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骑士源质聚变(凌辰苏岚)全文阅读免费全集_完结小说假面骑士源质聚变凌辰苏岚
时间: 2025-09-13 06:47:02
凌晨三点,市立大学物理研究所的后门还亮着一盏孤灯。
凌辰的私人实验室里,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与桌上三台频谱仪的电子音交织成诡异的二重奏。
“第七组地脉能波形还是有偏差。”
凌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一道弧线。
实验室是他用三年积蓄改造的——原本是研究所废弃的设备间,现在墙上钉满了数据图表,天花板悬着自制的地脉感应阵列,六个银色金属球按六边形排列,表面的蓝色指示灯随着地下能量流动明灭。
最显眼的是中央的实验台,一台半人高的“地脉谐振仪”正嗡嗡运转,透明腔体内,液态氮冷却的超导线圈包裹着一块拳头大的深褐色矿石——这是他三个月前在秦岭山脉采集的“地脉结晶”,也是今晚的研究核心。
“必须找到波动源。”
凌辰拧开保温杯,喝了口冷掉的咖啡。
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盯着屏幕的目光异常锐利。
作为量子物理界最年轻的研究员,他从不信“超自然”那套说辞,即便这块矿石能在无外加电场的情况下自发产生1.2特斯拉的磁场,他也坚持用“未被发现的电磁耦合效应”来解释。
突然,谐振仪的示数猛地飙升,橙黄色波形像被按了快进键,疯狂震荡。
“怎么回事?”
凌辰皱眉,伸手去按紧急制动键。
就在这时,实验室厚重的防火门突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门外啃噬金属。
他心里一紧,抄起桌边的扳手——研究所这片老区治安不算好,之前有过流浪汉闯空房的先例。
但这次的声音不对劲,不是撞击,而是一种黏腻的“滋滋”声,像是强酸腐蚀木头。
“谁在外面?”
他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有些发飘。
回应他的,是轰然一声巨响。
右侧的混凝土墙壁突然破开一个大洞,碎块混着粉尘扑面而来。
凌辰下意识地扑倒在地,感觉后背被飞溅的碎石擦过,火辣辣地疼。
等他呛咳着抬起头,心脏瞬间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
破洞旁站着个“东西”——大概两米高,没有清晰的五官,全身覆盖着湿漉漉的灰绿色黏液,每动一下,黏液就顺着畸形的肢体滴落,在地面腐蚀出冒烟的小坑。
它的“手臂”是两根长满褶皱的肉管,末端不断滴落透明液体,所过之处,金属桌腿像冰淇淋一样融化变形。
“非碳基生物?”
凌辰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个,科学家的本能让他忘记了恐惧,手指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便携记录仪——那是他改装的高频频谱仪,能捕捉0.1赫兹到100千兆赫兹的所有波动。
“蚀……骨……”那东西发出意义不明的嘶鸣,肉管猛地指向实验台。
透明液体喷溅而出,落在谐振仪的外壳上,瞬间融出一个大洞,内部的线路冒着火花暴露出来。
“住手!”
凌辰猛地站起来。
那台仪器花了他半年工资,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地脉结晶正在被黏液包裹,表面的光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
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冲向角落的液氮储存罐。
那是他做超导实验用的,罐内压力足以将液氮以雾状喷出,温度低至零下196摄氏度。
蚀骨似乎被他的动作激怒,另一根肉管甩过来,擦着他的肩膀掠过。
凌辰只觉得一阵灼痛,低头一看,白大褂的袖子己经被腐蚀出一个大洞,皮肤露出红肿的痕迹。
“该死!”
他咬着牙拧开液氮罐的阀门,低温白雾瞬间喷涌而出,在空气中凝结成细碎的冰晶。
他抱着喷嘴,对准蚀骨的躯干猛喷过去。
“滋——”白雾接触到黏液的瞬间,发出剧烈的汽化声。
蚀骨的动作明显迟滞了,表面的黏液冻结成一层灰白色的硬壳,肉管挥动的速度慢了一半。
“有效!”
凌辰眼睛一亮。
低温确实能抑制这种生物的活动,就像冷冻能延缓化学反应。
但液氮的储量有限,罐身己经结上了白霜,他知道这只能争取几分钟时间。
他瞥了一眼通风管道——那是实验室的应急通道,首径刚好能容下一个成年人。
刚才破墙时震落了通道口的金属格栅,现在正是机会。
蚀骨似乎突破了冰层,发出愤怒的嘶鸣,肉管再次抬起。
凌辰不再犹豫,抓起桌上的便携记录仪,转身冲向通风口。
管道里又黑又窄,布满灰尘。
他匍匐前进,能听到身后传来墙壁被腐蚀的滋滋声,还有谐振仪彻底报废的爆裂声。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肾上腺素让他忘记了肩膀的疼痛和管道内的憋闷。
“必须记下它的能量特征。”
他腾出一只手,按下记录仪的开关。
仪器屏幕亮起,显示出正在捕捉的波形——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低频波动,在1.2赫兹处有一个尖锐的峰值,周围环绕着无数细碎的谐波,像是被干扰的无线电信号。
这绝不是己知生物能有的能量辐射。
凌辰的眉头拧得更紧,既恐惧又兴奋。
恐惧于这东西的破坏力,兴奋于它可能揭开全新的物理领域。
爬了大概十几米,前方出现微光。
他爬出通风口,发现自己站在研究所后巷的垃圾堆旁。
凌晨的冷风灌进湿透的衬衫,他打了个寒颤,回头看向实验室的方向——那扇亮着孤灯的窗户己经暗了下去,隐约能看到黑烟从破洞处升起。
蚀骨没有追出来。
凌辰靠在墙上大口喘气,肩膀的灼痛越来越清晰。
他低头看向记录仪,屏幕上的波形还在缓慢滚动,1.2赫兹的峰值像个嘲讽的惊叹号,烙印在漆黑的背景上。
“到底是什么……”他喃喃自语,握紧了手里的仪器。
镜片反射着巷口的路灯,映出他眼中复杂的光——有恐惧,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好奇。
他不知道,这道被记录下来的能量波形,会像一把钥匙,撬开他所认知的“科学世界”的裂缝。
更不知道,那个自称为“蚀骨”的怪物,只是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的第一道闪电。
巷口传来早起环卫工的三轮车声。
凌辰迅速把记录仪塞进内衣口袋,拉了拉外套盖住肩膀的伤口,混入逐渐亮起的晨光中。
实验室的方向,黑烟正被风吹散,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他口袋里的记录仪还在微微发烫,屏幕上的波形,正无声地宣告着: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凌辰的私人实验室里,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与桌上三台频谱仪的电子音交织成诡异的二重奏。
“第七组地脉能波形还是有偏差。”
凌辰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一道弧线。
实验室是他用三年积蓄改造的——原本是研究所废弃的设备间,现在墙上钉满了数据图表,天花板悬着自制的地脉感应阵列,六个银色金属球按六边形排列,表面的蓝色指示灯随着地下能量流动明灭。
最显眼的是中央的实验台,一台半人高的“地脉谐振仪”正嗡嗡运转,透明腔体内,液态氮冷却的超导线圈包裹着一块拳头大的深褐色矿石——这是他三个月前在秦岭山脉采集的“地脉结晶”,也是今晚的研究核心。
“必须找到波动源。”
凌辰拧开保温杯,喝了口冷掉的咖啡。
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盯着屏幕的目光异常锐利。
作为量子物理界最年轻的研究员,他从不信“超自然”那套说辞,即便这块矿石能在无外加电场的情况下自发产生1.2特斯拉的磁场,他也坚持用“未被发现的电磁耦合效应”来解释。
突然,谐振仪的示数猛地飙升,橙黄色波形像被按了快进键,疯狂震荡。
“怎么回事?”
凌辰皱眉,伸手去按紧急制动键。
就在这时,实验室厚重的防火门突然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门外啃噬金属。
他心里一紧,抄起桌边的扳手——研究所这片老区治安不算好,之前有过流浪汉闯空房的先例。
但这次的声音不对劲,不是撞击,而是一种黏腻的“滋滋”声,像是强酸腐蚀木头。
“谁在外面?”
他壮着胆子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有些发飘。
回应他的,是轰然一声巨响。
右侧的混凝土墙壁突然破开一个大洞,碎块混着粉尘扑面而来。
凌辰下意识地扑倒在地,感觉后背被飞溅的碎石擦过,火辣辣地疼。
等他呛咳着抬起头,心脏瞬间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
破洞旁站着个“东西”——大概两米高,没有清晰的五官,全身覆盖着湿漉漉的灰绿色黏液,每动一下,黏液就顺着畸形的肢体滴落,在地面腐蚀出冒烟的小坑。
它的“手臂”是两根长满褶皱的肉管,末端不断滴落透明液体,所过之处,金属桌腿像冰淇淋一样融化变形。
“非碳基生物?”
凌辰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个,科学家的本能让他忘记了恐惧,手指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便携记录仪——那是他改装的高频频谱仪,能捕捉0.1赫兹到100千兆赫兹的所有波动。
“蚀……骨……”那东西发出意义不明的嘶鸣,肉管猛地指向实验台。
透明液体喷溅而出,落在谐振仪的外壳上,瞬间融出一个大洞,内部的线路冒着火花暴露出来。
“住手!”
凌辰猛地站起来。
那台仪器花了他半年工资,更重要的是,里面的地脉结晶正在被黏液包裹,表面的光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
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冲向角落的液氮储存罐。
那是他做超导实验用的,罐内压力足以将液氮以雾状喷出,温度低至零下196摄氏度。
蚀骨似乎被他的动作激怒,另一根肉管甩过来,擦着他的肩膀掠过。
凌辰只觉得一阵灼痛,低头一看,白大褂的袖子己经被腐蚀出一个大洞,皮肤露出红肿的痕迹。
“该死!”
他咬着牙拧开液氮罐的阀门,低温白雾瞬间喷涌而出,在空气中凝结成细碎的冰晶。
他抱着喷嘴,对准蚀骨的躯干猛喷过去。
“滋——”白雾接触到黏液的瞬间,发出剧烈的汽化声。
蚀骨的动作明显迟滞了,表面的黏液冻结成一层灰白色的硬壳,肉管挥动的速度慢了一半。
“有效!”
凌辰眼睛一亮。
低温确实能抑制这种生物的活动,就像冷冻能延缓化学反应。
但液氮的储量有限,罐身己经结上了白霜,他知道这只能争取几分钟时间。
他瞥了一眼通风管道——那是实验室的应急通道,首径刚好能容下一个成年人。
刚才破墙时震落了通道口的金属格栅,现在正是机会。
蚀骨似乎突破了冰层,发出愤怒的嘶鸣,肉管再次抬起。
凌辰不再犹豫,抓起桌上的便携记录仪,转身冲向通风口。
管道里又黑又窄,布满灰尘。
他匍匐前进,能听到身后传来墙壁被腐蚀的滋滋声,还有谐振仪彻底报废的爆裂声。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肾上腺素让他忘记了肩膀的疼痛和管道内的憋闷。
“必须记下它的能量特征。”
他腾出一只手,按下记录仪的开关。
仪器屏幕亮起,显示出正在捕捉的波形——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低频波动,在1.2赫兹处有一个尖锐的峰值,周围环绕着无数细碎的谐波,像是被干扰的无线电信号。
这绝不是己知生物能有的能量辐射。
凌辰的眉头拧得更紧,既恐惧又兴奋。
恐惧于这东西的破坏力,兴奋于它可能揭开全新的物理领域。
爬了大概十几米,前方出现微光。
他爬出通风口,发现自己站在研究所后巷的垃圾堆旁。
凌晨的冷风灌进湿透的衬衫,他打了个寒颤,回头看向实验室的方向——那扇亮着孤灯的窗户己经暗了下去,隐约能看到黑烟从破洞处升起。
蚀骨没有追出来。
凌辰靠在墙上大口喘气,肩膀的灼痛越来越清晰。
他低头看向记录仪,屏幕上的波形还在缓慢滚动,1.2赫兹的峰值像个嘲讽的惊叹号,烙印在漆黑的背景上。
“到底是什么……”他喃喃自语,握紧了手里的仪器。
镜片反射着巷口的路灯,映出他眼中复杂的光——有恐惧,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好奇。
他不知道,这道被记录下来的能量波形,会像一把钥匙,撬开他所认知的“科学世界”的裂缝。
更不知道,那个自称为“蚀骨”的怪物,只是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的第一道闪电。
巷口传来早起环卫工的三轮车声。
凌辰迅速把记录仪塞进内衣口袋,拉了拉外套盖住肩膀的伤口,混入逐渐亮起的晨光中。
实验室的方向,黑烟正被风吹散,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他口袋里的记录仪还在微微发烫,屏幕上的波形,正无声地宣告着: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