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桃花源,我带村民发家致富苏清沅林婶免费小说完结_最新完本小说推荐穿进桃花源,我带村民发家致富(苏清沅林婶)
时间: 2025-09-13 06:48:42
苏清沅是被冻醒的。
不是城市里空调开太低的那种凉,是渗进骨头缝里的寒,裹着枯草和泥土的味道,呛得她猛一咳嗽。
睁开眼,头顶是漏着光的茅草屋顶,身下铺着硬邦邦的稻草,身上盖的 “被子” 是件打了七八个补丁的粗麻布,摸起来糙得能刮掉一层皮。
“嘶 ——” 她倒吸口凉气,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胳膊酸得抬不动,低头一看,手腕上还沾着点褐色的泥,指甲缝里全是草屑。
门口传来粗哑的声音,穿着灰布短打的林婶端着个豁了口的陶碗走进来,碗里飘着几根黄绿色的草叶,“先喝点野菜汤垫垫,这春荒天,有口热的就不错了。”
苏清沅盯着那碗汤,瞳孔骤缩 —— 汤里飘的是毛茛!
这玩意儿有毒啊!
生吃会腹泻,煮了也能让人上吐下泻,前几天她还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里写过 “春荒三毒草”,这毛茛就是头一个。
“林婶,这汤您别喝!”
苏清沅一骨碌爬起来,动作太急差点摔下去,“这草有毒,喝了会肚子疼,严重的还会……”她话没说完,就见林婶眼圈一红,把陶碗往地上一搁:“有毒也得喝啊!
粮囤里的陈米早就见了底,地里的麦苗才刚冒尖,不挖野菜吃,难道等着饿死?
前儿李家阿婆就是挖错了草,上吐下泻躺了三天,差点没挺过来,可那又能怎么办?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娃饿肚子……”苏清沅看着林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看着墙角空荡荡的米缸,再看看窗外光秃秃的田埂,她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在拍什么古装剧,她是穿越到了青黄不接的初春,一个靠挖野菜续命的村子里。
作为植物学研究生,兼业余植物科普博主,苏清沅对 “春荒挖野菜” 这事儿太熟了。
她写过几十篇分辨野菜的文章,拍过十几条认野菜的视频,连 “如何用蒲公英泡水治上火马齿苋焯水后能放多久” 这种细节都研究得透透的,可那都是在实验室里、电脑前,她从没真见过有人因为吃不上饭,连毒草都要冒险尝一口。
“林婶,您别慌。”
苏清沅定了定神,走到林婶身边,捡起地上那株毛茛,“这草叫毛茛,确实有毒,不能吃。
但山上能吃的野菜多着呢,比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这些都是没毒的,还能当菜吃,有的还能治病。
我跟您上山,教您认,保证能挖到能吃的!”
林婶半信半疑地看着她:“清沅你行吗?
你看着细皮嫩肉的,不像会挖野菜的样子啊。
前儿王猎户家的小子也说自己认识,结果挖回来的草,煮了之后他爹嘴都肿了。”
“我跟他不一样!”
苏清沅拍着胸脯保证,忘了自己现在穿的是粗布衣裳,拍得胸口生疼,“我认野菜,一看叶子二看根,三掐汁液西闻味,错不了!
您要是不信,我先认给您看,认准了我先尝,出了事我自己担着!”
这话掷地有声,林婶眼睛亮了亮。
“行!
那我叫上村里的人,跟你上山!”
林婶说着就往外跑,没一会儿,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聚了十几号人,有扛着锄头的汉子,有挎着竹篓的妇人,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却带着点期待。
“这姑娘看着不像会挖野菜的啊。”
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叔打量着苏清沅,语气里满是怀疑。
他是李大叔,前几天他媳妇就是误食了毒草,现在还躺在床上。
“李大叔,话可不能这么说。”
苏清沅不卑不亢地走上前,指着路边一丛绿油油的草,“您看这丛草,叶子边缘是不是有锯齿,顶端还有白色的小花?
这就是荠菜,能吃的。
您再看旁边那株,叶子是圆的,根是红色的,那是毒芹,跟荠菜长得像,但有毒,碰都不能碰。”
李大叔凑过去一看,还真像苏清沅说的那样。
他以前挖野菜,只知道挑绿的挖,从没注意过叶子的锯齿和根的颜色,现在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
“那这荠菜怎么吃啊?”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问道,她是张婶,怀里的孩子才三岁,这几天上火,嗓子疼得首哭,连水都喝不下去。
“荠菜能包饺子,能做汤,还能焯水后凉拌。”
苏清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挖起一株荠菜,“挖的时候要注意,别把根弄断了,根也能吃,而且营养还高。
你们看,我挖的这株,根是白色的,叶子上没有绒毛,这就是正宗的荠菜,错不了。”
说着,她把挖起来的荠菜递到李大叔面前:“李大叔,您闻闻,是不是有股清香味?
毒芹是没有这味儿的,而且毒芹的茎上有沟,荠菜的茎是光滑的。”
李大叔接过荠菜,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还真有股淡淡的清香。
他又仔细看了看茎,确实是光滑的,没有沟。
这下,他心里的怀疑少了大半。
“那咱们就上山挖!”
林婶一挥手,率先往山上走。
其他人也跟着往山上走,苏清沅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解。
山上的野菜还真不少,绿油油的一片,就是长得乱七八糟的,不认识的人还真分不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大家看,这株就是马齿苋。”
苏清沅指着一株趴在地上的草,“马齿苋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厚厚的,像小勺子一样,茎是红色的,掐断之后会有白色的汁液。
这种草能吃,而且还能治拉肚子,夏天吃最好了。”
一个穿着蓝布衣裳的小姑娘凑过来,小心翼翼地掐了一点马齿苋的叶子,放进嘴里尝了尝:“姐姐,这草有点酸,不好吃啊。”
苏清沅笑了:“傻丫头,这草不能生吃,得焯水之后再吃。
焯水之后,酸味就没了,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还能包包子。
而且,马齿苋的生命力可强了,挖了之后还能再长,是春荒时候的好野菜。”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大人一起挖起了马齿苋。
大家挖了一会儿,苏清沅突然看到了一丛蒲公英,眼睛一亮:“大家快来看,这是蒲公英!
蒲公英的叶子是锯齿状的,像羽毛一样,开黄色的小花,结了种子之后就是白色的绒球,一吹就飞。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叶子能吃,根能入药,花也能吃。”
张婶抱着孩子走过来,叹了口气:“蒲公英我知道,以前也挖过,就是有点苦,孩子不爱吃。
我家这娃,这几天上火,嗓子疼得厉害,连奶都喝不下去,真是急死我了。”
苏清沅一听,赶紧说道:“张婶,您别着急!
蒲公英泡水喝能清热降火,治嗓子疼特别管用。
您看,这蒲公英的根和叶子,洗干净之后晒干,泡水喝,孩子喝了之后,嗓子就不疼了。
要是没有晒干的,新鲜的也能泡水,就是味道有点浓。”
张婶半信半疑:“真的吗?
这蒲公英泡水还能治嗓子疼?
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真的!”
苏清沅肯定地说,“我以前就用过这个方法,特别管用。
您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挖点蒲公英,回去泡水给孩子试试。”
说着,苏清沅就挖了几株蒲公英,仔细地把根和叶子分开,洗干净之后,递给张婶:“张婶,您回去之后,把这个放进锅里煮几分钟,然后给孩子喝。”
张婶接过蒲公英,心里还是有点犹豫,但看着怀里孩子难受的样子,还是决定试试。
大家又在山上挖了一会儿,每个人的竹篓里都装满了荠菜、马齿苋和蒲公英,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以前挖野菜,总是提心吊胆的,怕挖到毒草,现在有苏清沅在,大家都放心多了。
回到村里,苏清沅跟着张婶回了家。
张婶赶紧把蒲公英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她盛了一碗,吹凉了之后,递给怀里的孩子。
喝了半碗之后,孩子突然说:“娘,我嗓子不疼了!”
张婶一听,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她赶紧摸了摸孩子的嗓子,孩子也不躲闪了,还主动开口说话,声音也比之前清亮多了。
“姑娘,太谢谢你了!”
张婶拉着苏清沅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要是没有你,我不知道还要担心多久。”
苏清沅笑了:“张婶,您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以后要是再挖野菜,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您就来找我,我一定帮您想办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口老槐树的枝桠还沾着晨露,苏清沅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推开房门,差点被门口的景象逗笑 —— 王大娘领着五六个村民,挎着竹篓、扛着小锄头,正踮着脚往她院里瞅,活像一群等着开饭的小麻雀。
“姑娘,你醒啦?”
王大娘见她出来,立马笑着迎上去,“这不是想着早点上山,挖的野菜能更嫩点嘛!
你放心,早饭我都带来了,是用昨天挖的荠菜煮的粥,你尝尝?”
说着就从布包里掏出个陶碗,碗里的粥泛着淡淡的绿色,飘着几颗饱满的豆子。
苏清沅接过粥,刚喝一口就眼睛一亮:“大娘,您这粥熬得也太香了!
比我在现代喝的蔬菜粥还好喝。”
“现代?”
旁边的李大叔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姑娘,你说的现代是啥地方啊?
听着咋这么洋气呢?”
苏清沅心里咯噔一下,才想起自己差点露馅,赶紧打哈哈:“就是我老家的名字,地方小,您没听过很正常。
咱们快上山吧,再晚太阳出来,野菜就老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扛着王大娘给她准备的小锄头,带头往山上走。
刚走到半山腰,就见村里的二柱子蹲在一丛草前,皱着眉头不知道在琢磨啥。
苏清沅走过去一看,忍不住笑了 —— 二柱子面前的是一丛苦苣菜,他正拿着根小棍,扒拉着叶子来回瞅。
“二柱子,你这是跟野菜较上劲了?”
苏清沅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柱子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她,赶紧站起来挠了挠头:“清沅姑娘,我这不是想试试自己认认野菜嘛!
你看这草,叶子边缘有锯齿,跟你说的荠菜有点像,但又没白色的小花,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苏清沅蹲下身,指着苦苣菜的叶子:“你观察得还挺仔细!
这是苦苣菜,能吃的,就是味道有点苦。
不过你可别跟苣荬菜弄混了,苦苣菜的叶子更宽,苣荬菜的叶子更窄,而且苦苣菜的茎是绿色的,苣荬菜的茎有点发红。”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苦苣菜得先用开水焯一下,把苦味去掉,然后凉拌着吃,或者炒着吃都好吃。
你要是喜欢吃辣,还能放点辣椒,那味道绝了!”
二柱子听得眼睛都首了:“真的啊?
那我今天得多挖点,回去给我娘露一手!
对了清沅姑娘,你说这野菜还有营养价值,这苦苣菜有啥营养啊?”
“这苦苣菜可有营养了,” 苏清沅掰着手指头数,“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A,还有钙、铁这些矿物质,吃了能增强抵抗力,还能清热解毒。
你们平时干活累,多吃点这野菜,比光吃粗粮强多了。”
旁边的张婶听了,赶紧凑过来:“清沅姑娘,那你昨天说的马齿苋,除了炒鸡蛋、凉拌,还有别的吃法吗?
我家娃天天吃这两样,都快吃腻了。”
苏清沅想了想,笑着说:“当然有啊!
马齿苋还能做包子馅,或者跟面粉拌在一起,蒸成菜窝窝。
对了,还能晒成干菜,冬天的时候泡发了,跟肉一起炖,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真的啊?”
张婶眼睛一亮,“那你可得教教我,我家还有点过年剩下的面粉,正好能试试。”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挖了满满一竹篓野菜。
下山的时候,苏清沅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突然想起了保存野菜的事,于是对大家说:“咱们挖的这些野菜,要是吃不完,可别浪费了。
我教你们几个保存野菜的方法,这样就算过了春荒,咱们也能吃上野菜。”
大家一听,都停下脚步,围了过来。
王大娘更是着急地问:“清沅姑娘,你快说说,咋保存啊?
我以前挖的野菜,放几天就坏了,可心疼了。”
“第一种方法就是焯水晒干,” 苏清沅指着竹篓里的荠菜,“像荠菜、苦苣菜这些,先用水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挤干水分,挂在绳子上晒干,等晒干了就装在布袋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泡发,跟新鲜的差不多。”
她又指着马齿苋:“马齿苋除了晒干,还能腌制成咸菜。
把马齿苋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一层马齿苋一层盐,放在坛子里,密封好,过半个月就能吃了。
腌好的马齿苋,配着粥吃,或者炒着吃,都特别下饭。”
二柱子听得跃跃欲试:“清沅姑娘,那我今天回去就试试腌马齿苋!
对了,你昨天说蒲公英能跟别的草药搭配治病,那要是咳嗽了,除了蒲公英和甘草,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家老爷子一到春天就咳嗽,吃药也不管用。”
苏清沅想了想,说:“要是咳嗽有痰,可以用蒲公英和枇杷叶一起煮水喝。
不过枇杷叶得先把背面的绒毛刷掉,不然会刺激喉咙。
还有,要是风寒咳嗽,就不能用蒲公英了,得用生姜煮水喝,这个你们可得记清楚了,别弄混了。”
“好嘞,我记住了!”
回到村里,苏清沅干脆在村口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口大锅,现场教大家烹饪野菜。
村民们闻讯赶来,把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苏清沅先教大家做荠菜饺子。
她把荠菜洗干净,焯水后切碎,和着肉末、姜末、葱花,调制成馅料。
然后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一勺馅料,对折,捏出好看的褶子。
村民们看得眼花缭乱,纷纷上手尝试。
二柱子笨手笨脚的,包的饺子不是露馅就是捏不紧,急得满头大汗。
苏清沅忍不住笑了:“二柱子,你这饺子包的,下锅就得散架。
你看,得把馅料放在中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捏,力道要均匀。”
她手把手地教二柱子,好不容易才让他包出一个像样的饺子。
张婶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包了一盘子饺子。
她煮好饺子,给大家分着吃,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纷纷赞不绝口。
“清沅姑娘,你这手艺也太好了!”
王大娘一边吃一边说,“这荠菜饺子,比我过年包的猪肉饺子还好吃!”
“可不是嘛!”
李大叔也附和道,“以前我觉得野菜难吃,没想到经你这么一弄,比啥都好吃!”
苏清沅看着大家吃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
她知道,自己不仅帮村民们度过了春荒,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小村庄,爱上了这里淳朴善良的村民。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苏清沅的帮助下,村民们不仅学会了分辨、烹饪和保存野菜,还掌握了不少草药知识。
村里再也没有人误食毒草,大家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这天,苏清沅正在院子里整理晒干的野菜,王大娘兴冲冲地跑过来:“清沅姑娘,好消息!
镇上的药铺老板听说你懂草药,想请你去当顾问呢!
说给你很高的工钱,还能让你免费拿药!”
苏清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她知道,这是自己用知识换来的认可。
在这个古代的小山村,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她看着远处嬉戏的孩子,看着田埂上劳作的村民,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这个小村庄变得越来越好,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村里人对苏清沅也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依赖。
他们把苏清沅当成了自己人,有什么事都会跟她商量,有什么困难也会找她帮忙。
苏清沅也渐渐融入了这个村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她有时候也会想念现代的生活,想念实验室里的仪器,想念电脑里的资料,想念父母的唠叨。
但她更清楚,现在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要帮助这个村子里的人度过春荒,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
初春的风渐渐变得暖和起来,田埂上的麦苗也长得越来越高,村里的粮仓里,除了野菜,也渐渐多了一些其他的粮食。
苏清沅知道,春荒很快就要过去了,村里人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这天晚上,苏清沅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现代,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她知道,只要自己还在这里一天,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里的人,让这个小山村变得越来越美好。
突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是王林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荠菜饺子走了过来:“姑娘,快尝尝,这是用你教我们挖的荠菜包的饺子,刚出锅的,还热着呢。”
苏清沅接过饺子,咬了一口,熟悉的清香在嘴里散开,温暖的感觉从胃里传到心里。
她看着王林婶慈祥的笑容,看着院子里灯火通明的景象,突然觉得,这里或许就是她的另一个家。
不是城市里空调开太低的那种凉,是渗进骨头缝里的寒,裹着枯草和泥土的味道,呛得她猛一咳嗽。
睁开眼,头顶是漏着光的茅草屋顶,身下铺着硬邦邦的稻草,身上盖的 “被子” 是件打了七八个补丁的粗麻布,摸起来糙得能刮掉一层皮。
“嘶 ——” 她倒吸口凉气,挣扎着想坐起来,却发现胳膊酸得抬不动,低头一看,手腕上还沾着点褐色的泥,指甲缝里全是草屑。
门口传来粗哑的声音,穿着灰布短打的林婶端着个豁了口的陶碗走进来,碗里飘着几根黄绿色的草叶,“先喝点野菜汤垫垫,这春荒天,有口热的就不错了。”
苏清沅盯着那碗汤,瞳孔骤缩 —— 汤里飘的是毛茛!
这玩意儿有毒啊!
生吃会腹泻,煮了也能让人上吐下泻,前几天她还在自己的公众号文章里写过 “春荒三毒草”,这毛茛就是头一个。
“林婶,这汤您别喝!”
苏清沅一骨碌爬起来,动作太急差点摔下去,“这草有毒,喝了会肚子疼,严重的还会……”她话没说完,就见林婶眼圈一红,把陶碗往地上一搁:“有毒也得喝啊!
粮囤里的陈米早就见了底,地里的麦苗才刚冒尖,不挖野菜吃,难道等着饿死?
前儿李家阿婆就是挖错了草,上吐下泻躺了三天,差点没挺过来,可那又能怎么办?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娃饿肚子……”苏清沅看着林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看着墙角空荡荡的米缸,再看看窗外光秃秃的田埂,她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也不是在拍什么古装剧,她是穿越到了青黄不接的初春,一个靠挖野菜续命的村子里。
作为植物学研究生,兼业余植物科普博主,苏清沅对 “春荒挖野菜” 这事儿太熟了。
她写过几十篇分辨野菜的文章,拍过十几条认野菜的视频,连 “如何用蒲公英泡水治上火马齿苋焯水后能放多久” 这种细节都研究得透透的,可那都是在实验室里、电脑前,她从没真见过有人因为吃不上饭,连毒草都要冒险尝一口。
“林婶,您别慌。”
苏清沅定了定神,走到林婶身边,捡起地上那株毛茛,“这草叫毛茛,确实有毒,不能吃。
但山上能吃的野菜多着呢,比如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这些都是没毒的,还能当菜吃,有的还能治病。
我跟您上山,教您认,保证能挖到能吃的!”
林婶半信半疑地看着她:“清沅你行吗?
你看着细皮嫩肉的,不像会挖野菜的样子啊。
前儿王猎户家的小子也说自己认识,结果挖回来的草,煮了之后他爹嘴都肿了。”
“我跟他不一样!”
苏清沅拍着胸脯保证,忘了自己现在穿的是粗布衣裳,拍得胸口生疼,“我认野菜,一看叶子二看根,三掐汁液西闻味,错不了!
您要是不信,我先认给您看,认准了我先尝,出了事我自己担着!”
这话掷地有声,林婶眼睛亮了亮。
“行!
那我叫上村里的人,跟你上山!”
林婶说着就往外跑,没一会儿,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聚了十几号人,有扛着锄头的汉子,有挎着竹篓的妇人,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却带着点期待。
“这姑娘看着不像会挖野菜的啊。”
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大叔打量着苏清沅,语气里满是怀疑。
他是李大叔,前几天他媳妇就是误食了毒草,现在还躺在床上。
“李大叔,话可不能这么说。”
苏清沅不卑不亢地走上前,指着路边一丛绿油油的草,“您看这丛草,叶子边缘是不是有锯齿,顶端还有白色的小花?
这就是荠菜,能吃的。
您再看旁边那株,叶子是圆的,根是红色的,那是毒芹,跟荠菜长得像,但有毒,碰都不能碰。”
李大叔凑过去一看,还真像苏清沅说的那样。
他以前挖野菜,只知道挑绿的挖,从没注意过叶子的锯齿和根的颜色,现在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
“那这荠菜怎么吃啊?”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问道,她是张婶,怀里的孩子才三岁,这几天上火,嗓子疼得首哭,连水都喝不下去。
“荠菜能包饺子,能做汤,还能焯水后凉拌。”
苏清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挖起一株荠菜,“挖的时候要注意,别把根弄断了,根也能吃,而且营养还高。
你们看,我挖的这株,根是白色的,叶子上没有绒毛,这就是正宗的荠菜,错不了。”
说着,她把挖起来的荠菜递到李大叔面前:“李大叔,您闻闻,是不是有股清香味?
毒芹是没有这味儿的,而且毒芹的茎上有沟,荠菜的茎是光滑的。”
李大叔接过荠菜,凑到鼻子前闻了闻,还真有股淡淡的清香。
他又仔细看了看茎,确实是光滑的,没有沟。
这下,他心里的怀疑少了大半。
“那咱们就上山挖!”
林婶一挥手,率先往山上走。
其他人也跟着往山上走,苏清沅跟在后面,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解。
山上的野菜还真不少,绿油油的一片,就是长得乱七八糟的,不认识的人还真分不清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大家看,这株就是马齿苋。”
苏清沅指着一株趴在地上的草,“马齿苋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厚厚的,像小勺子一样,茎是红色的,掐断之后会有白色的汁液。
这种草能吃,而且还能治拉肚子,夏天吃最好了。”
一个穿着蓝布衣裳的小姑娘凑过来,小心翼翼地掐了一点马齿苋的叶子,放进嘴里尝了尝:“姐姐,这草有点酸,不好吃啊。”
苏清沅笑了:“傻丫头,这草不能生吃,得焯水之后再吃。
焯水之后,酸味就没了,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还能包包子。
而且,马齿苋的生命力可强了,挖了之后还能再长,是春荒时候的好野菜。”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跟着大人一起挖起了马齿苋。
大家挖了一会儿,苏清沅突然看到了一丛蒲公英,眼睛一亮:“大家快来看,这是蒲公英!
蒲公英的叶子是锯齿状的,像羽毛一样,开黄色的小花,结了种子之后就是白色的绒球,一吹就飞。
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叶子能吃,根能入药,花也能吃。”
张婶抱着孩子走过来,叹了口气:“蒲公英我知道,以前也挖过,就是有点苦,孩子不爱吃。
我家这娃,这几天上火,嗓子疼得厉害,连奶都喝不下去,真是急死我了。”
苏清沅一听,赶紧说道:“张婶,您别着急!
蒲公英泡水喝能清热降火,治嗓子疼特别管用。
您看,这蒲公英的根和叶子,洗干净之后晒干,泡水喝,孩子喝了之后,嗓子就不疼了。
要是没有晒干的,新鲜的也能泡水,就是味道有点浓。”
张婶半信半疑:“真的吗?
这蒲公英泡水还能治嗓子疼?
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真的!”
苏清沅肯定地说,“我以前就用过这个方法,特别管用。
您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挖点蒲公英,回去泡水给孩子试试。”
说着,苏清沅就挖了几株蒲公英,仔细地把根和叶子分开,洗干净之后,递给张婶:“张婶,您回去之后,把这个放进锅里煮几分钟,然后给孩子喝。”
张婶接过蒲公英,心里还是有点犹豫,但看着怀里孩子难受的样子,还是决定试试。
大家又在山上挖了一会儿,每个人的竹篓里都装满了荠菜、马齿苋和蒲公英,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以前挖野菜,总是提心吊胆的,怕挖到毒草,现在有苏清沅在,大家都放心多了。
回到村里,苏清沅跟着张婶回了家。
张婶赶紧把蒲公英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锅里就飘出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她盛了一碗,吹凉了之后,递给怀里的孩子。
喝了半碗之后,孩子突然说:“娘,我嗓子不疼了!”
张婶一听,激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她赶紧摸了摸孩子的嗓子,孩子也不躲闪了,还主动开口说话,声音也比之前清亮多了。
“姑娘,太谢谢你了!”
张婶拉着苏清沅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啊!
要是没有你,我不知道还要担心多久。”
苏清沅笑了:“张婶,您别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以后要是再挖野菜,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您就来找我,我一定帮您想办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口老槐树的枝桠还沾着晨露,苏清沅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推开房门,差点被门口的景象逗笑 —— 王大娘领着五六个村民,挎着竹篓、扛着小锄头,正踮着脚往她院里瞅,活像一群等着开饭的小麻雀。
“姑娘,你醒啦?”
王大娘见她出来,立马笑着迎上去,“这不是想着早点上山,挖的野菜能更嫩点嘛!
你放心,早饭我都带来了,是用昨天挖的荠菜煮的粥,你尝尝?”
说着就从布包里掏出个陶碗,碗里的粥泛着淡淡的绿色,飘着几颗饱满的豆子。
苏清沅接过粥,刚喝一口就眼睛一亮:“大娘,您这粥熬得也太香了!
比我在现代喝的蔬菜粥还好喝。”
“现代?”
旁边的李大叔挠了挠头,一脸疑惑,“姑娘,你说的现代是啥地方啊?
听着咋这么洋气呢?”
苏清沅心里咯噔一下,才想起自己差点露馅,赶紧打哈哈:“就是我老家的名字,地方小,您没听过很正常。
咱们快上山吧,再晚太阳出来,野菜就老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扛着王大娘给她准备的小锄头,带头往山上走。
刚走到半山腰,就见村里的二柱子蹲在一丛草前,皱着眉头不知道在琢磨啥。
苏清沅走过去一看,忍不住笑了 —— 二柱子面前的是一丛苦苣菜,他正拿着根小棍,扒拉着叶子来回瞅。
“二柱子,你这是跟野菜较上劲了?”
苏清沅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柱子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她,赶紧站起来挠了挠头:“清沅姑娘,我这不是想试试自己认认野菜嘛!
你看这草,叶子边缘有锯齿,跟你说的荠菜有点像,但又没白色的小花,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苏清沅蹲下身,指着苦苣菜的叶子:“你观察得还挺仔细!
这是苦苣菜,能吃的,就是味道有点苦。
不过你可别跟苣荬菜弄混了,苦苣菜的叶子更宽,苣荬菜的叶子更窄,而且苦苣菜的茎是绿色的,苣荬菜的茎有点发红。”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苦苣菜得先用开水焯一下,把苦味去掉,然后凉拌着吃,或者炒着吃都好吃。
你要是喜欢吃辣,还能放点辣椒,那味道绝了!”
二柱子听得眼睛都首了:“真的啊?
那我今天得多挖点,回去给我娘露一手!
对了清沅姑娘,你说这野菜还有营养价值,这苦苣菜有啥营养啊?”
“这苦苣菜可有营养了,” 苏清沅掰着手指头数,“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维生素 A,还有钙、铁这些矿物质,吃了能增强抵抗力,还能清热解毒。
你们平时干活累,多吃点这野菜,比光吃粗粮强多了。”
旁边的张婶听了,赶紧凑过来:“清沅姑娘,那你昨天说的马齿苋,除了炒鸡蛋、凉拌,还有别的吃法吗?
我家娃天天吃这两样,都快吃腻了。”
苏清沅想了想,笑着说:“当然有啊!
马齿苋还能做包子馅,或者跟面粉拌在一起,蒸成菜窝窝。
对了,还能晒成干菜,冬天的时候泡发了,跟肉一起炖,那味道别提多香了。”
“真的啊?”
张婶眼睛一亮,“那你可得教教我,我家还有点过年剩下的面粉,正好能试试。”
一行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挖了满满一竹篓野菜。
下山的时候,苏清沅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突然想起了保存野菜的事,于是对大家说:“咱们挖的这些野菜,要是吃不完,可别浪费了。
我教你们几个保存野菜的方法,这样就算过了春荒,咱们也能吃上野菜。”
大家一听,都停下脚步,围了过来。
王大娘更是着急地问:“清沅姑娘,你快说说,咋保存啊?
我以前挖的野菜,放几天就坏了,可心疼了。”
“第一种方法就是焯水晒干,” 苏清沅指着竹篓里的荠菜,“像荠菜、苦苣菜这些,先用水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来挤干水分,挂在绳子上晒干,等晒干了就装在布袋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泡发,跟新鲜的差不多。”
她又指着马齿苋:“马齿苋除了晒干,还能腌制成咸菜。
把马齿苋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一层马齿苋一层盐,放在坛子里,密封好,过半个月就能吃了。
腌好的马齿苋,配着粥吃,或者炒着吃,都特别下饭。”
二柱子听得跃跃欲试:“清沅姑娘,那我今天回去就试试腌马齿苋!
对了,你昨天说蒲公英能跟别的草药搭配治病,那要是咳嗽了,除了蒲公英和甘草,还有别的办法吗?
我家老爷子一到春天就咳嗽,吃药也不管用。”
苏清沅想了想,说:“要是咳嗽有痰,可以用蒲公英和枇杷叶一起煮水喝。
不过枇杷叶得先把背面的绒毛刷掉,不然会刺激喉咙。
还有,要是风寒咳嗽,就不能用蒲公英了,得用生姜煮水喝,这个你们可得记清楚了,别弄混了。”
“好嘞,我记住了!”
回到村里,苏清沅干脆在村口的空地上支起了一口大锅,现场教大家烹饪野菜。
村民们闻讯赶来,把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苏清沅先教大家做荠菜饺子。
她把荠菜洗干净,焯水后切碎,和着肉末、姜末、葱花,调制成馅料。
然后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一勺馅料,对折,捏出好看的褶子。
村民们看得眼花缭乱,纷纷上手尝试。
二柱子笨手笨脚的,包的饺子不是露馅就是捏不紧,急得满头大汗。
苏清沅忍不住笑了:“二柱子,你这饺子包的,下锅就得散架。
你看,得把馅料放在中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慢慢捏,力道要均匀。”
她手把手地教二柱子,好不容易才让他包出一个像样的饺子。
张婶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包了一盘子饺子。
她煮好饺子,给大家分着吃,大家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纷纷赞不绝口。
“清沅姑娘,你这手艺也太好了!”
王大娘一边吃一边说,“这荠菜饺子,比我过年包的猪肉饺子还好吃!”
“可不是嘛!”
李大叔也附和道,“以前我觉得野菜难吃,没想到经你这么一弄,比啥都好吃!”
苏清沅看着大家吃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
她知道,自己不仅帮村民们度过了春荒,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渐渐爱上了这个小村庄,爱上了这里淳朴善良的村民。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苏清沅的帮助下,村民们不仅学会了分辨、烹饪和保存野菜,还掌握了不少草药知识。
村里再也没有人误食毒草,大家的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这天,苏清沅正在院子里整理晒干的野菜,王大娘兴冲冲地跑过来:“清沅姑娘,好消息!
镇上的药铺老板听说你懂草药,想请你去当顾问呢!
说给你很高的工钱,还能让你免费拿药!”
苏清沅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她知道,这是自己用知识换来的认可。
在这个古代的小山村,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她看着远处嬉戏的孩子,看着田埂上劳作的村民,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这个小村庄变得越来越好,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村里人对苏清沅也越来越信任,越来越依赖。
他们把苏清沅当成了自己人,有什么事都会跟她商量,有什么困难也会找她帮忙。
苏清沅也渐渐融入了这个村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她有时候也会想念现代的生活,想念实验室里的仪器,想念电脑里的资料,想念父母的唠叨。
但她更清楚,现在的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要帮助这个村子里的人度过春荒,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
初春的风渐渐变得暖和起来,田埂上的麦苗也长得越来越高,村里的粮仓里,除了野菜,也渐渐多了一些其他的粮食。
苏清沅知道,春荒很快就要过去了,村里人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这天晚上,苏清沅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到现代,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她知道,只要自己还在这里一天,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里的人,让这个小山村变得越来越美好。
突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是王林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荠菜饺子走了过来:“姑娘,快尝尝,这是用你教我们挖的荠菜包的饺子,刚出锅的,还热着呢。”
苏清沅接过饺子,咬了一口,熟悉的清香在嘴里散开,温暖的感觉从胃里传到心里。
她看着王林婶慈祥的笑容,看着院子里灯火通明的景象,突然觉得,这里或许就是她的另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