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我的文物杀疯了(周晨洛清雪)完本小说_热门的小说末世:我的文物杀疯了周晨洛清雪
时间: 2025-09-13 06:58:58
太阳己经落到了山尖尖的位置。
余晖将西姐妹的身影越拉越长。
她们今天刻意跑远了点。
石头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青壮年们需要跑远点,到离村子远一些的地方去挖野菜。
春天的野菜,生长速度非常快。
晚半天不去摘,就老了。
虽然老的野菜也有人吃,但滋味确实没有嫩的好吃。
崔家西姐妹今天跑到了十里外的野山上去挖野菜。
这里的山头离荧县的县城很近。
荧县里住着的人,有县太爷,还有坐拥大片田地的员外和各种各样的商贾之家。
在荧县,随便找点什么活计,做点小生意,就可以不用辛苦种地干活。
他们有钱,不缺吃的。
看不上山上的那些野菜。
因此,荧县附近的山上的野菜也没有多少人来挖。
太阳终于还是没入了山里。
天黑了。
西姐妹也看到了石头村。
崔家在石头村的村尾。
初春的夜晚,还是很冷的。
乡野小路上,劳作了一天的乡民们也都早早回家了。
家里有火炉。
有热饭。
还有家人。
西姐妹的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许多。
远远的,看到了一盏昏黄的光亮。
“阿爹回来了!”
崔春妮指着那盏昏黄的方向喊道。
其他人看到后,也都十分惊喜。
脚步跑了起来。
很快她们就到了一间茅草屋前。
房屋的窗户里,正透着昏黄的烛火。
一闪一闪的。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从窗户里透过的烛光。
每个人脸上都亮晶晶的。
可能是被天上的月光照亮,也可能是被那微弱的烛光照亮。
乡下人用的都是油灯。
油贵。
为了省钱,天一黑大家都早早休息了。
崔夏禾家里平时也是这样。
只有崔靖回家,也就是崔夏禾她们的爹回家的时候。
阿娘才舍得点上一会油灯。
崔靖是个举人,之前考过进士,名落孙山后,索性回了家乡。
等着铨选。
同窗很多都通过铨选当了官。
唯独他,等了好多年,都不曾有什么消息。
他在县城的私塾里教学,起初一个月能赚个二两银子。
但是近两年,大夏国开始各处征战,大量征收兵役。
村子里,陇县的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拉去服兵役。
很多人一去不回。
私塾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他的脩俸也越来越少。
如今的脩俸只偶尔能有一两银子,大部分不过百文钱。
勉强可以维持日常。
他在私塾里教了一年又一年。
他也等了一年又一年。
同窗一个个去当了官。
只有他还在等着。
他原本以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每次都轮不到自己。
但一次偶然,听到了一些话。
他家因着都是丫头,无需征兵,引得很多人艳羡。
可他己经是举子,本就免了赋役。
这不过是他们的借口罢了。
从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准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只是科考之路,十分艰难。
别的不说,他现在在荧县附近的广化寺专心备考。
少了教书的脩俸,家里少了很大一笔进项。
不仅如此,为了给他攒够进京赶考的钱,妻子李素也开始做些零碎活计补充家用。
家里的西个孩子,都一年多没买新衣服。
今天回来,才知道,她们竟然去山里挖野菜了。
茅草屋前面是一个院子。
院子周围有竹子围城的篱笆。
篱笆最前面,正对着茅草屋的位置,有一个竹门。
院子里种了几棵树。
一棵是枣树。
一棵柿子树。
一棵桃树。
一棵李子树。
是崔家小妹从各处搜罗来的。
“阿爹。”
“阿爹!!”
正想着呢,孩子们己经到了家门口。
他眨了眨泛红的眼睛,换上笑容,伸开双臂,将扑过来的女儿抱进怀中。
“冬妮。”
“秋芳。”
低头看着怀中的两个小姑娘,他抬头朝着夏禾和春梅伸手。
两个小姑娘己经大了,知道一些男女大防。
只是,她们还是走近了两步。
崔靖用伸出的那只手,轻轻拍了拍她们两人的背。
欣慰地点点头。
孩子长大了。
不如以前和他亲近。
都不愿意他抱。
他摸着,几个孩子似乎都瘦了一些。
春梅和秋芳原本圆嘟嘟的脸,都小了一圈儿。
摸着身上也薄了不少。
他刚刚才压下的眼泪,又再次溢满了眼眶。
科考这条路,是不是选错了。
只是,下一秒,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爹,你以后当了大官,我们也能住大房子吗?”
冬妮今天听二姐说了,爹爹参加科考,就能当大官,当了大官,她们就能住荧县那种大房子。
而且每天都可以吃肉。
崔靖被小丫头逗笑了,眼眶里的泪不知道是笑的还是哭的。
他无奈点头。
“那爹爹,你到时候能打二狗他爹的屁股吗?”
“二狗他爹可厉害了,他老是跟我吹牛,说谁都打不过他爹。”
“只有官老爷敢打他爹。”
崔靖表情一怔,伸手在她的鼻尖碰了一下,“官老爷也不能随便打人屁股啊。”
“可是,他爹的屁股就是被官老爷打的。”
崔靖将崔冬妮和崔秋芳从自己的腿上架下来。
然后表情认真开口,“官老爷也分为民的,和不为民的。”
“你们想要爹爹成为哪种?”
“有什么区别吗?”
“那你喜欢被人无端打屁股吗?”
崔冬妮听懂了,赶紧摇头,她才不愿意呢。
“无端打人屁股的就是不为民的。”
“那爹爹要做为民的,二姐说,不能随便欺负人,更不能随便打人,是不对的。”
崔靖抬头看了一眼老二,眼神里都是鼓励。
只是,他总感觉老二丫头变了些,比上次看到的更加沉稳?
“爹爹,你可得好好读书,争取成为一个大官。”
崔冬妮原本还埋怨爹爹读书,家里就没有肉吃,也没有新衣裳穿。
可二姐告诉她,爹爹只要考上,她们家就能搬到京都去住。
她问姐姐京都是哪?
姐姐说是比荧县还好的地方。
妈呀,荧县己经够好了,那比荧县还好的地方,该有多好啊。
天天能吃烧鸡。
那确实是好!
她伸出手,学着阿娘鼓励自己的动作,拍了拍爹爹的肩膀。
“爹爹,你要好好加油哦。”
争取让我早点过上天天吃烧鸡的日子。
崔靖被小姑娘的话感动的红了眼眶。
他没想到,他的小女儿如今都这么懂事。
视线在其他女儿脸上一一闪过,她们目光里都是鼓励。
他看了看立在一旁的妻子,心里欣慰极了。
崔春梅,爹成了大官,她就能嫁个如意郎君。
崔夏禾,爹成了大官,她就不用奋斗了。
崔秋芳,爹成了大官,她就有很多很多的钱。
崔冬妮,爹成了大官,她就可以顿顿吃烧鸡,吃肉。
李素,她相公成了大官,她以后就再也不用挑灯刺绣,也能找几个伺候她。
……
余晖将西姐妹的身影越拉越长。
她们今天刻意跑远了点。
石头村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青壮年们需要跑远点,到离村子远一些的地方去挖野菜。
春天的野菜,生长速度非常快。
晚半天不去摘,就老了。
虽然老的野菜也有人吃,但滋味确实没有嫩的好吃。
崔家西姐妹今天跑到了十里外的野山上去挖野菜。
这里的山头离荧县的县城很近。
荧县里住着的人,有县太爷,还有坐拥大片田地的员外和各种各样的商贾之家。
在荧县,随便找点什么活计,做点小生意,就可以不用辛苦种地干活。
他们有钱,不缺吃的。
看不上山上的那些野菜。
因此,荧县附近的山上的野菜也没有多少人来挖。
太阳终于还是没入了山里。
天黑了。
西姐妹也看到了石头村。
崔家在石头村的村尾。
初春的夜晚,还是很冷的。
乡野小路上,劳作了一天的乡民们也都早早回家了。
家里有火炉。
有热饭。
还有家人。
西姐妹的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许多。
远远的,看到了一盏昏黄的光亮。
“阿爹回来了!”
崔春妮指着那盏昏黄的方向喊道。
其他人看到后,也都十分惊喜。
脚步跑了起来。
很快她们就到了一间茅草屋前。
房屋的窗户里,正透着昏黄的烛火。
一闪一闪的。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从窗户里透过的烛光。
每个人脸上都亮晶晶的。
可能是被天上的月光照亮,也可能是被那微弱的烛光照亮。
乡下人用的都是油灯。
油贵。
为了省钱,天一黑大家都早早休息了。
崔夏禾家里平时也是这样。
只有崔靖回家,也就是崔夏禾她们的爹回家的时候。
阿娘才舍得点上一会油灯。
崔靖是个举人,之前考过进士,名落孙山后,索性回了家乡。
等着铨选。
同窗很多都通过铨选当了官。
唯独他,等了好多年,都不曾有什么消息。
他在县城的私塾里教学,起初一个月能赚个二两银子。
但是近两年,大夏国开始各处征战,大量征收兵役。
村子里,陇县的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拉去服兵役。
很多人一去不回。
私塾里的学生越来越少,他的脩俸也越来越少。
如今的脩俸只偶尔能有一两银子,大部分不过百文钱。
勉强可以维持日常。
他在私塾里教了一年又一年。
他也等了一年又一年。
同窗一个个去当了官。
只有他还在等着。
他原本以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每次都轮不到自己。
但一次偶然,听到了一些话。
他家因着都是丫头,无需征兵,引得很多人艳羡。
可他己经是举子,本就免了赋役。
这不过是他们的借口罢了。
从那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准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只是科考之路,十分艰难。
别的不说,他现在在荧县附近的广化寺专心备考。
少了教书的脩俸,家里少了很大一笔进项。
不仅如此,为了给他攒够进京赶考的钱,妻子李素也开始做些零碎活计补充家用。
家里的西个孩子,都一年多没买新衣服。
今天回来,才知道,她们竟然去山里挖野菜了。
茅草屋前面是一个院子。
院子周围有竹子围城的篱笆。
篱笆最前面,正对着茅草屋的位置,有一个竹门。
院子里种了几棵树。
一棵是枣树。
一棵柿子树。
一棵桃树。
一棵李子树。
是崔家小妹从各处搜罗来的。
“阿爹。”
“阿爹!!”
正想着呢,孩子们己经到了家门口。
他眨了眨泛红的眼睛,换上笑容,伸开双臂,将扑过来的女儿抱进怀中。
“冬妮。”
“秋芳。”
低头看着怀中的两个小姑娘,他抬头朝着夏禾和春梅伸手。
两个小姑娘己经大了,知道一些男女大防。
只是,她们还是走近了两步。
崔靖用伸出的那只手,轻轻拍了拍她们两人的背。
欣慰地点点头。
孩子长大了。
不如以前和他亲近。
都不愿意他抱。
他摸着,几个孩子似乎都瘦了一些。
春梅和秋芳原本圆嘟嘟的脸,都小了一圈儿。
摸着身上也薄了不少。
他刚刚才压下的眼泪,又再次溢满了眼眶。
科考这条路,是不是选错了。
只是,下一秒,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爹,你以后当了大官,我们也能住大房子吗?”
冬妮今天听二姐说了,爹爹参加科考,就能当大官,当了大官,她们就能住荧县那种大房子。
而且每天都可以吃肉。
崔靖被小丫头逗笑了,眼眶里的泪不知道是笑的还是哭的。
他无奈点头。
“那爹爹,你到时候能打二狗他爹的屁股吗?”
“二狗他爹可厉害了,他老是跟我吹牛,说谁都打不过他爹。”
“只有官老爷敢打他爹。”
崔靖表情一怔,伸手在她的鼻尖碰了一下,“官老爷也不能随便打人屁股啊。”
“可是,他爹的屁股就是被官老爷打的。”
崔靖将崔冬妮和崔秋芳从自己的腿上架下来。
然后表情认真开口,“官老爷也分为民的,和不为民的。”
“你们想要爹爹成为哪种?”
“有什么区别吗?”
“那你喜欢被人无端打屁股吗?”
崔冬妮听懂了,赶紧摇头,她才不愿意呢。
“无端打人屁股的就是不为民的。”
“那爹爹要做为民的,二姐说,不能随便欺负人,更不能随便打人,是不对的。”
崔靖抬头看了一眼老二,眼神里都是鼓励。
只是,他总感觉老二丫头变了些,比上次看到的更加沉稳?
“爹爹,你可得好好读书,争取成为一个大官。”
崔冬妮原本还埋怨爹爹读书,家里就没有肉吃,也没有新衣裳穿。
可二姐告诉她,爹爹只要考上,她们家就能搬到京都去住。
她问姐姐京都是哪?
姐姐说是比荧县还好的地方。
妈呀,荧县己经够好了,那比荧县还好的地方,该有多好啊。
天天能吃烧鸡。
那确实是好!
她伸出手,学着阿娘鼓励自己的动作,拍了拍爹爹的肩膀。
“爹爹,你要好好加油哦。”
争取让我早点过上天天吃烧鸡的日子。
崔靖被小姑娘的话感动的红了眼眶。
他没想到,他的小女儿如今都这么懂事。
视线在其他女儿脸上一一闪过,她们目光里都是鼓励。
他看了看立在一旁的妻子,心里欣慰极了。
崔春梅,爹成了大官,她就能嫁个如意郎君。
崔夏禾,爹成了大官,她就不用奋斗了。
崔秋芳,爹成了大官,她就有很多很多的钱。
崔冬妮,爹成了大官,她就可以顿顿吃烧鸡,吃肉。
李素,她相公成了大官,她以后就再也不用挑灯刺绣,也能找几个伺候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