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路亮剑:李云龙的抗战征程李云龙赵刚完本完结小说_完本完结小说狭路亮剑:李云龙的抗战征程(李云龙赵刚)
时间: 2025-09-13 06:51:33
苍云岭的硝烟还没散尽,李云龙就带着新一团钻进了太行山的密林。
战士们背着缴获的枪支弹药,踩着满地的落叶,脚步却轻快了许多——打了胜仗,连空气都透着股痛快劲儿。
李云龙走在队伍中间,嘴里叼着根草茎,时不时拍一把身边战士的肩膀,脸上的刀疤在夕阳下泛着红光。
“团长,您看!”
李云龙接过望远镜,眯眼一看,远处的山路上果然有一队八路军正列队等候,为首的人穿着干净的灰布军装,戴着副黑框眼镜,看着像个读书人。
他心里咯噔一下:“旅部派来的?
这么快?”
走近了才看清,那人快步迎上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李团长,我是总部派来的赵刚,从今天起担任新一团政委。”
李云龙上下打量着他,见他皮肤白净,手指纤细,不像个带兵打仗的,忍不住咧嘴:“赵政委?
读书人吧?
来这穷山沟遭罪,能行吗?”
赵刚笑了笑,眼神却很坚定:“李团长放心,我虽然没您能打,但扛枪行军没问题,思想工作也保证做好。
以后咱们就是搭档,并肩作战。”
这话让李云龙心里舒坦了些,他拍着赵刚的肩膀:“好!
爽快!
走,先去咱们的新驻地,让炊事班杀头猪,给你接风!”
新驻地在一个叫赵家峪的小山村,几十户人家早就躲进了山里,留下空荡荡的土坯房。
战士们忙着打扫院子、搭建灶台,李云龙则拉着赵刚在村里转悠,指着村口的老槐树说:“这地方好,易守难攻,后面的山洞能藏人,鬼子来了咱就钻山,准保让他们抓瞎。”
正说着,一营长张大彪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团长,旅部电报!
说要给咱们调防,让新一团开赴晋西北,归129师建制!”
“晋西北?”
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骂道,“他娘的,刚打了胜仗就挪窝?
老子还没歇够呢!”
赵刚接过电报看了看,眉头微皱:“晋西北局势复杂,日军、国民党军、地方武装都在那儿,怕是不好待。”
“不好待才要去!”
李云龙眼睛一亮,“越是乱的地方越有仗打!
老子就喜欢啃硬骨头!
告诉弟兄们,收拾家伙,明天一早就出发!”
队伍开拔那天,天刚蒙蒙亮。
赵家峪的老乡们听说八路军要走,都从山里跑出来送行,捧着鸡蛋、红薯往战士们怀里塞。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着李云龙的手,抹着眼泪说:“同志,你们可一定要回来啊,把小鬼子赶跑!”
李云龙鼻子一酸,用力点头:“大娘您放心,等把鬼子打跑了,俺们天天来给您挑水劈柴!”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晋西北进发,一路上晓行夜宿,风餐露宿。
李云龙和赵刚也渐渐熟络起来,白天行军时并肩走路,晚上宿营时挤在一个草垛上聊天。
李云龙发现赵刚虽是读书人,却不娇气,脚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吭声,还总帮着战士们扛枪;赵刚也佩服李云龙打仗勇猛,对弟兄们护短,只是偶尔会念叨他“不讲规矩”。
这天傍晚,队伍刚走到一个叫黑云寨的山口,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枪声。
李云龙立刻下令:“全体隐蔽!
张大彪,带尖兵班去看看!”
没过多久,张大彪就跑了回来,脸色铁青:“团长,是黑云寨的土匪在抢老百姓!
还打伤了咱们两个侦察兵!”
“土匪?
敢在老子眼皮底下撒野?”
李云龙火冒三丈,拔出驳壳枪就往前冲,“给老子把这群兔崽子灭了!”
赵刚连忙拉住他:“老李,别急!
咱们还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贸然动手会吃亏。
再说,总部有规定,对地方武装要先争取……争取个屁!”
李云龙甩开他的手,“抢老百姓的就是汉奸!
老子见一个灭一个!”
他对着队伍大喊,“一营从左翼包抄,二营正面冲击,三营断他们后路!
给老子记住,别伤着老百姓!”
战士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听到命令立刻散开。
黑云寨的土匪哪见过这阵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包围了。
为首的土匪头子举着双枪喊:“哪来的八路?
敢管爷爷的闲事!”
李云龙端着枪走到前面,冷笑一声:“爷爷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识相的就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
不然老子把你们的黑云寨平了!”
土匪头子听说过李云龙的名号,腿肚子都软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李团长饶命!
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云龙让人把土匪的枪都收了,又指着被抢的老乡说:“把东西还给人家,滚回山里去!
再敢出来作恶,老子打断你们的腿!”
老乡们看着失而复得的粮食衣物,纷纷给八路军磕头。
一个老汉抹着眼泪说:“恩人啊,你们真是活菩萨!”
赵刚看着李云龙,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没想到你还挺会处理这种事。”
李云龙嘿嘿一笑:“对付土匪就得用硬的!
不过咱们也不能赶尽杀绝,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得上他们的时候。”
队伍继续前进,几天后终于抵达了晋西北的指定驻地——陈家峪。
这里比赵家峪更荒凉,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院墙都被炮火炸塌了一半。
刚安顿下来,就有人来报:“团长,国民党358团的楚团长派人送请柬来了,请您去参加宴会。”
“楚云飞?”
李云龙摸着下巴,“这小子我听说过,国民党里少有的硬骨头,打鬼子不含糊。
去!
为啥不去?
正好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刚有些担心:“国民党的人狡猾得很,会不会是鸿门宴?”
“鸿门宴又怎样?”
李云龙拍着腰间的驳壳枪,“老子手里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老赵,你跟我一起去,咱们也见识见识国民党的排场。”
第二天,李云龙换上了件还算干净的军装,赵刚也把眼镜擦得锃亮,两人带着两个警卫员,骑着缴获的战马,首奔358团的驻地。
刚到村口,就见楚云飞带着几个军官迎了出来,他穿着笔挺的黄呢军装,腰间挂着指挥刀,笑容满面:“李团长,久仰大名!
苍云岭一战,阁下以少胜多,真是英雄了得!”
李云龙翻身下马,握着他的手哈哈大笑:“楚团长客气了!
我就是个粗人,打打仗还行,比不得你们读书人,说话一套一套的。”
宴席设在团部的院子里,桌上摆着红烧肉、炖鸡汤,还有几瓶汾酒,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算得上是山珍海味了。
楚云飞举起酒杯:“李团长,我敬你一杯!
抗日不分党派,咱们以后就是朋友,联手把小鬼子赶出晋西北!”
李云龙仰头干了杯酒,抹了抹嘴:“楚团长说得对!
我李云龙就佩服有种的人!
来,喝酒!”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战术聊到装备,从士兵聊到长官。
楚云飞指着墙上的地图:“李团长,你看这平安县城,鬼子在这儿修了炮楼,囤了不少弹药,是块难啃的骨头。”
李云龙眼睛一亮:“难啃才有意思!
楚团长要是信得过我,咱们联手端了它?”
楚云飞放下酒杯,眼神锐利起来:“好!
我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你说怎么打,我全力配合!”
酒过三巡,李云龙己经喝得满脸通红,他拍着楚云飞的肩膀:“楚兄弟,我看你是个实在人!
以后有啥难处尽管开口,新一团就是你的后盾!”
楚云飞也来了兴致,从腰间解下一把精致的手枪:“李团长,这是我从鬼子少佐手里缴获的,送给你当见面礼!”
李云龙接过手枪,掂量了两下,也解下自己的驳壳枪:“这玩意儿跟着我杀了不少鬼子,送你了!
咱们换枪,以后就是过命的交情!”
夕阳西下,李云龙和赵刚才骑马返回陈家峪。
路上,赵刚忍不住问:“你真打算跟楚云飞联手打平安县城?”
李云龙勒住马,望着远处的群山:“当然!
平安县城的鬼子不除,咱们就别想安生。
再说,楚云飞是个可交的人,国共合作嘛,总得拿出点诚意。”
晚风拂过山林,带来阵阵凉意。
李云龙握紧了腰间的新枪,心里盘算着怎么打这一仗。
他知道,晋西北的水比苍云岭深得多,但他不怕。
只要弟兄们在,只要手里的枪还能响,他就敢跟任何敌人亮剑。
这晋西北的战场,才刚刚开始热闹呢。
战士们背着缴获的枪支弹药,踩着满地的落叶,脚步却轻快了许多——打了胜仗,连空气都透着股痛快劲儿。
李云龙走在队伍中间,嘴里叼着根草茎,时不时拍一把身边战士的肩膀,脸上的刀疤在夕阳下泛着红光。
“团长,您看!”
李云龙接过望远镜,眯眼一看,远处的山路上果然有一队八路军正列队等候,为首的人穿着干净的灰布军装,戴着副黑框眼镜,看着像个读书人。
他心里咯噔一下:“旅部派来的?
这么快?”
走近了才看清,那人快步迎上来,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李团长,我是总部派来的赵刚,从今天起担任新一团政委。”
李云龙上下打量着他,见他皮肤白净,手指纤细,不像个带兵打仗的,忍不住咧嘴:“赵政委?
读书人吧?
来这穷山沟遭罪,能行吗?”
赵刚笑了笑,眼神却很坚定:“李团长放心,我虽然没您能打,但扛枪行军没问题,思想工作也保证做好。
以后咱们就是搭档,并肩作战。”
这话让李云龙心里舒坦了些,他拍着赵刚的肩膀:“好!
爽快!
走,先去咱们的新驻地,让炊事班杀头猪,给你接风!”
新驻地在一个叫赵家峪的小山村,几十户人家早就躲进了山里,留下空荡荡的土坯房。
战士们忙着打扫院子、搭建灶台,李云龙则拉着赵刚在村里转悠,指着村口的老槐树说:“这地方好,易守难攻,后面的山洞能藏人,鬼子来了咱就钻山,准保让他们抓瞎。”
正说着,一营长张大彪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团长,旅部电报!
说要给咱们调防,让新一团开赴晋西北,归129师建制!”
“晋西北?”
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骂道,“他娘的,刚打了胜仗就挪窝?
老子还没歇够呢!”
赵刚接过电报看了看,眉头微皱:“晋西北局势复杂,日军、国民党军、地方武装都在那儿,怕是不好待。”
“不好待才要去!”
李云龙眼睛一亮,“越是乱的地方越有仗打!
老子就喜欢啃硬骨头!
告诉弟兄们,收拾家伙,明天一早就出发!”
队伍开拔那天,天刚蒙蒙亮。
赵家峪的老乡们听说八路军要走,都从山里跑出来送行,捧着鸡蛋、红薯往战士们怀里塞。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着李云龙的手,抹着眼泪说:“同志,你们可一定要回来啊,把小鬼子赶跑!”
李云龙鼻子一酸,用力点头:“大娘您放心,等把鬼子打跑了,俺们天天来给您挑水劈柴!”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晋西北进发,一路上晓行夜宿,风餐露宿。
李云龙和赵刚也渐渐熟络起来,白天行军时并肩走路,晚上宿营时挤在一个草垛上聊天。
李云龙发现赵刚虽是读书人,却不娇气,脚上磨出了血泡也不吭声,还总帮着战士们扛枪;赵刚也佩服李云龙打仗勇猛,对弟兄们护短,只是偶尔会念叨他“不讲规矩”。
这天傍晚,队伍刚走到一个叫黑云寨的山口,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枪声。
李云龙立刻下令:“全体隐蔽!
张大彪,带尖兵班去看看!”
没过多久,张大彪就跑了回来,脸色铁青:“团长,是黑云寨的土匪在抢老百姓!
还打伤了咱们两个侦察兵!”
“土匪?
敢在老子眼皮底下撒野?”
李云龙火冒三丈,拔出驳壳枪就往前冲,“给老子把这群兔崽子灭了!”
赵刚连忙拉住他:“老李,别急!
咱们还不清楚对方的底细,贸然动手会吃亏。
再说,总部有规定,对地方武装要先争取……争取个屁!”
李云龙甩开他的手,“抢老百姓的就是汉奸!
老子见一个灭一个!”
他对着队伍大喊,“一营从左翼包抄,二营正面冲击,三营断他们后路!
给老子记住,别伤着老百姓!”
战士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听到命令立刻散开。
黑云寨的土匪哪见过这阵仗,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包围了。
为首的土匪头子举着双枪喊:“哪来的八路?
敢管爷爷的闲事!”
李云龙端着枪走到前面,冷笑一声:“爷爷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识相的就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
不然老子把你们的黑云寨平了!”
土匪头子听说过李云龙的名号,腿肚子都软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李团长饶命!
我们再也不敢了!”
李云龙让人把土匪的枪都收了,又指着被抢的老乡说:“把东西还给人家,滚回山里去!
再敢出来作恶,老子打断你们的腿!”
老乡们看着失而复得的粮食衣物,纷纷给八路军磕头。
一个老汉抹着眼泪说:“恩人啊,你们真是活菩萨!”
赵刚看着李云龙,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没想到你还挺会处理这种事。”
李云龙嘿嘿一笑:“对付土匪就得用硬的!
不过咱们也不能赶尽杀绝,说不定以后还有用得上他们的时候。”
队伍继续前进,几天后终于抵达了晋西北的指定驻地——陈家峪。
这里比赵家峪更荒凉,村子里只有几户人家,院墙都被炮火炸塌了一半。
刚安顿下来,就有人来报:“团长,国民党358团的楚团长派人送请柬来了,请您去参加宴会。”
“楚云飞?”
李云龙摸着下巴,“这小子我听说过,国民党里少有的硬骨头,打鬼子不含糊。
去!
为啥不去?
正好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赵刚有些担心:“国民党的人狡猾得很,会不会是鸿门宴?”
“鸿门宴又怎样?”
李云龙拍着腰间的驳壳枪,“老子手里的家伙可不是吃素的!
老赵,你跟我一起去,咱们也见识见识国民党的排场。”
第二天,李云龙换上了件还算干净的军装,赵刚也把眼镜擦得锃亮,两人带着两个警卫员,骑着缴获的战马,首奔358团的驻地。
刚到村口,就见楚云飞带着几个军官迎了出来,他穿着笔挺的黄呢军装,腰间挂着指挥刀,笑容满面:“李团长,久仰大名!
苍云岭一战,阁下以少胜多,真是英雄了得!”
李云龙翻身下马,握着他的手哈哈大笑:“楚团长客气了!
我就是个粗人,打打仗还行,比不得你们读书人,说话一套一套的。”
宴席设在团部的院子里,桌上摆着红烧肉、炖鸡汤,还有几瓶汾酒,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算得上是山珍海味了。
楚云飞举起酒杯:“李团长,我敬你一杯!
抗日不分党派,咱们以后就是朋友,联手把小鬼子赶出晋西北!”
李云龙仰头干了杯酒,抹了抹嘴:“楚团长说得对!
我李云龙就佩服有种的人!
来,喝酒!”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战术聊到装备,从士兵聊到长官。
楚云飞指着墙上的地图:“李团长,你看这平安县城,鬼子在这儿修了炮楼,囤了不少弹药,是块难啃的骨头。”
李云龙眼睛一亮:“难啃才有意思!
楚团长要是信得过我,咱们联手端了它?”
楚云飞放下酒杯,眼神锐利起来:“好!
我早就想收拾他们了!
你说怎么打,我全力配合!”
酒过三巡,李云龙己经喝得满脸通红,他拍着楚云飞的肩膀:“楚兄弟,我看你是个实在人!
以后有啥难处尽管开口,新一团就是你的后盾!”
楚云飞也来了兴致,从腰间解下一把精致的手枪:“李团长,这是我从鬼子少佐手里缴获的,送给你当见面礼!”
李云龙接过手枪,掂量了两下,也解下自己的驳壳枪:“这玩意儿跟着我杀了不少鬼子,送你了!
咱们换枪,以后就是过命的交情!”
夕阳西下,李云龙和赵刚才骑马返回陈家峪。
路上,赵刚忍不住问:“你真打算跟楚云飞联手打平安县城?”
李云龙勒住马,望着远处的群山:“当然!
平安县城的鬼子不除,咱们就别想安生。
再说,楚云飞是个可交的人,国共合作嘛,总得拿出点诚意。”
晚风拂过山林,带来阵阵凉意。
李云龙握紧了腰间的新枪,心里盘算着怎么打这一仗。
他知道,晋西北的水比苍云岭深得多,但他不怕。
只要弟兄们在,只要手里的枪还能响,他就敢跟任何敌人亮剑。
这晋西北的战场,才刚刚开始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