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陈默《时空裂隙中的陌生人》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时空裂隙中的陌生人(陈默陈默)已完结小说
时间: 2025-09-13 06:58:57
陈默坐在电脑前,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己经十分钟了。
屏幕上的设计图纸模糊成一片灰色网格,他的注意力却全在墙上的时钟。
下午五点十七分。
距离那个时刻还有八小时西十五分钟。
“专注,陈默,”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显得格外突兀,“你是个建筑师,不是通灵者。”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回屏幕上的别墅设计图。
这是他的又一个独立设计,自从那件事之后他选择不再与团队合作,只接独立设计工作,这次是为一位富商设计郊外度假屋。
客户要求“既融入自然又隔绝自然”,这种自相矛盾的需求在业内司空见惯。
陈默的手指刚触到触控板,就不自觉地开始测量起对面公寓的窗户尺寸。
3.2米宽,2.4米高,标准的公寓窗规格。
窗台高度0.9米,室内层高估计3米左右。
这些数字在他脑中自动生成,无需刻意计算。
多年的专业训练让他对空间和尺寸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然后他停了下来,恼怒地推开笔记本电脑。
“别这样,”他对自己说,“你看到的是幻觉,是压力导致的幻觉。”
这是他惯用的自我安抚方式——将不可解释的事物归结为逻辑和理性可以处理的范畴。
但这次,这种自我说服的效果有限。
陈默起身走向厨房,步伐刻意保持平稳。
他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冰水,一口气喝了半瓶。
冰冷液体流过喉咙的感觉让他稍微镇定了一些。
他靠在厨房台面上,环顾自己这间刚刚入住不久的公寓。
铂悦府公寓B座705室,建筑面积89平方米,两室一厅,东南朝向。
他选择这里是因为它符合所有理性选择的标准:足够的自然光照、合理的空间布局、相对较新的建筑年份,以及最重要的是——足够的安静和隐私。
而现在,对面那间空无一人的304室正在摧毁他最后的避难所。
陈默走到客厅窗前,小心翼翼地拨开百叶窗的一片叶片。
下午的阳光斜照在对面楼宇的外墙上,给灰白色的石材镀上一层金色。
304室的窗户清晰地映照在日光下,里面空荡无物,正如物业所说,那是一间待租的空公寓。
没有任何谋杀痕迹,没有血迹,没有挣扎迹象。
只有一尘不染的空房间。
陈默放下百叶窗,转身背对窗户。
他的呼吸开始加速,手心渗出细汗。
这种感觉他很熟悉——那种熟悉的、令人作呕的恐慌感正从胃部开始向上蔓延。
“深呼吸,”他告诉自己,“数数。
一、二、三...”他的治疗师教他的应对技巧,在那些失眠的夜晚和噩梦惊醒的时刻。
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
今天属于“不管用”的那类。
陈默快步走进卧室,从床头柜里翻出药盒。
他盯着那排白色的小药片看了许久,最终还是关上了抽屉。
药物会模糊他的思维,而他今晚需要保持绝对清醒。
他需要证据。
晚上七点,陈默叫了外卖。
他机械地咀嚼着食物,尝不出任何味道。
他的大脑全速运转,制定着观察计划。
首先,他需要一个好的记录设备。
他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配有一个200mm的长焦镜头。
虽然不是专业级设备,但足以清晰地拍摄到对面公寓的内部情况。
其次,他需要固定观测点。
他在客厅窗前的地板上用胶带标记了最佳观测位置,确保相机稳定性。
最后,他需要排除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
他关闭了公寓内所有灯光,拉上所有窗帘,只留下观测缝。
他甚至关闭了手机和Wi-Fi,以防电磁干扰。
这种近乎偏执的准备工作是陈默应对焦虑的方式——将不可控的事物纳入可控的系统之中。
测量、标记、分类、规划。
作为建筑师,他习惯于通过秩序来驯服混乱。
晚上十一点,一切准备就绪。
陈默坐在标记好的位置,相机架在三脚架上,对准对面304室的窗户。
他的笔记本摊开在身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时间点和观测计划。
这种熟悉的偏执感让他既安心又不安。
安心是因为它赋予他一种控制感;不安是因为它让他想起那段最黑暗的时期,那个项目失败后,他连续三周把自己关在公寓里,测量、计算、绘制,试图通过绝对的秩序来逃避内心的混乱。
凌晨一点五十分。
陈默的手心开始出汗。
他检查了一遍相机设置,随后通过取景框凝视着304室的窗户,里面仍然是一片黑暗和空寂。
一点五十五分。
他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浅而急促。
理性告诉他这很荒谬——他像个等待鬼魂出现的幽灵猎人,而他是最不该相信超自然现象的人。
一点五十九分。
陈默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放在快门按钮上。
相机的取景框中,304室仍然空无一物。
两点整。
两点零二分。
最初几秒,什么也没有发生。
陈默几乎要松一口气——也许昨晚真的只是幻觉,也许是他的大脑跟他开的一个恶劣玩笑。
然后,变化开始了。
就像电视信号不良时的雪花点,304室的内部空间似乎开始“闪烁”。
陈默透过取景框注视着这一切,手指按下快门,相机开始连拍。
图像逐渐稳定下来,形成熟悉的场景:同样的卧室布局,同样的暖黄色灯光,同样那两个模糊的身影。
陈默一边拍摄一边低声描述,用手机录音:“两点零一分,现象再次出现。
与昨晚相同的场景。
男性身高约178cm,女性约165cm。
动作序列完全相同...”他强迫自己用建筑师的专业术语描述所见:“空间坐标没有变化。
动作轨迹重复。
时间持续约60秒...”这种临床式的观察是他保持理智的方式,将恐怖的场景转化为可测量的数据。
谋杀重演如期进行。
陈默透过长焦镜头清晰地看到那个模糊的男性身影举起了什么东西,一道浑浊的光线下闪过一道寒芒……和昨天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还有,那个滚落在地,消融到黑暗中的花瓶……尽管隔着距离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滤镜”,陈默仍能感受到那股暴力中的疯狂和愤怒。
他的胃部紧缩,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两点零三分,现象开始消退,像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逐渐变成雪花,然后彻底消失。
304室恢复为空荡的黑暗。
陈默放下相机,双手微微颤抖。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试图平复心跳。
现在他有证据了——至少是某种形式的证据。
他回放相机里的照片,心沉了下去。
所有照片都显示304室空无一人,只有普通的空房间。
连拍序列中没有任何异常,就好像他刚才拍的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空公寓。
“这不可能,”陈默喃喃自语,快速翻阅着照片,“我明明看到了...”他检查相机设置,一切正常。
镜头干净,对焦准确,曝光适当。
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捕捉到那些影像。
陈默坐在地板上,背靠墙壁,将脸埋在手中。
一种熟悉的无力感席卷而来——那种明明亲眼所见却无法证明的挫败感。
这种感受他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反胃。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他需要报警。
即使他们不相信他,即使他们认为他疯了,他必须尝试。
陈默拿起手机,犹豫片刻,然后按下那三个数字。
“您好,110报警中心,请问您有什么紧急情况?”
一个平静的女声从听筒中传来。
陈默深吸一口气:“我需要报告一起案件。
一起谋杀案,或者...至少是谋杀案的重演。”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您能详细说明情况吗,先生?”
“我在铂悦府公寓,看到对面公寓里发生了一起谋杀。
每天晚上两点零二分准时发生,但那只是一种...重演,不是正在发生的案件。”
陈默意识到自己的话听起来多么荒谬,但他继续说了下去,“地址是铂悦府A座304室。
现在那里是空的,但每天晚上两点,就会看到谋杀场景重演。”
更长的沉默。
陈默能听到电话那头键盘敲击的声音。
“先生,您是说您目睹了一起谋杀案吗?”
“不完全是。
更像是...残影,时间中的残影。
重复出现的场景。”
陈默闭上眼睛,知道自己听起来完全像个疯子。
“先生,您最近是否服用了任何药物?
或者饮酒?”
“我没有疯,也没有吸毒。”
陈默试图保持冷静,但声音中还是带上了一丝急躁,“我是一名建筑师,思维清晰。
我看到了谋杀重演,连续两晚在同一时间。
你们至少应该去检查一下那个公寓。”
“我们会派人前往查看的,先生。
请提供您的姓名和具体地址。”
陈默给出了自己的信息,挂断电话后,他感到一丝短暂的解脱。
至少他采取了行动,即使这可能毫无结果。
不到二十分钟,门铃响了。
陈默通过猫眼看到两位穿着制服的警察站在门外。
他打开门。
“陈默先生?”
年长一些的警察问道,表情中立而专业,“我们接到您的报警电话。”
“是的,请进。”
陈默退后一步让两人进入公寓,“现象发生在对面那栋楼,304室。
每天凌晨两点零二分。”
两位警察交换了一个眼神,年轻的那位不易察觉地挑了挑眉。
“您说您看到了谋杀案?”
年长警察问道,拿出笔记本。
“更准确地说,是谋杀案的重演。”
陈默指向窗户,“就像全息投影或者...时间褶皱中的残影。
持续约一分钟,然后消失。”
“时间褶皱?”
年轻警察重复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陈默感到一阵烦躁:“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
但我亲眼所见,连续两晚同一时间。
我尝试用相机记录,但设备捕捉不到影像。”
年长警察点点头,表情不变:“我们理解您的担忧,陈先生。
我们己经联系了物业,他们会让我们进入304室检查。
同时,您能详细描述一下您看到的情景吗?”
陈默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场景,省略了自己对“时间褶皱”的推测,只陈述事实:两个模糊的身影,男性的攻击者只能看到背景,女性穿着白裙子,持续六十秒的重演。
在他描述的过程中,年长警察认真记录,年轻警察则明显心不在焉地环顾公寓,目光在空荡的客厅和几乎没有个人物品的空间中扫过。
描述完毕后,年长警察合上笔记本:“谢谢您的合作,陈先生。
我们现在就去304室检查。
请您在这里等候。”
警察离开后,陈默走到窗前,注视着对面公寓的入口。
不久,他看到警察和物业管理人员进入楼内。
304室的灯光亮起,他能看到人影在里面移动。
约十五分钟后,304室的灯光熄灭,警察们走出大楼。
又过了几分钟,陈默的门铃再次响起。
“怎么样?”
陈默开门后立即问道。
年长警察的表情依然专业,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同情:“陈先生,我们彻底检查了304室。
那是一间空置公寓,最近刚刚重新粉刷过。
没有家具,没有血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最近有人居住,更别说发生暴力事件了。”
“但我说过,那不是正在发生的谋杀,是过去的残影...”陈默感到一阵绝望。
年轻警察插话:“物业经理说304室己经空置三个月了。
上一次租客是一对老夫妇,他们搬去了子女家居住。
没有报告任何事件。”
年长警察补充道:“我们还检查了整栋楼的监控录像入口。
没有可疑人员进出记录。”
陈默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说:“那么明天凌晨两点,请你们派人来这里。
亲眼看看就会明白。”
两位警察又交换了一个眼神。
年长警察轻轻叹了口气:“陈先生,我会如实记录您的报告。
但我建议您...如果继续感到不安,或许可以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他们礼貌但坚决地拒绝了凌晨来访的提议,留下了一张报警回执,然后离开了。
陈默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
他感到一种熟悉的孤立感——那种自己的真相与他人理解的现实完全脱节的感受。
几分钟后,他站起来,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与“时间褶皱”、“残影现象”相关的信息。
大多数结果都是伪科学网站或科幻小说,但他仍然仔细阅读着。
然后他开始搜索本地新闻,寻找过去几年中与铂悦府相关的暴力事件报道。
多数结果都是琐碎的社区新闻——宠物丢失、业主委员会选举、垃圾分类倡议。
晚上十一点,陈默的手机响起。
是一个陌生号码。
“陈默先生吗?
我是张猛,市公安局刑警队的。”
电话那头的声音粗犷而首接,带着常年吸烟者特有的沙哑,“我看到了你今天的报警记录。
能跟我聊聊你看到的东西吗?”
陈默有些惊讶,刑警队长亲自来电意味着什么?
他的报告被认真对待了?
还是被当作潜在精神病患者上报了?
“我看到了谋杀重演,在对面304室。
每天凌晨两点,持续约一分钟。”
陈默尽可能简洁地回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张猛说:“我办案二十年,见过不少奇怪的事情。
但时间旅行谋杀案还是头一遭。”
“不是时间旅行,是时间褶皱中的残影。”
陈默纠正道,随即意识到这听起来并没有好多少。
张猛轻笑一声,听起来像是砂纸摩擦:“听着,陈先生。
我仔细看了你的背景。
知道你过去经历了一些...困难时期。
压力有时候会让我们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陈默感到一阵愤怒和失望:“你认为这是我的幻觉?
因为我的历史?”
“我没这么说。”
张猛的声音变得稍微柔和,“但事实上,304室确实空无一人。
没有证据支持你的说法。
而我的人有真实的案件要处理,不能每天晚上蹲守看幽灵表演。”
“所以这就是结论?
我压力太大出现幻觉?”
陈默试图保持冷静,但声音中还是透出了讽刺。
张猛叹了口气:“告诉我,陈先生。
你过去的项目事故...那之后你是否接受过专业帮助?”
陈默没有回答。
那个记忆仍然太痛,太鲜活。
张猛继续道:“我认识一位很好的医生,魏医生。
专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也许你可以...我不需要心理医生,我需要有人认真对待我看到的现象!”
陈默打断他,声音比预期的要尖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张猛说:“好吧,这是我的提议。
我会调阅304室过去的所有记录,彻底检查。
但作为交换,你答应至少去见一次魏医生。
怎么样?”
陈默思考着这个提议。
这可能是获取警方合作的唯一方式,即使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
“好吧,”他最终同意,“我接受。”
“好孩子。”
张猛说,声音里有一丝陈默无法解读的情绪,“我会让秘书把魏医生的联系方式发给你。
晚安,陈先生。
试着睡个觉。”
电话挂断后,陈默坐在黑暗中思考。
张猛表面上让步了,但显然仍然认为这是他的心理问题而非实际案件。
几分钟后,他收到一条短信,里面有魏医生的联系方式和一个备注:“明天我会开始调查304室的历史。
遵守你的承诺。”
陈默没有回复。
他走到窗前,凝视着对面黑暗的304室窗户。
无论那是什么——幻觉、残影还是时间褶皱——他都知道自己看到了真实的东西。
而他知道,明晚两点,它还会再次出现。
他需要更好的证据,更好的记录方式。
也许高速摄影机?
或者热成像仪?
这些设备昂贵且难以获得,但他必须尝试。
陈默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然后拨通了一个他多年未打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了。
“马克?
我是陈默。
抱歉这么晚打扰你。
我需要借一些设备...是的,摄影设备。
最先进的那种。”
电话那头的回应让陈默稍微放松了一些。
老友没有问太多问题,首接同意了他的请求。
挂断电话后,陈默再次走到窗前。
城市夜空下,铂悦府A座304室的窗户依然黑暗而空荡。
但陈默知道,在那片空无之中,隐藏着某个被时间困住的恐怖秘密。
而无论是否有人相信,他决心揭开这个秘密。
“我会证明的,”他低声对空荡的公寓说,既是对自己也是对着看不见的对手,“我会证明我是对的。”
窗外,城市继续运转,对某个公寓楼里正在酝酿的超常谜团一无所知。
屏幕上的设计图纸模糊成一片灰色网格,他的注意力却全在墙上的时钟。
下午五点十七分。
距离那个时刻还有八小时西十五分钟。
“专注,陈默,”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显得格外突兀,“你是个建筑师,不是通灵者。”
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回屏幕上的别墅设计图。
这是他的又一个独立设计,自从那件事之后他选择不再与团队合作,只接独立设计工作,这次是为一位富商设计郊外度假屋。
客户要求“既融入自然又隔绝自然”,这种自相矛盾的需求在业内司空见惯。
陈默的手指刚触到触控板,就不自觉地开始测量起对面公寓的窗户尺寸。
3.2米宽,2.4米高,标准的公寓窗规格。
窗台高度0.9米,室内层高估计3米左右。
这些数字在他脑中自动生成,无需刻意计算。
多年的专业训练让他对空间和尺寸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然后他停了下来,恼怒地推开笔记本电脑。
“别这样,”他对自己说,“你看到的是幻觉,是压力导致的幻觉。”
这是他惯用的自我安抚方式——将不可解释的事物归结为逻辑和理性可以处理的范畴。
但这次,这种自我说服的效果有限。
陈默起身走向厨房,步伐刻意保持平稳。
他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冰水,一口气喝了半瓶。
冰冷液体流过喉咙的感觉让他稍微镇定了一些。
他靠在厨房台面上,环顾自己这间刚刚入住不久的公寓。
铂悦府公寓B座705室,建筑面积89平方米,两室一厅,东南朝向。
他选择这里是因为它符合所有理性选择的标准:足够的自然光照、合理的空间布局、相对较新的建筑年份,以及最重要的是——足够的安静和隐私。
而现在,对面那间空无一人的304室正在摧毁他最后的避难所。
陈默走到客厅窗前,小心翼翼地拨开百叶窗的一片叶片。
下午的阳光斜照在对面楼宇的外墙上,给灰白色的石材镀上一层金色。
304室的窗户清晰地映照在日光下,里面空荡无物,正如物业所说,那是一间待租的空公寓。
没有任何谋杀痕迹,没有血迹,没有挣扎迹象。
只有一尘不染的空房间。
陈默放下百叶窗,转身背对窗户。
他的呼吸开始加速,手心渗出细汗。
这种感觉他很熟悉——那种熟悉的、令人作呕的恐慌感正从胃部开始向上蔓延。
“深呼吸,”他告诉自己,“数数。
一、二、三...”他的治疗师教他的应对技巧,在那些失眠的夜晚和噩梦惊醒的时刻。
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
今天属于“不管用”的那类。
陈默快步走进卧室,从床头柜里翻出药盒。
他盯着那排白色的小药片看了许久,最终还是关上了抽屉。
药物会模糊他的思维,而他今晚需要保持绝对清醒。
他需要证据。
晚上七点,陈默叫了外卖。
他机械地咀嚼着食物,尝不出任何味道。
他的大脑全速运转,制定着观察计划。
首先,他需要一个好的记录设备。
他有一台数码单反相机,配有一个200mm的长焦镜头。
虽然不是专业级设备,但足以清晰地拍摄到对面公寓的内部情况。
其次,他需要固定观测点。
他在客厅窗前的地板上用胶带标记了最佳观测位置,确保相机稳定性。
最后,他需要排除所有可能的干扰因素。
他关闭了公寓内所有灯光,拉上所有窗帘,只留下观测缝。
他甚至关闭了手机和Wi-Fi,以防电磁干扰。
这种近乎偏执的准备工作是陈默应对焦虑的方式——将不可控的事物纳入可控的系统之中。
测量、标记、分类、规划。
作为建筑师,他习惯于通过秩序来驯服混乱。
晚上十一点,一切准备就绪。
陈默坐在标记好的位置,相机架在三脚架上,对准对面304室的窗户。
他的笔记本摊开在身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时间点和观测计划。
这种熟悉的偏执感让他既安心又不安。
安心是因为它赋予他一种控制感;不安是因为它让他想起那段最黑暗的时期,那个项目失败后,他连续三周把自己关在公寓里,测量、计算、绘制,试图通过绝对的秩序来逃避内心的混乱。
凌晨一点五十分。
陈默的手心开始出汗。
他检查了一遍相机设置,随后通过取景框凝视着304室的窗户,里面仍然是一片黑暗和空寂。
一点五十五分。
他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浅而急促。
理性告诉他这很荒谬——他像个等待鬼魂出现的幽灵猎人,而他是最不该相信超自然现象的人。
一点五十九分。
陈默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放在快门按钮上。
相机的取景框中,304室仍然空无一物。
两点整。
两点零二分。
最初几秒,什么也没有发生。
陈默几乎要松一口气——也许昨晚真的只是幻觉,也许是他的大脑跟他开的一个恶劣玩笑。
然后,变化开始了。
就像电视信号不良时的雪花点,304室的内部空间似乎开始“闪烁”。
陈默透过取景框注视着这一切,手指按下快门,相机开始连拍。
图像逐渐稳定下来,形成熟悉的场景:同样的卧室布局,同样的暖黄色灯光,同样那两个模糊的身影。
陈默一边拍摄一边低声描述,用手机录音:“两点零一分,现象再次出现。
与昨晚相同的场景。
男性身高约178cm,女性约165cm。
动作序列完全相同...”他强迫自己用建筑师的专业术语描述所见:“空间坐标没有变化。
动作轨迹重复。
时间持续约60秒...”这种临床式的观察是他保持理智的方式,将恐怖的场景转化为可测量的数据。
谋杀重演如期进行。
陈默透过长焦镜头清晰地看到那个模糊的男性身影举起了什么东西,一道浑浊的光线下闪过一道寒芒……和昨天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还有,那个滚落在地,消融到黑暗中的花瓶……尽管隔着距离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滤镜”,陈默仍能感受到那股暴力中的疯狂和愤怒。
他的胃部紧缩,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两点零三分,现象开始消退,像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逐渐变成雪花,然后彻底消失。
304室恢复为空荡的黑暗。
陈默放下相机,双手微微颤抖。
他做了几次深呼吸,试图平复心跳。
现在他有证据了——至少是某种形式的证据。
他回放相机里的照片,心沉了下去。
所有照片都显示304室空无一人,只有普通的空房间。
连拍序列中没有任何异常,就好像他刚才拍的是一间再普通不过的空公寓。
“这不可能,”陈默喃喃自语,快速翻阅着照片,“我明明看到了...”他检查相机设置,一切正常。
镜头干净,对焦准确,曝光适当。
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没有捕捉到那些影像。
陈默坐在地板上,背靠墙壁,将脸埋在手中。
一种熟悉的无力感席卷而来——那种明明亲眼所见却无法证明的挫败感。
这种感受他太熟悉了,熟悉到让他反胃。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他需要报警。
即使他们不相信他,即使他们认为他疯了,他必须尝试。
陈默拿起手机,犹豫片刻,然后按下那三个数字。
“您好,110报警中心,请问您有什么紧急情况?”
一个平静的女声从听筒中传来。
陈默深吸一口气:“我需要报告一起案件。
一起谋杀案,或者...至少是谋杀案的重演。”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您能详细说明情况吗,先生?”
“我在铂悦府公寓,看到对面公寓里发生了一起谋杀。
每天晚上两点零二分准时发生,但那只是一种...重演,不是正在发生的案件。”
陈默意识到自己的话听起来多么荒谬,但他继续说了下去,“地址是铂悦府A座304室。
现在那里是空的,但每天晚上两点,就会看到谋杀场景重演。”
更长的沉默。
陈默能听到电话那头键盘敲击的声音。
“先生,您是说您目睹了一起谋杀案吗?”
“不完全是。
更像是...残影,时间中的残影。
重复出现的场景。”
陈默闭上眼睛,知道自己听起来完全像个疯子。
“先生,您最近是否服用了任何药物?
或者饮酒?”
“我没有疯,也没有吸毒。”
陈默试图保持冷静,但声音中还是带上了一丝急躁,“我是一名建筑师,思维清晰。
我看到了谋杀重演,连续两晚在同一时间。
你们至少应该去检查一下那个公寓。”
“我们会派人前往查看的,先生。
请提供您的姓名和具体地址。”
陈默给出了自己的信息,挂断电话后,他感到一丝短暂的解脱。
至少他采取了行动,即使这可能毫无结果。
不到二十分钟,门铃响了。
陈默通过猫眼看到两位穿着制服的警察站在门外。
他打开门。
“陈默先生?”
年长一些的警察问道,表情中立而专业,“我们接到您的报警电话。”
“是的,请进。”
陈默退后一步让两人进入公寓,“现象发生在对面那栋楼,304室。
每天凌晨两点零二分。”
两位警察交换了一个眼神,年轻的那位不易察觉地挑了挑眉。
“您说您看到了谋杀案?”
年长警察问道,拿出笔记本。
“更准确地说,是谋杀案的重演。”
陈默指向窗户,“就像全息投影或者...时间褶皱中的残影。
持续约一分钟,然后消失。”
“时间褶皱?”
年轻警察重复道,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陈默感到一阵烦躁:“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
但我亲眼所见,连续两晚同一时间。
我尝试用相机记录,但设备捕捉不到影像。”
年长警察点点头,表情不变:“我们理解您的担忧,陈先生。
我们己经联系了物业,他们会让我们进入304室检查。
同时,您能详细描述一下您看到的情景吗?”
陈默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场景,省略了自己对“时间褶皱”的推测,只陈述事实:两个模糊的身影,男性的攻击者只能看到背景,女性穿着白裙子,持续六十秒的重演。
在他描述的过程中,年长警察认真记录,年轻警察则明显心不在焉地环顾公寓,目光在空荡的客厅和几乎没有个人物品的空间中扫过。
描述完毕后,年长警察合上笔记本:“谢谢您的合作,陈先生。
我们现在就去304室检查。
请您在这里等候。”
警察离开后,陈默走到窗前,注视着对面公寓的入口。
不久,他看到警察和物业管理人员进入楼内。
304室的灯光亮起,他能看到人影在里面移动。
约十五分钟后,304室的灯光熄灭,警察们走出大楼。
又过了几分钟,陈默的门铃再次响起。
“怎么样?”
陈默开门后立即问道。
年长警察的表情依然专业,但眼神中多了一丝同情:“陈先生,我们彻底检查了304室。
那是一间空置公寓,最近刚刚重新粉刷过。
没有家具,没有血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最近有人居住,更别说发生暴力事件了。”
“但我说过,那不是正在发生的谋杀,是过去的残影...”陈默感到一阵绝望。
年轻警察插话:“物业经理说304室己经空置三个月了。
上一次租客是一对老夫妇,他们搬去了子女家居住。
没有报告任何事件。”
年长警察补充道:“我们还检查了整栋楼的监控录像入口。
没有可疑人员进出记录。”
陈默沉默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说:“那么明天凌晨两点,请你们派人来这里。
亲眼看看就会明白。”
两位警察又交换了一个眼神。
年长警察轻轻叹了口气:“陈先生,我会如实记录您的报告。
但我建议您...如果继续感到不安,或许可以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他们礼貌但坚决地拒绝了凌晨来访的提议,留下了一张报警回执,然后离开了。
陈默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
他感到一种熟悉的孤立感——那种自己的真相与他人理解的现实完全脱节的感受。
几分钟后,他站起来,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他打开电脑,开始搜索与“时间褶皱”、“残影现象”相关的信息。
大多数结果都是伪科学网站或科幻小说,但他仍然仔细阅读着。
然后他开始搜索本地新闻,寻找过去几年中与铂悦府相关的暴力事件报道。
多数结果都是琐碎的社区新闻——宠物丢失、业主委员会选举、垃圾分类倡议。
晚上十一点,陈默的手机响起。
是一个陌生号码。
“陈默先生吗?
我是张猛,市公安局刑警队的。”
电话那头的声音粗犷而首接,带着常年吸烟者特有的沙哑,“我看到了你今天的报警记录。
能跟我聊聊你看到的东西吗?”
陈默有些惊讶,刑警队长亲自来电意味着什么?
他的报告被认真对待了?
还是被当作潜在精神病患者上报了?
“我看到了谋杀重演,在对面304室。
每天凌晨两点,持续约一分钟。”
陈默尽可能简洁地回答。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张猛说:“我办案二十年,见过不少奇怪的事情。
但时间旅行谋杀案还是头一遭。”
“不是时间旅行,是时间褶皱中的残影。”
陈默纠正道,随即意识到这听起来并没有好多少。
张猛轻笑一声,听起来像是砂纸摩擦:“听着,陈先生。
我仔细看了你的背景。
知道你过去经历了一些...困难时期。
压力有时候会让我们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陈默感到一阵愤怒和失望:“你认为这是我的幻觉?
因为我的历史?”
“我没这么说。”
张猛的声音变得稍微柔和,“但事实上,304室确实空无一人。
没有证据支持你的说法。
而我的人有真实的案件要处理,不能每天晚上蹲守看幽灵表演。”
“所以这就是结论?
我压力太大出现幻觉?”
陈默试图保持冷静,但声音中还是透出了讽刺。
张猛叹了口气:“告诉我,陈先生。
你过去的项目事故...那之后你是否接受过专业帮助?”
陈默没有回答。
那个记忆仍然太痛,太鲜活。
张猛继续道:“我认识一位很好的医生,魏医生。
专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
也许你可以...我不需要心理医生,我需要有人认真对待我看到的现象!”
陈默打断他,声音比预期的要尖锐。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张猛说:“好吧,这是我的提议。
我会调阅304室过去的所有记录,彻底检查。
但作为交换,你答应至少去见一次魏医生。
怎么样?”
陈默思考着这个提议。
这可能是获取警方合作的唯一方式,即使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合作。
“好吧,”他最终同意,“我接受。”
“好孩子。”
张猛说,声音里有一丝陈默无法解读的情绪,“我会让秘书把魏医生的联系方式发给你。
晚安,陈先生。
试着睡个觉。”
电话挂断后,陈默坐在黑暗中思考。
张猛表面上让步了,但显然仍然认为这是他的心理问题而非实际案件。
几分钟后,他收到一条短信,里面有魏医生的联系方式和一个备注:“明天我会开始调查304室的历史。
遵守你的承诺。”
陈默没有回复。
他走到窗前,凝视着对面黑暗的304室窗户。
无论那是什么——幻觉、残影还是时间褶皱——他都知道自己看到了真实的东西。
而他知道,明晚两点,它还会再次出现。
他需要更好的证据,更好的记录方式。
也许高速摄影机?
或者热成像仪?
这些设备昂贵且难以获得,但他必须尝试。
陈默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下,然后拨通了一个他多年未打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了。
“马克?
我是陈默。
抱歉这么晚打扰你。
我需要借一些设备...是的,摄影设备。
最先进的那种。”
电话那头的回应让陈默稍微放松了一些。
老友没有问太多问题,首接同意了他的请求。
挂断电话后,陈默再次走到窗前。
城市夜空下,铂悦府A座304室的窗户依然黑暗而空荡。
但陈默知道,在那片空无之中,隐藏着某个被时间困住的恐怖秘密。
而无论是否有人相信,他决心揭开这个秘密。
“我会证明的,”他低声对空荡的公寓说,既是对自己也是对着看不见的对手,“我会证明我是对的。”
窗外,城市继续运转,对某个公寓楼里正在酝酿的超常谜团一无所知。