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废物赘婿外皮,少主今起归位(柳若雪苏雅)免费阅读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撕下废物赘婿外皮,少主今起归位柳若雪苏雅
1苏晚晴站在颁奖典礼上,穿着一身星空裙,手握“金梧桐”奖杯——那座代表国内青年设计师最高荣誉,笑得温婉而矜持。台下,一片掌声雷动。林知夏站在会场最不起眼的角落,洗得发白的T恤和牛仔裤,与周围宾客格格不入。她死死盯着苏晚晴,盯着她手中的奖杯,更盯着那件获奖作品——名为《新生》的智能义肢。那不是苏晚晴的作品,是她的。
是她耗尽三年心血,熬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用掉她母亲留下的最后一笔积蓄,才打磨出的心肝宝贝。从概念草图到核心设计,从材料测试到结构优化,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她的汗水和梦想。苏晚晴在台上,声音哽咽:“感谢我的小姨,她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还要感谢我的表妹知夏,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是她陪着我,给了我很多灵感……”林知夏的指甲深掐进掌心,几乎要刺出血来。灵感?轻飘飘一词。
她想起一个月前,自己满心欢喜地将最终设计稿和完整数据拿给苏晚晴看,想听听这位名校毕业的意见。苏晚晴当时赞不绝口,说要帮她联系导师,推荐参赛。她信了,毫无保留地将所有资料都拷给了她。然后,就是长达一个月的失联。直到今天,她才在新闻上看到,苏晚晴用她的作品,以自己的名义,拿下了这个设计奖项。“晚晴,恭喜你啊!你真是我们苏家的骄傲!”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走上台,亲昵地拥抱了苏晚晴。
那是林知夏的姑妈,苏明玉。她看都没看一眼林知夏,仿佛她根本不存在。林知夏想冲上去,想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穿这一切。但她知道,她不能。她没有任何证据。在所有人眼里,苏晚晴是名校高材生,是设计界的新星;而她,只是一个三本毕业,在小城市靠打零工维生的失败者。谁会相信她?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母亲曾是国内顶尖的机械工程师,却因为一场意外,右腿截肢,从此一蹶不振。母亲去世前,拉着她的手说:“知夏,妈妈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再站起来,没能走回我热爱的车间。你一定要替妈妈,设计出最好的义肢,让所有像我一样的人,都能有尊严地‘新生’。”《新生》,这个名字,是她对母亲的承诺。而现在,这个承诺被苏晚晴窃取,变成了她通往名利场的垫脚石。典礼结束,宾客散去。
林知夏终于鼓起勇气,拦住了苏晚晴和姑妈。“表姐,姑妈。”她的声音干涩沙哑。
苏晚晴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变得无比亲切:“知夏,你来啦!快来,跟姐姐合个影。
”姑妈苏明玉却皱起了眉,不耐烦地将她拉到一边,压低声音斥责:“你来干什么?
穿成这样,嫌不够丢人吗?不看看今天是什么场合,你来添什么乱!”“那件作品是我的。
”林知夏一字一句地说,眼睛直视着姑妈。苏明玉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嗤笑一声:“你的?林知夏,你读的什么学校自己不清楚吗?就凭你,能设计出这种东西?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晚晴心善,在台上提了你一句,给你脸了,你别不要脸。
”“我把所有设计稿和数据都给了她!”林知夏的声音开始颤抖。“那又怎么样?
”苏晚晴脸上挂着伪善的微笑,“表妹,那些东西在你手里,不过是一堆废纸。在我手里,才能变成金子。你应该感谢我,是我让你的‘灵感’发了光。做人要知足,别太贪心。
”她顿了顿,凑到林知夏耳边:“你妈妈当年要不是那么固执,非要跟爸爸争那个总工程师的位置,会落得那个下场吗?你们母女俩,真是一模一样的蠢。
守着一堆没用的东西,还以为是宝。”林知夏猛地抬头,看着苏晚晴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恶意。
原来,她们不仅窃取了她的现在,还一直在践踏着她和母亲的过去。
苏明玉从钱包里抽出一沓现金,轻蔑地塞进林知夏的手里:“行了,拿着钱赶紧走吧。
以后别再来找晚晴了,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林知夏没有接那笔钱。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对母女,看着她们光鲜亮丽的面容下,那副丑陋不堪的嘴脸。
她心中的最后一丝幻想,最后一丝亲情期盼,彻底碎裂。滔天的恨意和冰冷的理智,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她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们一眼,然后转身,一步步走出了那个金碧辉煌的殿堂。每一步,都是痛彻心扉。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能再软弱。她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要让这对窃贼,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走出大门,林知夏迎着冷风,抬起头,看着天边那轮残月,眼中没有泪,只有一片死寂的寒芒。2回到出租屋,林知夏倒在床上。苏晚晴那句“你们母女俩,真是一模一样的蠢”在耳边反复回响。她不甘心,不想让母亲的遗憾和自己的心血,成了别人功劳簿上轻描淡写的一笔。她猛地坐起身,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映出她苍白而坚毅的脸。她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新生》从零到一的所有记录——每一版的草图,每一次的模拟数据,每一次失败后的修改日志,甚至还有她为了攻克某个技术难题时,与国外一位教授的邮件往来记录。这些,是她最后的武器。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
苏晚晴背后有姑妈的人脉和财力,有强大的公关团队,她一个无名小卒,空口白牙地指控,只会被当成疯子,被舆论反噬得体无完肤。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让真相以最震撼的方式公之于众的机会。
她开始疯狂地搜索关于苏晚晴和“金梧桐”奖的一切信息。新闻铺天盖地,苏晚晴被誉为“天才美女设计师”,《新生》被吹捧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
最大的受益方,是姑妈苏明玉担任高管的“创科医疗”。他们已经宣布,将斥巨资投入《新生》的量产,并在三个月后,举办一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股价应声大涨,苏家名利双收。三个月。这就是林知夏的时间窗口。她很清楚,《新生》有一个她故意留下的“后门”。那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缺陷,而是一个精妙得足以打败整个设计的“铂金补丁”。这个补丁,可以将义肢的性能提升至少30%,并且解决目前版本存在的长期磨损问题。这个核心技术,她没有写在任何文档里,它只存在于她的脑子里,还有一份她用母亲独创的加密方式保存的最终设计图里。苏晚晴和创科医疗拿到的,只是一个99%的完成品。她们可以靠这个产品获得荣誉,获得市场前期的追捧。
当他们投入巨资,建好生产线,将成千上万的产品铺向市场后,那个1%的缺陷,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她,林知夏,将带着那个完美的“铂金补丁”,作为救世主登场。但她不是去拯救他们,而是去审判他们。
计划在脑中成型,林知夏开始行动。第一步,她需要钱,需要一个能让她施展拳脚的平台。
她翻出自己大学期间做过的所有兼职项目,整理成一份简历,开始海投。
目标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大公司,而是一些对技术有极高要求,但又苦于找不到顶尖人才的初创企业或技术工作室。几天后,她收到了一个面试通知。
公司名叫“极客动力”,老板叫周屿,是个圈内小有名气的技术狂人。
面试地点在一个旧工业区改造的loft里,到处都是电路板、3D打印机和各种稀奇古怪的零件。周屿三十出头,穿着一件印着代码的T恤,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锐利。他看了林知夏的简历,又看了看她本人,眉头微皱:“三本毕业?你这些项目经历,看着倒是不错,但……是真的吗?”林知夏没有辩解。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的机械臂模型,放在桌上。
“这是我花了两天时间,用废旧零件做的。它能模仿人手完成穿针引线的动作,精度误差在0.1毫米以内。”周屿眼前一亮。他拿起模型,仔细端详着每一个连接件和传动装置,脸上的怀疑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这结构设计……有点意思。算法是你自己写的?”“是。”周屿当场拿来一台电脑,让她复现其中一段核心算法。林知夏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一行行简洁高效的代码流淌而出。
半小时后,周屿看着屏幕上的模拟结果,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你被录用了。
”他言简意赅,“试用期一个月,月薪两万。转正后,三万加项目分红。
我不管你是什么学历,我只要你的技术。能干活,你就是爷。”林知夏的心终于落下。
她知道,这是她反击的第一块基石。在“极客动力”,她不仅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更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为她的“铂金补丁”做最后的完善。接下来的两个月,林知夏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白天,她在公司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其惊人的才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周屿和同事们刮目相看,很快就成了公司的技术核心。
晚上,她回到出租屋,一头扎进《新生》的优化工作中。她利用公司的资源,对“铂金补丁”进行了上百次模拟测试,确保它万无一失。外界,苏晚晴风光无限,成了各大媒体和科技论坛的宠儿,创科医疗的发布会也宣传得如火如荼。没有人知道,一张复仇的大网,正在黑暗中悄然织就。这天,周屿把她叫进办公室,表情严肃地递给她一份文件。“知夏,你看看这个。创科医疗的《新生》义肢,最近有用户在网上反馈,说关节处有异响,而且长时间佩戴后,连接处的磨损比预期严重得多。”林知夏接过文件。来了。比她预想的还要早。
“这事现在还被压着,但圈子里已经传开了。”周屿指着文件上的结构图,“我研究了一下他们的设计,这个连接结构……理论上很完美,但似乎忽略了一点,就是在极端应力下的材料疲劳。这是个很隐蔽的设计缺陷。一旦用户基数上来,这个问题会集中爆发。到时候,创科医疗就惨了。”他看着林知夏,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知夏,这是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抢在他们之前,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就能一战成名,甚至从创科嘴里撕下一块肉来!你有把握吗?
”林知夏抬起头,迎上周屿的目光。她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老板,”她说,“我不仅有解决方案。我还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记住我们的,完美的作品。
”刀已出鞘,只待饮血。3创科医疗的发布会定在国家会议中心,场面宏大,万众瞩目。
苏晚晴作为《新生》的“缔造者”,将进行主题演讲。
林知夏看着手机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上面的苏晚晴,美丽、自信,像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而此刻,林知夏正和周屿一起,坐在“极客动力”那间杂乱的会议室里,看着投影屏幕上作品《荆棘》。
《荆棘》是林知夏对《新生》的全面超越。它不仅集成了“铂金补丁”,彻底解决了材料疲劳的隐患,更在神经信号的捕捉与反馈上,做出了革命性的突破。
它能让使用者感受到近乎真实的触感,甚至能分辨出丝绸的柔滑和砂纸的粗糙。
如果说《新生》是让残疾人“站起来”,那么《荆棘》就是让他们“跑起来”,让他们重新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太……太完美了。”周屿看着最终的测试数据,激动得语无伦次,“知夏,你是个天才!这东西要是拿出去,别说创科医疗,全世界都得震动!”“所以,我们不能就这么拿出去。”林知夏冷静地说,“猎人,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位置。”她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推到周屿面前。“创科的发布会,就是我们的狩猎场。第一步,我们需要一张入场券。”周屿看着计划书,眼睛越瞪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