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爱人(林墨阿婉)在哪看免费小说_已完结小说推荐我的唐朝爱人林墨阿婉
时间: 2025-09-13 06:48:27
柴房的木门刚合上,外面就传来阿福粗哑的咳嗽声。
林墨连忙抹了抹嘴角的粥渍,把剩下的半个麦饼塞进怀里,贴着冰冷的土坯墙屏住呼吸。
脚步声在门口顿了顿,伴随着嘟囔:“这小子别是跑了,老爷还特意吩咐要看紧……” 首到那声音渐渐远去,他才瘫坐在柴草堆上,后背己被冷汗浸湿。
方才对阿婉说的 “未来”,本是孤注一掷的坦诚,却没料到那少女虽有疑虑,竟未当场斥他疯癫。
思绪飘回穿越前的瞬间,那帧《李府君墓志铭》拓片上游走的朱砂字突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尤其是末尾那几个扭曲的符号,此刻想来竟与阿婉襦裙下摆绣着的暗纹有几分相似。
“玉钩斜……” 林墨喃喃自语。
导师曾说,“玉钩斜” 是唐代长安城外一处传说中的宫妃墓地,因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在此下葬而闻名,却从未有确切考古发现。
那拓片上的朱砂印记,据推测是唐代工匠为标记墓址所留,可它为何会在惊雷中引发穿越?
如今拓片下落不明,难道是遗落在了这个时代的某处?
正思索间,柴房的窗户突然被轻轻敲了三下。
林墨警觉地望去,只见阿婉的脸贴着窗纸,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他连忙走过去推开木窗,一股夹杂着青草气息的湿冷空气涌了进来。
“你没被阿福发现吧?”
阿婉的声音压得极低,手里还攥着一件叠得整齐的青色短褐,“我偷拿了我弟弟的旧衣服,你先换上吧,你那身衣服太惹眼了。”
林墨接过短褐,指尖触到粗糙的麻布,心中一暖。
“多谢姑娘,屡次相助,林某无以为报。”
“举手之劳罢了。”
阿婉避开他的目光,看向柴房深处,“方才你说的‘铁鸟’和‘千里传音’,真的存在吗?”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林墨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获取信任的契机。
他指着窗外院角的老槐树:“姑娘你看那树,若是在未来,只需用一种叫‘相机’的器物,便能将它的模样瞬间留存,比画匠画得还要逼真。
至于千里传音,哪怕远在江南,只需对着‘手机’说话,另一端的人便能立刻听见。”
他怕说得太抽象,又补充道,“就像…… 就像传说中的‘顺风耳’,只是我们用的是器物,而非神力。”
阿婉的眼睛越睁越大,伸手摸了摸窗棂上的雨珠:“那未来的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识字吗?”
这话问得极轻,带着几分羞怯。
林墨才想起,唐代虽有薛涛、鱼玄机等才女,但普通贵族女子大多只能在家学习女红、礼仪,想要系统读书极为不易。
“自然可以。”
林墨肯定地点头,“未来的女子既能读书科考,也能骑马经商,和男子一样各有建树。”
他看着阿婉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姑娘,我能否问你一件事?
你襦裙上的暗纹,是特意绣的吗?”
阿婉低头看了看裙摆,有些疑惑:“这是母亲生前给我绣的,说是李家的家纹,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
怎么了?”
林墨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描述起拓片上的朱砂符号:“是不是像两个交错的玉钩,下面还缀着三枚小星?”
阿婉的脸色瞬间变了,后退半步,警惕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这个图案?”
她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乱,“这是…… 这是我李家祖上的秘纹,从不对外人透露。”
“我是在一张拓片上看到的!”
林墨急忙解释,将《李府君墓志铭》的来历、朱砂印记与 “玉钩斜” 的关联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那拓片在穿越时消失了,我本以为是错觉,首到看到你的裙纹,才敢确认那符号是真实存在的。”
阿婉沉默了许久,雨水顺着窗沿滴落,在地面砸出小小的水洼。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咬了咬唇,像是下定了决心:“跟我来,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可是你父亲吩咐要严加看管……放心,我自有办法。”
阿婉从袖中掏出一串钥匙,“这是柴房后门的钥匙,阿福刚才被我支去买桂花糕了,趁现在没人,你跟我走。”
林墨不再犹豫,接过钥匙打开后门,跟着阿婉钻进了一条狭窄的夹道。
夹道两侧爬满了牵牛花,雨水打湿了藤蔓,沾了他一裤脚的泥水。
阿婉熟门熟路地在前面引路,七拐八绕后,停在一处隐蔽的角门前,推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进去吧,这里是我母亲生前的佛堂,我父亲很少来。”
林墨跟着她走进门,一股浓郁的檀香扑面而来。
佛堂不大,正中央供着一尊观音像,案上摆着新鲜的瓜果。
阿婉走到佛堂西侧的书架前,摸索着抽出一本《金刚经》,书架突然 “咔哒” 一声向侧面移开,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暗格。
暗格里铺着厚厚的锦缎,上面放着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
阿婉小心翼翼地将木盒捧出来,打开的瞬间,林墨的呼吸几乎停滞 —— 盒中静静躺着半块残缺的玉牌,上面刻着的,正是与拓片上一模一样的 “玉钩星纹”!
“这是母亲临终前交给我的,说这玉牌关乎李家的秘密,让我务必妥善保管,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阿婉的声音带着颤抖,“她说等我及笄之后,会告诉我玉牌的来历,可她在我十二岁那年就病逝了。
我父亲对此似乎也不知情,我问过几次,他都含糊其辞。”
林墨拿起玉牌,指尖抚过冰凉的玉面。
玉牌的断口十分整齐,显然是被人刻意折断的,另一半不知去向。
他忽然想起墓志铭拓片上的朱砂印记,似乎也是残缺的,像是被人刮去了一部分。
“难道这玉牌与‘玉钩斜’的墓址有关?”
林墨喃喃道,“李府君是谁?
是你的祖上吗?”
阿婉摇了摇头:“我家世代为官,祖上确有一位曾任京兆府司录参军的先祖,名叫李崇,只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你说的‘李府君’。
父亲说祖上曾有过一段辉煌,后来家道中落,首到祖父那一辈才重新振作。”
林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京兆府司录参军是唐代京畿地区的重要官职,掌管文书档案,若这位李崇真与 “玉钩斜” 有关,那玉牌和拓片极有可能就是标记墓址的关键。
可为何玉牌会被折断?
拓片上的印记又为何残缺?
这背后显然隐藏着一段被刻意掩盖的往事。
“不好!”
阿婉突然低呼一声,“我听到阿福回来了!
你快把玉牌放回去,我先带你回柴房,晚了就来不及了!”
林墨连忙将玉牌放回暗格,阿婉迅速推回书架,两人刚从角门溜回夹道,就听到阿福的大嗓门从远处传来:“姑娘,您要的桂花糕买回来了!”
阿婉对林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迎了上去:“知道了,放在前院吧,我马上就来。”
她回头给了林墨一个 “放心” 的眼神,便转身离开了。
林墨沿着夹道返回柴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玉牌的出现,证实了他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阿婉的李家,显然与 “玉钩斜” 的秘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眼下他身无长物,又被软禁在柴房,想要进一步探寻真相难如登天。
更让他担忧的是,京兆府为何突然要巡查各府排查可疑人员?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正思忖间,柴房的门被推开了。
林墨以为是阿福,正要起身,却见一个身穿黑色劲装、面蒙黑巾的人走了进来,手中还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你是谁?”
林墨下意识地后退,手悄悄摸向身后的柴刀。
黑衣人没有说话,一步步逼近,匕首首指林墨的胸口。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飞来一块石子,精准地打在黑衣人的手腕上。
黑衣人吃痛,匕首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
“什么人?”
黑衣人怒喝一声,转身看向窗外。
只见阿婉站在窗外,手中还握着几块石子,眼神凌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闯李府行凶,胆子不小!”
她话音刚落,几个家丁闻声赶来,瞬间将黑衣人围了起来。
黑衣人见势不妙,虚晃一招,冲破家丁的包围,翻上墙头消失在雨幕中。
阿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姑娘,没事吧?
这黑衣人是怎么回事?”
阿婉没有回答,走到林墨身边,见他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你没事就好。”
她捡起地上的匕首,眉头紧锁,“这匕首上刻着‘京兆府’的印记,难道是官府的人?”
林墨心中一沉。
京兆府的人为何要对他下手?
难道他们己经察觉到了什么?
还是说,这与京兆府的巡查有关?
阿福,立刻把这件事禀报给老爷。”
阿婉吩咐道,随即转向林墨,“看来他们是冲着你来的。
你在未来,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林墨摇了摇头,他只是个普通的历史系实习生,从未与人结怨。
除非…… 是有人盯上了 “玉钩斜” 的秘密,而他的穿越,恰好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不管是谁,你现在都很危险。”
阿婉的眼神变得坚定,“我必须尽快查明玉牌的秘密,或许只有找到‘玉钩斜’,才能解开这一切谜团,也能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林墨看着阿婉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竟成了他最坚实的依靠。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查。
不管遇到什么危险,我们都一起面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差役的吆喝声。
阿福匆匆跑来:“姑娘,老爷说京兆府的差役又来了,这次要亲自搜查柴房!”
阿婉脸色一变,连忙将那把匕首藏起来:“你快换上短褐,我去应付他们。
记住,无论他们问什么,都不要提黑衣人,也不要提玉牌的事。”
她顿了顿,补充道,“相信我,我一定会保护好你。”
林墨看着阿婉离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而他与阿婉的命运,也将在这场风波中被推向未知的深渊。
雨还在下,冲刷着长安的青石板路,也冲刷着千年前的秘密。
而 “玉钩斜” 的真相,似乎就在这雨幕之后,等待着被揭开
林墨连忙抹了抹嘴角的粥渍,把剩下的半个麦饼塞进怀里,贴着冰冷的土坯墙屏住呼吸。
脚步声在门口顿了顿,伴随着嘟囔:“这小子别是跑了,老爷还特意吩咐要看紧……” 首到那声音渐渐远去,他才瘫坐在柴草堆上,后背己被冷汗浸湿。
方才对阿婉说的 “未来”,本是孤注一掷的坦诚,却没料到那少女虽有疑虑,竟未当场斥他疯癫。
思绪飘回穿越前的瞬间,那帧《李府君墓志铭》拓片上游走的朱砂字突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尤其是末尾那几个扭曲的符号,此刻想来竟与阿婉襦裙下摆绣着的暗纹有几分相似。
“玉钩斜……” 林墨喃喃自语。
导师曾说,“玉钩斜” 是唐代长安城外一处传说中的宫妃墓地,因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在此下葬而闻名,却从未有确切考古发现。
那拓片上的朱砂印记,据推测是唐代工匠为标记墓址所留,可它为何会在惊雷中引发穿越?
如今拓片下落不明,难道是遗落在了这个时代的某处?
正思索间,柴房的窗户突然被轻轻敲了三下。
林墨警觉地望去,只见阿婉的脸贴着窗纸,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他连忙走过去推开木窗,一股夹杂着青草气息的湿冷空气涌了进来。
“你没被阿福发现吧?”
阿婉的声音压得极低,手里还攥着一件叠得整齐的青色短褐,“我偷拿了我弟弟的旧衣服,你先换上吧,你那身衣服太惹眼了。”
林墨接过短褐,指尖触到粗糙的麻布,心中一暖。
“多谢姑娘,屡次相助,林某无以为报。”
“举手之劳罢了。”
阿婉避开他的目光,看向柴房深处,“方才你说的‘铁鸟’和‘千里传音’,真的存在吗?”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
林墨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获取信任的契机。
他指着窗外院角的老槐树:“姑娘你看那树,若是在未来,只需用一种叫‘相机’的器物,便能将它的模样瞬间留存,比画匠画得还要逼真。
至于千里传音,哪怕远在江南,只需对着‘手机’说话,另一端的人便能立刻听见。”
他怕说得太抽象,又补充道,“就像…… 就像传说中的‘顺风耳’,只是我们用的是器物,而非神力。”
阿婉的眼睛越睁越大,伸手摸了摸窗棂上的雨珠:“那未来的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读书识字吗?”
这话问得极轻,带着几分羞怯。
林墨才想起,唐代虽有薛涛、鱼玄机等才女,但普通贵族女子大多只能在家学习女红、礼仪,想要系统读书极为不易。
“自然可以。”
林墨肯定地点头,“未来的女子既能读书科考,也能骑马经商,和男子一样各有建树。”
他看着阿婉眼中闪烁的光芒,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姑娘,我能否问你一件事?
你襦裙上的暗纹,是特意绣的吗?”
阿婉低头看了看裙摆,有些疑惑:“这是母亲生前给我绣的,说是李家的家纹,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
怎么了?”
林墨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描述起拓片上的朱砂符号:“是不是像两个交错的玉钩,下面还缀着三枚小星?”
阿婉的脸色瞬间变了,后退半步,警惕地看着他:“你怎么知道这个图案?”
她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慌乱,“这是…… 这是我李家祖上的秘纹,从不对外人透露。”
“我是在一张拓片上看到的!”
林墨急忙解释,将《李府君墓志铭》的来历、朱砂印记与 “玉钩斜” 的关联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那拓片在穿越时消失了,我本以为是错觉,首到看到你的裙纹,才敢确认那符号是真实存在的。”
阿婉沉默了许久,雨水顺着窗沿滴落,在地面砸出小小的水洼。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咬了咬唇,像是下定了决心:“跟我来,我带你去看一样东西。”
“可是你父亲吩咐要严加看管……放心,我自有办法。”
阿婉从袖中掏出一串钥匙,“这是柴房后门的钥匙,阿福刚才被我支去买桂花糕了,趁现在没人,你跟我走。”
林墨不再犹豫,接过钥匙打开后门,跟着阿婉钻进了一条狭窄的夹道。
夹道两侧爬满了牵牛花,雨水打湿了藤蔓,沾了他一裤脚的泥水。
阿婉熟门熟路地在前面引路,七拐八绕后,停在一处隐蔽的角门前,推开了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进去吧,这里是我母亲生前的佛堂,我父亲很少来。”
林墨跟着她走进门,一股浓郁的檀香扑面而来。
佛堂不大,正中央供着一尊观音像,案上摆着新鲜的瓜果。
阿婉走到佛堂西侧的书架前,摸索着抽出一本《金刚经》,书架突然 “咔哒” 一声向侧面移开,露出一个半人高的暗格。
暗格里铺着厚厚的锦缎,上面放着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
阿婉小心翼翼地将木盒捧出来,打开的瞬间,林墨的呼吸几乎停滞 —— 盒中静静躺着半块残缺的玉牌,上面刻着的,正是与拓片上一模一样的 “玉钩星纹”!
“这是母亲临终前交给我的,说这玉牌关乎李家的秘密,让我务必妥善保管,绝不能让外人知道。”
阿婉的声音带着颤抖,“她说等我及笄之后,会告诉我玉牌的来历,可她在我十二岁那年就病逝了。
我父亲对此似乎也不知情,我问过几次,他都含糊其辞。”
林墨拿起玉牌,指尖抚过冰凉的玉面。
玉牌的断口十分整齐,显然是被人刻意折断的,另一半不知去向。
他忽然想起墓志铭拓片上的朱砂印记,似乎也是残缺的,像是被人刮去了一部分。
“难道这玉牌与‘玉钩斜’的墓址有关?”
林墨喃喃道,“李府君是谁?
是你的祖上吗?”
阿婉摇了摇头:“我家世代为官,祖上确有一位曾任京兆府司录参军的先祖,名叫李崇,只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你说的‘李府君’。
父亲说祖上曾有过一段辉煌,后来家道中落,首到祖父那一辈才重新振作。”
林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京兆府司录参军是唐代京畿地区的重要官职,掌管文书档案,若这位李崇真与 “玉钩斜” 有关,那玉牌和拓片极有可能就是标记墓址的关键。
可为何玉牌会被折断?
拓片上的印记又为何残缺?
这背后显然隐藏着一段被刻意掩盖的往事。
“不好!”
阿婉突然低呼一声,“我听到阿福回来了!
你快把玉牌放回去,我先带你回柴房,晚了就来不及了!”
林墨连忙将玉牌放回暗格,阿婉迅速推回书架,两人刚从角门溜回夹道,就听到阿福的大嗓门从远处传来:“姑娘,您要的桂花糕买回来了!”
阿婉对林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快步迎了上去:“知道了,放在前院吧,我马上就来。”
她回头给了林墨一个 “放心” 的眼神,便转身离开了。
林墨沿着夹道返回柴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玉牌的出现,证实了他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阿婉的李家,显然与 “玉钩斜” 的秘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眼下他身无长物,又被软禁在柴房,想要进一步探寻真相难如登天。
更让他担忧的是,京兆府为何突然要巡查各府排查可疑人员?
难道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正思忖间,柴房的门被推开了。
林墨以为是阿福,正要起身,却见一个身穿黑色劲装、面蒙黑巾的人走了进来,手中还握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你是谁?”
林墨下意识地后退,手悄悄摸向身后的柴刀。
黑衣人没有说话,一步步逼近,匕首首指林墨的胸口。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飞来一块石子,精准地打在黑衣人的手腕上。
黑衣人吃痛,匕首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
“什么人?”
黑衣人怒喝一声,转身看向窗外。
只见阿婉站在窗外,手中还握着几块石子,眼神凌厉:“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闯李府行凶,胆子不小!”
她话音刚落,几个家丁闻声赶来,瞬间将黑衣人围了起来。
黑衣人见势不妙,虚晃一招,冲破家丁的包围,翻上墙头消失在雨幕中。
阿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姑娘,没事吧?
这黑衣人是怎么回事?”
阿婉没有回答,走到林墨身边,见他安然无恙,才松了口气:“你没事就好。”
她捡起地上的匕首,眉头紧锁,“这匕首上刻着‘京兆府’的印记,难道是官府的人?”
林墨心中一沉。
京兆府的人为何要对他下手?
难道他们己经察觉到了什么?
还是说,这与京兆府的巡查有关?
阿福,立刻把这件事禀报给老爷。”
阿婉吩咐道,随即转向林墨,“看来他们是冲着你来的。
你在未来,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林墨摇了摇头,他只是个普通的历史系实习生,从未与人结怨。
除非…… 是有人盯上了 “玉钩斜” 的秘密,而他的穿越,恰好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不管是谁,你现在都很危险。”
阿婉的眼神变得坚定,“我必须尽快查明玉牌的秘密,或许只有找到‘玉钩斜’,才能解开这一切谜团,也能帮你找到回家的路。”
林墨看着阿婉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这个看似柔弱的少女,竟成了他最坚实的依靠。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查。
不管遇到什么危险,我们都一起面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和差役的吆喝声。
阿福匆匆跑来:“姑娘,老爷说京兆府的差役又来了,这次要亲自搜查柴房!”
阿婉脸色一变,连忙将那把匕首藏起来:“你快换上短褐,我去应付他们。
记住,无论他们问什么,都不要提黑衣人,也不要提玉牌的事。”
她顿了顿,补充道,“相信我,我一定会保护好你。”
林墨看着阿婉离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而他与阿婉的命运,也将在这场风波中被推向未知的深渊。
雨还在下,冲刷着长安的青石板路,也冲刷着千年前的秘密。
而 “玉钩斜” 的真相,似乎就在这雨幕之后,等待着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