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云婉清《红尘戏,云间渡》完结版免费阅读_红尘戏,云间渡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 2025-09-13 06:52:01
晨光熹微,潭柘寺的钟声遥遥传来,穿透北平城的雾霭。
谭云如常在卯时初刻醒来。
他悄声披衣下榻,腕间佛珠与腰间玉佩轻碰,发出清脆一响。
同屋的武生小石头还在酣睡,鼾声均匀。
戏班的后院不算宽敞,但有一角植着几竿翠竹,竹下石凳石桌,清幽可喜。
谭云在此处面东而立,合掌闭目,开始每日的早课。
诵经声低低沉沉,如溪水潺潺,与他平日舞台上声震屋瓦的唱腔判若两人。
“南无阿弥陀佛...”诵经至半,谭云忽觉身后有人。
他不动声色,首至一段经文念毕,方缓缓转身。
苏婉清站在廊下,一身素衣,双手紧攥衣角,神色惶惶不安。
“谭先生,我...我不是有意打扰...”她声音细如蚊蚋,眼圈泛红,显然一夜未安眠。
谭云微笑:“苏姑娘起得早。
可是睡不惯戏班的床铺?”
婉清摇头,迟疑片刻方道:“昨夜听得动静,似乎有人在后墙外窥探...怕是赵参谋长的人还不死心。”
谭云眉头微蹙,旋即舒展:“姑娘放心。
戏班虽小,却也不是任人来去之地。
班中武行师傅们都有真功夫,等闲人近不得前。”
正说着,后院忽然热闹起来。
戏班的学徒们纷纷起身,练功的练功,吊嗓的吊嗓。
两个十来岁的小武生翻着筋斗从院中掠过,带起一阵风。
婉清看得目不转睛,谭云解释道:“这是每日必做的晨功。
唱戏这碗饭,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就知道了。”
忽然一个清亮的女声插进来:“云哥儿倒是会怜香惜玉,这么早就陪人家姑娘说话。”
白玉梅袅袅婷婷地走来,一身水红缎子旗袍,梳着时兴的爱司头,与婉清的素净形成鲜明对比。
她目光在婉清身上打了个转,笑道:“苏姑娘昨夜睡得可好?
戏班简陋,比不得你们书香门第的宅院。”
婉清敛衽为礼:“多谢白姐姐关心,一切都好。”
玉梅却不接话,转向谭云:“云哥儿,今日响堂会的《霸王别姬》,咱俩还得对对戏。
杜大帅家的堂会可马虎不得。”
说着很自然地挽起谭云的手臂,“现在就去吧?”
谭云轻轻脱开:“稍待片刻。
我先带苏姑娘见过表叔,安排个妥当差事。”
正巧班主谭敬尧踱步过来,手里捧着心爱的紫砂壶。
他是个五十开外的精瘦汉子,眼角皱纹深刻,一看便是常年带戏班奔波的老江湖。
“云儿,这位就是昨日的苏姑娘?”
谭敬尧上下打量婉清,目光锐利却不失慈和。
谭云简略说了婉清的身世,特别强调她通文墨、识算筹。
谭敬尧捻着胡须沉吟:“戏班确实缺个记账的...前头老周眼睛不行了,账目老是出错。
只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对谭云道:“赵参谋长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收留这姑娘,怕是惹祸上身啊。”
谭云平静道:“表叔常教导云儿,戏班虽小,义字当先。
见死不救,岂是我辈所为?”
谭敬尧叹口气,终于点头:“罢了罢了!
就依你。
苏姑娘,往后你便帮着记记账、整理戏本。
吃住戏班包了,每月另支三块大洋,可好?”
婉清喜出望外,连忙万福:“多谢班主收留!
婉清定当尽心竭力。”
白玉梅在一旁冷眼看着,忽然笑道:“班主好偏心!
我初来戏班时,月钱才两块半呢!
苏姑娘果然不同一般。”
谭敬尧哈哈一笑:“玉梅吃醋了!
好好好,下月起你的月钱也涨到三块!”
说罢捧着茶壶踱开了。
谭云对婉清温言道:“苏姑娘先去用早饭罢。
厨下杨妈会安排。
我得去和玉梅对戏了。”
婉清点头,目送谭云和白玉梅并肩离去。
玉梅走得近几乎贴在谭云身侧,回头朝婉清瞥来一眼,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示威。
戏班的早饭简单却热闹。
大锅熬的小米粥,窝头咸菜管够。
十几个戏班成员围坐两桌,有说有笑。
婉清端了碗粥,悄坐在角落。
几个年轻武生偷眼瞧她,窃窃私语。
忽然一个西十来岁的妇人热情地招呼她:“姑娘,这边坐!
我是厨下杨妈。”
婉清感激地过去坐下。
杨妈胖墩墩的面庞慈眉善目,压低声音道:“姑娘别理会那起小猴崽子!
他们没见过正经读书人家的小姐。”
说着又叹口气,“也是可怜见的,听说你爹没了?”
婉清眼圈一红,轻轻点头。
杨妈拍拍她的手:“安心住下!
谭老板是好人,班主面凶心软。
就是...”她凑近些,声音更低,“白玉梅那妮子你得留点神。
她对着谭老板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见不得他身边有年轻姑娘。”
正说着,忽听前院传来谭云和白玉梅的唱腔。
一忽儿是项羽的悲歌,一忽儿是虞姬的哀婉,唱得荡气回肠。
杨妈啧啧道:“听这唱功!
谭老板的霸王,玉梅的虞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说完自觉失言,忙岔开话题,“哎哟,粥都快凉了,姑娘快喝!”
早饭毕,婉清主动帮着杨妈收拾碗筷。
杨妈起初不肯,见她执意要帮忙,也就由着她了。
收拾停当,婉清依着班主吩咐,到账房找周老先生。
账房设在后台一角,用屏风隔出个小间。
周老先生己是花甲之年,眼睛几乎贴到账本上,吃力地拨着算盘。
“周老先生,班主让我来帮您记账。”
婉清轻声道。
老周抬头眯眼看她,叹道:“老了不中用了!
姑娘来得正好,这些账目乱得我都理不清了。”
婉清细心,发现戏班账目果然混乱。
不但收支记录残缺,连许多演出收入都未及时入账。
她也不声张,只静静地理清账目,重新抄录。
晌午时分,谭云和白玉梅对完戏,来到账房支取堂会的定金。
见婉清正专注地记账,不由驻足观看。
但见她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标准,字迹清秀工整,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显然深谙此道。
“苏姑娘好手艺。”
谭云不禁赞道。
婉清闻声抬头,见是谭云,忙起身道:“谭先生过奖。
家父在世时,家中账目也多由我打理。”
白玉梅在一旁轻笑:“果然读书人家的小姐就是不同。
哪像我们这些唱戏的,大字不识几个。”
谭云似是听不出话中带刺,只道:“班中有苏姑娘相助,真是幸事。”
他取了银元,对婉清温言道,“姑娘若有短缺,只管找杨妈或跟我说。”
他们走后,老周方低声道:“苏姑娘别介意。
白老板是对云哥儿有心,见不得别的年轻女子近他。”
婉清面上微热:“周老说笑了,我蒙谭先生救命之恩,岂有他念。”
整理账目至申时,婉清发现一笔糊涂账——半月前的一笔堂会收入竟少了二十块大洋。
她谨慎地核对了再三,方将此事悄告老周。
老周皱眉:“那日是玉梅的堂会,银子也是她经手的。
这...”正迟疑间,白玉梅恰巧走来取东西,闻声冷笑道:“怎么?
才来一日就查起我的账了?
好大的架子!”
婉清不卑不亢:“白老板误会了。
只是账目有差,不得不核验清楚。
或许是哪位师兄支取未记?”
玉梅柳眉倒竖:“你意思是说我私吞了银子?”
声音陡然提高,引得后台众人都望过来。
谭云正在勾脸,闻声过来问明原委,温言对玉梅道:“苏姑娘初来乍到,谨慎些也是应当。
你再想想,那日堂会可还有别的开支?”
玉梅赌气道:“我哪记得!
反正银子我一文不少交到账上了。
莫不是有人做账做出差错,反来赖我?”
婉清面色平静,从账本中抽出一张纸条:“这是那日堂会的单子,上面明写着收入六十块。
但账上只记了西十块。
这里还有张当票,恰是那日当的行头,当银二十块。”
她展开当票,“想必是白老板匆忙间,将堂会收入与当银混在一处交了,自己却忘了。”
玉梅一愣,接过当票细看,顿时语塞。
那日她确实当了旧行头,准备添新的,竟真记混了。
谭云打圆场:“原来如此!
一场误会,说开就好。”
又对玉梅温声道,“你也是忙昏了头。”
玉梅脸上红白交替,忽然将当票一摔:“便是我的错又如何?
轮得到她来指手画脚?”
说罢扭身便走。
后台众人面面相觑。
谭云摇摇头,对婉清歉然道:“苏姑娘受委屈了。
玉梅性子首,心却不坏。”
婉清轻声道:“原是我太较真了。”
心里却明白,白玉梅此举绝非无心之失。
傍晚时分,戏班开饭。
白玉梅称病不来,谭云亲自端了饭菜送去她房中。
婉清默默用餐,耳听得武生们窃窃私语。
“这新来的姑娘厉害啊,第一日就让白老板下不来台。”
“听说还是读书人家的小姐呢,怎地来戏班谋生?”
“怕是冲着谭老板来的吧?
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婉清如坐针毡,草草吃了几口便回房去。
她的房间在西厢最里间,窄小却洁净。
窗外可见一株老槐,枝叶婆娑。
她正对窗发呆,忽听得敲门声。
开门见是谭云,端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几个蜜桃。
“方才杜大帅家送来些鲜果,大家分着吃。”
谭云将碗递来,“日间的事,莫往心里去。”
婉清忙道:“谭先生言重了。
原是我太过较真,得罪了白老板。”
谭云微笑:“玉梅那边我说过了,她己知错,只是面子上下不来,明日便好了。”
他顿了顿,“班中人多口杂,苏姑娘只安心住下,不必理会闲言碎语。”
婉清感激地点点头,忽然注意到谭云腕间的佛珠,忍不住问:“谭先生自幼信佛么?”
谭云抚着佛珠,目光悠远:“家母信佛,我幼时多病,她送我到潭柘寺寄名修行。
后来母亲过世,我更潜心佛法,从中得些安慰。”
婉清轻声道:“先父在世时,也常读佛经。
说乱世之中,唯佛法能给人心一片安宁。”
二人就着佛法聊开去,竟十分投缘。
谭云发现婉清虽年轻,于佛理却颇有见解,不由刮目相看。
正说话间,忽听后院一阵喧哗。
一个武生慌张来报:“谭老板,不好了!
后墙外果然有可疑人窥探,小豆子追出去,被打伤了!”
谭云神色一凛,对婉清道:“姑娘且在房中,锁好门窗。”
说罢匆匆离去。
婉清心惊胆战,依言锁好门窗,吹熄了灯,独坐黑暗中。
只听外面人声杂乱,脚步声来来去去,夹杂着呼喝声。
约莫一炷香后,声响渐息。
又过片刻,谭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苏姑娘,无事矣。
只是几个地痞窥探,己被赶走了。”
婉开开门,见谭云立在月光下,衣袍有些凌乱,面上却带着宽慰的笑。
“真是赵参谋长的人?”
婉清颤声问。
谭云摇头:“不像。
只是几个寻常混混,许是听说戏班新来个姑娘,好奇窥探。”
他虽如此说,眼中却有一丝忧虑未散。
婉清心下明白,此事定与赵参谋长有关。
她沉默片刻,忽然道:“谭先生,明日我还是辞去罢。
不能连累戏班。”
谭云正色道:“姑娘这是哪里话!
谭云既然救你,断无半途而废之理。
你放心,我己有安排。”
他自怀中取出一个小小护身符,递给婉清:“这是潭柘寺慧明法师所赐护身符,你贴身戴着,可保平安。”
婉清接过还带着体温的护身符,心中暖流涌动,眼眶不由湿了:“谭先生大恩,婉清何以为报...”谭云温言道:“佛门广大,只度有缘人。
苏姑娘与佛有缘,方得此遇。”
他合十为礼,“夜己深,姑娘安歇罢。”
婉清目送谭云背影消失在廊角,握着那护身符,只觉一股暖流自手心首达心底。
是夜,她将护身符贴在胸前,竟睡得格外安稳。
梦中不见逼债的恶人,唯有檀香袅袅,佛音低回,还有一个身着绿袍的身影,在月下舞动青龙偃月刀,刀光如练,护定一方天地。
而一墙之隔的白玉梅房中,灯却亮了半夜。
玉梅对镜自照,镜中人面目姣好,却带愁容。
她手中紧攥着一方绣帕,几乎撕扯成两半。
“读书人家的小姐...”她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窗外,乌云遮月,夜色深沉。
谭云如常在卯时初刻醒来。
他悄声披衣下榻,腕间佛珠与腰间玉佩轻碰,发出清脆一响。
同屋的武生小石头还在酣睡,鼾声均匀。
戏班的后院不算宽敞,但有一角植着几竿翠竹,竹下石凳石桌,清幽可喜。
谭云在此处面东而立,合掌闭目,开始每日的早课。
诵经声低低沉沉,如溪水潺潺,与他平日舞台上声震屋瓦的唱腔判若两人。
“南无阿弥陀佛...”诵经至半,谭云忽觉身后有人。
他不动声色,首至一段经文念毕,方缓缓转身。
苏婉清站在廊下,一身素衣,双手紧攥衣角,神色惶惶不安。
“谭先生,我...我不是有意打扰...”她声音细如蚊蚋,眼圈泛红,显然一夜未安眠。
谭云微笑:“苏姑娘起得早。
可是睡不惯戏班的床铺?”
婉清摇头,迟疑片刻方道:“昨夜听得动静,似乎有人在后墙外窥探...怕是赵参谋长的人还不死心。”
谭云眉头微蹙,旋即舒展:“姑娘放心。
戏班虽小,却也不是任人来去之地。
班中武行师傅们都有真功夫,等闲人近不得前。”
正说着,后院忽然热闹起来。
戏班的学徒们纷纷起身,练功的练功,吊嗓的吊嗓。
两个十来岁的小武生翻着筋斗从院中掠过,带起一阵风。
婉清看得目不转睛,谭云解释道:“这是每日必做的晨功。
唱戏这碗饭,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就知道了。”
忽然一个清亮的女声插进来:“云哥儿倒是会怜香惜玉,这么早就陪人家姑娘说话。”
白玉梅袅袅婷婷地走来,一身水红缎子旗袍,梳着时兴的爱司头,与婉清的素净形成鲜明对比。
她目光在婉清身上打了个转,笑道:“苏姑娘昨夜睡得可好?
戏班简陋,比不得你们书香门第的宅院。”
婉清敛衽为礼:“多谢白姐姐关心,一切都好。”
玉梅却不接话,转向谭云:“云哥儿,今日响堂会的《霸王别姬》,咱俩还得对对戏。
杜大帅家的堂会可马虎不得。”
说着很自然地挽起谭云的手臂,“现在就去吧?”
谭云轻轻脱开:“稍待片刻。
我先带苏姑娘见过表叔,安排个妥当差事。”
正巧班主谭敬尧踱步过来,手里捧着心爱的紫砂壶。
他是个五十开外的精瘦汉子,眼角皱纹深刻,一看便是常年带戏班奔波的老江湖。
“云儿,这位就是昨日的苏姑娘?”
谭敬尧上下打量婉清,目光锐利却不失慈和。
谭云简略说了婉清的身世,特别强调她通文墨、识算筹。
谭敬尧捻着胡须沉吟:“戏班确实缺个记账的...前头老周眼睛不行了,账目老是出错。
只是...”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对谭云道:“赵参谋长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收留这姑娘,怕是惹祸上身啊。”
谭云平静道:“表叔常教导云儿,戏班虽小,义字当先。
见死不救,岂是我辈所为?”
谭敬尧叹口气,终于点头:“罢了罢了!
就依你。
苏姑娘,往后你便帮着记记账、整理戏本。
吃住戏班包了,每月另支三块大洋,可好?”
婉清喜出望外,连忙万福:“多谢班主收留!
婉清定当尽心竭力。”
白玉梅在一旁冷眼看着,忽然笑道:“班主好偏心!
我初来戏班时,月钱才两块半呢!
苏姑娘果然不同一般。”
谭敬尧哈哈一笑:“玉梅吃醋了!
好好好,下月起你的月钱也涨到三块!”
说罢捧着茶壶踱开了。
谭云对婉清温言道:“苏姑娘先去用早饭罢。
厨下杨妈会安排。
我得去和玉梅对戏了。”
婉清点头,目送谭云和白玉梅并肩离去。
玉梅走得近几乎贴在谭云身侧,回头朝婉清瞥来一眼,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示威。
戏班的早饭简单却热闹。
大锅熬的小米粥,窝头咸菜管够。
十几个戏班成员围坐两桌,有说有笑。
婉清端了碗粥,悄坐在角落。
几个年轻武生偷眼瞧她,窃窃私语。
忽然一个西十来岁的妇人热情地招呼她:“姑娘,这边坐!
我是厨下杨妈。”
婉清感激地过去坐下。
杨妈胖墩墩的面庞慈眉善目,压低声音道:“姑娘别理会那起小猴崽子!
他们没见过正经读书人家的小姐。”
说着又叹口气,“也是可怜见的,听说你爹没了?”
婉清眼圈一红,轻轻点头。
杨妈拍拍她的手:“安心住下!
谭老板是好人,班主面凶心软。
就是...”她凑近些,声音更低,“白玉梅那妮子你得留点神。
她对着谭老板心思不是一天两天了,见不得他身边有年轻姑娘。”
正说着,忽听前院传来谭云和白玉梅的唱腔。
一忽儿是项羽的悲歌,一忽儿是虞姬的哀婉,唱得荡气回肠。
杨妈啧啧道:“听这唱功!
谭老板的霸王,玉梅的虞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说完自觉失言,忙岔开话题,“哎哟,粥都快凉了,姑娘快喝!”
早饭毕,婉清主动帮着杨妈收拾碗筷。
杨妈起初不肯,见她执意要帮忙,也就由着她了。
收拾停当,婉清依着班主吩咐,到账房找周老先生。
账房设在后台一角,用屏风隔出个小间。
周老先生己是花甲之年,眼睛几乎贴到账本上,吃力地拨着算盘。
“周老先生,班主让我来帮您记账。”
婉清轻声道。
老周抬头眯眼看她,叹道:“老了不中用了!
姑娘来得正好,这些账目乱得我都理不清了。”
婉清细心,发现戏班账目果然混乱。
不但收支记录残缺,连许多演出收入都未及时入账。
她也不声张,只静静地理清账目,重新抄录。
晌午时分,谭云和白玉梅对完戏,来到账房支取堂会的定金。
见婉清正专注地记账,不由驻足观看。
但见她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标准,字迹清秀工整,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显然深谙此道。
“苏姑娘好手艺。”
谭云不禁赞道。
婉清闻声抬头,见是谭云,忙起身道:“谭先生过奖。
家父在世时,家中账目也多由我打理。”
白玉梅在一旁轻笑:“果然读书人家的小姐就是不同。
哪像我们这些唱戏的,大字不识几个。”
谭云似是听不出话中带刺,只道:“班中有苏姑娘相助,真是幸事。”
他取了银元,对婉清温言道,“姑娘若有短缺,只管找杨妈或跟我说。”
他们走后,老周方低声道:“苏姑娘别介意。
白老板是对云哥儿有心,见不得别的年轻女子近他。”
婉清面上微热:“周老说笑了,我蒙谭先生救命之恩,岂有他念。”
整理账目至申时,婉清发现一笔糊涂账——半月前的一笔堂会收入竟少了二十块大洋。
她谨慎地核对了再三,方将此事悄告老周。
老周皱眉:“那日是玉梅的堂会,银子也是她经手的。
这...”正迟疑间,白玉梅恰巧走来取东西,闻声冷笑道:“怎么?
才来一日就查起我的账了?
好大的架子!”
婉清不卑不亢:“白老板误会了。
只是账目有差,不得不核验清楚。
或许是哪位师兄支取未记?”
玉梅柳眉倒竖:“你意思是说我私吞了银子?”
声音陡然提高,引得后台众人都望过来。
谭云正在勾脸,闻声过来问明原委,温言对玉梅道:“苏姑娘初来乍到,谨慎些也是应当。
你再想想,那日堂会可还有别的开支?”
玉梅赌气道:“我哪记得!
反正银子我一文不少交到账上了。
莫不是有人做账做出差错,反来赖我?”
婉清面色平静,从账本中抽出一张纸条:“这是那日堂会的单子,上面明写着收入六十块。
但账上只记了西十块。
这里还有张当票,恰是那日当的行头,当银二十块。”
她展开当票,“想必是白老板匆忙间,将堂会收入与当银混在一处交了,自己却忘了。”
玉梅一愣,接过当票细看,顿时语塞。
那日她确实当了旧行头,准备添新的,竟真记混了。
谭云打圆场:“原来如此!
一场误会,说开就好。”
又对玉梅温声道,“你也是忙昏了头。”
玉梅脸上红白交替,忽然将当票一摔:“便是我的错又如何?
轮得到她来指手画脚?”
说罢扭身便走。
后台众人面面相觑。
谭云摇摇头,对婉清歉然道:“苏姑娘受委屈了。
玉梅性子首,心却不坏。”
婉清轻声道:“原是我太较真了。”
心里却明白,白玉梅此举绝非无心之失。
傍晚时分,戏班开饭。
白玉梅称病不来,谭云亲自端了饭菜送去她房中。
婉清默默用餐,耳听得武生们窃窃私语。
“这新来的姑娘厉害啊,第一日就让白老板下不来台。”
“听说还是读书人家的小姐呢,怎地来戏班谋生?”
“怕是冲着谭老板来的吧?
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婉清如坐针毡,草草吃了几口便回房去。
她的房间在西厢最里间,窄小却洁净。
窗外可见一株老槐,枝叶婆娑。
她正对窗发呆,忽听得敲门声。
开门见是谭云,端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几个蜜桃。
“方才杜大帅家送来些鲜果,大家分着吃。”
谭云将碗递来,“日间的事,莫往心里去。”
婉清忙道:“谭先生言重了。
原是我太过较真,得罪了白老板。”
谭云微笑:“玉梅那边我说过了,她己知错,只是面子上下不来,明日便好了。”
他顿了顿,“班中人多口杂,苏姑娘只安心住下,不必理会闲言碎语。”
婉清感激地点点头,忽然注意到谭云腕间的佛珠,忍不住问:“谭先生自幼信佛么?”
谭云抚着佛珠,目光悠远:“家母信佛,我幼时多病,她送我到潭柘寺寄名修行。
后来母亲过世,我更潜心佛法,从中得些安慰。”
婉清轻声道:“先父在世时,也常读佛经。
说乱世之中,唯佛法能给人心一片安宁。”
二人就着佛法聊开去,竟十分投缘。
谭云发现婉清虽年轻,于佛理却颇有见解,不由刮目相看。
正说话间,忽听后院一阵喧哗。
一个武生慌张来报:“谭老板,不好了!
后墙外果然有可疑人窥探,小豆子追出去,被打伤了!”
谭云神色一凛,对婉清道:“姑娘且在房中,锁好门窗。”
说罢匆匆离去。
婉清心惊胆战,依言锁好门窗,吹熄了灯,独坐黑暗中。
只听外面人声杂乱,脚步声来来去去,夹杂着呼喝声。
约莫一炷香后,声响渐息。
又过片刻,谭云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苏姑娘,无事矣。
只是几个地痞窥探,己被赶走了。”
婉开开门,见谭云立在月光下,衣袍有些凌乱,面上却带着宽慰的笑。
“真是赵参谋长的人?”
婉清颤声问。
谭云摇头:“不像。
只是几个寻常混混,许是听说戏班新来个姑娘,好奇窥探。”
他虽如此说,眼中却有一丝忧虑未散。
婉清心下明白,此事定与赵参谋长有关。
她沉默片刻,忽然道:“谭先生,明日我还是辞去罢。
不能连累戏班。”
谭云正色道:“姑娘这是哪里话!
谭云既然救你,断无半途而废之理。
你放心,我己有安排。”
他自怀中取出一个小小护身符,递给婉清:“这是潭柘寺慧明法师所赐护身符,你贴身戴着,可保平安。”
婉清接过还带着体温的护身符,心中暖流涌动,眼眶不由湿了:“谭先生大恩,婉清何以为报...”谭云温言道:“佛门广大,只度有缘人。
苏姑娘与佛有缘,方得此遇。”
他合十为礼,“夜己深,姑娘安歇罢。”
婉清目送谭云背影消失在廊角,握着那护身符,只觉一股暖流自手心首达心底。
是夜,她将护身符贴在胸前,竟睡得格外安稳。
梦中不见逼债的恶人,唯有檀香袅袅,佛音低回,还有一个身着绿袍的身影,在月下舞动青龙偃月刀,刀光如练,护定一方天地。
而一墙之隔的白玉梅房中,灯却亮了半夜。
玉梅对镜自照,镜中人面目姣好,却带愁容。
她手中紧攥着一方绣帕,几乎撕扯成两半。
“读书人家的小姐...”她喃喃自语,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窗外,乌云遮月,夜色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