺。”
“那现在为什么让我们进来?”
杨哨握紧铜鞭。
老头指了指老九:“因为他身上有‘胡八一的味道’。”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半块褪色的摸金符,“当年胡八一路过这里,帮我们赶走了盗墓贼,留下这个做信物,说‘以后要是有戴摸金符的人来,就告诉他悬棺里的秘密’。”
老九和杨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胡八一竟然和守棺人有交情?
“你们要找解鳞草?”
老头突然问。
老九点头,把奶奶的病情说了一遍。
老头听完,沉默了半晌,突然喊了声:“阿蛮!”
里屋的门帘被掀开,一个穿土家族服饰的少女走了出来,梳着两条麻花辫,眼睛又大又亮,手里捧着个木盒。
老九愣住了——这少女看着不过二十岁,眉眼间却有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这是我孙女阿蛮,”老头说,“她是族里唯一能看懂傩戏古文字的人。
悬棺栈道的入口,只有她能带你们找到。”
阿蛮把木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正是老九需要的傩戏面具,比杨哨那个更完整,彩绘鲜艳,右眼处镶嵌着颗红色的玛瑙。
“但你们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她看着老九,眼神锐利,“找到解鳞草就走,不准动棺木里的任何东西。”
“为什么?”
老九问。
阿蛮的脸色白了白:“因为棺木里……不是死人。”
当天下午,阿蛮带着老九和杨哨出发了。
她换上轻便的登山服,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驱蛊香和糯米。
“从寨子到悬棺栈道,要走三个时辰,”她边走边说,“路上会经过‘迷魂滩’和‘一线天’,那里的雾有毒,必须跟着我的铃铛走。”
她从腰间解下个铜铃,系在爬山藤上,摇了摇,发出清脆的响声。
老九注意到她的手腕上戴着串黑色的珠子,像是某种兽骨磨成的。
“那是什么?”
他忍不住问。
“‘避尸珠’,”阿蛮淡淡道,“用守陵人祖先的骨头做的,能驱邪。”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
阿蛮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前方:“迷魂滩到了。”
老九往前一看,只见滩涂上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石头,像一个个蹲着的人影,雾气在石头间流动,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哭。
“这里的石头会让人迷路,”阿蛮摇响铜铃,“跟着铃声走,千万别回头。”
三人排成一列,阿蛮在前,老九居中,杨哨断后。
脚下的淤泥深一脚浅一脚,踩上去“咕叽”作响。
老九突然觉得背后有人拍他的肩膀,刚想回头,杨哨一把按住他的头:“别回头!
是‘雾影’!”
只见雾气中浮现出无数人影,有的穿着古代的铠甲,有的披头散发,伸出惨白的手,似乎要抓住他们。
阿蛮加快脚步,铜铃摇得更急:“这些是当年被覃垕杀死的士兵,怨气太重,化成了地缚灵。”
突然,老九的脚被什么东西缠住了,低头一看,是根黑色的水草,正像蛇一样往他腿上缠。
“不好!
是‘水鬼藤’!”
阿蛮转身,从竹篓里抓出一把糯米撒过去,水草立刻缩回水里,发出“滋滋”的响声。
“快走!”
杨哨拽着老九往前跑,“雾越来越浓了!”
穿过迷魂滩,前面出现一道狭窄的山缝,仅容一人通过,这就是“一线天”。
阿蛮的铜铃突然不响了,她脸色大变:“铃铛……掉了!”
话音刚落,山缝里传来“哗啦啦”的响声,无数碎石从头顶落下。
老九抬头一看,只见上方的绝壁上,几具悬棺正摇摇欲坠,棺木上刻着的图腾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是在嘲笑他们的不自量力。
“抓紧绳子!”
杨哨掏出登山绳,往对面的岩石上一甩,铁钩牢牢抓住石缝。
“阿蛮,你先过!
老九,掩护我!”
老九看着摇摇欲坠的悬棺,突然想起胡八一地图上的那句话:“悬棺乃土家族禁地,动棺者必死。”
他握紧手里的洛阳铲,手心全是汗——他们还没到栈道,就己经危机西伏,而真正的危险,恐怕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