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骑士源质聚变》凌辰苏岚已完结小说_假面骑士源质聚变(凌辰苏岚)经典小说
时间: 2025-09-13 06:50:48
越野车的轮胎碾过碎石路,发出“嘎吱”的轻响。
凌辰靠在后座,左臂的灼伤己经被星轨用一支透明凝胶处理过,疼痛减轻了不少,但那种皮肤下有东西在“溶解”的诡异触感,还是让他忍不住频频皱眉。
车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荒凉。
刚才还能看到零星的路灯,现在只剩下墨色的树林,枝叶在月光下勾勒出张牙舞爪的轮廓。
“快到了。”
驾驶座上的人突然开口,是个女声,音色沉稳。
凌辰这才注意到她握着方向盘的手上有一层薄茧,指关节处还有淡淡的疤痕。
越野车在一道隐蔽的山壁前停下。
星轨推开车门,走到山壁前按下某个不起眼的石块。
随着一阵低沉的机械运转声,山壁缓缓向一侧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辆车通过的隧道入口,入口上方嵌着一块生锈的金属牌,依稀能辨认出“市天文台”的字样。
“废弃二十年了,”星轨回头看了凌辰一眼,“没人会想到这里藏着东西。”
越野车开进隧道,身后的山壁自动合拢,隔绝了最后一丝月光。
隧道里的照明灯依次亮起,暖黄色的光线照亮了两侧的管线——不是普通的电缆,而是某种包裹着银色金属的粗管道,外壁上印着凌辰从未见过的符号,像是某种能量传输标识。
“这些是源质导管,”星轨似乎看穿了他的疑惑,“用来收集地表渗透下来的地脉能,给基地供能。”
凌辰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记录仪。
地脉能……这个他研究了三年的课题,似乎正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向他展开全貌。
隧道尽头是一道厚重的合金门,门上有一个与星轨袖口相同的星座标志。
驾驶座的女人下车,将手掌按在标志中央,门缓缓滑开,露出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
凌辰几乎忘了呼吸。
这是一个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圆形基地,穹顶是透明的复合材料,能看到上方的岩层。
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环形控制台,无数屏幕组成了巨大的显示墙,上面滚动着各种数据流和能量图谱。
几十名穿着白大褂的人在控制台周围忙碌,有人在调试仪器,有人在低声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丝毫没有因为突然闯入的车辆而分心。
更让凌辰震惊的是基地的左侧——那里停放着五台造型各异的机械装置,像是某种人形兵器的半成品。
其中一台的轮廓,与星轨那身银色铠甲极其相似,只是还没安装外层装甲,暴露着内部复杂的管线和发光的核心。
“欢迎来到星穹基地,凌辰博士。”
一个穿着深蓝色研究员制服的女人走了过来。
她看起来西十多岁,头发在脑后挽成利落的发髻,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锐利而温和。
她的制服左胸别着铭牌,上面写着“苏岚,基地负责人”。
“我是苏岚,前地质研究所的。”
她向凌辰伸出手,“三年前读过你的论文,《地脉能量波动模型》,很精彩的推导。”
凌辰愣了一下才回握。
苏岚的手很温暖,掌心同样有茧,像是常年握地质锤留下的。
“你认识我?”
“不仅认识,”苏岚笑了笑,转身示意他跟上,“我们还一首在监测你的实验室数据。
你解析的地脉能频率,和基地的核心算法高度吻合。”
星轨和驾驶座的女人跟在后面。
凌辰这才发现,驾驶座的女人制服上也有铭牌——“陈默,战术支援组”。
她冲凌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就转身走向控制台,开始汇报什么。
“星轨,去处理一下你的能量核心,刚才和蚀骨交手,波动有点异常。”
苏岚头也不回地说。
星轨应了一声,脱下作战服外套,露出里面的黑色紧身衣。
凌辰这才注意到他脖颈处有一个淡金色的印记,形状和控制台中央的装置很像。
星轨走向基地右侧的一个舱门,消失在里面。
“他叫陆沉,”苏岚解释道,“是基地最早的骑士之一,代号星轨。”
她顿了顿,补充道,“就是你刚才见到的银色骑士。”
凌辰的心跳漏了一拍。
陆沉……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又想不起来。
他们走到中央控制台前。
苏岚抬手在虚拟键盘上敲了几下,巨大的显示墙突然切换画面,变成了一幅立体的地球全息投影。
投影上有十二个红点,均匀地分布在全球各地,每个红点旁边都标注着一组数据,其中几个红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闪烁、变暗。
“这是全球的源质节点,”苏岚指向投影,“地核深处的能量通过这些节点渗透到地表,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源质’。
它们是地球的能量脉络,维持着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
她调出另一组数据,投影上出现了一个扭曲的黑色漩涡标志,与红点重叠在一起。
“三个月前,这些节点开始出现异常能量流失。
我们追踪到了这个标志——湮灭教派,一个跨维度的组织。”
“跨维度?”
凌辰皱眉,这己经超出了他的科学认知范围。
“简单来说,他们不是地球人。”
苏岚的语气严肃起来,“他们的维度以‘熵增’为能量来源,简单说就是‘无序化’。
而地球的源质能量,是宇宙中罕见的‘有序能量’,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最优质的‘饲料’。”
她放大投影,显示出南美洲的一个红点:“这里是亚马逊雨林的源质节点,三个月内能量流失了47%。
对应的,当地的生态系统开始崩溃,物种灭绝速度是往年的十倍。”
凌辰的呼吸沉了下去。
他想起了近半年来的新闻——极端天气频发,地质灾害增多,他一首以为是气候变化的自然结果,现在看来……“他们想收集所有源质,”苏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然后用某种装置将地球转化为纯粹的能量体,输送到他们的维度。
到时候,这里会变成一片没有生命的死寂空间。”
控制台旁的一个年轻研究员突然惊呼:“苏姐,非洲节点的能量流失速度又加快了!
刚才检测到湮灭教派的能量特征!”
苏岚立刻走过去查看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
“通知当地的观测站,让他们启动防御机制。
联系赵岩,让他带队去支援。”
“赵岩?”
凌辰下意识地问。
“我们的另一位骑士,”陈默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医疗箱,“擅长防御的‘铁壁’。
不过他现在在欧洲执行任务,可能赶不及。”
她打开医疗箱,拿出一支注射器,“陆沉让我给你处理伤口,那支凝胶只能暂时缓解腐蚀,需要彻底中和残留的腐蚀源质。”
凌辰看着注射器里的淡绿色液体,犹豫了一下。
陈默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成分是地脉能提炼的中和剂,对你的灼伤有效,没有副作用。
我们的骑士受伤都是用这个。”
凌辰伸出左臂,液体注入时有些冰凉,随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有无数细小的气泡在皮肤下破裂。
他看着灼伤处的暗红慢慢消退,惊讶地挑眉——这技术,至少领先现有医学水平二十年。
“你们到底是什么组织?”
凌辰忍不住问。
苏岚走了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星穹计划,十五年前由全球顶尖科学家秘密发起,旨在保护地球的源质能量。
我们有五个骑士席位,目前激活了两个——星轨和……还在训练中的零号。”
她看向凌辰,“我们一首在找第三个合适的人选。”
凌辰的心猛地一跳。
他看向那五台机械装置,其中一台明显是未完成状态,旁边的屏幕上显示着“零号驱动器·调试中”的字样。
“你是说……你的地脉能研究,”苏岚打断他,眼神锐利,“己经触及了源质能量的核心规律。
我们解析过你的论文,里面的‘波动方程’,几乎完美预言了源质的流动模式。
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对源质能量有天然的‘共鸣’——刚才蚀骨为什么追你?
因为它能感知到你身上的源质亲和力。”
凌辰想起蚀骨在实验室里说的话——“源质的钥匙”。
原来指的是他自己。
“我们希望你加入星穹计划,”苏岚递给他一个小巧的金属手环,和陆沉脖颈处的印记材质相似,“成为第三位骑士,‘零号’。
用你的知识,和我们一起对抗湮灭教派。”
凌辰看着手环上流动的淡金色光芒,又看了看显示墙上不断变暗的红点。
南美洲的雨林,非洲的草原,那些正在消失的生命……他想起了实验室里被溶解的设备,想起了蚀骨那双没有瞳孔的眼睛,想起了陆沉那把劈开黑暗的光刃。
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本该质疑这一切的真实性——跨维度组织?
源质能量?
骑士铠甲?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设定。
但记录仪里的波形不会说谎,手臂上的灼伤不会说谎,眼前这个运转有序的地下基地,更不会说谎。
“我需要证据。”
凌辰最终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不是数据,是能让我亲眼看到的证据。”
苏岚点头,似乎早有预料。
“跟我来。”
她带着凌辰走到基地右侧的一个密闭实验室。
陈默刷了权限卡,门滑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培养舱,里面漂浮着一块不规则的黑色晶体,表面有银色的纹路在缓慢流动。
“这是我们从蚀骨身上采集的腐蚀源质样本。”
苏岚指着晶体,“你可以用你的记录仪检测一下。”
凌辰拿出记录仪,靠近培养舱。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剧烈波动的曲线,频率杂乱无章,充满了破坏性的能量特征。
当他将记录仪转向实验室角落的一盆绿植时,黑色晶体的银色纹路突然变得活跃,绿植的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发黑。
“它在吸收植物的生命能,”苏岚的声音低沉,“这就是湮灭教派的本质——掠夺一切有序能量,转化为他们的无序能量。”
凌辰的手指微微颤抖。
他研究地脉能,是为了理解地球的能量流动,为了利用清洁能源改善环境。
而湮灭教派,却在以同样的能量为武器,摧毁这一切。
“那个‘零号驱动器’,”凌辰突然抬头,看向苏岚,“它的能量核心是什么?”
“星核与地脉的双源共振器。”
苏岚回答,“我们尝试了无数次,都无法稳定两种能量的融合。
但根据你的论文推导,理论上存在稳定融合的可能——你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实验室外传来脚步声,陆沉走了进来。
他换了一身干净的作战服,脖颈处的金色印记己经淡了很多。
“苏姐,欧洲那边传来消息,赵岩己经赶去非洲节点了。”
他看到凌辰,点了点头,“考虑得怎么样?”
凌辰看着培养舱里的黑色晶体,又看了看陆沉,最后目光落在苏岚身上。
他想起了记录仪里那两条互补的波形——星核能与地脉能,秩序与稳定的象征。
“我需要时间研究驱动器的结构,”凌辰说,声音不大,却很坚定,“还有,我要知道所有关于源质和湮灭教派的资料。”
苏岚笑了,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欣慰。
“欢迎加入星穹计划,零号骑士。”
陆沉伸出手,这次没有戴铠甲,掌心的温度很真实。
“从今天起,我们是战友了。”
凌辰握住他的手,感觉像是握住了某种沉甸甸的责任。
实验室外的控制台传来一阵欢呼,陈默走过来说:“非洲节点的能量流失稳住了,赵岩赶到了。”
显示墙上,非洲的红点不再闪烁,趋于稳定。
凌辰看着那十二个红点,突然觉得,自己三年来研究的地脉能波动,不再只是冰冷的波形和数据。
它们是地球的脉搏,是生命的根基,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守护的东西。
而他,凌辰,量子物理研究员,或许真的能成为那把“钥匙”——不仅能解开源质能量的秘密,更能打开守护这个世界的大门。
基地的灯光在他眼中明明灭灭,映照着控制台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也映照着他眼中燃起的、名为“责任”的光。
从这一刻起,星穹基地不再是隐藏的秘密,而是他即将为之战斗的战场。
凌辰靠在后座,左臂的灼伤己经被星轨用一支透明凝胶处理过,疼痛减轻了不少,但那种皮肤下有东西在“溶解”的诡异触感,还是让他忍不住频频皱眉。
车窗外的景象越来越荒凉。
刚才还能看到零星的路灯,现在只剩下墨色的树林,枝叶在月光下勾勒出张牙舞爪的轮廓。
“快到了。”
驾驶座上的人突然开口,是个女声,音色沉稳。
凌辰这才注意到她握着方向盘的手上有一层薄茧,指关节处还有淡淡的疤痕。
越野车在一道隐蔽的山壁前停下。
星轨推开车门,走到山壁前按下某个不起眼的石块。
随着一阵低沉的机械运转声,山壁缓缓向一侧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辆车通过的隧道入口,入口上方嵌着一块生锈的金属牌,依稀能辨认出“市天文台”的字样。
“废弃二十年了,”星轨回头看了凌辰一眼,“没人会想到这里藏着东西。”
越野车开进隧道,身后的山壁自动合拢,隔绝了最后一丝月光。
隧道里的照明灯依次亮起,暖黄色的光线照亮了两侧的管线——不是普通的电缆,而是某种包裹着银色金属的粗管道,外壁上印着凌辰从未见过的符号,像是某种能量传输标识。
“这些是源质导管,”星轨似乎看穿了他的疑惑,“用来收集地表渗透下来的地脉能,给基地供能。”
凌辰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记录仪。
地脉能……这个他研究了三年的课题,似乎正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向他展开全貌。
隧道尽头是一道厚重的合金门,门上有一个与星轨袖口相同的星座标志。
驾驶座的女人下车,将手掌按在标志中央,门缓缓滑开,露出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
凌辰几乎忘了呼吸。
这是一个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圆形基地,穹顶是透明的复合材料,能看到上方的岩层。
基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环形控制台,无数屏幕组成了巨大的显示墙,上面滚动着各种数据流和能量图谱。
几十名穿着白大褂的人在控制台周围忙碌,有人在调试仪器,有人在低声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丝毫没有因为突然闯入的车辆而分心。
更让凌辰震惊的是基地的左侧——那里停放着五台造型各异的机械装置,像是某种人形兵器的半成品。
其中一台的轮廓,与星轨那身银色铠甲极其相似,只是还没安装外层装甲,暴露着内部复杂的管线和发光的核心。
“欢迎来到星穹基地,凌辰博士。”
一个穿着深蓝色研究员制服的女人走了过来。
她看起来西十多岁,头发在脑后挽成利落的发髻,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锐利而温和。
她的制服左胸别着铭牌,上面写着“苏岚,基地负责人”。
“我是苏岚,前地质研究所的。”
她向凌辰伸出手,“三年前读过你的论文,《地脉能量波动模型》,很精彩的推导。”
凌辰愣了一下才回握。
苏岚的手很温暖,掌心同样有茧,像是常年握地质锤留下的。
“你认识我?”
“不仅认识,”苏岚笑了笑,转身示意他跟上,“我们还一首在监测你的实验室数据。
你解析的地脉能频率,和基地的核心算法高度吻合。”
星轨和驾驶座的女人跟在后面。
凌辰这才发现,驾驶座的女人制服上也有铭牌——“陈默,战术支援组”。
她冲凌辰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就转身走向控制台,开始汇报什么。
“星轨,去处理一下你的能量核心,刚才和蚀骨交手,波动有点异常。”
苏岚头也不回地说。
星轨应了一声,脱下作战服外套,露出里面的黑色紧身衣。
凌辰这才注意到他脖颈处有一个淡金色的印记,形状和控制台中央的装置很像。
星轨走向基地右侧的一个舱门,消失在里面。
“他叫陆沉,”苏岚解释道,“是基地最早的骑士之一,代号星轨。”
她顿了顿,补充道,“就是你刚才见到的银色骑士。”
凌辰的心跳漏了一拍。
陆沉……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又想不起来。
他们走到中央控制台前。
苏岚抬手在虚拟键盘上敲了几下,巨大的显示墙突然切换画面,变成了一幅立体的地球全息投影。
投影上有十二个红点,均匀地分布在全球各地,每个红点旁边都标注着一组数据,其中几个红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闪烁、变暗。
“这是全球的源质节点,”苏岚指向投影,“地核深处的能量通过这些节点渗透到地表,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源质’。
它们是地球的能量脉络,维持着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
她调出另一组数据,投影上出现了一个扭曲的黑色漩涡标志,与红点重叠在一起。
“三个月前,这些节点开始出现异常能量流失。
我们追踪到了这个标志——湮灭教派,一个跨维度的组织。”
“跨维度?”
凌辰皱眉,这己经超出了他的科学认知范围。
“简单来说,他们不是地球人。”
苏岚的语气严肃起来,“他们的维度以‘熵增’为能量来源,简单说就是‘无序化’。
而地球的源质能量,是宇宙中罕见的‘有序能量’,对他们来说,就像是最优质的‘饲料’。”
她放大投影,显示出南美洲的一个红点:“这里是亚马逊雨林的源质节点,三个月内能量流失了47%。
对应的,当地的生态系统开始崩溃,物种灭绝速度是往年的十倍。”
凌辰的呼吸沉了下去。
他想起了近半年来的新闻——极端天气频发,地质灾害增多,他一首以为是气候变化的自然结果,现在看来……“他们想收集所有源质,”苏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然后用某种装置将地球转化为纯粹的能量体,输送到他们的维度。
到时候,这里会变成一片没有生命的死寂空间。”
控制台旁的一个年轻研究员突然惊呼:“苏姐,非洲节点的能量流失速度又加快了!
刚才检测到湮灭教派的能量特征!”
苏岚立刻走过去查看数据,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
“通知当地的观测站,让他们启动防御机制。
联系赵岩,让他带队去支援。”
“赵岩?”
凌辰下意识地问。
“我们的另一位骑士,”陈默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医疗箱,“擅长防御的‘铁壁’。
不过他现在在欧洲执行任务,可能赶不及。”
她打开医疗箱,拿出一支注射器,“陆沉让我给你处理伤口,那支凝胶只能暂时缓解腐蚀,需要彻底中和残留的腐蚀源质。”
凌辰看着注射器里的淡绿色液体,犹豫了一下。
陈默似乎看穿了他的顾虑:“成分是地脉能提炼的中和剂,对你的灼伤有效,没有副作用。
我们的骑士受伤都是用这个。”
凌辰伸出左臂,液体注入时有些冰凉,随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有无数细小的气泡在皮肤下破裂。
他看着灼伤处的暗红慢慢消退,惊讶地挑眉——这技术,至少领先现有医学水平二十年。
“你们到底是什么组织?”
凌辰忍不住问。
苏岚走了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星穹计划,十五年前由全球顶尖科学家秘密发起,旨在保护地球的源质能量。
我们有五个骑士席位,目前激活了两个——星轨和……还在训练中的零号。”
她看向凌辰,“我们一首在找第三个合适的人选。”
凌辰的心猛地一跳。
他看向那五台机械装置,其中一台明显是未完成状态,旁边的屏幕上显示着“零号驱动器·调试中”的字样。
“你是说……你的地脉能研究,”苏岚打断他,眼神锐利,“己经触及了源质能量的核心规律。
我们解析过你的论文,里面的‘波动方程’,几乎完美预言了源质的流动模式。
更重要的是,你的身体对源质能量有天然的‘共鸣’——刚才蚀骨为什么追你?
因为它能感知到你身上的源质亲和力。”
凌辰想起蚀骨在实验室里说的话——“源质的钥匙”。
原来指的是他自己。
“我们希望你加入星穹计划,”苏岚递给他一个小巧的金属手环,和陆沉脖颈处的印记材质相似,“成为第三位骑士,‘零号’。
用你的知识,和我们一起对抗湮灭教派。”
凌辰看着手环上流动的淡金色光芒,又看了看显示墙上不断变暗的红点。
南美洲的雨林,非洲的草原,那些正在消失的生命……他想起了实验室里被溶解的设备,想起了蚀骨那双没有瞳孔的眼睛,想起了陆沉那把劈开黑暗的光刃。
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本该质疑这一切的真实性——跨维度组织?
源质能量?
骑士铠甲?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设定。
但记录仪里的波形不会说谎,手臂上的灼伤不会说谎,眼前这个运转有序的地下基地,更不会说谎。
“我需要证据。”
凌辰最终开口,声音有些干涩,“不是数据,是能让我亲眼看到的证据。”
苏岚点头,似乎早有预料。
“跟我来。”
她带着凌辰走到基地右侧的一个密闭实验室。
陈默刷了权限卡,门滑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培养舱,里面漂浮着一块不规则的黑色晶体,表面有银色的纹路在缓慢流动。
“这是我们从蚀骨身上采集的腐蚀源质样本。”
苏岚指着晶体,“你可以用你的记录仪检测一下。”
凌辰拿出记录仪,靠近培养舱。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剧烈波动的曲线,频率杂乱无章,充满了破坏性的能量特征。
当他将记录仪转向实验室角落的一盆绿植时,黑色晶体的银色纹路突然变得活跃,绿植的叶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发黑。
“它在吸收植物的生命能,”苏岚的声音低沉,“这就是湮灭教派的本质——掠夺一切有序能量,转化为他们的无序能量。”
凌辰的手指微微颤抖。
他研究地脉能,是为了理解地球的能量流动,为了利用清洁能源改善环境。
而湮灭教派,却在以同样的能量为武器,摧毁这一切。
“那个‘零号驱动器’,”凌辰突然抬头,看向苏岚,“它的能量核心是什么?”
“星核与地脉的双源共振器。”
苏岚回答,“我们尝试了无数次,都无法稳定两种能量的融合。
但根据你的论文推导,理论上存在稳定融合的可能——你是唯一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实验室外传来脚步声,陆沉走了进来。
他换了一身干净的作战服,脖颈处的金色印记己经淡了很多。
“苏姐,欧洲那边传来消息,赵岩己经赶去非洲节点了。”
他看到凌辰,点了点头,“考虑得怎么样?”
凌辰看着培养舱里的黑色晶体,又看了看陆沉,最后目光落在苏岚身上。
他想起了记录仪里那两条互补的波形——星核能与地脉能,秩序与稳定的象征。
“我需要时间研究驱动器的结构,”凌辰说,声音不大,却很坚定,“还有,我要知道所有关于源质和湮灭教派的资料。”
苏岚笑了,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欣慰。
“欢迎加入星穹计划,零号骑士。”
陆沉伸出手,这次没有戴铠甲,掌心的温度很真实。
“从今天起,我们是战友了。”
凌辰握住他的手,感觉像是握住了某种沉甸甸的责任。
实验室外的控制台传来一阵欢呼,陈默走过来说:“非洲节点的能量流失稳住了,赵岩赶到了。”
显示墙上,非洲的红点不再闪烁,趋于稳定。
凌辰看着那十二个红点,突然觉得,自己三年来研究的地脉能波动,不再只是冰冷的波形和数据。
它们是地球的脉搏,是生命的根基,是需要有人站出来守护的东西。
而他,凌辰,量子物理研究员,或许真的能成为那把“钥匙”——不仅能解开源质能量的秘密,更能打开守护这个世界的大门。
基地的灯光在他眼中明明灭灭,映照着控制台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也映照着他眼中燃起的、名为“责任”的光。
从这一刻起,星穹基地不再是隐藏的秘密,而是他即将为之战斗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