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赵斌(苏晚赵斌)小说目录列表阅读 苏晚赵斌最新阅读
时间: 2025-09-13 06:50:26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宿舍楼里还一片寂静。
苏晚却己经醒了。
不是被吵醒,而是被一种名为“希望”和“迫切”的情绪唤醒。
重活一世,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镜中的女孩,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清澈明亮,燃烧着与前身截然不同的火焰。
她换上最干净的一套衣服——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蓝色衬衫和一条藏青色长裤。
收拾停当,她拿出抽屉里所有的钱。
几张毛票,几枚硬币,加起来一共三块七毛五分。
这就是原主省吃俭用留下的全部积蓄。
苏晚轻轻吐了口气,将这点微薄的“启动资金”小心地放进口袋。
她知道赵斌会来得早。
果然,刚下楼,就看见那个高大的身影己经等在了宿舍楼外的老榕树下,手里拿着两份报纸和两个还冒着热气的馒头。
“小晚,给!”
赵斌把报纸和馒头递过来,脸上带着憨实的笑容,“《深城特区报》和《南方日报》。
馒头是厂里食堂买的,干净。”
“谢谢赵哥,又让你破费了。”
苏晚没有过多客气,接过东西。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她记在心里。
她将其中一个馒头掰开,递回一半给赵斌,“一起吃。”
两人就站在榕树下,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翻看报纸。
苏晚的目光迅速扫过报纸的头版。
日期是1992年8月17日。
她的心猛地一跳!
果然!
就是这个时间点!
深交所即将发布股票认购抽签表的消息虽然还没正式见报,但空气中己经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躁动。
报纸的经济版块己经有专家在讨论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可能性,字里行间透着鼓励与试探。
历史的车轮正隆隆驶向她记忆中的那个爆发点。
但眼下,她需要的是参与这场盛宴的“门票”钱。
她的目光从宏大的经济议题上移开,落在了报纸中缝和角落的广告栏。
“赵哥,地方有消息吗?”
苏晚咬了口馒头,问道。
“问了!”
赵斌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我们厂后街有家住户,自家搭了个小棚子,本来堆杂物的,有个旧灶台。
家里老人前段时间回老家了,愿意短租出去,一个月十五块钱。
就是地方小,有点破。”
一个月十五块!
这对她目前的三块七毛五来说,简首是巨款。
“能先带我去看看吗?”
苏晚当机立断。
“成!
就在我去厂子的路上。”
吃完馒头,赵斌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载着苏晚前往他说的那个地方。
那是典型的“城中村”格局,狭窄的巷子,握手楼,各种自建房挤在一起。
赵斌说的那个小棚子就在一栋旧楼的后院,低矮,昏暗,确实堆了些破烂家什,但好在有个能烧煤球的土灶,一口旧铁锅,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木案板。
通风不太好,但打扫干净,短期用用足够了。
“大叔,我们租了!”
苏晚几乎没有犹豫,从口袋里掏出那三块七毛五分钱,又看向赵斌,“赵哥,能先借我十二块吗?
发工资就还你。”
赵斌愣了一下,看着苏晚坚定认真的眼神,二话没说就从内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数出十二块钱,连同她手里的零钱,一起交给了房东。
“哎,好,好。”
房东大叔点清钱,爽快地交了钥匙。
拿到钥匙的瞬间,苏晚感觉手心微微发烫。
这虽然只是个破旧的小棚,却是她今生事业起步的基石。
“赵哥,我还需要买点东西。”
苏晚列出清单,“面粉、糯米粉、南瓜、白糖、油……还有,你家有没有那种很辣的干辣椒?
或者知道哪里能买到?”
赵斌记下:“面粉厂食堂有,比外面便宜。
菜市场我知道在哪。
辣椒……我老家寄来过一些,特别辣,我吃不完,都给你拿来!”
两人分头行动。
赵斌去上班,顺便从厂里买平价面粉。
苏晚则拿着赵斌又塞给她的几块钱(她坚持打了借条),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
九十年代初的市场,热闹喧嚣,充斥着各种方言的叫卖声。
苏晚仔细地挑选着食材,比较价格,计算成本。
她买的量不多,但足够第一次试做。
回到小棚,她撸起袖子,开始大扫除。
灰尘扑面而来,她却干得一丝不苟。
汗水浸湿了衬衫,额前的碎发粘在脸上,她却毫不在意。
打扫干净,赵斌也送来了面粉和一小袋通红的干辣椒。
一切准备就绪。
苏晚站在灶台前,深吸一口气。
她没有先做南瓜饼,而是将一部分干辣椒捣碎,又找房东要了几颗蒜头,拍碎。
她记得前世一种风靡大街小巷的“香辣酱”的简易做法。
热锅,下入极少量的油(油贵),放入蒜末和辣椒碎煸炒,瞬间,一股霸道而诱人的焦香辣味猛地窜起,弥漫在整个小棚里,甚至飘到了巷子里。
“阿嚏!”
路过的行人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却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啥东西这么香?
这么辣?”
苏晚小心地控制着火候,加入少许盐和糖调味。
很快,一小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简易香辣酱就做好了。
她用手指沾了一点尝了尝,眼神一亮。
对!
就是这个味!
香、辣、鲜、微甜,足以打开任何疲惫的胃口。
有了这个“秘密武器”,她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她不仅可以卖甜的南瓜饼,还可以推出咸辣口味的“香辣酱拌饼”,或者用它来蘸食,甚至未来可以单独卖酱!
接着,她才开始处理南瓜,蒸熟,碾泥,和面……夕阳西下,赵斌下班赶来时,看到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
小棚焕然一新,虽然依旧简陋,却干净整洁。
案板上,一边摆着几个金灿灿、造型精致的南瓜饼,另一边则是一种他没见过的、裹着红亮酱汁的饼子,空气里还残留着那种勾人食欲的辛辣香气。
苏晚脸上沾着一点面粉,正专注地尝着锅里最后一点香辣酱,看到他,抬起头,露出一个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赵哥,来得正好。
尝尝看,哪个更好吃?”
赵斌愣愣地走过去,先拿起一个金色的南瓜饼,咬了一口,甜糯适中,口感细腻,比张婶卖的好吃太多!
他又迟疑地拿起那个红通通的饼子,咬下一口——一股鲜香猛烈的味道瞬间冲击着他的味蕾,辣得过瘾,香得霸道,让他这个吃惯了食堂寡淡饭菜的大小伙子,忍不住大口大口几下就吃完了,甚至还下意识地舔了下手指。
“这……这个!”
赵斌眼睛发亮,指着香辣酱拌饼,语气激动,“这个太好吃了!
小晚,你咋做出来的?
太香了!”
苏晚看着他的反应,心里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成功了。
她的第一步,稳稳地踏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明天,她将推着小车,走向那个沸腾的市场。
苏晚却己经醒了。
不是被吵醒,而是被一种名为“希望”和“迫切”的情绪唤醒。
重活一世,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镜中的女孩,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那双眼睛,清澈明亮,燃烧着与前身截然不同的火焰。
她换上最干净的一套衣服——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浅蓝色衬衫和一条藏青色长裤。
收拾停当,她拿出抽屉里所有的钱。
几张毛票,几枚硬币,加起来一共三块七毛五分。
这就是原主省吃俭用留下的全部积蓄。
苏晚轻轻吐了口气,将这点微薄的“启动资金”小心地放进口袋。
她知道赵斌会来得早。
果然,刚下楼,就看见那个高大的身影己经等在了宿舍楼外的老榕树下,手里拿着两份报纸和两个还冒着热气的馒头。
“小晚,给!”
赵斌把报纸和馒头递过来,脸上带着憨实的笑容,“《深城特区报》和《南方日报》。
馒头是厂里食堂买的,干净。”
“谢谢赵哥,又让你破费了。”
苏晚没有过多客气,接过东西。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她记在心里。
她将其中一个馒头掰开,递回一半给赵斌,“一起吃。”
两人就站在榕树下,一边啃着馒头,一边翻看报纸。
苏晚的目光迅速扫过报纸的头版。
日期是1992年8月17日。
她的心猛地一跳!
果然!
就是这个时间点!
深交所即将发布股票认购抽签表的消息虽然还没正式见报,但空气中己经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躁动。
报纸的经济版块己经有专家在讨论股份制改革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可能性,字里行间透着鼓励与试探。
历史的车轮正隆隆驶向她记忆中的那个爆发点。
但眼下,她需要的是参与这场盛宴的“门票”钱。
她的目光从宏大的经济议题上移开,落在了报纸中缝和角落的广告栏。
“赵哥,地方有消息吗?”
苏晚咬了口馒头,问道。
“问了!”
赵斌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我们厂后街有家住户,自家搭了个小棚子,本来堆杂物的,有个旧灶台。
家里老人前段时间回老家了,愿意短租出去,一个月十五块钱。
就是地方小,有点破。”
一个月十五块!
这对她目前的三块七毛五来说,简首是巨款。
“能先带我去看看吗?”
苏晚当机立断。
“成!
就在我去厂子的路上。”
吃完馒头,赵斌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载着苏晚前往他说的那个地方。
那是典型的“城中村”格局,狭窄的巷子,握手楼,各种自建房挤在一起。
赵斌说的那个小棚子就在一栋旧楼的后院,低矮,昏暗,确实堆了些破烂家什,但好在有个能烧煤球的土灶,一口旧铁锅,还有一个歪歪扭扭的木案板。
通风不太好,但打扫干净,短期用用足够了。
“大叔,我们租了!”
苏晚几乎没有犹豫,从口袋里掏出那三块七毛五分钱,又看向赵斌,“赵哥,能先借我十二块吗?
发工资就还你。”
赵斌愣了一下,看着苏晚坚定认真的眼神,二话没说就从内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数出十二块钱,连同她手里的零钱,一起交给了房东。
“哎,好,好。”
房东大叔点清钱,爽快地交了钥匙。
拿到钥匙的瞬间,苏晚感觉手心微微发烫。
这虽然只是个破旧的小棚,却是她今生事业起步的基石。
“赵哥,我还需要买点东西。”
苏晚列出清单,“面粉、糯米粉、南瓜、白糖、油……还有,你家有没有那种很辣的干辣椒?
或者知道哪里能买到?”
赵斌记下:“面粉厂食堂有,比外面便宜。
菜市场我知道在哪。
辣椒……我老家寄来过一些,特别辣,我吃不完,都给你拿来!”
两人分头行动。
赵斌去上班,顺便从厂里买平价面粉。
苏晚则拿着赵斌又塞给她的几块钱(她坚持打了借条),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
九十年代初的市场,热闹喧嚣,充斥着各种方言的叫卖声。
苏晚仔细地挑选着食材,比较价格,计算成本。
她买的量不多,但足够第一次试做。
回到小棚,她撸起袖子,开始大扫除。
灰尘扑面而来,她却干得一丝不苟。
汗水浸湿了衬衫,额前的碎发粘在脸上,她却毫不在意。
打扫干净,赵斌也送来了面粉和一小袋通红的干辣椒。
一切准备就绪。
苏晚站在灶台前,深吸一口气。
她没有先做南瓜饼,而是将一部分干辣椒捣碎,又找房东要了几颗蒜头,拍碎。
她记得前世一种风靡大街小巷的“香辣酱”的简易做法。
热锅,下入极少量的油(油贵),放入蒜末和辣椒碎煸炒,瞬间,一股霸道而诱人的焦香辣味猛地窜起,弥漫在整个小棚里,甚至飘到了巷子里。
“阿嚏!”
路过的行人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却下意识地吸了吸鼻子,“啥东西这么香?
这么辣?”
苏晚小心地控制着火候,加入少许盐和糖调味。
很快,一小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简易香辣酱就做好了。
她用手指沾了一点尝了尝,眼神一亮。
对!
就是这个味!
香、辣、鲜、微甜,足以打开任何疲惫的胃口。
有了这个“秘密武器”,她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她不仅可以卖甜的南瓜饼,还可以推出咸辣口味的“香辣酱拌饼”,或者用它来蘸食,甚至未来可以单独卖酱!
接着,她才开始处理南瓜,蒸熟,碾泥,和面……夕阳西下,赵斌下班赶来时,看到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
小棚焕然一新,虽然依旧简陋,却干净整洁。
案板上,一边摆着几个金灿灿、造型精致的南瓜饼,另一边则是一种他没见过的、裹着红亮酱汁的饼子,空气里还残留着那种勾人食欲的辛辣香气。
苏晚脸上沾着一点面粉,正专注地尝着锅里最后一点香辣酱,看到他,抬起头,露出一个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赵哥,来得正好。
尝尝看,哪个更好吃?”
赵斌愣愣地走过去,先拿起一个金色的南瓜饼,咬了一口,甜糯适中,口感细腻,比张婶卖的好吃太多!
他又迟疑地拿起那个红通通的饼子,咬下一口——一股鲜香猛烈的味道瞬间冲击着他的味蕾,辣得过瘾,香得霸道,让他这个吃惯了食堂寡淡饭菜的大小伙子,忍不住大口大口几下就吃完了,甚至还下意识地舔了下手指。
“这……这个!”
赵斌眼睛发亮,指着香辣酱拌饼,语气激动,“这个太好吃了!
小晚,你咋做出来的?
太香了!”
苏晚看着他的反应,心里最后一块石头落了地。
成功了。
她的第一步,稳稳地踏在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明天,她将推着小车,走向那个沸腾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