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妻子玩兼祧,我反手娶她死对头》顾十安苏清雨免费完本小说在线阅读_《总裁妻子玩兼祧,我反手娶她死对头》顾十安苏清雨免费小说
九月的重庆,天气依旧闷热。教师节这天,林语决定给自己放个假。
她站在杨家坪轻轨站的站台上,手里攥着一张写满路线的小纸条。
“荣昌鸡汤铺盖面”的招牌在街对面格外显眼,林语推门进去,店内冷气开得足,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她点了一碗招牌铺盖面,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老师,今天教师节,我们送每位教师一份小菜。”年轻的店员笑着端来一碟凉拌黄瓜。
林语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确实是个老师,虽然才入职一年,还没完全适应这个身份。
“谢谢”,她轻声回应,心里泛起一丝暖意。面端上来,热气腾腾,鸡汤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林语拿出手机,查看去金刚碑的路线。
18号线转9号线再换环线到冉家坝,然后换6号线到北碚,最后乘518路公交。
这一长串换乘让她不由得皱了皱眉。“去金刚碑?”一个声音从对面传来。林语抬头,看见一个约莫六十多岁的老人坐在对面,面前同样放着一碗铺盖面。老人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却很有神。“您怎么知道?”林语有些惊讶。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看你拿着纸条研究路线,这附近能让人这么费劲去的,也就是金刚碑了。”他夹起一筷子面,吹了吹气,“那地方半商业化,知道的人不多。
”林语来了兴趣:“您去过?”“何止去过,”老人放下筷子,从随身包里拿出一个旧笔记本,翻了几页,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这是我四十年前在那里拍的。”照片上,一个年轻人站在一棵巨大的黄桷树下,背后是层层叠叠的绿色和若隐若现的老建筑。照片已经泛黄,但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生机盎然。
“变化大吗?”林语问。“树还是那些树,水还是那条水,但别的...”老人摇摇头,没再说下去,转而问道,“你为什么想去那儿?”林语思考了一下:“我在一篇游记里读到,说那里有‘绿野仙踪’的感觉,古木参天,江边暗流涌动,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寻找金刚碑的绿野仙踪,”老人接过话头,眼中闪过一丝林语看不懂的情绪,“那你得往深处走,越过游客常去的地方,有一条小路,很少有人发现了。”他在林语的纸条背面简单画了个示意图,“按这个走,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金刚碑。”面吃完了,老人起身告辞。林语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忽然想起还没问他的名字。她低头看了看纸条背面的示意图,路线终点标着三个小字:望江石。轻轨里冷气很足,林语戴上耳机,随机播放到一首老旧的英文歌《California Dreaming》。
歌词里唱到“所有的叶子都是棕色的,天空是灰色的”,与窗外重庆的绿意形成奇特的对比。
她一边听歌,一边研究金刚碑的攻略,心里却不时想起那位老人和他的老照片。
换乘了几次线路,到达北碚时已经下午两点。518路公交车缓缓驶来,林语上车投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公交车驶离城区,沿途的景色逐渐变得郁郁葱葱。林语望着窗外,思绪飘回了一年前她刚开始教书的时候。那些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就像现在的她,对未知的目的地充满期待。“金刚碑到了!
”售票员的喊声把林语从思绪中拉回。下车后,一股混合着植物清香和江水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林语按照指示牌走向景区入口,买票进入后,眼前的景象让她微微一愣。确实如老人所说,这里是“半商业化”。
有几家装修精致的小店和咖啡馆,但更多的是保持原貌的老建筑和自然景观。
三十多棵古木参天而立,最大的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宛如活物。林语沿着主路往下走,路边有几家卖手工艺品和特产的小店。她走进一家名为“时光印记”的小店,店内陈列着老照片和关于金刚碑历史的简短介绍。“需要什么自己看哦。
”一个年轻女子坐在柜台后,头也不抬地忙着手中的活儿。林语浏览着墙上的老照片,突然在一张照片前停住了脚步。照片上是两个年轻人站在一棵巨大的黄桷树下,正是面馆老人给她看的那棵树,但这张照片上的人是两个。“这张照片...”林语开口。
店主抬起头,看到林语指的照片,笑了笑:“这是很久以前的照片了,是我爷爷奶奶年轻时在这里拍的。”“你爷爷奶奶?”林语惊讶地问,“今天早上我好像遇见你爷爷了!在杨家坪的一家面馆。”店主的表情变得复杂:“不可能,我爷爷已经去世十年了。”林语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可是,他给我看了几乎一样的照片,还告诉我怎么去找‘望江石’...”店主站起身,走到照片前,仔细看了看林语:“他长什么样?”林语描述了早上面馆老人的模样。
随着她的描述,店主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那是我爷爷的样子,”她轻声说,“但不可能...除非...”她没再说下去,转而问道,“他给你画了去望江石的路线?
”林语点点头,拿出纸条。店主看了一眼纸条,深吸一口气:“这是爷爷的笔迹。
他生前最喜欢带人去望江石,说那里能看到金刚碑真正的灵魂。”她犹豫了一下,“我能带你去吗?我也很久没去过了。”林语有些困惑,但还是同意了。
店主挂上“暂不营业”的牌子,锁好店门,带着林语走向一条小路。“我叫陈雨珊,”边走边说,“我爷爷奶奶是金刚碑最早的那批‘守护者’。
他们结婚时就在那棵大黄桷树下许的愿,爷爷说那是他们的证婚人。”小路越走越窄,台阶上覆盖着青苔,两侧的植物几乎将路径完全掩盖。
林语不得不佩服那位面馆老人——如果真是陈雨珊的爷爷——能记住这么隐蔽的路线。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搬去了城里和我们住,”陈雨珊继续说,声音有些哽咽,“她总说爷爷还在金刚碑等着她,每年教师节都会回来看看。
因为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日子。”“教师节?”林语惊讶地问。“嗯,奶奶是老师,爷爷是地质学家,但他们因为对金刚碑的共同热爱而相识。
”陈雨珊拨开一丛横在路上的树枝,“到了。”眼前豁然开朗。
他们站在一块突出于江面的大石头上,俯瞰着嘉陵江在这里拐过一个弯,江水暗流涌动,对岸绿意葱茏。这里的视角独特,既能看到江景,又能回望金刚碑的全貌。“这就是望江石,”陈雨珊说,“爷爷奶奶最喜欢的地方。”林语站在石头上,感受着江风拂面,忽然明白了那位老人——无论他是谁——为什么特意指引她来这里。
这里的景色确实配得上“金刚碑的灵魂”这个说法。“你知道为什么叫金刚碑吗?
”陈雨珊问。林语摇摇头。“传说这里曾经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碑,坚硬如金刚,上面有神秘的文字。后来石碑不见了,但名字留了下来。”陈雨珊坐在石头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示意林语也坐下,“爷爷奶奶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寻找那块碑,但从来没找到过。”两人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看着江水奔流不息。林语想起自己的教师身份,想起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忽然觉得这个教师节过得格外有意义。回程的路上,陈雨珊告诉林语更多关于金刚碑的故事:抗战时期这里曾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后来成为文人墨客寻找灵感的地方,再后来逐渐被遗忘,直到最近才作为旅游景区重新开发。
“爷爷奶奶是最早提出要保护这里的人,”陈雨珊说,“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古树可能早就被砍伐,老建筑也早就坍塌了。”分别时,陈雨珊送给林语一张望江石的照片:“谢谢你今天带来这个奇妙的故事。不管那位老人是谁,他让你找到了我,这就很有意义。”林语乘坐536路中巴车返回北碚。车上人不多,她把椅背调到最舒适的状态,空调风口调到最大。一天的奔波让她感到疲惫,很快就睡着了。
睡梦中,她仿佛又回到了望江石,看见一对年轻人站在那儿,指着江水兴奋地讨论着什么。
然后画面一转,她看见面馆老人微笑着向她挥手,转身走入金刚碑的森林,身影与树木融为一体。一声惊雷把她惊醒。豆大的雨点打在车窗上,外面已是瓢泼大雨。
车正经过沙坪坝,雨势之大几乎看不清路况。林语有些担心下车后怎么回家,但奇怪的是,当车到达杨家坪时,地面完全是干的,一滴雨都没有。回到家,林语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搜索金刚碑和金刚碑的历史。在一篇老博客中,她发现了一张面馆老人与一位老妇人的合影,照片下的标注是“金刚碑守护者陈老与夫人,摄于2005年教师节”。林语放大照片,确认那就是早上遇见的那位老人。而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十六年前。她感到一阵头皮发麻,但又莫名地安心。这个教师节,她不仅找到了金刚碑的绿野仙踪,还见证了一段超越时间的爱情。第二天回到学校,林语把这次经历做成PPT,在课堂上讲给了学生们听。她告诉他们,有些地方是有灵魂的,有些爱情是可以超越生死的,而教师节的意义,不仅仅是尊师重教,更是传承知识与记忆的日子。下课后,一个平时很安静的女学生找到林语:“老师,我爷爷奶奶也去过金刚碑,他们有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也有一棵很大的树。
”林语微笑着拍拍女孩的肩膀:“那你应该去看看,也许,那里有人在等你。”周末,林语又一次踏上了去往金刚碑的路。这次,她不仅是为了那里的绿野仙踪,更是为了那份跨越生死的守护与爱情。在望江石上,她发现了一块小小的、光滑的石头,形状像一颗心。林语把它捡起来放进口袋,知道这个教师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而金刚碑的秘密,还有更多等待她去发现。周末的晨光穿透云层,给嘉陵江镀上一层碎金。
林语站在北碚公交站的站牌下,指尖反复摩挲着口袋里那颗心形石头——石面光滑温润,边缘带着江水冲刷的弧度,像被时光精心打磨过的信物。“518路来了!
”人群中有人喊道。林语收敛起思绪,跟着队伍踏上公交车。这次没有复杂的换乘攻略,数出沿途要经过的站点:天生桥、西南大学、北温泉……每一个名字都成了上周记忆的注脚。
车到金刚碑站,雨后天晴的空气里飘着湿润的草木香。林语刚走到景区入口,就看见“时光印记”小店的木门敞开着,陈雨珊正踮着脚往门楣上挂新做的木牌,上面刻着“绿野寻踪”四个篆字,墨色里掺了点金粉,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林老师!
”陈雨珊率先发现她,手里的锤子“当啷”一声落在台阶上,“你真的来了!
”林语笑着晃了晃口袋:“来还愿的。”她把心形石头掏出来放在掌心,“上周在望江石捡的,总觉得它不该留在那儿。”陈雨珊的目光落在石头上时,突然屏住了呼吸。她快步走进店里,从柜台下翻出一个褪色的红布包,层层打开后,里面躺着一块几乎一模一样的石头,只是尺寸稍小,石面上刻着极小的“陈”“苏”二字——那是她爷爷陈守义与奶奶苏婉的姓氏。
“这是爷爷奶奶定情时交换的石头,”陈雨珊的声音发颤,“奶奶说爷爷当年在望江石下捡了两块心形石,一块刻了字,一块留给她‘藏秘密’。
后来爷爷走了,奶奶把刻字的石头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