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淞沪战役开始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抗战从淞沪战役开始(李峰王栓子)小说免费阅读大结局
时间: 2025-09-13 06:49:58
黑暗。
李峰的意识在混沌中沉浮,耳边隐约传来嘈杂的声响——尖锐的呼啸、沉闷的爆炸、杂乱的脚步声,还有某种他从未听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撕裂声。
他的头像是被铁锤狠狠砸过,疼痛从太阳穴一首蔓延到后脑。
他试图睁开眼睛,却发现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
连长!
醒醒!”
一只粗糙的手用力拍打着他的脸颊,疼痛感让李峰的思维稍微清晰了一些。
他猛地睁开眼,刺目的阳光让他下意识地眯起双眼,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彻底愣住了。
这不是他的卧室,不是演习场地,甚至不是他熟悉的任何一个地方。
他正靠在一堵残破的砖墙下,周围是焦黑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
几个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士兵围在他身边,他们脸色黝黑,嘴唇干裂,眼睛里布满血丝,军服上沾满了泥土和暗红色的血迹。
“连长,您可算醒了!”
一个满脸烟灰的年轻士兵松了口气,声音嘶哑,“鬼子的炮击停了,但咱们的人……折了大半。”
李峰的大脑一片空白。
连长?
鬼子?
炮击?
他明明记得自己昨晚还在和朋友讨论淞沪会战的历史资料,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里?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同样是一身破旧的军服,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腿上绑着沾血的绷带。
这不是梦。
“我……这是哪里?”
他艰难地开口,喉咙干得像是被火烤过。
几个士兵面面相觑,年轻士兵犹豫了一下,低声道:“闸北,八字桥东侧。
咱们三连昨晚刚接防,今早鬼子就炮轰了阵地,您被弹片震晕了……”闸北?
八字桥?
李峰的心脏猛地一缩。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国军与日军在闸北血战,八字桥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他穿越了。
而且穿越成了一个即将面对日军铁蹄的国军连长。
---“报告伤亡情况。”
李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低沉。
年轻士兵——他自称王栓子,是连里的传令兵——咬了咬牙:“一排长阵亡,二排重伤,三排……三排只剩下五个人。
全连算上轻伤的,能动弹的不到三十人。”
李峰沉默。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国军许多部队在日军舰炮和飞机的轰炸下成建制地被摧毁,许多连队一上午就打光。
而现在,他手下的兵,只剩三十人。
“武器呢?”
“轻机枪还剩一挺,子弹不到五百发,步枪二十多支,手榴弹两箱。”
王栓子低声道,“连长,团部命令我们死守八字桥,可咱们……”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们守不住。
李峰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周围。
废墟中,几个士兵正默默地收敛战友的尸体,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麻木地坐着,眼神空洞。
这不是他熟悉的现代军队,这是一支疲惫、绝望、装备低劣的部队,面对的却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
但他没有退路。
“把所有人集合。”
他站起身,腿上的伤口传来剧痛,但他咬牙忍住,“现在。”
---十分钟后,残存的三十名士兵站在废墟间的空地上。
他们大多年轻,有些甚至看起来不到二十岁,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里己经有了死志。
李峰站在他们面前,心脏狂跳。
他从未带过兵,更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他知道历史——知道淞沪会战的惨烈,知道这些士兵大多会死在这里。
但他不能让他们白白送死。
“弟兄们。”
他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是李峰,从今天起,我和你们一起守八字桥。”
没人回应,只有沉默。
“我知道,咱们人少,枪少,鬼子的大炮和飞机随时会再来。”
他继续道,“但八字桥后面是什么?
是闸北,是上海,是咱们的家!”
几个士兵抬起了头。
“鬼子想踏过去,得从咱们的尸体上踩过去!”
李峰猛地提高了声音,“但老子不想死!
也不想让你们死!
所以——”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从现在起,咱们不守战壕,咱们打游击!”
---士兵们愣住了。
游击战在当时的国军中并不常见,尤其是正规部队,大多死板地执行阵地防御命令。
但李峰清楚,面对日军的火力优势,死守阵地等于自杀。
“王栓子!”
他喝道。
“到!”
“带两个人,去摸清附近所有废墟、巷子和下水道的位置,画成地图!”
“是!”
“其他人,分成三组!
一组搜集弹药,一组加固掩体,一组准备移动火力点!”
士兵们终于动了起来,虽然依旧迷茫,但至少有了目标。
李峰走到一个靠在墙边的老兵面前,老兵的一条胳膊被炸伤,草草包扎的绷带渗着血。
“老兵,怎么称呼?”
“赵铁柱,原一排的。”
老兵咳嗽了一声,“连长,您……和之前的连长不太一样。”
李峰苦笑:“哪不一样?”
“之前的连长,只会喊‘顶住’、‘死守’,然后……”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然后死了。
李峰沉默片刻,低声道:“赵老兵,你熟悉闸北的地形吗?”
“在这驻防三年了,闭着眼都能走。”
“好。”
李峰点头,“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两小时后,李峰站在一栋半塌的二层小楼上,举着缴获的日军望远镜观察远处。
日军的阵地隐约可见,太阳旗在风中飘荡,几辆装甲车停在路口,步兵正在集结。
他们很快就会进攻。
“连长!”
王栓子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地图画好了,另外,我们在西边的废墟里找到了两箱手榴弹,还有一挺坏掉的捷克式,赵老兵说能修!”
李峰点点头,目光依旧盯着日军的动向。
“告诉弟兄们,按计划行动。”
“是!”
王栓子转身要走,李峰却突然叫住他。
“栓子。”
“连长?”
“怕吗?”
王栓子愣了一下,年轻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怕……但跟着您,好像没那么怕了。”
李峰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
等王栓子离开后,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看向日军的阵地。
他知道,历史己经改变了。
他或许无法扭转淞沪会战的结局,但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兄弟白白送死。
远处的天际,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李峰的意识在混沌中沉浮,耳边隐约传来嘈杂的声响——尖锐的呼啸、沉闷的爆炸、杂乱的脚步声,还有某种他从未听过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金属撕裂声。
他的头像是被铁锤狠狠砸过,疼痛从太阳穴一首蔓延到后脑。
他试图睁开眼睛,却发现眼皮沉重得像是灌了铅。
连长!
醒醒!”
一只粗糙的手用力拍打着他的脸颊,疼痛感让李峰的思维稍微清晰了一些。
他猛地睁开眼,刺目的阳光让他下意识地眯起双眼,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彻底愣住了。
这不是他的卧室,不是演习场地,甚至不是他熟悉的任何一个地方。
他正靠在一堵残破的砖墙下,周围是焦黑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
几个穿着土黄色军服的士兵围在他身边,他们脸色黝黑,嘴唇干裂,眼睛里布满血丝,军服上沾满了泥土和暗红色的血迹。
“连长,您可算醒了!”
一个满脸烟灰的年轻士兵松了口气,声音嘶哑,“鬼子的炮击停了,但咱们的人……折了大半。”
李峰的大脑一片空白。
连长?
鬼子?
炮击?
他明明记得自己昨晚还在和朋友讨论淞沪会战的历史资料,怎么一睁眼就到了这里?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身体——同样是一身破旧的军服,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腿上绑着沾血的绷带。
这不是梦。
“我……这是哪里?”
他艰难地开口,喉咙干得像是被火烤过。
几个士兵面面相觑,年轻士兵犹豫了一下,低声道:“闸北,八字桥东侧。
咱们三连昨晚刚接防,今早鬼子就炮轰了阵地,您被弹片震晕了……”闸北?
八字桥?
李峰的心脏猛地一缩。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国军与日军在闸北血战,八字桥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
他穿越了。
而且穿越成了一个即将面对日军铁蹄的国军连长。
---“报告伤亡情况。”
李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低沉。
年轻士兵——他自称王栓子,是连里的传令兵——咬了咬牙:“一排长阵亡,二排重伤,三排……三排只剩下五个人。
全连算上轻伤的,能动弹的不到三十人。”
李峰沉默。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国军许多部队在日军舰炮和飞机的轰炸下成建制地被摧毁,许多连队一上午就打光。
而现在,他手下的兵,只剩三十人。
“武器呢?”
“轻机枪还剩一挺,子弹不到五百发,步枪二十多支,手榴弹两箱。”
王栓子低声道,“连长,团部命令我们死守八字桥,可咱们……”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他们守不住。
李峰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周围。
废墟中,几个士兵正默默地收敛战友的尸体,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麻木地坐着,眼神空洞。
这不是他熟悉的现代军队,这是一支疲惫、绝望、装备低劣的部队,面对的却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
但他没有退路。
“把所有人集合。”
他站起身,腿上的伤口传来剧痛,但他咬牙忍住,“现在。”
---十分钟后,残存的三十名士兵站在废墟间的空地上。
他们大多年轻,有些甚至看起来不到二十岁,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里己经有了死志。
李峰站在他们面前,心脏狂跳。
他从未带过兵,更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但他知道历史——知道淞沪会战的惨烈,知道这些士兵大多会死在这里。
但他不能让他们白白送死。
“弟兄们。”
他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我是李峰,从今天起,我和你们一起守八字桥。”
没人回应,只有沉默。
“我知道,咱们人少,枪少,鬼子的大炮和飞机随时会再来。”
他继续道,“但八字桥后面是什么?
是闸北,是上海,是咱们的家!”
几个士兵抬起了头。
“鬼子想踏过去,得从咱们的尸体上踩过去!”
李峰猛地提高了声音,“但老子不想死!
也不想让你们死!
所以——”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从现在起,咱们不守战壕,咱们打游击!”
---士兵们愣住了。
游击战在当时的国军中并不常见,尤其是正规部队,大多死板地执行阵地防御命令。
但李峰清楚,面对日军的火力优势,死守阵地等于自杀。
“王栓子!”
他喝道。
“到!”
“带两个人,去摸清附近所有废墟、巷子和下水道的位置,画成地图!”
“是!”
“其他人,分成三组!
一组搜集弹药,一组加固掩体,一组准备移动火力点!”
士兵们终于动了起来,虽然依旧迷茫,但至少有了目标。
李峰走到一个靠在墙边的老兵面前,老兵的一条胳膊被炸伤,草草包扎的绷带渗着血。
“老兵,怎么称呼?”
“赵铁柱,原一排的。”
老兵咳嗽了一声,“连长,您……和之前的连长不太一样。”
李峰苦笑:“哪不一样?”
“之前的连长,只会喊‘顶住’、‘死守’,然后……”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然后死了。
李峰沉默片刻,低声道:“赵老兵,你熟悉闸北的地形吗?”
“在这驻防三年了,闭着眼都能走。”
“好。”
李峰点头,“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
---两小时后,李峰站在一栋半塌的二层小楼上,举着缴获的日军望远镜观察远处。
日军的阵地隐约可见,太阳旗在风中飘荡,几辆装甲车停在路口,步兵正在集结。
他们很快就会进攻。
“连长!”
王栓子气喘吁吁地跑上来,“地图画好了,另外,我们在西边的废墟里找到了两箱手榴弹,还有一挺坏掉的捷克式,赵老兵说能修!”
李峰点点头,目光依旧盯着日军的动向。
“告诉弟兄们,按计划行动。”
“是!”
王栓子转身要走,李峰却突然叫住他。
“栓子。”
“连长?”
“怕吗?”
王栓子愣了一下,年轻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怕……但跟着您,好像没那么怕了。”
李峰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
等王栓子离开后,他再次举起望远镜,看向日军的阵地。
他知道,历史己经改变了。
他或许无法扭转淞沪会战的结局,但他绝不会让自己的兄弟白白送死。
远处的天际,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